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随着人口老龄化,空巢、孤寡、高龄等老人群体扩大,他们的生活照料和情感关怀成为基层治理的难题。
在新余市渝水区,有一群被称为“敲门嫂”的人,他们用敲门声传递着关爱,营造出深厚的邻里情;他们用实际行动共建和谐社区,让基层治理中更温暖。
肖立宇、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邬强 文/图
杨光琴(左一)扶老人回家
丁丽群(右一)上门维修途中
笑社区
关爱社区老人
“敲门嫂”志愿服务队成立
渝水区含笑社区是一个老旧社区,成立于1991年,现有居民4116人,其中常住人口3098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区人口结构向老龄化发展,60岁以上的老人占六成以上,空巢老人也不少,其中22人中风偏瘫、身患癌症或生活不能自理,这些老人的生活情况和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2013年,含笑社区以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积极回应大家的需求和期待。他们定期探访空巢和独居老人,帮助他们购买食材、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晒被等。在这种情况下,一支由居委会主导,汇集了老党员、老干部、老职工、楼栋长以及热心居民组成的“敲门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
今年77岁的黄炳荣是有着48年党龄的老党员,同时也是志愿者服务队发起人之一。他常邀请独居、空巢老人外出散步、聊天,帮助处理琐事。他的电话是老人的求助热线,为防突发情况,他常年保持24小时开机,随时提供帮助。
黄炳荣告诉记者,起初,老人们对“敲门嫂”还有些许警惕,慢慢地,“敲门嫂”的热情服务消除了居民们的陌生感,如今,“敲门嫂”已成为社区中备受赞誉的好人代表。
“敲”出社区凝聚力
帮助他人已蔚然成风
今年63岁的杨光琴是含笑社区“敲门嫂”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初期的首批成员之一。起初,家人反对她做“敲门嫂”,担心她太辛苦,但杨光琴坚持自己的选择,并耐心向家人解释此举能让她与社区老人建立联系、互相照顾。最终,家人也给予理解和支持。
作为“敲门嫂”,杨光琴定期探访独居老人,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提供帮助。尽管工作琐碎耗时,但她从未感到疲惫或后悔。看到老人们因她的关心和帮助感到快乐、满足,杨光琴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这十年来,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我感到自豪和满足。”
目前,已有超过500名党员、共青团员和热心居民积极投身于“敲门嫂”志愿服务队。服务范围已经扩展到包括家电维修、健康体检、代购代买、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等在内的20余个关乎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项目。在过去的十年中,含笑社区的“敲门嫂”们已为群众提供了超过12万人次的服务,帮助居民解决困难、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多达5000余次。
含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罗娟表示,作为“敲门嫂”的发源地,如今在含笑社区,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已经蔚然成风。她深知,真正的关爱和善意往往体现在细微之处。虽然做一件小事并不难,但难的是一直坚持下去。社区“敲门嫂”们用持之以恒的付出给大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也让社区更加和谐美好。
“敲”出爱心与健康
无偿为邻居治疗疾病
在含笑社区“敲门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的引领下,渝水区多个社区也建立了自己的“敲门嫂”志愿服务队。公园北村社区于2019年10月整合了“银发志愿服务队”和“网格员服务队”的优势资源,成立了由17户共36名志愿者组成的“敲门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主要由热心公益的老党员、老干部和老职工组成。
75岁的高吉林是一名退役老兵,尽管年事已高,但仍积极投身社区服务,成为一名特殊的“敲门嫂”。凭借在部队学到的知识和自我钻研,他掌握了针灸和推拿技术,无偿为邻居治疗疾病。
有一次,得知一名老人因腰痛无法下床,高吉林立即前往诊治,连续一周每晚上门治疗,最终帮助老人恢复行动能力。他的善举被老人赞誉。高吉林每年还会自费购买药材,亲自加工制作,以备治疗之需。
对于自己的付出,高吉林表示:“钱财无关紧要,能治愈人们的病痛,减轻他们的痛苦,才是我真正的快乐。”他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了社区居民,他的事迹也在社区中广为传颂。
“敲”进民心深处
定期到居民家中开展帮扶活动
丁丽群,52岁,公园北村社区居民,既是“敲门嫂”志愿服务队成员,也是社区“巾帼”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在居民眼中,她是一名亲切可敬的“女强人”,做事果断细致,对待老人温和体贴。十余年里,她全身心投入到社区志愿服务,热心助人,随叫随到,她的日常工作包括理发、送医、代购、送餐等琐碎却事关民生的事。老党员张师傅特地向记者表达了对丁丽群的感谢。原来,张师傅和老伴因年迈无法去医院,丁丽群得知后为他们忙前忙后。
丁丽群父母从小教导她:“帮助他人能带来快乐”,这句话成为她在志愿服务道路上的动力。每当看到受助者的笑容,她深感满足,这也是她作为志愿者最大的动力。在她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志愿服务中。
公园北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雨婷表示,为了提升“敲门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社区结合实际情况,将“敲门嫂”服务队与“银发志愿服务队”“网格员服务队”和社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等队伍进行了整合,构建了一支由492名志愿者组成的全新“敲门嫂”志愿服务队。
社区还深入调查并了解辖区内的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的情况,定期到居民家中开展多样化的帮扶活动,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此外,社区常态化举办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以期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敲”出实践新风尚
探索志愿服务新模式
为进一步做强“敲门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2020年5月,渝水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国试点为契机,在全城52个社区积极探索“敲门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新模式,共组建58支“敲门嫂”志愿服务队,精准服务7600余名老人,助力基层治理。
截至目前,渝水区“敲门嫂”志愿者注册人员已有2100余人。今年以来,全区开展“敲门嫂”志愿服务活动达7200余场次,累计服务社会上有需求的老人、妇女、儿童等各类人员超40000余人次。
为给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渝水区进一步探索创新“敲门嫂”做法,在有条件的社区设置“敲门嫂”便民服务岗,在新钢街道探索开发“敲门嫂”小程序,由老人“点单”、文明实践所站“派单”、“敲门嫂”“接单”,升级“敲门嫂”服务功能。
记者手记
便民服务平常却不平凡
新余市渝水区“敲门嫂”志愿服务队是一支由社区居民自发组织的志愿者团队,他们致力于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便民服务,如代购、送餐、陪伴就医等。“敲门嫂”志愿服务队的服务内容虽然都是一些小事,但这些小事却是基层治理中百姓真正关心和需要的。
这支队伍用爱心和善良温暖着身边的老人,他们做的事虽然平常,但他们的行动却不平凡,他们的存在让社区充满了人情味和关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3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