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开栏的话: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2023江苏教师年度人物”遴选推荐活动结果揭晓。江苏省姜堰中学孙友新等20位教师(团队)当选“2023江苏教师年度人物”,中国矿业大学林柏泉等20位教师获“2023江苏教师年度人物”提名奖。即日起,新华日报·交汇点推出“2023江苏教师年度人物”专栏,让我们一起感受年度人物对育人之责的担当、专业能力的诠释和如水师爱的光辉。
微光也温暖
教育是有光的,需要我们去温暖和唤醒学生,引领他们向光而学、追光而行。
——2023江苏教师年度人物 张华
从教34年来,张华做了33年的班主任。如今,她已成为苏州市吴中区一箭河实验小学副校长,但仍然坚持一线语文教学并兼任班主任。
“家长们,今天要跟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如何学做一个会‘偷懒’的家长。”
张华认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于是,她在学校创办了“凌霄父母乐学堂”,用课余时间,辅导家长学做更好的家长。
“我经常组织家长走进班级,为家长量身定制家长课堂、亲子体验活动,我理解的家校共育应该就是这样的。”张华说道。
凌霄父母乐学堂每一次开课,学生家长都很珍惜。“张老师不仅是孩子的老师,也是我们家长的老师。她就像凌霄花那样,用她慈母般的爱,引领我们向上、向善。”
和家长打交道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曾经有一个学生很调皮,学习不够自觉,张华没有放弃,用心教育,却意外收到了孩子家长的来信。在这封长信中,家长对张华的付出表现出不理解甚至有点质疑。
“当时深感委屈,后来我平静下来,对自己说,我是老师,我要对孩子成长负责,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那天晚上,张华给家长写回信,写到了凌晨一点多。
之后,张华经常以文字的方式与这位家长交流,慢慢地感受到了家长态度的转变。有一天,家长给张华打来电话说:张老师,我一定配合你督促好孩子。“那一刻,我眼泪都要下来了,我觉得努力和坚持有效果了。”
一封书信、一张点赞小卡片、一次午间校园漫步、一个萤火虫舞台……教育需要用各种方式来搅动孩子的内心。2014年,“智慧坊·苏州市名优班主任张华工作室”授牌成立,张华在这里把30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和方法,与更多的青年教师分享。
“一开始挺埋怨老爸的,现在我长大了,慢慢理解我的老爸了”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新疆的同学们好好学习、学有所成,回来建设美好的家乡。
——2023江苏教师年度人物 张正平
镇江市江南学校副校长张正平一直以来有个梦想,那就是到祖国的边疆去,为边疆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1年7月,张正平终于如愿以偿,以镇江市第三批“组团式”教育援疆领队的身份,踏上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任教于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作为领队,他时刻关心分布在4所学校的31名援疆教师的工作、生活和安全,积极解决大家的困难,被亲切地称为“张团长”。
除了做好领队,张正平的另一个身份是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分管后勤的副校长。在学校里,时常能看到他戴上宽檐防晒帽,利用课间、午休、放学后的时间,巡遍每一间教室,走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学校2000多个学生,大部分都是寄宿生。孩子们活泼好动,男生又比较粗心,我来的时候男生宿舍大部分门都坏了。我来了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宿舍换上新的铁门。”张正平说道。
住宿安全了,伙食质量也要提高。张正平和食堂师傅商量,成立了学校第一届膳食委员会。从这之后,食堂的饭菜都由老师和学生一起商量决定,菜谱也会根据季节进行调整。
虽然行政工作繁重,但张正平始终把教书育人、解惑释疑当作自己的主业。所以,他一进校就主动承担起文科创新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开设公开课、观摩课。张正平时常鼓励新疆的孩子们多看书,“一是看哲学方面的书,引发对生命的思考;二是看散文,知道这个世界多么美好;三是看古今中外名著,提升自身的素养”。
为了鼓励学生坚持阅读,张正平发起举办了第一届“金山杯”可克达拉市中小学生书法比赛、中学生四大名著知识竞赛、第一届“金山杯”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国学经典作品舞台剧表演比赛……让热爱学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2023年1月第一轮援疆结束,张正平再次报名参加第二轮援疆,这一次需要持续到2024年7月。“当时我也有顾虑,儿子今年6月参加高考,女儿刚上一年级,老母亲年近九十,他们都需要我的陪伴。我跟儿子说,老爸对不起你,但新疆那边还有更多的孩子需要我。”
对张正平的选择,他的儿子张子宸最初并不是很理解,“一开始挺埋怨老爸的,现在我长大了,慢慢理解我的老爸了”。
坚守二十载,守望乡村润桃李
看到学生成长成才,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我的内心有一种极大的成就感。回到乡村我不曾后悔,孩子们就是我们乡村教师的“诗和远方”。
——2023江苏教师年度人物 侯磊
2000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侯磊的教师生涯第一站是泗洪县四河乡大庄小学。
“毕业时,我曾梦想着能留在城市工作,但家乡缺教师的状况又让我的内心十分纠结。最终我选择回到农村,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去。”
四河乡位于泗洪县西南岗地区,地处苏皖交界,经济欠发达。“孩子们的眼神中对老师的喜爱、对知识的渴望,是我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侯磊说。
农村的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很多孩子的书写、表达等基本技能偏弱,为此,侯磊琢磨出一套特别的教学方法。周末他会带学生去镇上读广告牌,找错别字,也会让学生上街采访,体验做一回小记者。在这一过程中,他通过不断地观察、引导,在潜移默化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让孩子们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如今已考入泗洪县第一高级中学的马尔沁,回忆起当年侯磊老师的照顾与开导,依然很感动。“侯老师经常找我谈心,如同家里的长辈一样。可以说,初中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现在侯磊所在的泗洪县四河实验学校校长王志勇介绍说:“20多年来,侯磊从乡村小学到乡镇小学,再到乡镇中学,先后有200多名原本成绩不太理想的留守学生在他的教育下考入重点高中,其中有70人考上了大学。”
“一路前行,风雪兼程。”这是2018年新年伊始侯磊微信朋友圈中的一句话,也是这些年他的生活写照。
2017年底,他被确诊为甲状腺癌,当时学校还未放假,他一直坚持到放寒假才去做了手术。“手术不到一个月,他又回到了讲台。和他结婚这么多年了,他和我在一起的时间肯定不如他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长。”他的妻子包玉兰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程晓琳
图源受访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3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