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军事

俄罗斯战中扩军死磕北约?|凤凰聚焦

类别:军事 发布时间:2023-08-03 19:25: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来源:凤凰卫视

迫于俄乌冲突以及周边存在的巨大军事压力,7月25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三读通过了征兵年龄修正案,通过将征兵年龄上限从27岁提高到30岁,增加需服一年义务兵役的公民数量。这项新法将于2024年1月1日生效。

此外,根据7月24日签署的《兵役和兵役法修正案》,武装部队预备役人员和后备役人员的年龄上限从50岁提升至55岁。这项法律还开放了外国公民应征入伍并签订服役合同的机会,但限制了其在不涉及国家机密的岗位上服役。

军事问题专家曹卫东:

“俄乌冲突双方在战场上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员和武器装备,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双方的兵力都有大量的伤亡,战争还要打下去,那就需要继续投入兵员。”

01

俄罗斯战中扩军死磕北约?|凤凰聚焦

此次动员并不是俄罗斯自俄乌冲突爆发后首次作出军事调整。2022年8月,俄罗斯在俄乌战场失利后,普京便签署总统令,进行扩军。9月21日,俄国防部长绍伊古表示,将征招30万预备役人员进行必要的训练,执行军事任务。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陈浩洋:

“乌军从2022年8月底在南线的赫尔松和北线的哈尔科夫同时实施反击,俄军丢失了不少的阵地,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俄方在前线的兵力过少,提高军队的整体数量迫在眉睫。”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高志凯:

“俄罗斯扩军,一是要确保俄罗斯在乌克兰发动的特别军事行动取得成功,二是俄罗斯幅员辽阔,要有足够的兵力,有效地保护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土面积,它一定要有足够的新扩充的兵源。”

俄罗斯战中扩军死磕北约?|凤凰聚焦

俄乌冲突爆发后,兵力不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俄军。2022年12月21日,俄罗斯国防部部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宣布对俄军进行重大结构改革,将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的规模,从现有的115万扩充到150万,征兵年龄下限从18岁提高到21岁,征兵年龄上限从27岁提高到30岁,将合同兵人数从目前的38万提高到69.5万。

军事问题专家王云飞:

“扩军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战场伤亡太大,一支军队伤亡超过25%,这支军队就会瘫痪。所以它不得不征召人员,否则战争无以为继。”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陈浩洋:

“前些年俄军通过军事改革,把军队的总员额急剧的压缩到后来只有100万人左右。尤其是俄罗斯陆军的兵力总规模也就20多万,遇到了俄乌冲突这种大规模的局部战争,整个武装力量的员额规模过小,这会极大的制约俄罗斯整体的综合国力的发挥,它从战略上考虑也需要扩军。”

02

俄罗斯战中扩军死磕北约?|凤凰聚焦

营级作战群是俄陆军的一种合成机动部队,处于高度战备状态。一个营级战斗群通常由一个机械化步兵营组成。下辖2到4个连,配备防空、炮兵、工程和后勤支援单位,通常编组还会加上坦克连和火箭炮,将一个旅的力量集中在了一个营上,形成作战拳头,单独作战的能力非常强。

在此次俄乌冲突中,作为俄军主要的作战方式。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称,俄军将170个营级战斗群中的120个部署到俄乌边境地区。

军事问题专家王云飞:

“俄罗斯全国陆上作战大概170多个,一半都泼上去了。它现在一个作战营大概是八九百人左右,另外还有各种保障,后勤保障、装备保障,通信保障等。刚开始进行冲击的时候,它还是占领了一些地方,但是没有持续作战能力。”

俄罗斯战中扩军死磕北约?|凤凰聚焦

在与乌军的战斗中,俄军依靠以营级战术群为核心的多域联合作战行动,达成作战目的。但面对拥有北约作战保障体系赋能的乌军,俄军营级战术群作战自持力不强,保障力不足等弱点相继暴露,成为俄军战力不强的主要原因之一。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陈浩洋:

“营级战斗群火力和突击力都比较强,这是它的优点。但是一个编制1000多人的营级战斗群,步兵人数也就200~300人,因此攻克阵地或者占领阵地需要的各种的装备、技术、后勤、弹药、物资的保障,这方面就明显薄弱了。俄乌冲突期间都是集团军到旅、到营级战斗群,这明显不符合像俄乌冲突这种大规模、高强度的作战。”

此外,根据俄罗斯法律,义务兵不能在俄罗斯境外服役,而俄军的营级作战群是由签订合同后的职业军人组成,但一个旅内,除营级作战群以外的作战单位,更多的是训练满一年的义务兵,因此出境作战就只能派出一半的兵力。

军事问题专家王云飞:

“义务兵是不能出国作战的,志愿兵可以出国作战,这是俄罗斯的一个特色。尽管它兵源看上去一共有100万,在兵力结构上面,它的保障兵源很多都是义务兵,这些人不能上战场打仗,兵力将近一半不能出国作战。”

俄罗斯战中扩军死磕北约?|凤凰聚焦

除了营级作战群模式在俄乌冲突中表现乏力,俄军联合作战能力较差的问题也暴露无遗,专业人才和高技术装备缺编严重,信息化作战能力不足,实战中各军种之间、各部队之间无法进行高效联合。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高志凯:

“在乌克兰战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的是俄军的战法和它对于士兵、武器、系统,空天地海等还停留在冷战时期的互相并不关联。现代化战争是要把全球作为一个整体,各种各样的部队装备和信息能够及时的调动,随时融成一个整体。”

军事问题专家王云飞:

“俄罗斯仗打到一定程度,不知道哪里具体缺多少弹药,缺多少油料,缺多少粮食,要一层一层地统计,所以后勤补给成了它战争中的一个巨大的困难。”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陈浩洋:

“像无人机这种高技术战争的一些新兴的武器系统,俄方明显在技术和装备数量上都是大大落后,这些问题在俄乌冲突集中起来爆发。”

俄罗斯战中扩军死磕北约?|凤凰聚焦

2022年12月起,俄军停止了营战术群的编组,逐步恢复到原先军-师/旅-营编制,在充实一线步兵的同时,将部分旅级单位重新扩编为师级单位。重建了以陆军为核心的联合作战体制,使部队在战术战役层面实现战场指挥权的高度统一,发挥俄军传统大兵团作战优势。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陈浩洋:

“师和旅重大的区别就是师一级单位的综合支援保障能力更强一些。旅比较灵活,它可以快速反应,它可以适应中小规模的高强度的局部冲突,但是时间一长,战争的规模急剧上升之后,旅就不够用了,它的编制必然要向集团军师一级转变了。”

军事问题专家王云飞:

“师作为基本的战役的指挥机构,主要是组织指挥,把战斗的单元形成有机的整体。团一级的战斗要素是最全的,坦克、装甲、通信、电子对抗、后勤、装备保障,它是五脏俱全的,它的各种战斗要素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

03

俄罗斯战中扩军死磕北约?|凤凰聚焦

2022年5月,长期中立的芬兰和瑞典向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递交了加入北约的申请,2023年芬兰成功加入,为应对随之而来的威胁,俄罗斯打造两个新的跨兵种战略军区——莫斯科军区和列宁格勒军区,其中莫斯科军区主要是防御首都圈,列宁格勒军区应对芬兰加入北约之后俄罗斯西北部的安全压力。

军事问题专家曹卫东:

“在俄乌冲突发生以后,北约对俄罗斯安全的威胁更大了,而且是长久性的威胁,仅仅靠原来的北方舰队和南方军区就不够了。莫斯科军区专门加强首都地区的防卫,自己的家里边的这些事,由新成立的军区去维护,把原来的4个军区进一步的往前推。”

军事问题专家王云飞:

“它本来想把北约东扩这个事打回去,现在不但没有打回去又增加了两个国家,它作战的对象增多了。在这种情况之下,增加两个战区也是适应它的指挥能力、保障能力的需要,把任务区分的更细一点,打击目标更加精细,训练更加有针对性。”

俄罗斯战中扩军死磕北约?|凤凰聚焦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俄罗斯接管了苏联280万人的军队,由于经济低迷,再加上“休克疗法”等原因,俄罗斯根本无力维持如此庞大的武装力量开始大规模裁军。通过6轮裁军后,俄罗斯将兵力缩减到120万人。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陈浩洋:

“苏联时期,它的坦克装备的数量加上库存高达五六万辆。以俄罗斯当时的国力,是根本不可能支撑如此庞大的军事装备的。所以那个时候的军事改革,是将原来苏联时期立足于跟美国打大规模的全面战争、核战争,转向保卫自己的国土安全,应付中小规模的局部战争,因此大量的装备大幅度的削减。”

2000年普京就任俄罗斯总统,经济形势也开始好转,俄罗斯推出了新一轮军队调整计划,该计划以减量增质为核心,成功将兵力规模控制在100万。通过提升军费大规模采购新型装备,强化了海军、空军、战略火箭兵等技术军兵种的建设。

俄罗斯战中扩军死磕北约?|凤凰聚焦

2008年俄罗斯防长谢尔久科夫也启动了一轮的军事改革,将传统的师级单位改为合成旅,在保持人数规模不变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合同制为主、义务兵为辅”的征兵制度,彻底改变了俄军的结构。

军事问题专家曹卫东:

“降格之后,它的人员、武器装备会大幅度地减少,节省出来的经费来进行经济上的投资。当时的国际环境是比较好的,美国和北约向它承诺不再进行北约的东扩,就没有什么安全威胁。任何一个国家对俄罗斯进行侵略,它的这些兵员足够应对了,所以没必要维持那么庞大的军队。

2012年,俄罗斯军改也进入“深化调整期”,随着绍伊古主政国防部,停止裁军、开始小规模扩军,成为了俄罗斯军改的方向,此后绍伊古在前任提出的“合成旅”基础上提出了营级作战群的作战模式。并在2015年8月1日,宣布将空军与空天防御兵合并成空天军。

军事问题专家王云飞:

“主要是增加它的联合作战能力,要和空军作战部队配合起来。如何把空天军的作战能力有机的融合到现在的兵力当中。因为空军作战其实有很多地面的人参与,前面的指挥引导组,以及空降兵部队,还有陆军的直升机部队。”

俄罗斯战中扩军死磕北约?|凤凰聚焦

2015年之后,俄军一直在对军队进行微调,试图打造出一支现代化的强大军队,以保持其军事强国地位,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这支不断完善的军队首次得到了实战的检验。

军事问题专家曹卫东:

“俄乌冲突确实检验了它的军改的成果,比如压缩兵源,使自己的武器装备现代化,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这些都是它军改的成功。但是它在这个作战的战术行动上,或者是整个的战略指导下,都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军事问题专家王云飞:

“不能算错,只不过世界形势变了,所以才产生今天俄罗斯的军队的结构体制与现代战争不相适应的问题。”

04

俄罗斯战中扩军死磕北约?|凤凰聚焦

5月1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令,征召俄罗斯预备役人员参加2023年度军事集训。俄罗斯武装力量每年定期征召在预备役中的俄罗斯公民进行训练,以提高预备役人员的战斗训练水平。

军事问题专家王云飞:

“俄罗斯尽管现在要增加30万人、50万人,按正常的步伐,没有一、两年都形成不了战斗力,它可能会简化一点,加快点速度,在战场上进一步地争取主动。”

6月12日,北约举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空中军事演习—“北约空中卫士23”,包括新加入北约的芬兰在内,来自25个国家的1万名士兵和250架军机参加了此次演习。

俄罗斯战中扩军死磕北约?|凤凰聚焦

针对北约的大秀肌肉,俄国防部第二天就宣布了一项前所未有的扩军计划,在今年俄军将陆续新建2个大军区、1个海军军区、2个集团军、1个野战军、5个师和26个旅。

计划完成后,俄罗斯军队总人数将突破150万人,达到卫国战争以来的最大规模,加强了俄罗斯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和亚速海方向的军事实力,缓解北约不断增大的压力。

军事问题专家王云飞:

“在俄罗斯的西北方向,与芬兰有1340公里的边境线。而原来对整个北约方向也就1000多公里的边境线,增加了一倍多。

俄罗斯的每次改革与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地区局部冲突的变化有很大关系。这种改革,是在世界整个战略格局、地区武装冲突对军队的影响,以及现代化武器在战争当中的运用,这几股力量的推动之下,一步步演变,推动着俄罗斯军队改革。”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高志凯:

“俄罗斯现在进行的军改应该是中长期的一个举措,从旅又变成师,独立营又要进行调整等,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因为它每场战争不同,它需要灵活地调整作战部队的编制,能够更好地实现它的战略目标。

它要通过这次军改,真正地弄明白下一步俄罗斯的国际定位、战略定位,俄罗斯的军事需求、战略目标是什么?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次俄罗斯的军改将是这个国家和俄罗斯军队,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俄罗斯战中扩军死磕北约?|凤凰聚焦

对于俄国防部最新的扩军计划,西方观察家认为,这一系列动态显示,在乌克兰问题上,增强军队的实力可以在必要时刻为俄罗斯提供更多的政策选项,也可以更好地展现俄罗斯对于国家利益的维护决心。

在与北约的对抗上,扩充军队的规模并提高战备标准,无疑是一种对北约强有力的回应。相比于北约尚处于纸面上的扩军计划,俄军的动作更具有实战意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4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当地时间28日,总台记者获悉,北约计划将其成员国需提供的作战旅总数目标从当前的约80个提高到120至130个。据了解,该目标将成为北约各成员国负责防务的官员们下周会议的议题之一。
2025-05-29 00:03:00
普京再“军改” 扩军备战防北约
...空前恶化,俄罗斯意识到必须大幅强化军力才能应对来自北约的巨大威胁。所以,俄罗斯的这次军改完全是围绕与北约的对抗进行的,特点非常鲜明。首先,俄罗斯扩军着重是增加能打仗的兵,也就
2023-01-19 10:35:00
乌克兰海军变“河军”?俄乌海洋较量再无可能?|凤凰聚焦
...所研究员张弘:“俄罗斯的这次海军阅兵,首先是要威慑北约,显示海上的力量,实际上也是要威慑周边的北约成员国,不要企图在黑海和波罗的海地区再制造风险。包括对乌克兰出海口的封锁,也
2023-08-03 19:26:00
20年已过,普京没带回强大俄罗斯,和北约之战,要再拿几十万人填
...战场情报、后勤能力以及军队士气上,与乌克兰隐形的“北约大军”相去甚远。绍伊古还提到,征兵年龄将从18-27岁提高到21-30岁,让公民来得及在应征入伍前获得一定专业和教育,这
2022-12-24 16:48:00
俄乌同时征兵,俄罗斯扩军17万,泽连斯基被迫妥协
...个月之后,反攻以失败黯然收场。在乌军组织反攻之前,北约国家为乌军提供了足足9个旅的配套武器装备,英美等北约国家还亲自派遣教官前往乌克兰,帮助训练新兵,而这9个“北约旅”就是乌
2023-12-05 15:12:00
波兰军费“狂飙”
...的军费支出提升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这可能是所有北约成员国中军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最高的”。莫拉维茨基还表示,增加波兰的军力是“最高、绝对的优先事项”,并希望北约加强在波
2023-02-01 18:07:00
...日本民众多次集会抗议政府通过增税扩充军备。日本对标北约军费标准,计划在5年内将防务开支占GDP比例提升至2%以上,不仅显示了重塑军事大国的野心,更暴露出充当北约亚太化推手的图
2024-01-13 00:50:00
俄罗斯未雨绸缪再次扩军,150万大军直面北约
...家军事力量的标准之一。而如今俄罗斯150万大军就要备战北约了。据不完全统计,俄乌冲突持续至今,俄军已经伤亡了大约21万人。虽然冲突已经一年多了,俄军还保留着相当一部分实力,这
2023-06-10 14:38:00
普京终于放弃美式作战,百万大军直冲基辅,北约再敢犯进试试!
...为俄罗斯夺得这场冲突最后的胜利。时至今日,俄罗斯对北约的要求仍旧是停止东扩,可惜北约仍旧不打算接受俄罗斯的诉求,仍在进一步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更是直接把乌克兰战争当成了针对俄
2023-01-05 14:53:00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救助船、直升机齐出动!北部海区最大规模海上救助演练在烟台举行
大众网记者 陈晓 实习生 董玉 烟台报道5月27日上午,交通运输部在山东省烟台市组织开展2025年度救捞系统海上救助暨防汛排险综合演训
2025-05-30 11:32:00
央视新闻讯 近日,海军航空大学在渤海湾畔组织大场次、高强度对地实弹射击训练,在复杂多变的气象条件下,参训飞行员使用火箭弹、航炮弹等武器对地面目标进行实弹攻击,锤炼飞行员实战能力。
2025-05-30 15:58:00
空军首次在院校组织实施空中加油专项训练
近日,空军首次在院校组织实施空中加油专项训练。空中加油专项训练顺利完成,遂行任务能力有效提升近日,空军石家庄飞行学院某机场
2025-05-30 16:10:00
东营海警局积极探索科技管海新模式
近年来,东营海警局在探索海域管理新模式、向科技要战斗力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通过引接公用平台、与涉海单位共享等方式整合多种科技力量实现科技管海
2025-05-30 19:31:00
据媒体报道,我国外销型战机歼-10CE首次取得了实战战果,在空战中一举击落多架战机,自己无一损失。对此,国防部发言人作出了回应
2025-05-30 07:47:00
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建校5周年|商海宽:从资深海员到海院教师,为海上安全筑牢“生命线”
“直升机重心在顶部,一旦迫降坠入水中,将发生180度翻转。大家有个心理准备,要沉着冷静,别太害怕……”5月26日,河北唐山曹妃甸
2025-05-29 23:42:00
首都航空青岛中队安全员参观青岛民航博物馆: 传承航空精神 铸安全之魂
在碧空如洗的日子里,首都航空青岛中队的安全员们怀着无比崇敬与求知的心情,踏入了青岛民航博物馆的大门。这座承载着厚重民航历史的殿堂
2025-05-29 16:20:00
圆满成功!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在海阳东方航天港顺利实施海上发射回收试验
鲁网5月29日讯(记者 魏萱)2025年5月29日4时40分,海阳东方航天港园区企业箭元科技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在东方航天港液体火箭动力试车基地进行了首次海上飞行回收试验
2025-05-29 16:22:00
接连两起,军机客机均出事故!韩国一架军机坠落,已致3人死亡,另有一架客机冲出跑道,机上载有183名乘客。最新消息:军机上4名人员全部遇难。
2025-05-29 18:59:00
铸安全盾牌,造服务口碑——青岛市景福源通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开展2025年度保安队员春训
鲁网5月29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刘子航)为进一步强化保安队伍实战能力,筑牢安全防线,日前,青岛市景福源通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组织骨干安保队员开展专项技能强化训练
2025-05-29 16:56:00
海阳“问天”再获突破,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飞行回收试验成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钟建军 通讯员 高圆圆2025年5月29日4时40分,海阳东方航天港园区企业箭元科技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在东方航天港液体火箭动力试车基地进行了首次飞行回收试验
2025-05-29 13:13:00
歼-10C总师:签不完,根本签不完……
歼-10C总设计师王海峰一回母校西北工业大学就被“包围”了大家排长队找总师签名网友: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近日西北工业大学举办航空论坛歼-10C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海峰来到现
2025-05-29 08:14:00
无人驾驶收割机 麦田“大显身手”
5月28日,六合区春华家庭农场1600亩小麦开镰收割。今年六合区组建10支农机应急队,以机械化力量筑牢“三夏”生产安全防线。图为一台无人驾驶收割机正在智能作业收割小麦。南京日报/
2025-05-29 08:18:00
比亚迪欧洲首超特斯拉,中国制造改写全球格局,美国不再是领头羊
x 中国车企在欧洲干了件大事!最新数据一曝光,整个汽车圈都炸锅了,4 月份比亚迪在欧洲卖出 7231 辆电动车,同比暴增 169%
2025-05-29 00:06:00
人民币又扩圈,重要邻国送上厚礼,总统说了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当下,中美博弈,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地缘政治事件。小国夹在中间很难受,尤其是美国动不动就搞胁迫的把戏。逼迫一些小国选美国,否则有我无他
2025-05-29 00: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