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当这个冬天军大衣冲出江湖、当钢琴销量断崖式下滑、当“裁员裁到大动脉”成为网络热梗、当苹果官网大降价成为微博热搜……是的,手里的钱袋子不会欺骗你。
2023年全年,沪指累跌3.7%,深证成指累跌13.54%,创业板指累跌19.41%。又有多少失望人,不想打开自己的股票账户?
我们普通人是股市大海里“受伤的孤勇者”,怕黑、怕风、怕浪,一点风吹草动都会高度紧张。
1月12日晚,防水行业的龙头东方雨虹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此前《2021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约定,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卫国先生为参与持股计划的员工资金提供托底保证。本着对公司及员工负责的态度与原则,李卫国先生拟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5036.9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2.00%),减持所得资金将用于履行持股计划兜底补足承诺。
一石激起千层浪。敏感的阶段、敏感的“减持”立即引发热议,被不少媒体解读为东方雨虹伤害股民的权益去弥补员工损失。
于东方雨虹员工而言,石头落地,因为老板履行承诺,为员工的投资行为兜底。
于手中握着东方雨虹股票的散户而言,简直是伤口上撒盐。尽管官方公告一再表示,“减持计划不存在损害公司及投资者利益的情形”、“减持计划的实施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不会对公司的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影响,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但“受伤”的股民已先入为主认为减持势必带来股价持续下跌,翻身无望。逐渐形成了牛鞭效应,越向外传递,大家觉得下跌的幅度就越大。
减持本是资本市场的常见现象,并且很多股东减持后股票也都在合理区间波动。有媒体援引Wind数据指出,2023年A股市场共有2208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进行减持,减持数量超过260亿股,合计减持股票金额超过4219亿元。比如金山办公、药明康德、京沪高铁、中金公司等多个公司均有过大股东减持。
只是东方雨虹的减持撞在枪口上,负面影响已然显现:除了官方公告并无详细回复解答投资者疑问,信息不对称加剧了大家的猜测分析。
当然投资不能只看短期,综合长远来看,本次的减持并不完全就是坏事。
首先,减持的目的是履行承诺。有专业媒体测算,李卫国的兜底金额或高达16亿元,但仍然选择硬抗了下来。其实任何时候,我们应该给予负责任的企业家宽容的心态。这在就业压力陡增的当下,尤为可贵。
其次,减持的背景并非是公司业绩问题。东方雨虹2023年三季报的数据表现不错,营收、净利润双增长,估计2023全年业绩快报近期也会出来。
第三,减持稳的是军心。根据此前公告,东方雨虹2011年员工持股计划最终参与的1411人是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子公司主要管理人员及其他核心骨干员工。这些人员实际上是公司的“大动脉”,护住了大动脉就是护住了生命线。对投资者来说,买的不是仅仅股票,实际买的是一家公司未来的赚钱能力。而谁来赚钱?最终还是核心员工。
第四,政策给了建材企业一定的底气。2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到,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其实,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员工持股来稳定军心、以长效激励留住人才。根据易董大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31日,2023全年共实施股权激励670例,员工持股计划222例,已有3,215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过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占统计日A股上市公司总数60.26%。
当然每个公司的员工持股政策不尽相同,也各有利弊。东方雨虹本次持股计划出现意外,需要的是理解而不是质疑,毕竟我们的资本市场,是在不断地试错中成长。(责任编辑:君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8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