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彰显审美自觉与文化自信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06-26 04:3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古装剧迭代:

彰显审美自觉与文化自信

作者:殷昭玖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6日 15版)

彰显审美自觉与文化自信

电视剧《清平乐》剧照 资料图片

彰显审美自觉与文化自信

电视剧《鹤唳华亭》海报 资料图片

【文艺观潮】

古装剧较以前在质量上有明显提升,此看法已渐成业界共识。前有《琅琊榜》《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长安十二时辰》《清平乐》,后有《风起洛阳》《风起陇西》《梦华录》《唐朝诡事录》《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莲花楼》《繁城之下》,古装剧在美学品格、精神旨归,抑或艺术表达方面,都令人耳目一新。这一变化呈现了影视创作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的可喜成果,彰显了创作者的审美自觉和文化自信。

以中式审美升级美学品格

中式美学已成为古装剧的自觉追求。这种追求首先体现为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入。《清平乐》在这方面的探索令人称道。作品发布的人物海报以宋代名画为背景,比如《晴峦萧寺图》《寒鸦图》《高士观瀑图》分别对应着宋仁宗、曹皇后和范仲淹。古画不仅是角色内心的外化,也是对功绩、品德的点评,更是给人生命运的注解。除了古画,剧中简约而不简陋、精致而不烦琐的家具造型,也与宋代士人崇尚清雅闲适的生活追求相契合;飞白书成为宋仁宗抒发心境、感悟成事之道的审美载体;苏轼、晏殊等人的诗词,不仅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也为该剧平添了诗情画意。水墨画、家具、宋词、草书等叠加在一起,生成了作品颇具中国味的审美取向。

古装剧里的中式美学,更在于对传统艺术手法的借鉴。《繁城之下》导演受江南园林启发,化移步换景为运动镜头,通过遮挡将方寸之地营造出纵深的空间层次,利用植物、门窗等对空间做分割,让光线更丰富,使空间更立体,利用古代园林艺术建构该剧独特的审美系统。《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将场景置于徽派建筑实景之中,灰瓦、白墙,颇具大写意之美。创作者巧妙化用传统绘画、建筑的“留白”手法,加上烟雨绵绵的效果,与故事氛围巧妙融为一体,空灵深远、韵味无穷。此外,《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大宋宫词》片头片尾的长卷式构图、《琅琊榜》中浓淡相宜的水墨画风、《清平乐》《鹤唳华亭》中淡雅古朴的影像基调,均为中国传统美学在古装剧中的创新应用。

古装剧还自觉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真善美的高度统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内容,在儒家思想中善的重要表现形态为“仁”。《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张小敬几经生死,就是为守护长安一城百姓的安全,这是创作者对“仁”的生动诠释,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自觉追求。中华美学精神还有一个突出特征,即和谐。《唐朝诡事录》中苏无名在侦破鼍神案后,命人将大鼍小鼍放生时感喟道:“人与万物生灵,应自然相处,才是天道”;《梦华录》中的赵盼儿期盼所有商贩、出身贱籍之人都能得到公平对待。这些都表达了主人公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诉求。中华美学精神还在于观照现实,保有家国情怀。《琅琊榜》中的梅长苏扶持仁君,主要是在为天下苍生计。结局处他带病抵抗外来侵略,体现出传统士人以身报国的气节。关切个体,追求人格的完善、价值的实现与精神的升华,从而达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人生境界,这也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莲花楼》中塑造的李莲花形象体现了儒、释、道三家文化的影响,他既匡扶正义、为君为民,又超出世外、无欲无求,保持内心的一份本真,不争、原谅、放下,实现了内在精神的升华,也呈现出一种别样的侠义观。

以知识考古拓展文化空间

近年来,古装剧热衷于知识考古,对古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日常生活等领域的还原都较以前更为精准,力求有据可考。这样的努力,能增强作品的历史质感,更好地营造时代风貌,让观众进入立体的古代社会情境中,产生沉浸式观感,增强人们对历史的深入认识。这是影视表现维度的全新拓展,也是建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实际需要。

文化记忆的一项重要功能是建构身份认同。文化记忆通过集体知识系统,塑造出一种整体性和特殊性意识,勾勒出集体形象,形成群体身份认同。而集体形象的建构,则主要依托文化层面的符号与象征。在古装剧中,无论是对婚嫁、庆典、登基等仪式的再现,还是对文人雅趣、饮食习俗、服饰妆容的还原,以及对市井繁华、文娱百态、建筑空间的呈现,这些中华民族特有的符号与象征,能建构出一种集体形象,成为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该民族,并与其他民族区分开的主要标识,能有力地激发观众的民族认同感。

文化记忆分为功能记忆与储存记忆,前者被不断诠释着,置于“前景”;后者鲜有受到关注,成为“背景”。二者可以相互转换。古装剧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将过去深埋着的存储记忆召唤出来,予以“活化”。《长安十二时辰》中的“阿爷”“圣人”等特定称谓,里坊、鬼市等社会空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投壶、打马球等娱乐形式;《梦华录》中的各式糕点果饮与“茶百戏”技艺;《繁城之下》中访行、打行等组织,都是此前剧集创作极少出现的内容。创作者们将这些存储记忆挖掘出来,通过剧情讲述、场景呈现具象化,让观众充分感受到古代曾经有过的灿烂文明,从而生发出一种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以增强大众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以思想深度提升创作高度

除了美学品格的升级、文化维度的拓展之外,古装剧在题材拓宽、人物形象提升、类型融合等艺术方面的表现也值得称道。限于篇幅,不再赘述。当然,目前古装剧也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创作陷入传统历史观的藩篱,缺少对封建制度的反思和批判。有的创作为了塑造主角的完美形象,刻意丑化其他形象,强化一种对立,人为激起话题争论。有的叙事不够圆融,前后存在断裂问题,如《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在闻染死后的坚持、龙波的转变以及徐宾作为幕后主使的设置,在逻辑上或许存在瑕疵。有的人物形象与相应的历史人物之间差距较大,有的剧情设置、称谓、用法与真实历史中的情况存在出入,还有的作品过于追求形式之美、考据之实,使故事停留于历史表层,出现“形重质轻”的现象。

要想进一步提升古装剧的创作质量,首先,要将创作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其次,创作者要深化对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文化与历史精神的理解,不仅表现古装的“形”,更要传递历史的“神”。再次,要不断拓展表现传统文化内容的广度,不仅在古装剧中展现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内容,也要体现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方面的内容。最后,要做好对传统文化优劣的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握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主要内涵、原则方向、指导方针,及其内在关系。让所表现的传统文化内容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体现现代意识,符合现代人审美趣味。要处理好中西方文化间的关系,不仅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也要探讨其在世界范围内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相信以思想深度提升创作高度,今后古装剧创作才能更上一层楼,不断焕发生机活力。

(作者:殷昭玖,系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山东省文联第二批签约艺术评论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6 0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装剧“出海”成常态,东方美学“墙外也香”
近日热播的《大奉打更人》《国色芳华》等古装剧,同步上线海外主流视频平台,再次让C-Drama(中国剧)受到关注,无论是东方奇幻传奇,还是盛世唐韵,海外剧迷纷纷点赞。制作精良、具有
2025-01-20 18:29:00
国产古装剧创作美学探析
古装剧(包括电视剧和网络剧)可细分为古装历史剧、古装仙侠剧、古装言情剧、古装侦破剧、古装家庭伦理剧等。除了古装历史剧以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题材,创作时要注重历史真实之外,其
2024-04-09 23:43:00
虞书欣张凌赫《云之羽》大结局,褒贬不一到底好不好看
...视效盖过叙事能力的剧。审美大于故事,会不会成为一批古装剧的创作套路?《云之羽》由虞书欣、张凌赫等领衔主演,讲述了渴望自由的女间谍云为衫与叛逆公子宫子羽的成长故事。该剧虽自称是
2023-09-18 22:45:00
...美学为基底,将故事放置于疏朗典雅兼具的视觉空间内,古装剧《似锦》于近期播出,剧集将诸多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故事肌理,焕新古装剧审美范式颇引关注。《似锦》讲述了东平伯府四姑娘姜似(
2025-03-10 18:37:00
《长相思 第二季》超前观剧,古装剧三定律在对谈中明晰
...主编李蕾,著名编剧宋方金。当严谨的学院派和年轻化的古装剧相遇,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李京盛:优质古装剧的必备要素每年我们几乎都能看到一些精彩的古装剧,从刚播完不久的《庆余年
2024-07-13 11:39:00
2025年的古装剧大战,要比往年来得更早也更热闹一些。优酷、爱奇艺、腾讯、芒果等平台都选择以古装剧开年。1月7日,《国色芳华》和《白月梵星》在芒果TV和爱奇艺开播,《大奉打更人》
2025-01-09 08:59:00
古装情感大剧《似锦》收官,打造新古典主义美学样本
...宿命羁绊及社会热议话题的《似锦》,西嘻影业不断完成古装剧创作的迭代进阶。作为西嘻影业古装3.0首部作品,《似锦》实现了制作、内容、思想等多维层面的升级与突破,以“从古画中来,
2025-03-27 18:05:00
“从古画中来,到故事中去” 升级古装赛道的《似锦》今晚收官
...宿命羁绊及社会热议话题的《似锦》,西嘻影业不断完成古装剧创作的迭代进阶。作为西嘻影业古装3.0首部作品,《似锦》实现了制作、内容、思想等多维层面的升级与突破,以“从古画中来,
2025-03-27 18:10:00
中国古装剧审美是被谁带坏的?
...直让人“一眼千年”。 在过去两年,它频繁出现在各种古装剧里,被网友誉为“全横店最忙楼梯”绝不为过,就连今年热播的《墨雨云间》《与凤行》《唐诡2》也没放过它。网友们更是密切关
2024-12-16 22:00: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临沂第八中学七年级举办语文课本剧大赛
鲁网11月3日讯当最后一幕灯光渐暗,台下掌声久久不息,临沂第八中学“演绎经典,传承文化”中学生课本剧展示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
2025-11-03 10:52:00
临沂三河口小学:秋季运动会燃情开幕 萌娃逐梦绘运动新篇
鲁网11月3日讯秋意渐浓,激情正燃!在这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季节里,临沂三河口小学的绿茵场上热闹非凡——2025年秋季运动会如约而至
2025-11-03 10:54:00
导演、制片人、中闰汉宇文化集团夏翘楚正式加入杭州市电影电视家协会
2025年10月,经杭州市电影电视家协会六届四次主席团会议研究,同意中闰汉宇文化集团夏翘楚正式加入杭州市电影电视家协会
2025-11-03 10:59:00
13.5万名观众齐聚厦门 五月天演唱会连唱三场圆满落幕
10月24日至26日,五月天 “回到那一天 ”25周年巡回演唱会在厦门落下帷幕。三天共吸引了13.5万名观众到场观看,预计实现观众消费超12亿元
2025-11-03 10:59:00
汪峰相信未来巡演首站:真实之声与现场之重
当你带着一夜沸腾后的酣畅与满足走出演唱会现场,却发现整场演出在网络世界里,被切割得只剩几段失误碎片。那一刻你会不禁困惑——我们刚刚共同经历的感动与震撼
2025-11-03 08:58:00
青年画家陈泽谦携笔墨赴北海公园写生之约
当《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慢直播镜头对准北海公园,青年画家陈泽谦执起画笔,以水墨技法在生宣纸上晕开第一笔濠濮涧轮廓。这幅以北海烟霞为背景的濠濮涧写生
2025-11-03 09:29:00
“鸢舞潍坊”风筝系列文创产品获国赛大奖
鲁网11月3日讯10月31日,在青海西宁举办的2025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中,潍坊市博物馆与歌尔创客(潍坊)数字创意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鸢舞潍坊”风筝系列文创产品
2025-11-03 09:44:00
河北两名青年编剧获田汉戏剧奖
评剧《徐九经粜谷记》剧照。 唐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图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近日,第39届田汉戏剧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
2025-11-03 08:30:00
南京文化魅力 “光影不散,余温长存”
百位电影人、高校学子及志愿者登“长江之恋”游轮,赏长江风光、听江豚保护成果。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当“留左大鼓”的120声鼓点在朝天宫大成殿前震荡
2025-11-03 07:38: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谭心怡)“这‘福’字可真漂亮,边上还有蝙蝠,寓意福气连连呀!”10月29日上午,厦门市第九中学求实楼图书馆内笑语阵阵
2025-11-02 08:11:00
鲁网11月2日讯近日,由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党建办、宣传部、学生工作处、团委与人文艺术系联合主办的“军歌嘹亮 青春激昂”校园音乐会在体育馆举行
2025-11-02 19:21:00
夕阳映金秋 套圈乐银龄 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举办重阳节趣味活动
胶东在线10月29日日讯(通讯员 唐萌菲)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为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丰富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10月29日重阳节当天
2025-11-02 21:46:00
临沂八中举办“感恩岁月,致敬芳华”荣退仪式
鲁网11月2日讯躬耕杏坛育桃李,岁月如歌敬芳华。10月29日上午,在重阳佳节这个满载敬意与温情的日子里,临沂八中为李杰
2025-11-02 20:39:00
与蓝天有关的故事②——《苏联空军第611歼击航空兵团第1航空兵大队大队长尼古拉·巴扎诺夫中校肖像》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1-02 15:59:00
2025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周启幕:南京变“影城”,全城偶遇老戏骨
2025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周启幕南京变“影城”,全城偶遇老戏骨□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秋色浸染,古韵流香。11月1日
2025-11-02 09: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