• 我的订阅
  • 情感

架起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5-27 08:36: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西班牙“里外跨文化协会”——

架起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杨 宁 次 拉

海外华人如何向外讲述自己的故事?成立于2019年的西班牙里外跨文化协会,正努力探索如何构建一个少数族裔向外表达、与外界平等交流的平台,打破竖立于不同群体之间的语言与文化屏障。

创始缘起

2018年,协会创始人肖熙柔和傅悦曾在马德里市政府共事。她们担任跨文化调解员,给马德里中心区和中国城乌塞拉的移民群体免费提供跨文化调解服务,跨文化调解旨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但在这份工作中,她们意识到当地政府项目能够帮助到的华人群体非常有限,于是,她们决定创办里外协会。

在西班牙,华人移民的历史还是较短,主流社会往往把少数族裔群体边缘化。肖熙柔认为:“只有从华人自己的视角出发,成为具有主动权的表达主体,向外表达,才能突破华人文化不被理解或被误会的状态。”

10年前,肖熙柔只身一人来西班牙留学。10年间,她和同伴努力共同创建起社群,一群志同道合的华人常常聚集在一起,分享生活中的苦乐。肖熙柔说:“我们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家’,通过它获得了作为海外游子一种情感上的归属感。”

里外跨文化协会以年轻人独有的方式促进西班牙华人与其他群体的沟通互动。“不同于传统的华人协会,我们希望以更年轻活泼的心态和角度,去向外探索和自我探索。只要能够认同我们的理念,没有年龄大小的限制,都可以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来”。

内容产出

艺术是协会的底色。2020年底,里外协会与马德里市政府当代文化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启动协会的驻地项目,持续3年。协会招募西班牙华人文艺创作者,举办交流会,一起创作,很多艺术家的作品也得以通过协会的平台向外展示。

这几年,协会参与组织发起多届西班牙华人文化艺术节,引起了当地华人社区和其他群体的广泛关注。通过艺术创作作品和参与性活动探索西班牙华人对“家”的理解,华人互相倾诉、沟通和陪伴,同时向西班牙当地社会展示了华人“第一人称视角”的丰富叙述。

妇女儿童也是协会特别关注的领域。2021年,协会与西班牙家庭协会联盟签署合作协议,为马德里女性华人群体提供“女性健康与生殖健康文化调解”,免费向华人妇女提供妇产科陪同翻译与跨文化调解服务。协会还开展马德里“华人青少年互助小组系列免费活动”,通过倾诉、讨论、游戏等方式实现华人孩子间的沟通互动,促进华人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协会还曾担当西班牙导演院线电影《中国女孩》的选角导演和文化顾问,协助剧组寻找合适的华人演员,并为电影所涉及的文化内容方面提供指导。肖熙柔回忆:“我们和导演总共试镜了1700多个报名者,在试镜的过程中,我们听到了许多华人非常真实和打动人心的故事,酸甜苦辣。导演据此改编剧本,也是一个相当‘社会性’和‘贴近群众’的电影创作方式了。” 制作过程中,协会和剧组深入交流,帮助剧组更好展现真实的中国人和华人形象。该电影最终荣获了西班牙电影戈雅奖的4项提名。

深入交流

里外跨文化协会向外进行着表达,并期待获得西班牙社会的回应。2024年,由西班牙文化部和西班牙国家人类学博物馆联合主办,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里外跨文化协会协办的“中国——中心之国”展览,积极正面地反映了中国文化,促进中西共融和相互了解,获得了当地官方机构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在里外跨文化协会的策划下,展览极具特色地展出了30多件受邀华人艺术家和合作者自主提供的物品,通过这些代表其“个人身份”的物品,展示“华人集体身份”。包括学习中文的书、电影海报、老旧照片、印章、签证等等,都是西班牙华人真实的生活写照。

每一件展出物品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上世纪中叶初来西班牙的一位华人母亲,从当地商店买来牛肉酱,在其中添加水调和熬制后制作出了中国酱油的替代品,来为家人烧制中国菜,这样即便身在西班牙,他们也能随时品尝到家的味道。一位从小被西班牙家庭收养的华人,选择展出了自己小时候从中国带来的婴儿服,这件看似普通的衣服却代表着她与出生地之间的联系。

“许多面向海外的文化交流都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去探索这些文化在海外华人身上是如何体现与融入的。”肖熙柔感慨道,“我们协会希望能够立足当地华人本身,向内探索的同时去向外展示,通过文化艺术媒介,促进更平等深入的交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7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14个年头,已成为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年度盛事。汉字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不仅仅是华人社区的文化庆典,还吸引了其他族群的关注与参与,展现了汉字的包容性和影响力。今年是马中建交50
2024-12-21 11:09:00
用音乐促进社区文化交流(侨界关注)
...她从来没有听过这么美妙的乐器,希望了解更多。”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不仅增进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也促进了社区的和谐。黄乾嘉和他的团队通过这些活动,成功地将中国传统音乐带到了更多
2024-11-18 06:47:00
...起手机,打开灯光,光影与乐声交相辉映……中德之间的跨文化互动让演出更加丰富多元。“第一次近距离感受春节文化,每个节目都让我惊叹”“中国的音乐、舞蹈和服饰都充满故事”“春节象征
2025-02-03 06:54:00
...获全球众多网友对中华文化的好评。如今,春节已然成为跨文化、跨地域的文化标识,相信未来举杯中华酒,也会成为全球华人共贺中国年的新春标志。厚积薄发的中华酒正逐步成为推动白酒国际化
2025-02-08 13:00:00
烟台文旅职业学院携手西班牙阿尔卡萨伦职业学院开启鲁菜出海欧洲新篇章
...鱼条”。菜品在色、香、味方面得到了高度评价,展现了跨文化学习的丰硕成果。 培训后双方共同品尝各自制作的“糖醋鱼条”,奥斯卡主席与西班牙师生对菜品赞不绝口。 职教力量架起文
2025-02-25 18:01:00
...外传播、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等涉侨领域学科建设,打造跨文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促进境内外学生更好地实现融合发展。2019年,徐西鹏获聘为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这一年,中华海外
2024-11-09 12:41:00
...怀的普遍性层次,考验着创作者的艺术功底、文化功力和跨文化传播能力。在呈现方式上,如何在注重体现中华历史文化的厚重绵长和中国人的情感思维基础上注入更多具有共情效果的情感元素,成
2024-02-19 10:11:00
...现海外华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彰显篆刻艺术在跨文化语境下的创新活力。展览将持续至6月22日。
2025-06-08 07:07:00
...神的体现。他号召全球华人凝聚力量,用真诚与智慧促进跨文化融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华人力量。他呼吁华商要勇敢面对变革,成为创新的先锋、合作的桥梁和社会责任感的践行者。他鼓
2024-12-23 12:55: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
珍爱网:原生家庭不是枷锁,爱也可以被重新定义
都说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在最需要的时候总是能够给予温暖和爱,让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可原生家庭的情况不同,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同
2025-10-29 14: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