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南北朝著名文学家庾信的传世碑文 在长安区发掘到了最初撰刻的志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1-01 21:23:0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办邓店村东,考古发现北周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中都元公步六孤逞墓葬。步六孤逞本名陆逞,在北周太祖宇文泰立国过程中因功被赐姓“步六孤”。其墓志撰写者为南北朝后期著名文学家庾信。

而庾信传世的《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与新发现的志文对比,文字错漏颇多,因而具有重要的校勘与填补佚失文献的价值。同时,该墓志志盖的背面竟然也有大量刻文,记载了志主家庭成员与婚配情况的珍贵信息,这一现象非常罕见。

出土器物共101件,陶俑、陶器占绝大多数

据《考古与文物》最新一期刊载的《陕西西安北周步六孤逞墓发掘简报》,2020年4-5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与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办邓店村东配合城市建设发掘了39座古墓葬。其中,墓葬M8规模较大,保存较好,出土随葬品丰富,墓主为北周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中都元公步六孤逞。

该墓葬为斜坡墓道两天井单室土洞墓,坐北朝南,平面呈“甲”字形,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墓室组成,全长25.46米。发现盗洞1处,位于甬道处。

墓室平面略呈方形,穹窿顶土洞结构。南北长3.2、东西宽3.8-4、壁高2.06、顶高2.86米。四壁白灰涂抹,西南角壁残存有红彩,疑似有壁画。砖铺地,未发现棺痕及人骨。

南北朝著名文学家庾信的传世碑文 在长安区发掘到了最初撰刻的志石

南北朝著名文学家庾信的传世碑文 在长安区发掘到了最初撰刻的志石

南北朝著名文学家庾信的传世碑文 在长安区发掘到了最初撰刻的志石

南北朝著名文学家庾信的传世碑文 在长安区发掘到了最初撰刻的志石

南北朝著名文学家庾信的传世碑文 在长安区发掘到了最初撰刻的志石

出土器物共101件(组),质地有陶、瓷、铜、铁、石等。在墓室东侧出土铜镜、铜盂、铜瓶、铜砚、铜带扣、铁削及其它饰件,南侧及甬道交接处出土有大量陶俑,墓室西侧出土有陶瓶、陶钵等。

陶俑共78件,包括镇墓兽、男俑、女俑、劳作俑、骑马俑等。其中猪、狗、骆驼、马、羊动物俑8件,除2件猪俑为泥质红陶其余均为泥质灰陶。

陶器共7件,多出土于墓室内墓门口两侧,器形有瓶、钵、构件等。

铜器11件(组),有镜、盂、瓶、砚、带具、泡钉、环等。

铁器4件,器类有刀、饰件。

墓志记载一生仕宦经历,因功被赐姓“步六孤”

在甬道内出土墓志1合,青石质。

志盖盝顶,方形,边长88、厚16厘米。志盖上有界格,减地阳刻篆书“周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中都元公墓志”,竖行,每行4字,共4行,计16字。

南北朝著名文学家庾信的传世碑文 在长安区发掘到了最初撰刻的志石

志盖背面也有志文,志文之间有方形界格,楷书,记载了其家族兄弟、子女和夫人的家族世系及婚姻情况。竖行,共27行,满行27字,共301字。

志石亦呈方形,边长88、厚12厘米。字文阴刻,字体从魏碑体向楷书转化,已具备楷书的形体。有界格,竖行,共41行,满行40字,共1613字。

南北朝著名文学家庾信的传世碑文 在长安区发掘到了最初撰刻的志石

记者注意到,该墓志文辞典雅华丽,语多工整,用典颇多,若对历史典故不熟,不借助工具书很难通彻理解。墓志题为“周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太子太保青齐兖三州诸军事青州刺史中都元公步六孤使君墓志”,志文第一部分首先追溯了陆逞的曾祖、祖父、父亲几代人的官职及功劳,接下来重点记述了陆逞一生的成长经历主要是为官经历,之后又介绍了其生病、去世、殡葬、夫人及后妻的情况,末尾还附有四字带韵长篇铭文。

步六孤逞,本名陆逞,出身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士族、官宦世家,仕宦西魏、北周。《周书》《北史》中均有陆逞及其兄陆通的传记。其兄陆通因功勋卓著,被赐姓“步六孤”。陆逞在北周太祖宇文泰立国过程中,因功亦被赐姓“步六孤”。陆逞文武兼修,起家羽林监,仕宦轻车将军、尚书右丞、驾部中大夫、吏部中大夫,后“迁骠骑大将军、开府,入掌纳言,治司宗。又为军司马”在任期间颇有政绩,“干识详明,历任三府,所在著绩。朝廷嘉之,进爵为公”。官至大将军、大都督、中都公。

根据志文记述,陆逞“本有消渴之疾,常以饵石自治”。有说法认为,中医所称的“消渴之疾”即西医所说的糖尿病。

步六孤逞逝世于建德二年(573年)五月十日,享年46岁,谥号“元”。逆而推之,可知其当出生于公元528年。建德三年正月(574年)葬于高阳原。

墓志还简单记载了其夫人郁久闾氏及后妻拓拔氏东阿公主的家族简史。郁久闾氏早亡,志主去世后,与之合葬于高阳原。

传世碑文和新发现志文对比,有不少文字错漏

墓志撰写者为南北朝后期著名文学家庾信,其传世的《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见载于《庾子山集注》。

庾信(513-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河南新野人,本为南朝人。承圣三年(554年)四月,庾信奉命自江陵出使西魏,后因江陵政权被西魏攻破而被迫留居长安,历仕西魏、北周,身居显贵、被尊为“文坛宗师”,倍受朝廷礼遇,并与诸王公贵族结布衣之交,《周书》《北史》有传。

《庾子山集注》是庾信的诗文集。原集20卷,今存16卷,许多诗文已佚。传世的《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与今新发现的志文对比分析,主要内容一致,但文字错漏、舛讹处颇多。因此,此碑首先具有校勘与填补佚失文献的价值。

庾信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由南入北最著名的诗人,饱尝分裂时代特有的人生辛酸,却结出“穷南北之胜”的文学硕果。他的文学创作,昭示着南北文风融合的前景,使其成为魏晋南北朝诗歌的集大成者,并为唐代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其文学才华,庾信不仅在西魏、北周受到特殊恩宠礼遇,和北周的赵王宇文招、滕王宇文逌等之间的诚挚交往如同布衣之交。北周公卿的墓碑墓志,大多拜托庾信撰写。其文风在步六孤逞墓志中也有十分鲜明的体现。

志盖背面大量刻文,记载了墓主家庭成员与婚配情况

南北朝著名文学家庾信的传世碑文 在长安区发掘到了最初撰刻的志石

古代墓志一般分为志盖、志石两部分,两部分合起来称为“一合”。志盖一般只在最上面刻大字,内文则刻在志石上。但步六孤逞的墓志志盖,却两面都刻有字,在志盖背面共有301字刻文,记载了其家族兄弟、子女和夫人的家族世系及婚姻情况。

考古简报介绍,志盖、志盖背面与志石上都有大量刻文,这一现象非常罕见,尤其是步六孤逞志盖背文的传世本佚失,而该部分记载了志主家庭成员与婚配情况的珍贵信息。步六孤逞墓志的出土,对于探明其家族世系、婚姻与其仕宦经历,以及西魏、北周之际的胡汉融合情况及许多相关史事大有裨益,在补充传世文献不足的同时,也为学界提供了深究相关史事的新资料。

简报“结语”部分认为,该墓葬虽被盗扰,但形制保存完整,出器物较为丰富,纪年明确。以往在高阳原发现的北周时期的高等级墓葬较少,步六孤逞墓的发现,为西安地区北周墓葬的分布提供了新的研究资料。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虎振(图据《陕西西安北周步六孤逞墓发掘简报》)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01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西安可能又发现了柳公权所书石刻 这次是在馆藏文物里
...发现”新闻发布会,发布的11项重要考古发现中就包括了长安区唐严公贶(kuàng)墓。据介绍,为配合长安区郭杜街道凤林北路东延伸段项目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共清理发掘3座唐墓,
2025-01-11 08:33:00
记石家庄市长安区2025年世界读书日(世界版权日)文化惠民活动
用“亮眸”擦亮文化名片一记石家庄市长安区2025年世界读书日(世界版权日)文化惠民活动4月26日,石家庄市长安区 2025 年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暨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在石美集城市微
2025-04-27 13:49:00
长安城因何得名?汉隋两代的长安不是一码事
...秦时期。西周的时候,长安叫“丰镐”,位于今天西安的长安区马王镇、斗门镇一带的丰河两岸,属于当时周文王所建的丰邑(西岸)和周武王所建的镐京(东岸)的合称。实际上,长安的地名出现
2023-06-07 21:14:00
“长安好物”亮相 海峡两岸农博会·花博会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长安花卉展台一角。 (长安区农业农村局供图)本报讯(记者 骆妍)2023年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近日在福建厦门举行,西安市长安区代表陕西省组
2023-12-04 03:05:00
春苗巷、 星槎巷、居礼路等西安20条道路命名方案公示 看看哪条在你家门口
...命名导则》等相关文件规定,将新城区2条、阎良区4条、长安区14条共20条道路命名方案予以公示。欢迎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群众提出意见建议
2025-08-08 19:30:00
同样是王室南渡,为什么一个叫东晋,一个叫南宋?
...,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西周、东周最早是镐京(今西安市长安区)和洛阳这两个国都及其附近地区的代称,后来在《战国策》《史记》中,又专指周朝时期出现的两个小诸侯国。第一次将西周、东周
2023-06-13 17:57:00
...文帝刘恒驾崩,在位23年,享年46岁,葬于霸陵(在今陕西长安区东),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他也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北宋文学家吴垧《五总志》上有这样的记载:汉文帝
2023-03-17 16:35:00
小8跑街|长安区一小区外部分绿化迟迟未修 围挡内杂草丛生、垃圾成堆
...能尽快完善这里的绿化。”近日,有市民反映称,西安市长安区靖宁路春风南岸南区大门外两侧不远处,绿化带外围设置了围挡,但是围挡区域已半年无人整改管理,里面环境卫生问题严重、杂草丛
2024-07-30 13:00:00
记者走基层|石家庄市长安区环卫大队清扫二股11班:我为城市“换新妆”
石家庄市长安区环卫大队清扫二股11班我为城市“换新妆”10月1日,石家庄市长安区环卫大队环卫检查员李爱华(右)与同事在工作中。河北日报记者 宋 平摄10月1日凌晨5时,天色仍暗,
2025-10-03 08:0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
为何说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这个展览带你追溯“殷商之源”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从1936年河南省古迹研究会李景聃一行为寻找商文化的起源来到商丘考古调查以来
2025-10-28 13:01:00
东南网10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当日,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播出4集纪录片《追光》
2025-10-28 10:18:00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2025-10-27 17:39: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区少陵公园楹联
(曲苑亭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莲香阁 上联:会松竹柳桐梅兰菊桂以为一体 下联:共冀青徐豫荆扬梁雍而称九州)(翰墨轩 上联
2025-10-27 11:45: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青莲阁楹联缅怀诗仙李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鲁网10月27日讯在兖州青莲阁内,现存一副楹联:上联: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下联: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诗仙李白
2025-10-27 11:47:00
电影《澎湖海战》发布致敬曲《澎湖》 统一台湾 势不可挡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了纪念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海战电影《澎湖海战》在相关单位指导协助下创作并发布致敬歌曲《澎湖》
2025-10-25 12:28:00
10月25日,正值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我的国籍我的血》读书分享会在福建农林大学福州仓山校区举行。
2025-10-25 17:37:00
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5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5座墓葬形制基本相同,还发现有火葬及迁葬合葬现象
2025-10-25 19:08:00
尊古重先 崇德尚艺 ——郭尊先将军书法浅见
【书法家】艺术家简历 郭尊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某学院原政治委员,少将军衔。国防大学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首都炎黄将军书画院副院长
2025-10-25 20:58:00
想吃一口穿越百年的醇厚?答案早藏在福州的烟火里了!佛跳墙的根,原来在这座城!福州聚春园的那坛,凭着老匠心守住了最正宗的魂。
2025-10-25 22:01:00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