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钟会与姜维饮酒,司马昭出身寒微,司马昭没表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9 19:53:00 来源:戏说三国

264年,钟会与姜维饮酒,拍案而起:“邓艾区区一个放牛娃,岂敢如此胆大妄为,我必灭之。”不久,钟会派人擒拿邓艾,成都乱成一锅粥,便宜了司马昭。

钟会与姜维饮酒,司马昭出身寒微,司马昭没表态

钟会,魏国名将,足智多谋,算无遗策,被誉为“张良”。出身名门,钟会一向看不起寒门的邓艾,两人平时在陇西就经常掰手腕,暗中较劲。

邓艾军功显赫,能力强悍,无奈出身寒微,在官场中地位不高,不受世家大族待见。如此,邓艾决定通过一场“巨大胜利”,出人头地,屹立于高门朝廷。

“出身寒微,并非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平日里,钟会鄙视邓艾,他可以接受,但他时刻想着如何反击,扳回一局,司马昭给了他机会。

263年,钟会率10万大军伐蜀,邓艾、诸葛绪分别率3万人攻打陇西,牵制姜维军团。结果,姜维摆脱邓艾、诸葛绪,顺利进入剑阁,挡住了钟会的主力。

钟会恼火诸葛绪不卖力,扬言阵前斩杀他,后赦免。但是,钟会收了他兵权,全部由自己管理,诸葛绪被押送洛阳。

邓艾抗议,对亲信发牢骚:“钟会小儿,欺人太甚”。诸葛绪被收拾,下一个就轮到自己了。当然,钟会很理智,没有直接对邓艾动手,免得姜维占便宜。

剑门关受挫,钟会粮食耗尽,打算撤退,但邓艾不愿意。邓艾已经六十多岁,即将进入黄土之中,如果没能建功立业,岂不是白来人间一场?出身寒微,对功名渴望强烈,邓艾决定冒险。

2000兵马偷渡阴平,邓艾成功了,他不但灭了诸葛瞻军团,还迫使刘禅主动投降。凭借灭亡蜀汉的功劳,邓艾威望高涨,而主帅钟会则显得很尴尬。

邓艾进入成都,开始专权独揽,随意任免官员,并策划攻打东吴,这就动了司马昭的奶酪。司马昭重用邓艾,是因为他出身寒门,便于控制;但司马昭打算篡夺权力,对功臣非常忌惮,尤其是擅作主张的功臣。

钟会与姜维饮酒,司马昭出身寒微,司马昭没表态

邓艾将作战目标拟定,并告知司马昭,要求让自己经营四川,不出三年就能灭亡吴国,司马昭没有表态。但是,钟会受不了,他恼火邓艾居功自傲,专断四川军政,不把自己这位主帅放在眼里。

钟会看来,邓艾能夺取成都,无非就是运气好罢了,如果没有自己牵制姜维军团主力,邓艾肯定死在四川。区区2千兵马,刘禅坚守成都,邓艾没饭吃,只有死路一条。

灭亡蜀汉,最大功臣应该是自己,钟会就是这么认为,结果却让“劲敌”邓艾摘了桃子。钟会的不满,姜维看在眼里,他制定行动方案,打算挑起钟会、邓艾之间的搏杀,谋求复国。

钟会见到姜维,如同遇到知己,两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一起吃饭、一起坐马车去巡视、一起同眠,经常彻夜探讨天下大势。

姜维献计,钟会本就怨恨邓艾,便上奏朝廷:“邓艾专权,随意任免官员,他打算在四川立足。”并表示愿意擒拿邓艾,为朝廷解除隐患。

司马昭本就不满邓艾,正好卸磨杀驴,便同意钟会的请求。钟会突袭,让卫瓘去抓捕邓艾以及儿子邓忠,扔进囚车里,押送到洛阳,等候发落。

搞定了邓艾,钟会打算自立为王,并与司马昭争夺天下,便将反对自己的将领全部关押起来。姜维则表示:“此等将领,留下来是隐患,应该及早杀了,然后控制全军,两路北伐,定能获胜。”

姜维的北伐策略,与钟会想的一样,但钟会毕竟是高门出身,还做不出那种屠戮自己人的举动。钟会关押反对将领,好酒好肉招待,结果这些人在卫瓘的策划下起来作乱,对钟会发起袭击,钟会、姜维都死于兵变。

钟会、姜维死后,卫瓘担心自己参与“密谋”计划泄露,又不希望看到寒门的邓艾出头,便派人去追赶囚车,将邓艾父子打死。留在洛阳的邓氏家人,几乎都被杀光,也是可悲。

钟会虽说“谋反”,但他没有结婚,也就殃及两个养子而已,其余钟氏家族依然活得很好,优哉游哉。可以说,钟会、邓艾虽说都被处死,但两人的家属结果迥异,这是高门对寒门的优势。

钟会与姜维饮酒,司马昭出身寒微,司马昭没表态

姜维“一计害三贤”,把自己也赔了进去,家人在兵乱中被杀。钟会死后,士兵不受约束,成都如同人间地狱,关羽一家老小被庞会(庞德的儿子)杀干净,也是够狠。

姜维为了复国,“我计不成乃天命也”,他忠君报国的赤子之心,值得敬佩,可惜遇上了刘禅,也是欲哭无泪。但凡刘禅强势一点,有刘备一半的才华,姜维的成就更大。

司马昭是赢家,灭了蜀国,提高自己威望,还除掉潜在对手钟会、邓艾、姜维等人,为夺取曹魏江山做了铺垫。至于卫瓘,暂时赢家而已。27年后,贾南风派人围攻卫府,杀了卫瓘,除了两位外出的儿子,其余全部被处死。

参考书目:《三国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9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邓艾钟会灭蜀有功却被司马昭斩杀,这究竟是为何?
降阿斗,看三分渐统,一祚堪成。司马昭字子上,三国时期,曹魏重臣,他也是西晋王朝奠基人之一。他自幼聪慧,能文善武,善于谋略,也是当时出色的谋略家,早年就跟随司马懿南征北战,功劳卓著
2023-05-30 09:03:00
钟会在成都造反,司马昭手里还有多少兵力
...会在剑阁,为了独专兵权,找了一个理由,他秘密上书给司马昭,诬告说诸葛绪畏惧不前,然后将诸葛绪打入囚车,押送洛阳。然后,钟会收编了诸葛绪的三万军队。此时,钟会的十几万人,又多了
2024-01-31 14:33:00
钟会、邓艾灭蜀后拥兵自重,企图谋反,司马昭是怎样一箭双雕的?
司马懿以善于忍耐、老谋深算、行事果决、凶残戾狠著称于世。他的儿子司马昭,也很善于权谋,可谓有知人之明,颇有政治家所必备的才干。身为曹魏的实际掌权者,他在派大将钟会、邓艾统军灭蜀时
2024-09-04 15:52:00
诸葛亮去世后的蜀汉:大将杨仪的怨言与自杀
蜀汉景耀六年(263年),魏国司马昭派出钟会、邓艾和诸葛绪分别率三路大军,共十六七万的兵力,攻打蜀汉,其中,钟会部达十多万,是魏军主力。经过一番鏖战,蜀汉大厦将倾,姜维一个人独木
2023-10-09 08:44:00
264年,邓艾仰天长叹、负屈含冤而亡,司马昭:屠尽邓艾诸子
公元263年12月,钟会上疏密奏司马昭,声称邓艾割地自居,欲图谋不轨。收到奏疏后,司马昭大为震怒,随即下旨卫瓘前往成都捉拿邓艾父子。作为司马懿的亲传弟子、灭蜀首功之臣,邓艾的行为
2024-02-25 22:34:00
绵竹之战:蜀汉的最后抵抗
公元263年,魏国执政司马昭发起灭蜀之战。此时,诸葛亮,刘备,张飞,关羽等老一辈开国元勋已经去世,留守成都的不过是新生代的成员,其中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后主刘禅,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2024-01-10 05:56:00
公元263年,司马昭为了转移杀害魏帝曹髦的注意力,同时也为了让自己立功,准备发动魏征蜀之战,这一战大多数群臣都是反对的,包括邓艾,唯独钟会支持司马昭,司马昭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场战
2024-07-18 22:06:00
聊聊曹魏将领、书法家——钟会
...多闻,弱冠入仕,历任要职。深得魏帝和群臣赏识。随从司马师征讨毌丘俭,典知机密。献策于司马昭,粉碎曹髦的夺权企图。随军平定诸葛诞叛乱,屡出奇谋,时人比之为张良。累拜司隶校尉,插
2023-06-15 16:17:00
聊聊让诸葛亮遗愿前功尽弃的奇才卫瓘
...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在司马昭的五路伐蜀之后,姜维率领蜀军据守剑阁要道,阻挡住了伐蜀主力钟会的十多万大军,不想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无能的蜀主刘禅
2023-01-05 16: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