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儿科医生长期紧缺再引关注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12 00:4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西宁晚报

儿科医生长期紧缺再引关注

近期,流感、肺炎支原体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持续高发,多地儿科就诊量激增,让儿科诊疗资源匮乏尤其是医生紧缺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儿科医生为何长期缺乏,这一难题该如何破解?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患儿激增,医务人员满负荷工作

挂号如春运、看病似打仗……当前,多地儿科门诊人满为患,有的医院每日接诊患儿数量数以千计,候诊时间以“天”为单位计算,医务人员满负荷工作。

“孩子确诊肺炎、气管炎,医生说最少得输7天液。孩子很不舒服,排队也很焦心。”在长春某医院带孩子看病的一名家长感慨地说。

这家医院的儿科门诊,挤满了打点滴的孩子和忙前忙后的家长,咳嗽声、哭闹声此起彼伏。诊区被挤得水泄不通,有的家长在走廊里推着露营车充当“移动病床”,还有的家长干脆抱着孩子坐在地上。

“我是半夜12点多带孩子去的儿科急诊,没想到前面排了60多人,后来没办法换了一家小医院拍片子,人也很多。”一位患儿爸爸对记者说。

国家卫健委的监测数据显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为主,此外还有因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为应对儿科就医高峰,各地医院想方设法积极应对,有的增加儿科医生出诊日,有的延长急诊时间,还有的紧急招聘儿科医生等。

在吉林,为积极应对重症患儿就医难、住院难困境,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吉大一院)专门扩容建设“小儿呼吸科三疗区”,24小时内完成筹划、选址、医用物资保障等工作。同时,开辟儿科“黄昏门诊”,缓解下班时间急诊就诊压力,并拓宽重症转诊绿色通道,保障下级医院重症儿童及时救治。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大医院人员密集、等候时间长,交叉感染风险较高,建议症状较轻的患儿首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综合医院儿科等就诊。

难度高、强度大,很多学生不愿选择儿科

“儿童看病难的根本原因是儿科医生太少。”2017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时任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首都儿科研究所党委副书记杨健就曾表示。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儿科医师数量为20.6万人,在全国420多万名医生中占比约5%。而我国0岁~17周岁儿童数量占比为21%。近年来,我国从引导高校新增儿科学专业布点、推动薪酬待遇政策向儿科医务人员倾斜等方面发力,加快儿童健康人才队伍建设,但依然面临人才缺口较大的现实问题。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儿科普遍面临着医生培养难、招聘难、流失率高等问题。有数据显示,儿科医师日均承担的门诊人次是其他医师工作量的2.4倍。与成人患者不同,儿童就诊沟通难、问诊难、吃药难、诊治难,医患纠纷高发,这是很多医学生不愿选择儿科的主要原因。

吉大一院新生儿科医生富鑫是吉林大学2018级儿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她告诉记者,当年全年级近200名学生中,只有十几人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了儿科方向。

除了工作难度和强度更高,儿科医生的薪酬待遇较其他科室偏低。《2020年中国医院薪酬调研报告》显示,儿科薪酬排名靠后。

另有资料显示,1999年,多数医科院校的儿科系停止招收本科,代之以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则成为其中的一门课程,这也被认为是儿科医生缺失的主因之一。

培养人才,增强获得感是关键

“想要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增强获得感是关键。”吉大一院儿科教研室主任武辉告诉记者,在待遇上,吉大一院儿科医生的基本工资要比其他科室高2000元~3000元。另外,不管是研究生阶段的教学,还是入职后的个人发展,医院都有完善的培养机制。

武辉介绍,教研室承担着本科、研究生、留学生及住培基地的教学任务。2018年,吉林大学恢复儿科专业的本科生招生教学工作,专门设置了“5+3”本硕连读儿科一体化班,每年招收30名学生。

“研究生阶段,教研室采用毕业证、学位证、执业医师证和住培证四证合一方式培养学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同步开展,以新生儿科为例,要先在自己科学习一段时间,再去儿科其他14个亚专业轮转,学习不同疾病的诊治方法。”在富鑫看来,这样能迅速提升学生在儿科诊疗方面的综合技能,为今后发展打下扎实的临床基础。

11月29日,忙完80多名患儿的门诊工作后,吉大一院小儿呼吸科主任医师高曼马不停蹄,搭乘火车赶往北京。接下来的3个月时间,她要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进修,为吉大一院即将开设的小儿呼吸重症科做准备。

42岁的高曼在儿科工作了17年。她透露,这么多年,医院一直支持和鼓励青年医生进修和学习,“我们实行三级医生负责制,年轻医生入职后,会有上级医生带教,帮助其快速成长”。

近5年,吉大一院共培养儿科硕士研究生104名,博士研究生17名,住培医生69名,进修医生107名。武辉告诉记者,在她工作的31年间,吉大一院的儿科医生基本没有流失,这极为难得。

就破解儿科医生紧缺问题,武辉建议,应从源头加强儿科专业的建设,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医学院校儿科专业扩大招生,加强专科培训的规范性,合理提升儿科医生的各项待遇,同时进一步细化儿科分级诊疗制度,加强社区医院儿科建设。

“另外,像我们医院,近年来一直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指导和帮扶,目的也是帮助培养更多儿科人才。”武辉说。本报综合消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2 06: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缓解儿科医生紧缺,切莫“忙时重要闲时忘”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一种说法缓解儿科医生紧缺,切莫“忙时重要闲时忘”秋实“带孩子看病,好几家医院的号都挂不上,好不容易抢到一个中医院儿科的号,排了老长的队,却住不进去院,没有床位
2023-12-12 00:46:00
...激增的儿科就诊量,折射出儿科诊疗资源的匮乏,尤其是儿科医生的严重紧缺。经受过疫情考验的医疗体系,理应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集中爆发的就诊需求,但就如今儿科“春运式”看病的现状来看
2023-12-17 08:45:00
儿科医师增加了,小孩看病为何还是难
...看病为何这么难?儿科医师增加了,但远远不够事实上,儿科医生长期处于短缺状态。特别是每到流感高发季儿童急诊激增,儿科医生恨不得想长出三个分身来分担自己的工作。“儿科荒”的原因,
2024-01-15 08:25:00
儿科医生缘何总“吃紧”?
本文转自:桂林日报医院儿科就诊量激增儿科医生缘何总“吃紧”?□本报记者胡晓诗 文/摄去年秋冬以来,流感、支原体肺炎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持续高发,多地医院儿科就诊量激增,让儿科诊疗资
2024-02-29 10:39:00
儿科诊室里的冬日暖阳
...科增加了门急诊号源,增加出诊医生数量。北京同仁医院儿科医生和护士共有117人,他们大部分人都身为父母,更能体会家长们的焦虑和担忧。“儿童的疾病,有些症状很隐匿,孩子不会描述,
2023-12-18 15:38:00
为新生儿健康上“双保险”,协和医院启动儿科、产科联合查房
...双保险”。自1月30日起,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新生儿科医生与产科医生无缝对接,为陪伴妈妈留在产科的新生儿进行每周两次的联合查房,确保母婴安全。2月9日,记者从协和医院西院
2023-02-09 15:16:00
中国人寿携手《你好,儿科医生》 守护儿童健康生活
...者 贾利超)2021年,广受关注的儿童医疗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上线,创新医疗题材的年轻态表达,充满人间温情的医患故事,数篇公众号长文自发推荐,陶勇医生等多位业内外大V自发
2024-01-05 12:12:00
外媒:韩国低出生率致使儿科医生短缺 精神科诊所数量同期暴增
...5日报道,过去5年,世界上最低的出生率导致韩国正面临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而同期精神科等其它诊所及医生的数量却呈现暴增势头。公共管理智库首尔研究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的5年
2023-07-06 13:33:00
儿科医生“早到晚退”提升接诊效率
...报应对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蔡甸区中医医院推出便民举措儿科医生“早到晚退”提升接诊效率12月5日上午10时,蔡甸区中医医院儿科门诊挤满了前来看病的儿童,家长或站着紧盯叫号显示屏上
2023-12-08 05:1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