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闽东日报
明崇祯七年(1634年),崔世召从连州知州离任之际,连州士民遮道涕泣,依依不舍。百姓把崔世召生像请入四贤祠、名宦祠,加以祭祀。为什么百姓们对崔世召的离去如失依靠呢?
崔世召(1567—1642年),字征仲,号霍霞,别号西叟,宁德县一都(今蕉城城区城关下井堂)人。崔世召出身书香门第,曾祖崔俌,官至江西吉安州学正,祖父廷益,曾任宁德县医学训科,父允元,邑庠生。他幼承家学,聪明敏达,丰姿俊秀,学问渊博,历经三仕三迁,初仕崇仁,后补湖广桂东县令,三仕浙江盐运副使,最后迁任广东连州知州。虽然他的官宦生涯仅短短十余年,但他为官清正,大节不辱,坚贞不屈,被名士陈继儒赞誉为“劲节正气,照耀寰中”,为后世之楷模。
天启五年(1625年),59岁的崔世召才得授江西崇仁知县。在崇仁知县任上,他减赋税、整吏治,县民深感恩德。崔世召一身才华,却耿介桀骜,当有官员为向魏忠贤献媚,持尺幅向他求诗时,他愤然诘问:“是安得污我清泉白石耶?”他深知自己将遭到阉党的报复,说:“宁毙我,毋累崇人。”崔世召情愿自己被杀,也不愿意连累所辖百姓,最后被强加以“充运辽粮不餍”的罪名,打入死牢。押赴应天府临行之日,百姓依依惜别,崔世召面无惧色,从容就道,他在诗歌里慷慨豪迈地写道:“男儿具气骨,挥斥健如虎。”过人的才华与忠义气节,受到同时代人及后人的器重与推崇。
崇祯六年(1633年),崔世召再迁广东连州任知州。此时是明朝末期,朝政腐败,赋税沉重,难以负担的老百姓被逼得走投无路,境内多地发生平民暴乱。上级要求新上任的崔世召迅速平乱。崔世召敏锐地发现,平息暴乱的根本方法在于朝政,在于官员。因此,他自己带头坚决不接受当地商贾宴请,保持清苦的生活作风,严肃处理腐败官员,颁布了轻赋税的各项政策,对参与暴乱的平民恩威并行。衣衫褴褛的百姓看到父母官如此清廉爱民,且能够有机会安稳生活,都为之慑服,当地风气渐转熙洽。
崔世召告老之后,立下家训“爱国守法为官必廉,聚财万千济贫更贤。”如一颗“种子”厚植于崔氏后人的心中,也成为当地廉洁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片人……
□黄隆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6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