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香港文匯報記者蔡競文、周紹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發表評估報告,再次肯定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並認同香港的金融體系在穩健的制度框架、充足的政策緩衝空間,以及聯匯制度暢順運作下保持強韌。特區政府財庫局局長許正宇昨指出,IMF的報告再次印證香港經濟及金融體系的穩健基礎,並彰顯本港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中所展現的韌性與穩定性。立法會秘書處昨日發布的最新《專題快訊》亦指出,近年香港經濟及金融業發展成果豐碩,香港多項國際排名,包括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全球投資環境排名第一、全球最大人民幣離岸中心等,顯示本港在推動經濟穩步復甦、維持金融體系穩定方面具成效。
IMF在報告中對香港經濟復甦及金融體系的穩健性作出高度肯定,讚揚香港特區政府將支持經濟復甦,管控金融穩定風險及應對結構性挑戰列為政策重點。基金組織認為香港經濟高度開放,金融服務業規模龐大,並與全球接軌,因此聯匯制度仍然是適合香港的安排,並認同特區政府在中期逐步整合財政的方向和路徑是合適的。
IMF料港今年經濟增長2.7%
許正宇昨日在社媒發帖表示歡迎IMF的積極評價,指報告充分認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同時反映香港在穩健的制度框架及聯匯制度下,展現出強大韌性及應對挑戰的能力。他表示,IMF代表團在早前發表的初步總結中,預計香港的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在2024年和2025年均會增長2.7%。代表團認同特區政府在開發新增長來源,包括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增加投資,以及吸引海外人才和高端產業來港等方面的努力。
許正宇說,IMF的報告再次印證香港經濟及金融體系的穩健基礎,並彰顯本港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中所展現的韌性與穩定性。作為一個高度開放的經濟體,香港憑藉規模龐大的金融服務業及與國際市場緊密接軌的優勢,在全球經濟變局中依然能夠保持競爭力,持續鞏固提升我們作為國際投資者首選平台的地位。
許正宇:致力增強香港吸引力
他續指出,香港將繼續發揮「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不斷深化與內地及國際市場的聯繫,推動金融創新、綠色轉型及與全球接軌的政策發展。政府亦會持續加強香港作為資金、人才及創新技術匯聚地的吸引力,確保香港在瞬息萬變的國際環境中穩步前行,保持領先地位。
立法會秘書處昨日發布《專題快訊》,在題為「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的報告中,從六大方面,包括資產財富管理、融資平台、資本市場與內地互聯互通、國際風險管理、金融科技、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發展等範疇簡介近年的發展和成果、最新的措施,以及立法會相關的工作和議員提出的政策建議。報告指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在多項國際排名上名列前茅。包括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全球投資環境排名第一、全球最大人民幣離岸中心等。
立法會集思廣益議員出謀獻策
報告指出,立法會一直關注香港的金融發展,就如何發揮好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向政府出謀獻策,其中,如發展金融科技方面,立法會內務委員會已成立小組委員會,檢視香港Web3及虛擬資產技術應用和發展情況,並就推行相關法規及政策提出建議。
立法會議員就將香港發展成更深更廣的融資平台提出多項建議,包括提供誘因鼓勵上市公司發行人民幣計價股票,並爭取進一步放寬「港股通」;推行股票交易印花稅分級制,增加證券市場的流動性;以及就最熱門的投資主題,鼓勵世界各地的公司來港上市。議員亦關注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促請當局鼓勵發行更多離岸人民幣債券、股票和風險管理產品。
議員就各範疇提出建議
香港股票市場
●提供誘因鼓勵上市公司發行人民幣計價股票,並爭取進一步放寬港股通,如調低上市公司的准入門檻,以及放寬內地個人投資者通過港股通投資港股的投資門檻。
●考慮推行股票交易印花稅分級制,減低甚至免除一些大量交易的印花稅,以吸引更多高頻交易,增加證券市場的流動性。
●前往世界各地,鼓勵與目前市場最熱門的投資主題(例如人工智能、高端芯片、生物科技、清潔能源、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和可持續投資)相關的公司來港上市。
互聯互通
●鼓勵發行更多離岸人民幣債券、股票和風險管理產品,並加強香港的人民幣市場與中東、東南亞及其他地區的連結,令人民幣更多用作國際貿易和投資的媒介。
發展金融科技
●政府與香港會計師公會或會計及財務匯報局商討,盡快落實匯報和審計虛擬資產的指引,供會計業界參考,以協助法幣穩定幣發行人遵從擬議發牌制度下的合規要求。
綠色和可持續金融
●為進一步發揮CoreClimate連接資本與氣候相關機遇的角色,政府應加大力度,吸引更多參與者和增加交易量。
●建議政府加大力度,推動業界更廣泛採用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該目錄在現階段只涵蓋4個行業(即發電、交通運輸、建築、污水與廢物的處理)下12項經濟活動,建議日後應涵蓋更多行業及活動。
資料來源:香港特區政府立法會秘書處《專題快訊》
金融科技發展迅速完善虛資監管框架
(香港文匯報記者蔡競文)金融科技是香港金融業的新賽道,立法會秘書處在「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專題快訊》中亦提到,香港在金融科技發展上已取得不俗成績,香港現時有超過1,100家金融科技企業,業務涵蓋移動支付、跨境理財、人工智能金融服務顧問、財富及投資管理、合規科技等多個範疇,當中包括8家虛擬銀行、4家虛擬保險公司和7家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
為進一步完善虛擬資產活動的監管框架,並為法幣穩定幣用户提供保障,特區政府於2024年12月18日向立法會提交《穩定幣條例草案》,以引入穩定幣發行人的發牌制度。受監管機構需要獲取牌照方可在香港發行法幣穩定幣,以及向公眾人士積極推廣其法幣穩定幣發行。立法會已成立法案委員會,對條例草案詳加研究。
議員表示,建議政府與香港會計師公會或會計及財務匯報局商討,盡快落實匯報和審計虛擬資產的指引,供會計業界參考,以協助法幣穩定幣發行人遵從擬議發牌制度下的合規要求。
數幣錢包「轉數快」增值年中推試點
去年5月,金管局與中國人民銀行公布擴大數字人民幣在香港的試點範圍。香港居民只需以香港手機號碼,便可以在香港開立個人數字人民幣錢包(數幣錢包),並透過轉數快為數幣錢包增值,便利兩地居民的跨境零售支付,預計今年年中左右推出試點服務。
特區政府對虛擬資產在港發展抱持開放和兼容的態度。《專題快訊》提到,2023年6月,香港實施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發牌制度,讓虛擬資產市場參與者負責任地及可持續地發展。立法會內務委員會已成立小組委員會,檢視香港Web3及虛擬資產技術應用和發展情況,並就推行相關法規及政策提出建議。
此外,金管局正與其他央行,以及國際結算銀行創新樞紐轄下香港中心,進行名為多種央行數碼貨幣跨境網絡(mBridge)的項目,以研究如何應用央行數碼貨幣和創新方案解決跨境支付及結算的痛點。2024年6月,mBridge項目已進入「最簡可行產品」階段。

責任編輯: 何雪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25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