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新京报小记者走进798观展,感受科技与艺术的奇妙融合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1-22 15:21:00 来源:新京报

“平时看的都是绘画展、雕塑展,这种类型的展还是第一次看,特别有意思。”1月21日,30余名新京报小记者来到798CUBE参观《人机合一:机器人艺术时代》科技艺术展,在融入了人文社会思考的机器人、机械装置作品中,感受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此次走进798观展是第二十一届新京报小记者活动之一。记者了解到,新京报小记者媒介素养实践活动创立于2013年,通过丰富、优质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观察力、创新力、表达力。

新京报小记者走进798观展,感受科技与艺术的奇妙融合

小记者们参观科技艺术作品《模仿游戏》。新京报记者 徐彦琳 摄

当科技融入艺术,小记者们参观机器人艺术展

“这是一个婴儿形态的机器人。父母在教孩子时要言传身教,因为孩子会模仿父母的做法。其实人类和机器人的关系也是这样的。这件机器人可以识别并记录观众的肢体动作,通过算法驱动电机进行学习和模仿。所以人类也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因为机器人也会学习模仿人类的行为。”在一件名为《模仿游戏》的机器人艺术作品前,解说员对同学们说道。独特的角度融入了对于社会的观察,用机器人的形态进行艺术性的表达,引发了小记者们的思考。

记者了解到,《人机合一:机器人艺术时代》科技艺术展于1月13日在798 CUBE拉开帷幕。展览由张海涛策划,以人工智能为楔,系统性地为观众呈现34位(组)艺术家的42件作品,探讨在人工智能、元宇宙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下,机器与人类之间的共生关系。

不同于大多数的艺术、文化展览,在这个展览中,小记者们穿梭在放置着机器人、机械装置的展厅中,感受着多元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家们独特的思考与表达。

新京报小记者走进798观展,感受科技与艺术的奇妙融合

小记者们参观科技艺术作品《意义》。新京报记者徐彦琳 摄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讲解员除了为小记者们讲解每件展品的设计外,也会引导他们思考科技与人类的关系,以及科技未来的发展之路。如作品《意义》展现了数根横放的木头上,分布着由锤子和弹簧钉组成的机械装置,被编程了的锤子无休止地敲击着弹簧钉,钉子都无法钉入木头。“我们看到这些木头上布满了数据扫描点,那是科技进入自然的接口,这件作品其实就想表达科技发展对于自然的破坏。”讲解员对小记者们讲道。

“但是这些钉子为什么都没有被敲进去呢?”面对小记者们的提问,讲解员早有准备:“这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通过这种反复无果的过程,来表达科技在自然面前的无力和徒劳。这也是作者传达的他对于自然和科技之间关系的思考。”

新京报小记者走进798观展,感受科技与艺术的奇妙融合

小记者们参观科技艺术作品《心术》并进行互动。马然 摄

现场许多作品还能与观众进行互动。在作品《心术》中,一件感应装置连接着一个巨大的机械心脏,当小记者把手放到感应装置上时,装置通过感应心跳的频率,同步控制机械心脏进行放大了数倍的跳动;作品《轻抚你的脸》是一个状似希腊神话中神祗的机器人,当小记者把手放在机器人脸上的时候,机器人就会发出震动,以此来表现作者对于神、人、机器人三者关系的思考。

“我觉得这个展览挺有意思的,我对其中关于‘机器人与神’的作品印象深刻,这个作品把机器人做成了神的样子,来讨论机器人能不能成为比人类更加高级的存在。我本来觉得机器人是被人创造出来的附属品,但是这个作品却把机器人变成了人类的信仰,我觉得很有意思,以前没这么思考过。”来自北京景山学校的小记者廉沁蓝表示,在看完展览后,对于机器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更多新的思考。

小记者踊跃提问,探究科技艺术展的魅力所在

在展览结束后,小记者们结合参观中的所见所学所想,对讲解员展开了“提问攻势”。

新京报小记者走进798观展,感受科技与艺术的奇妙融合

小记者们争相提问采访。新京报记者徐彦琳 摄

“为什么要办关于机器人艺术的展览呢?”来自北京市西城区宏庙小学的肖诗涵第一个问道。“我们办这个展览的初心就是要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我们有很多的艺术作品,通过科技的手段去表达艺术家对于我们现在生活的预警。我们正处于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人类对科技的依赖程度非常高。那么未来科技力量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这其实是需要思考的。”讲解员解释道。

“办这个展览有什么作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永丰校区小学部的孙一悰接着问道。“艺术除了好看之外,也会有警示意义。所以讨论一个艺术展不能完全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也要关注每一件作品如何用艺术的方式去表达。”讲解员说道。

“为什么要以机器人为主题办这个展览?”“机器人没有道德和情感,如果机器人脱离了人类的控制会怎么样?”“发展人工智能对于人类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董梦嬛、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昌平学校的路子琪和其他小记者们也争先恐后地提问,讲解员们一一细致解答。

新京报小记者走进798观展,感受科技与艺术的奇妙融合

新京报小记者参观用机械臂和黑色墨水表达阿尔茨海默症的艺术作品。新京报记者徐彦琳 摄

“孩子们平时去的更多的是科技馆,主要以传达科技知识为主。而我们的定位是科技与艺术的跨学科,这在国内还是比较超前的。”798CUBE品牌部总监马诺告诉记者,“艺术更偏向人文性,而科技则更偏重于知识性。我们希望通过展览能将两者融合。2023年是人工智能爆发之年,我们也希望踏着时代的脚步,给更多人带来关于当下和未来的思考。”

“对于孩子们来讲,他们去科技馆可以学到科学知识。但是我们的科技艺术展,可能孩子们在刚参观完时是懵懵懂懂的,他们第一次了解到科技原来跟自己的生活、跟社会有这样的关系。比如今天有一个作品是用科技手段来表现阿尔茨海默症,这些人文的力量和艺术的表达,会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同时也让孩子们能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对亲情、对人有更多思考。”马诺表示。

1月20日,北京中小学已开启寒假,不少家长也打算趁着假期带孩子去看展。对此,798CUBE运营部总监崔美花认为,多看展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首先要挑比较好的美术馆,选择跟孩子的兴趣有关的展览内容,可以去看一些比较有分量的展览。”

新京报记者 徐彦琳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王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2 18: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逛大学校园、探冰雕艺术,高质量研学为寒假加分
...消防站、采访法官们的日常工作……这个寒假,以新京报小记者媒介素养训练营为代表的素质研学营也为中小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参与社会活动、表达自我、提高综合素质的平台。1月24日,新京报
2024-01-30 13:49:00
和智能机器人互动、探索人像识别的奥秘,新京报小记者走进北工大
...息科学技术学院的支持下,来自北京多所中小学的新京报小记者们走进北工大的多所实验室参观探访,了解前沿科技成果、体验特色实验活动。现场,大学生们还给小记者带来了《揭秘人工智能》《
2024-07-18 09:48:00
短视频对生活有哪些影响?新京报小记者街头采访北京市民
...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11月11日下午,新京报小记者来到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附近,就此问题对市民进行了随机采访。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短视频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2023-11-22 09:36:00
新京报小记者参观市公安局反恐特警总队,惊呼“你们才是蜘蛛侠”
新京报讯(记者 张静姝)1月24日下午,新京报小记者中级班的26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北京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警总队(以下简称“反恐特警总队”)。参观期间,小记者们试戴了警用多功
2024-01-26 09:30:00
网上如何保护自己?朝阳法院联合新京报给孩子们开讲“网络素养”
...成年人的网络素养。1月24日、25日,在第二十一届新京报小记者活动中,朝阳法院作为“新京报小记者实训基地”,携手新京报社开展网络素养提升活动,从法治层面让学生们学会在互联网环
2024-01-26 09:28:00
书博会上探非遗!长春五十二中赫行实验学校学子开启沉浸式文化之旅
...由长春五十二中赫行实验学校50余名学生组成的筑梦吉网小记者团,走进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开启了一场集传统文化体验、艺术鉴赏与知识探索于一体的奇妙之旅。在非遗体验区,活字印
2025-05-15 16:52:00
哇塞!千名小记者打卡书博会,非遗探秘之旅嗨翻全场
...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与中国吉林网联合打造的“筑梦吉网”小记者团的千名小记者化身“文化小侦探”,开启了一场穿越古今的非遗探秘之旅。书香与童趣,在这里会碰撞出什么火花?当了一回“活字
2025-05-20 00:16:00
探秘科技馆 点亮科技梦
...:玉林日报北流分团:探秘科技馆 点亮科技梦玉林日报小记者团北流分团走进玉林市科技馆,开启科技探秘之旅。(林浪兵 摄)本报北流讯 3月9日,玉林日报小记者团北流分团走进玉林市科
2024-03-12 19:01:00
光影世界里遨游一小时 穿越亿万年
...驶飞船 沉入海底光影世界里遨游一小时 穿越亿万年日报小记者今年首场线下活动走进元宇宙超级时空魔方展馆,50组参与家庭收获满满 文/本报记者 王坚 图/本报记者 林铭鸿一直幻
2024-02-25 07:2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走到白石山巅的尽头,这家建在悬崖边的“云端咖啡厅”绝对让你惊呼。
2025-10-03 11:37:00
泰康人寿发布新品“泰康百万药无忧(庆典版)医疗保险”(以下‬简称“百万药无忧”),以广覆盖、易投保、强保障、低费率为优势
2025-10-03 09: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林雨新)在近日举行的2025全球数据管理峰会“数据要素分论坛暨大数据统计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管理研讨会”上
2025-10-03 08:38:00
兴趣-实践-视野:达芬奇金奖少年带来的教育启示录
摘要:2025“你是达芬奇”全球青少年科学与艺术创新赛圆满落幕,其中金奖获奖少年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在AI赋能的新时代
2025-10-02 16:22:00
单日调用近1万亿次,高德助力北斗规模化民用跨入新量级
2025年10月1日,随着国庆长假首日出行高峰的到来,高德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数量接近1万亿次,支撑导航总里程数超90亿公里
2025-10-02 22:31:00
10月1日,从太钢获悉,今年以来,太钢不锈进料加工团队以“精准备案、高效协同”为核心,在进料铬铁镍铁资源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10-02 17:3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记者昨日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获悉,该公司打造的“鼓浪屿AI伴游”服务已正式上线。市民和游客只需打开“鼓浪屿元宇宙”微信小程序
2025-10-02 08:57:00
“中国脑机谷”落户新奥新智感知产业园 政企研协同构建脑机接口产业新生态
河北新闻网讯(张新)9月26日,脑机接口产业联盟首届“脑机接口50人论坛”暨天津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推进会举办。会上,由新奥集团旗下的天津新智感知科技有限公司
2025-10-01 08:40:00
国网三明供电公司:守护灯火庆华诞 主动运维显担当
国网三明供电公司检修人员及时更换损坏器件并调整传动系统并完成设备修复及全套试验。(纪长添 摄)东南网10月1日讯 9月28日
2025-10-01 09:19:00
9月26日,由华东政法大学与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星瀚杯”走进企业的法律课公益大赛正式启动。腾讯云作为大赛的技术支持单位
2025-10-01 09:56:00
平望实小承办吴江区骨干教师(数学)讲学团活动
为进一步发挥吴江区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提升教师教学业务能力。2025年9月24日,由苏州市吴江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2025年吴江区骨干教师(数学)讲学团活动在平望实验小学举行
2025-10-01 09:58:00
AI技术让抗战文物“活起来”,人民日报数字传播联合百度推抗战文物智能体
9月30日,由人民日报数字传播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百度文心大模型、百度百科联合出品的《80年,80件》智能体和3D文物词条正式上线
2025-10-01 10:00:00
新时达2025工博会圆满落幕 | STEP 2.0战略引领智能制造新篇章
2025年9月23日至27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举行。新时达以"智拓无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
2025-10-01 10:00:00
从课堂到产线,河北工大学子开展智慧物流与“地狼”系统自动化技术实训
河北新闻网讯(胡广涛)组装调试机器人、体验智慧仓储系统、探索自动化技术前沿……近日,河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2022级自动化专业全体学生在廊坊分校
2025-10-01 11:12: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9月30日,由湖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湖州市音声数据挖掘与智能服务重点实验室主办的“1617系列明代魏氏乐虚拟乐器音源”全球发布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
2025-10-01 1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