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镇江日报
昔日养殖江滩,如今生态湿地
“一护一增”让一江水更清两岸更葱绿
孙华丽 孙柳燕 朱婕
伴着江水轻柔拍岸声,杨柳正吐绿,鸟虫嬉闹。扬中东江湿地保护小区内呈现自然清新的“生态范”。晨练的市民在这里呼吸着新鲜空气,感受春日的活力。“这里离家近,去年成为湿地保护小区后,环境更好了,非常适合休闲,很多人来散步。”家住扬中经开区兴城村的黄阿姨推介家门口的网红打卡点。
近年来,扬中市结合长江大保护的要求,强化林业资源保护,积极打造沿江湿地保护小区,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
东江湿地保护小区于2022年10月批准成立,北起扬中三茅街道永勤港下游约200米处,南至经开区行政边界,占地792.79公顷,全长约7.4公里。这里有枫杨、柳树、朴树、水杉等植物,也是鸟类、爬行类、鱼类等野生动物良好的栖息场所。自湿地保护小区设立以来,扬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此设立了保护公示牌,安排专人开展常态化巡查,加强监测评估。
“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扬中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林业技术指导站站长黄源说,目前当地严格管控湿地用途,先后对江堤外52个、2800亩江滩养殖鱼塘进行退渔还湿,以保持生态底色,编制了《扬中东江湿地保护小区规划》,计划用3至5年新建4500公顷、4个湿地保护小区,力争2023年自然湿地保护率提升至90%以上。
保护湿地的同时,扬中积极植树造林增新绿,通过“一护”“一增”两端发力,提升“一江碧水两岸葱绿”生态景观。仅2022年,当地共完成造林面积455亩,其中退化林修复、低效林改造、更新造林405亩,新建省级绿美村庄5个,完成四旁植树8万株,湿地修复200亩。
春风拂暖催新绿,植树添绿正当时。连日来,扬中市民纷纷走进当地首个省级“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积极为城市增绿添彩。
基地位于扬中市兴隆街道恒跃村东9组,眼下基地梅花枝头俏、白玉兰迎风绽放。基地负责人王世海介绍,基地总面积约40亩,目前已种植香樟、白玉兰、桂花、榉树等1200余株,以木本植物为特色,集科普、法治宣传、苗木培育和休闲健身等于一体的社会公益性专题园。“市民可通过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认种认养、志愿服务等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参与植绿护绿。”
2023年,扬中计划完成造林面积300亩,创建、提升绿美村庄4个,完成四旁植树8万株,为当地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再添亮色。“既要植树,更要护绿。”扬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祝晓东表示,扬中制定出台了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构建起市、镇、村三级林长制体系,将当地2.6万亩林地划分为218个林长制管理网格,定期开展巡林检查,确保各类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现场解决,“我们将持续高质量推进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用实际行动守护‘生态绿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7 1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