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湖北以流域综合治理绘就治水新画卷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2-25 09:14: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北频道

人民网记者 王郭骥

湖北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素有“九省通衢”“千湖之省”之称,围绕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目标定位,湖北推进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北实践不断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近年来,湖北编制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着力推进三峡坝区、丹江口库区等重点地区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统筹发展新篇章

2023年,《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出台。作为湖北省第一部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流域综合治理,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筹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统筹湖北发展,高度契合湖北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

治荆楚必先治水,湖北水系众多,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重要生态屏障。水的问题,表象在江河湖库,根子在流域。《规划纲要》提出以流域综合治理明确并守住安全底线,分区分类分级建立安全管控清单;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着力推动四化同步发展,推进统筹规划、规划统筹,因地制宜确立经济社会发展正面清单。

2024年,湖北将加快推动沮漳河流域、富水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和5个湖泊综合治理试点,加快省市县水网建设步伐,完善水利规划体系,谋划储备一批补短板、管长远的重点水利项目。力争全年落实水利投资650亿元以上,争取落实投资和完成投资再创历史新高,居于全国前列,努力入围国务院水利建设激励省份。

同时,按照今年6月30日前全面开工、12月底前形成较大的实物工作量的要求,抓好项目组织实施,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继续落实“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总要求,压茬推进“108815”重大水利项目。

湖北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廖志伟表示,统筹流域综合治理和“荆楚安澜”现代水网构建,加快建设全省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不断推进治水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支撑高水平安全与高质量发展。

综合治理新格局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基础,是积极探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重要举措。

“兴隆河水好了,虾子长得好,鸟类也成了常客。”陈金双是潜江市熊口镇白果树村的小龙虾养殖户,进入腊月,家家户户都忙着备年货,陈金双每天依旧守在虾稻田边,防止白鹭抢食虾苗。

兴隆河是一条人工运河,起源于汉江兴隆闸,闸外引渠蜿蜒37公里,穿行于潜江境内。潺潺清水入田,稻在水中生,虾在稻下游,收获季节虾肥稻香。

3年前的一个夏天,三天大雨后,陈金双发现,兴隆河河床足足被泥沙抬高1米,昔日清澈的河水变成了黑黄的泥沙水,水面上还漂浮着许多杂草和垃圾。

请来专家把脉,原来是地质的问题。兴隆河河体多为沙质土,经过多年冲刷和大雨侵袭,沙土淤积在河床,使得河床抬高、河道淤塞。另一方面,两岸的植物无法附着,被卷入河中,长期浸泡腐烂,导致水质下降至劣Ⅴ类。

2022年,潜江市兴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启动,重点解决水质和沙土流失问题。从兴隆河上游引入汉江水,将百里长渠、县河、城南河等水系串联互通,水体置换速度由原来的3天缩短到1天;对下游流域清淤疏浚,修建生态护坡。2023年5月,工程竣工。

政府治理河道,村民更加爱惜水质,相互之间形成默契:不乱投肥、投药,合理种植水草,保持水质优良。如今,白果树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小龙虾养殖专业村,村民几乎都是养虾能手,人均年收入从5年前的1.2万元上升到1.6万元。

湖北秉承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一河一策”的原则,各有侧重,靶向发力,根据自身独特生态资源和自然地理位置,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打造小流域综合治理特色样板,以“小河清”保障“大河净”。

生态保护新答卷

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重要生态屏障,湖北肩负着确保“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的时代使命。天河被誉为十堰市郧西县的母亲河,天河口,是天河汇入汉江的河流出口,汉江水一路北上,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北京。

说起南水北调,郧西县水利和湖泊局水政监察大队负责人董作喜的骄傲溢于言表:“现在我们这里的水质没得说,十堰是核心水源区,我们得当好这‘护水人’。”董作喜是郧西当地人,对于天河有着深切的感情和热爱。不过这条母亲河曾经并不像今天这般妩媚动人。

多年前,黄姜是郧西的主导产业,但黄姜生产、加工污染大,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尤其给天河口水质带来严重影响。天河口水质在2008年以前都是黑臭水体。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推进,郧西迎来了显而易见的变化。为了减少污染,郧西关闭了13家黄姜加工企业,停止了30万亩的黄姜种植,推行生态林防护建设,退耕还林。对27条县级河流、105座水库、521处小微水体等重点水域进行视频监控全覆盖。同时,强化入河排污口监测、溯源和分类整治;实施丹江口库区天河入库河口段水生态修复、天河上游水环境及归仙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一套套保水、护水“组合拳”不仅让郧西美了起来,也让天河口成为人间“银河”,水清岸绿,水鸟蹁跹,现在白鹭成为郧西县城的“常客”,在天河口砂坝、县城里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河里的鱼也多了起来,武昌鱼、草鱼、鲢鱼等纷纷在这里安家。

湖北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初见成效,从保护、保护和发展并重,加快向“保护就是发展”第三重境界迈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5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湖北安陆:治小流域 兴大农村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北频道岱子港清澈的渠水缓缓流淌,两岸郁郁葱葱。人民网记者 张隽摄清澈的渠水缓缓流淌,两岸郁郁葱葱,秋日里的湖北省安陆市辛榨乡岱子港,一派岸清水绿的景象。“以前
2024-10-20 09:09:00
【楚天评】东湖评论:创新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小河清”保障“大河净”
1月29日,湖北日报邀请三位代表委员做客“建设先行区 两会现场谈”全媒体访谈间,聚焦“以流域综合治理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分享一年来的收获感悟,为我省先行区建设建言。
2024-01-31 12:00:00
湖北长江干线“关改搬转”破解“化工围江”难题
初夏时节,在湖北宜昌,数头江豚逐浪长江,探头嬉戏。江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的美誉。近年来,长江宜昌段可观测到的长江江豚数量逐年增加,这是长江生态持续向好的生动体现
2023-06-14 13:54:00
...域联防联控机制。二是加大跨区域检察办案协作力度。如湖北、重庆、陕西、江西、安徽等省份公安机关签订打击非法捕捞犯罪警务合作协议,湖北、河南、陕西三省八地共同签署南水北调水源区环
2024-05-01 09:10:00
...美丽中国”为主题的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4年会,日前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全国政协副主席沈跃跃在年会开幕式上指出,要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任务,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
2024-05-26 19:09:00
湖北:守护一方水土 绘就美丽家园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北频道人民网记者 张沛 王郭骥三面环山,长江、汉水穿境而过,造就了令人心驰神往的灵秀湖北。这些地貌特点,也让湖北成为全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作为国家中
2024-01-11 08:27:00
湖北省郧西县小流域“治”出大“钱景”
...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一方好山水,满眼皆覆绿。晚秋的湖北省郧西县,随处可见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一条条河流,水清岸绿,一幅和谐美丽的田园风光。美景的背后,是郧西小流域治理治出
2023-11-06 20:53:00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北频道人民网记者 张沛 王郭骥长江、汉江、清江“三江”在湖北汇聚,串联江汉湖群及湖库湿地,使其以“千湖之省”著称。湖北依水而生、因水而兴,治荆楚必先治水。湖北
2024-10-19 08:42:00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山清水秀粮丰城美湖北推进流域综合治理落实落地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丽)记者从4月23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湖北省以流域为基本单元,
2023-04-26 05:3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