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上市公司研究院|爱尔眼科市值暴跌千亿背后:商誉藏“暗雷” 被质疑利益输送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3-03 09:45:00 来源: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出品

核心提示:

1、2014年时,爱尔眼科旗下品牌医院、眼科中心有71家,而截至到2021年底,爱尔眼科旗下品牌医院、眼科中心及诊所共有723家,其中, 中国内地610家(上市公司旗下292家,产业并购基金旗下318家)。2021年品牌医院、眼科中心等是2014年底整体10倍,公司旗下医院数量是2014年的5倍,并购基金旗下医院数量是2014年的18倍。爱尔眼科并购基金为其孵化了大量并购标的。

2、由于飞速扩张,爱尔眼科积累了大量的商誉,因为并购后的部分企业未能如期实现业绩承诺,导致爱尔眼科不得不计提商誉减值,截至2022年中期,爱尔眼科已经累计计提了10.02亿元的商誉减值,目前仍有47.15亿元的商誉。

3、爱尔眼科多次因高溢价收购标的公司,被投资者质疑在搞利益输送。

4、2019年以后,爱尔眼科研发人员人均薪酬出现了不小的下滑。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底,爱尔眼科研发人员人均薪酬为36.32万元、35.07万元和27.16万元,尤其是2021年,研发人员人均薪酬较2020年下降29.12%。

随着电子产品、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我国的近视率和老年人白内障病发率是越来越高,因此也催生了一个黄金赛道—眼科。其中,爱尔眼科可以说是眼科赛道中的龙头企业。

不过,这几年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过得似乎并不如意。从2021年7月份以后,爱尔眼科的股价一直跌,不到两年的时间,公司市值蒸发了1700多亿元。

上市公司研究院|爱尔眼科市值暴跌千亿背后:商誉藏“暗雷” 被质疑利益输送

凤凰网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对爱尔眼科近些年的各类数据进行了梳理发现,靠着并购基金模式,爱尔眼科飞速扩张,2021年品牌医院、眼科中心等是2014年底整体10倍,公司旗下医院数量是2014年的5倍,并购基金旗下医院数量是2014年的18倍。

与此同时,因为飞速扩张,爱尔眼科财报中积累了大量的商誉,但由于并购后的企业未能如期实现业绩承诺,导致爱尔眼科不得不计提商誉减值,截至2022年中期,爱尔眼科已经累计计提了10.02亿元的商誉,目前仍有47.15亿元的商誉。

此外,凤凰网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发现,爱尔眼科多次因为高溢价收购遭到投资者质疑公司利益输送。

从色盲到眼科巨头

1965年陈邦出生于湖南长沙,17岁时,陈邦参军入伍,两年后他考入军校,不过却因色盲而被迫退学。

上市公司研究院|爱尔眼科市值暴跌千亿背后:商誉藏“暗雷” 被质疑利益输送

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

提前退伍的陈邦,进入了国企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陈邦在国企工作时间并不长,1986年底,21岁的他选择了辞职下海,早期还曾代理销售椰树牌椰汁。

1990年,海南经济特区成立,陈邦选择了南下淘金,当时他进入海南房地产市场。在回忆当年海南淘金时,陈邦也很傲娇地说:“我27岁时在海南还小有名气。”

然而好景不长,1993年海南房地产“挤泡沫”的调控后,海南房地产泡沫瞬间破裂。而陈邦在海南的房地产生意一落千丈、濒临破产边缘。很多人选择了“跑路”,可陈邦心中仍抱一丝希望。

只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陈邦终究是没有扛住海南地产泡沫破裂。回头看,当时陈邦在还能成立的几家公司均是吊销,未注销状态。

上市公司研究院|爱尔眼科市值暴跌千亿背后:商誉藏“暗雷” 被质疑利益输送
上市公司研究院|爱尔眼科市值暴跌千亿背后:商誉藏“暗雷” 被质疑利益输送

经历了过山车般的陈邦,仍然有一颗要闯出一片天的心。1997年,陈邦倾尽3万元积蓄,探索与传统公立医院捆绑合作的“院中院”形式,在公立医院中设立眼科专科做近视检查和常规近视手术。

有医院的背书,陈邦的二次创业可以说是风生水起。

不过,没开心多久,2000年,国家开始大力整治公立医院“院中院”,陈邦只得从公立医院搬出来,另谋出路。失去了资源上的依托,陈邦生意一落千丈,其间,因为生意不好,陈邦的重要合作伙伴也选择了离开。

一直到2003年,陈邦选择与他人或单位合资成立连锁医院,才算是慢慢走出低谷。

2009年10月30日,头顶“眼科第一股”的名号,爱尔眼科成功登陆创业板,陈邦也因此实现了财富暴增。

爱尔眼科的“杠杆戏法”

如果说,上市让爱尔眼科实现了从1到100的商业增长,那杠杆模式则是让爱尔眼科实现了100到1000的爆发。

尤其是2014年,可以说是爱尔眼科的重要转折点。

当时,爱尔眼科开始成立并购基金,公司出10%左右的资金,然后由金融机构、金融公司和个人等出资剩余部分,该基金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孵化新医院。

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讲,10%的股权,只是一笔普通的投资,不需要并入到财报里面来。不过等新开的医院确定性赚钱了,会被爱尔眼科收购,而财务中也会多一家赚钱的分医院。

因此,从公司业绩角度看,爱尔眼科的营收净利等财务指标一直都很靓丽。

上市公司研究院|爱尔眼科市值暴跌千亿背后:商誉藏“暗雷” 被质疑利益输送

西南证券曾在一份研报中指出该模式的优越性,“通过产业基金培育体外标的,再以定向增发和自有现金完成收购闭环,保证体外优质资产持续注入。”

凤凰网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根据历史公告梳理发现,2014年时,爱尔眼科旗下品牌医院、眼科中心有71家医院,其中,上市公司旗下54家,产业并购基金旗下17家。而截至到2021年底,爱尔眼科旗下品牌医院、眼科中心及诊所共有723家,其中, 中国内地610家(上市公司旗下292家,产业并购基金旗下318家),中国香港7家,美国1家,欧洲93家,东南亚12家。

2021年品牌医院、眼科中心等是2014年底整体10倍,公司旗下医院数量是2014年的5倍,并购基金旗下医院数量是2014年的18倍。不难看出,爱尔眼科并购基金发展势头迅猛。

而在并购基金的加持下,爱尔眼科的业绩堪称一路飞驰。2013年,爱尔眼科营收19.85亿元,2021年时,其营收已经达150.01亿元,8年业绩翻了7倍。

上市公司研究院|爱尔眼科市值暴跌千亿背后:商誉藏“暗雷” 被质疑利益输送

公司股价走势也由原来的横盘震荡转为进入上升模式,数据显示,在从2014年至公司高点,爱尔眼科最高涨超30倍,而在2014年之前,公司区间涨幅仅涨了2倍左右。

上市公司研究院|爱尔眼科市值暴跌千亿背后:商誉藏“暗雷” 被质疑利益输送

高溢价并购 被投资者质疑利益输送

不过,杠杆(并购基金)是把双刃剑,虽然能最大限度的放大自身优势,但潜在的问题也有很多。其中,爱尔眼科多次因高溢价并购,引来投资者质疑在搞利益输送。

比如,1月3日,爱尔眼科发布公告称,将收购绍兴爱尔、舟山爱尔等14家医院部分股权,其中绍兴爱尔成立于2015年,参与孵化的并购基金是成立于2014年的湖南爱尔中钰眼科医疗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湖南中钰)。2020年时,湖南中钰经营期限即将到期,但此时绍兴爱尔业绩并未达到预期,因此由天津爱信企业管理合伙企业(以下简称:天津爱信)在2020年3月收购了绍兴爱尔。

上市公司研究院|爱尔眼科市值暴跌千亿背后:商誉藏“暗雷” 被质疑利益输送

而天眼查数据显示,天津爱信是由南京爱尔安星眼科医疗产业投资中心(以下简称:爱尔安星)100%持股。

上市公司研究院|爱尔眼科市值暴跌千亿背后:商誉藏“暗雷” 被质疑利益输送

在天津爱信手中不到2年的时间,爱尔眼科将绍兴爱尔以并购的形式,并入到了上市公司中。

通过公告不难看出,绍兴爱尔2022年前9个月仅赚31.53万元,2021年甚至亏了88.1万元,所有者权益只有148万。而这148万元的所有者权益,被爱尔眼科以5727万元收购,溢价高达55倍。

上市公司研究院|爱尔眼科市值暴跌千亿背后:商誉藏“暗雷” 被质疑利益输送

需要注意的是,除绍兴爱尔外,收购的其他13家公司也均出现高低不同的溢价情况,种种情况也有投资者开始质疑爱尔眼科在搞利益输送。

上市公司研究院|爱尔眼科市值暴跌千亿背后:商誉藏“暗雷” 被质疑利益输送

对此,爱尔眼科的解释是,医院的收购不能简单关注市盈率指标,而需综合考量。“本次收购的标的医院多处于扭亏为盈时期,单家医院盈利额不高,属正常现象,此时收购价格较低,时机合适,收购市销率处于较低水平。”

有意思的是,这已经不是爱尔眼科第一次被投资者质疑公司利益输送了,早在2021年8月份,当时爱尔眼科拟3.27亿元收购日照爱尔、威海爱尔、河源爱尔、江门新会爱尔和枣阳爱尔部分股权,这几家公司也是爱尔安星控股的。其中,爱尔眼科拟用3367.5万元收购2021上半年净资产仅8.95万元的河源爱尔75%股权,溢价超500倍。

当时,爱尔眼科的回复是,收购的五家标的医院均已形成良好的发展基础,根据五家标的医院的资产评估报告及现有的业务、人才和技术的基本情况,经交易各方协商一致,确认相关收购价格。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交易所曾对爱尔眼科询问过,报告期内主要医院收购事项,交易对手方是否存在向关联方收购情形、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问题。

上市公司研究院|爱尔眼科市值暴跌千亿背后:商誉藏“暗雷” 被质疑利益输送

爱尔眼科和保荐机构华泰证券均表示,主要医院收购事项不涉及关联方收购情形,不存在利益输送的情形。

商誉藏“暗雷”

爱尔眼科将孵化的医院并购过来往往是溢价并购,而溢价并购就会形成大量的商誉。截至2022年三季报末,爱尔眼科账面共有47.15亿元的商誉,占公司净资产近30%,而且商誉的规模还在持续提升。

上市公司研究院|爱尔眼科市值暴跌千亿背后:商誉藏“暗雷” 被质疑利益输送

如果并购的标的业绩能如期实现,商誉的风险会逐步降低,但如果并购的标的业绩不及预期,将会进行商誉减值。

比如,2021年6月11日,爱尔眼科以6464 万元收购湖南亮视长银医疗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所持有的万州爱尔眼科80%股权。当时万州爱尔2020年全年营收2028.8万元,净利润为-559.5万元,2021年1前三个月也是亏损的。

上市公司研究院|爱尔眼科市值暴跌千亿背后:商誉藏“暗雷” 被质疑利益输送

收购完成后形成了4897.7万元的商誉,而在2021年当年就计提了1227.57万元的减值准备。

2019年收购的乌鲁木齐爱尔阿迪娅眼科医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阿迪娅爱尔)也是类似的情况,2020年计提了2790.52万元的商誉减值准备,2021年再次计提了1620.04万元的商誉减值准备。

业绩不及预期,大幅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的情况还有很多,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中期,爱尔眼科已经累计计提商誉10.02亿元。

上市公司研究院|爱尔眼科市值暴跌千亿背后:商誉藏“暗雷” 被质疑利益输送

而商誉减值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利润,2017年时,爱尔眼科的净利润增长率为39.91%,2021年时,其净利润增长率降至31.58%,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增长率进一步降至18.48%。

研发人员人均薪酬降了

当然,对于医院来讲,单看业绩是比较片面的,衡量一家医院实力的重要标准往往还要看医生医资和研发情况,那爱尔眼科的如何呢?

据wind数据显示,2014年末爱尔眼科拥有员工7929人,研究生及以上的员工有378人,占总人数4.77%;2021年底,爱尔眼科拥有员工人数26970人,硕士及以上人员有1819人,占总人数6.74%,从高学历人才上看,爱尔眼科研究生及以上员工数量7年增长了近6倍。

但如果将医院与硕士及以上人员进行平均分配,似乎爱尔眼科很“缺人”。2021年爱尔眼科品牌医院、眼科中心等较2014年底整体增长9倍,医院的增长速度比高学历人才增长还要迅猛。

此外,凤凰网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注意到,2019年以后,爱尔眼科的研发人员虽然在增加,但员工人均薪酬却出现了不小的下滑。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底,爱尔眼科研发费用-职工薪酬分别为0.94亿元、1.02亿元和1.56亿元,研发人员人均薪酬为36.32万元、35.07万元和27.16万元,尤其是2021年,研发人员人均薪酬较2020年下降29.12%。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上半年,爱尔眼科销售费用7.87亿元,是同期研发费用的6.9倍。不过,与研发费用不一样的是,爱尔眼科销售费用的最大支出是广告及业务宣传费,占总销售费用的50.28%。

对于一家医院来讲,过硬实力、他人无可比拟的技术往往要比大量的宣传效果要好。

未来,爱尔眼科并购所积累的商誉是否会暴雷?并购是否会持续扩张?股价能否再次重回巅峰,凤凰网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将持续关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5 19:45:4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规模化并购扩张进行时,爱尔眼科去年初商誉达81亿元
...达17.5%。而受益于供需两端的持续增长,2023年,5家眼科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实现了双位数甚至四位数同比增长
2024-05-10 16:24:00
从钢铁走向医疗,光正眼科难改同行“垫底”尴尬
...前,国内共有5家眼科医院在A股上市,分别是光正眼科、爱尔眼科、何氏眼科、普瑞眼科和华厦眼科。光正眼科2010年上市,但2018年才通过并购进入医药行业。另外4家医院中,爱尔眼
2023-11-08 09:37:00
华厦眼科前三季度增收不增利,董事长被监视居住,上市两年市值腰斩
...干意见》(简称“新国九条”)。“新国九条”要求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将市值管理纳入企业内外部考核评价体系。而华厦眼科上市至今市值严重缩水,该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兼总经理苏庆
2024-11-05 17:55:00
董事长解除留置改监视居住,股价跌超六成,华夏眼科谷底过了吗?
...治疗等眼科医疗服务。从营收规模来看,华厦眼科仅次于爱尔眼科,是中国第二大民营眼科连锁机构。发展至今,华厦眼科被认为是除爱尔眼科(300015.SZ)之外的“民营眼科老二”。不
2024-06-12 17:31:00
大手笔并购 爱尔眼科加速扩张
眼科龙头爱尔眼科(300015)又有大动作。公司最新公告显示,拟以13.44亿元收购重庆眼视光、周口爱尔等52家医疗机构部分股权。此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医疗网络将得到进一步完善。不
2024-06-03 00:30:00
三年没了3000亿,眼科一哥还坐得住吗?
...后一年,wind茅指数横空出世,30家各行各业的“类茅台”上市公司被包括其中,意指入选企业在行业里有着贵州茅台在白酒行业里一样的地位。专做眼科生意的爱尔眼科股价最高涨至42.
2024-12-05 22:56:00
爱尔眼科“打人医生”被停职!“湖南首富”今年收购40家医院
...立集团调查工作组,于2021年1月1日赶赴武汉进行调查。而上市公司爱尔眼科在舆论事件发生后的1月4日,开盘即遭遇新年“开门绿”。后经调查,爱尔眼科认为,“艾芬女士右眼视网膜脱
2023-12-23 12:38:00
爱尔眼科三季度净利增超三成,拟捐赠1亿元,不超3亿元再次回购股份
爱尔眼科 视觉中国 资料图“眼茅”爱尔眼科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实现双位数增长,还公布了1亿元的捐赠计划和再次回购方案。10月25日,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爱尔眼科,30001
2023-10-25 21:44:00
爱尔眼科(SZ300015,收盘价:11.65元)6月1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六届第二十三次董事会会议于2024年6月14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
2024-06-15 00:02: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赊店老酒双星辉映!魏玉伟、王富春被聘任为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
大河网讯 11月4日,中国酒业协会下发《关于聘任中国酒业协会2025届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的通知》,公布了2025届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聘任名单
2025-11-08 08:04:00
发布人才培养双计划 新城控股绘就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新篇章
近日,新城控股(601155.SH)2026年校园招聘全国宣讲圆满收官。系列宣讲覆盖全国多所高等学府,吸引了大量渴望绽放光芒的年轻身影热切参与
2025-11-08 11:02:00
46只基金新进独门股四季度涨幅逾20%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三季度末,基金公司新进独门股共计864只。从二级市场来看,46只基金新进独门股10月以来股价涨幅超过20%。从行业来看,表现较好的基金新进独门股集中在电
2025-11-08 11:33:00
全球唯一钍燃料入堆 核能核电概念股集体走强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牵头建成的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首次实现钍铀核燃料转换,在国际上首次获取钍基熔盐堆运行后实验数据
2025-11-08 11:33:00
边风炜:四千点,这次真不一样
时隔十年,上证指数重回四千点,从1990年算起,A股35年了,加上这次,一共也就三次站上四千点,但这次好像真的不太一样
2025-11-08 11:33:00
赵洋获批担任水滴保险经纪北京分公司主要负责人
11月7日,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赵洋水滴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主要负责人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赵洋水滴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主要负责人的任职资格。
2025-11-08 13:59:00
直击进博会|镁信健康发布数据+AI解决方案,构建创新药多元支付智能生态
近年来,从政策东风到产业探索,创新药的多元支付机制建设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医药产业的良性发展和人民的健康保障开辟了新空间
2025-11-08 14:10:00
阿克苏金融监管分局开出三张罚单,涉及建设银行、合众人寿、中国银行
11月7日,阿克苏金融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列表显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温宿支行、阿拉尔支行,业务管理不到位,分别被罚款20万元
2025-11-08 14:31:00
授予外品牌服务商贷款定价权利等,北京现代汽车金融被罚款70万元
11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北京现代汽车金融有限公司,附加品贷款风险管控不到位;授予外品牌服务商贷款定价权利,且利率水平与返佣比例挂钩,被罚
2025-11-08 14:36:00
农商喊你“逛大集” 金融服务“零距离”
大河网讯 11月5日,河南农商银行“农商喊你逛大集”主题活动在“中原第一集市”洧川大集成功举办。活动通过“线下活动+线上直播”联动模式
2025-11-08 15:13:00
贷后管理不到位等,邮储银行容城县支行、雄县支行合计被罚款110万元
11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保定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保金罚决字〔2023〕1-2号)显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容城县支行
2025-11-08 21:25:00
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保险费回扣,中国大地财险瓮安支公司被罚款12万元
11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黔南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黔南金罚决字〔2025〕23-26号)显示,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瓮安支公司
2025-11-08 21:28:00
业务资料存在缺失,英大泰和人寿汉中中心支公司被罚款11万元
11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汉中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汉金罚决字〔2025〕6号显示,英大泰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汉中中心支公司
2025-11-08 21:29:00
贷款“三查”不到位,泾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被罚款38万元
11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咸阳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咸金罚决字〔2025〕7号显示,泾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贷款“三查”不到位,被罚款38万元;4名相关责任人被警告。
2025-11-08 21:31:00
编制虚假报表等,史带财险被罚款110.5万,意外健康险部首席核保人被罚款4.5万
11月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沪金罚决字〔2025〕182、183号)显示,史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025-11-08 21: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