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书讯 |《奥斯曼的宦官》从奴隶、战犯,到权倾朝野,谁在掌控苏丹的后宫?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5-21 13:47:00 来源:搜狐文化

这是突破传统帝国史叙事框架的著作,解密奥斯曼帝国的“隐形统治者”。

书中记录了哈比沙·穆罕默德、朝觐者穆斯塔法、朝觐者贝谢尔、优素福、拉拉·苏莱曼等多位奥斯曼帝国史上权倾朝野的黑人宦官,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取代了白人太监,从宫廷边缘逐步走向帝国权力中心,并将总管太监的职权提升到史无前例的高度,从后宫管理,到皇子废立,甚至掌控帝国的政治、经济、宗教各个领域。

从奴隶、战犯,到权倾朝野,这是一部奥斯曼帝国的“阉党”史。

书讯 |《奥斯曼的宦官》从奴隶、战犯,到权倾朝野,谁在掌控苏丹的后宫?

【内容简介】

奥斯曼帝国研究权威简·海瑟薇教授学术巨著。首部讲述奥斯曼帝国宦官历史的硬核佳作。

17—19世纪的三百多年里,奥斯曼帝国的黑人太监完成从非洲奴隶到后宫宦官首领的身份转变,成为帝国后宫乃至朝政中的重要力量,从管理后宫生活、皇子教育,到参与后宫权势斗争、皇子废立,甚至左右朝政,对帝国产生深远影响。

在这部研究奥斯曼帝国总管太监的开创性著作中,简·海瑟薇教授引用了大量一手历史文献,通过对土耳其语和阿拉伯语的编年史、契约、细密画等多方面的分析,全面展现了奥斯曼帝国非洲太监群体的“上位之路”,及其在帝国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书讯 |《奥斯曼的宦官》从奴隶、战犯,到权倾朝野,谁在掌控苏丹的后宫?

【作者简介】[英]简·海瑟薇(Jane Hathaway)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奥斯曼帝国研究专家,尤其专精奥斯曼时代的埃及史。

【书籍目录】

第1章 关于后宫总管太监

第 2 章 与非洲的联系

第3章黑白之分——奥斯曼宫廷宦官

第 4 章总管太监一职的设立与哈比沙阿迦的宦途

第 5 章17 世纪的危机岁月

第 6 章科普鲁律家族的改革与优素福阿迦

第 7 章新的范式 : 贝希尔阿迦及其继任者

第 8 章流放与王国:后宫总管太监与埃及

第 9 章总管太监与奥斯曼宗教文化生活

第 10 章改革出局——后宫总管太监的下场

第 11 章纪念后宫总管太监

第 12 章结论

注 释

参考文献

书讯 |《奥斯曼的宦官》从奴隶、战犯,到权倾朝野,谁在掌控苏丹的后宫?

【精彩文摘】为什么写宦官?

如今,很多学生——更不用说广大读者了——无法理解为什么宦官能成为历史上的一种制度。他们认为阉割是一种恶劣的惩罚,受害者肯定一生都会对此心怀怨恨,日日夜夜渴望着复仇。但如果真的是这样,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除了西欧,可能还要除去殖民前的美洲)又怎么会使用宦官担任统治者身边的要职呢?对于地中海沿岸和亚洲的大部分帝国而言,宦官都是根深蒂固的制度:美索不达米亚诸帝国至少从新亚述时期开始,波斯诸帝国(阿契美尼德帝国、安息帝国、萨珊帝国),罗马及拜占庭帝国,从西周到清朝的中国所有王朝,甚至撒哈拉以南的很多非洲王国都有宦官(第 2 章对此有讨论)。我们唯一不确定是否有宦官存在的古代文明是法统治下的埃及。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中世纪以及近代早期的亚洲和非洲的主要帝国,包括至少从阿拔斯王朝开始的所有伊斯兰帝国。西欧诸王国虽然没有这类“护卫”宦官,但到了 16 世纪中期,梵蒂冈的教堂唱诗班已经出现了被称为“castrati”的阉伶歌手,直到 19 世纪 20 年代,他们都是极受欢迎的歌剧演唱者。这类歌手的前身可能是拜占庭帝国的去势教堂歌手。事实上,宦官这一制度相当普遍。因此,也许我们不应该问“为什么有很多社会使用过宦官”,而应该问“为什么其他社会没有使用过宦官”。

那么,为什么这些政体使用宦官,尤其是宫廷宦官呢?除了西欧诸王国,所有这些政体都有三个共同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使得它们需要使用宦官。第一个共同特征:它们的君主大多比较专制,与臣民相隔绝,有时甚至被奉若神明。奥兰多·帕特森注意到,“拥有绝对权力且通常手握神权的君主似乎偏爱——甚至是需要——去势的奴才”。由于存在发生刺杀或叛乱的风险,接近君主的人必须经过严格限制,所以君主需要没有家庭关系或地方关系的仆人和心腹,只有这类人才会绝对效忠于他——家庭和家乡的牵绊会削弱人的忠诚度。宦官,尤其是来自帝国之外或帝国周边的宦官,正符合君主的需求。

但专制君主需要宦官,不仅仅是因为需要实实在在的保护。专制君主的居所是近乎神圣、不可亵渎的地方,相当于寺庙内部的圣所。宦官起到了类似“封锁线”的作用,这样一来,君王居住的禁区就不会因为与平民接触而被“污染”。作为中介者,他们大概就像半神或者天使一样。不过他们与天使和半神的区别在于:他们处于一个危险的暧昧地带,因为他们不能和“神圣的”君主走得太近,否则会贬损君主的地位,同时又失去了与大众的联系。打个比方,他们就像行走在一根细线上,一边是神圣、纯洁的君主,另一边是君主的臣民——污浊的庸众。

第二个共同特征:所有这些帝国都采取了将皇室后宫的女性成员与外界隔离的做法,这是为了控制皇室的繁衍。君主的所有潜在性伴侣(以及她们的诸多仆人和助手)被限制在一个指定的地点,这样可以控制每位妻妾所生子女(尤其是儿子)的数量,并确保这些女人永远不会和君主以外的男人发生性关系。这就是有名的后宫制度,也称为“内宫”制度。除伊斯兰帝国以外,帝制时期的中国,以及罗马、拜占庭、古波斯帝国都采取了这一制度。尽管有些帝国会与邻近的政体联姻,但是他国公主在嫁入本国之后也要入住后宫,通常还会与妾室同处一片屋檐下。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宦官把守着皇室女子与君主及其男仆(包括去势和未去势的男仆)这两个群体之间的边界。

第三个共同特征则不太明显:这些政体中有很多(即使不是全部)都雇用了精锐的军事-行政奴隶。在伊斯兰帝国,这类奴隶通常被叫作“马穆鲁克”或“古拉姆”。已故的大卫·阿亚隆认为,各个政体在使用宦官的同时,也一定使用了未去势的精锐男奴要么用于军事目的,要么用作君主的仆人。他的论证合乎逻辑:一大群新招募的年轻男兵,通常来自偏远的地区,不懂新主子的语言和习俗,住在营房或其他类似的地方,和先到的成员一起训练,而且很可能受到先到成员的虐待——包括性虐待和其他形式的虐待。因此,君主就会让宦官驻守在营房中,以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宦官在营房中的职责也反映了他们在后宫的作用:控制军事奴隶和行政奴隶的性生活。阿亚隆的分析所明确的事实也被研究奥斯曼帝国的学者注意到了,即君主及其仆人居住的地方类似一个“男性后宫”。在奥斯曼帝国的皇宫里,这个男性后宫(即第三庭院,包括苏丹的私人寝宫)有其专属的一群宦官,他们可能会和后宫宦官相互竞争。

这三个特征体现了使用宦官的政体中统治精英的独特做法。不过,更为宏观的社会经济方面的考量也许有助于解释如下问题:为什么在这些精英统治的社会中,阉割能够为人所接受?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在亚洲、东欧或者非洲的某个前现代政体中,普通臣民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生活在乡村,预期寿命很短——大多很难超过三四十岁。疾病、食物短缺、自然灾害,以及在机械化普及以前的乡村环境中可能发生的无数意外,都会夺走他们的性命。

精英奴隶的生活则迥然相异。他们住在君主的宫殿中,穿着体面甚至考究,永远不会挨饿,享受着最好的医疗条件,而且在很多(虽然不是所有)情况下能够接受教育。去势之后,他们还可以做君主的贴身侍从。尽管宦官遭受了生理痛苦,但为了获得上述安稳、优越的生活,阉割也许算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代价——至少对统治精英阶层以及整个社会而言是这样;而对阉人自身而言,他们几乎全部是奴隶,基本上不能自主决定是否接受阉割。在前现代或近代早期社会中,阉割类似一种“安全许可”。接受阉割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但也会得到巨额回报。

书讯 |《奥斯曼的宦官》从奴隶、战犯,到权倾朝野,谁在掌控苏丹的后宫?

*以上内容摘自《奥斯曼的宦官》

*本文经出版社授权发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1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称霸欧亚的土耳其,如今为何多灾多难,不复往日荣光
...中调停,一度你捧我贺,好不荣耀。0 1土耳其的前身——奥斯曼帝国欧洲人将近代的土耳其称为“西亚病夫”,并不仅仅是因为土耳其如今的领土大部分处在亚洲。虽然,土耳其一直以欧洲国家
2023-02-10 16:15:00
奥斯曼帝国如何沦落到人尽可欺
奥斯曼帝国的祖上,是一支来自中亚阿姆河流域的突厥部落,最初依附于突厥人建立的罗姆苏丹国帐下,后在14~16世纪,先后吞并罗姆苏丹国以及东罗马帝国,崛起为横跨亚欧非的巨大国家。帝国
2024-04-15 22:50:00
...仅王宫有,普通富人家庭也大量需要,保护他们的后院在奥斯曼土耳其,宦官专政也曾盛极一时。奥斯曼苏丹曾任命白人太监为宫廷学校的校长,专门培训各级文武官员,白人太监甚至被任命负责主
2023-08-19 16:06:00
实况调查团:苏丹交战方必须停止战斗,允许援助物资自由流动
...恢复和平、正义和民主。停止暴力并保护平民调查团主席奥斯曼(Mohamed Chande Othman)进一步指出,交战各方必须立即停止一切暴力
2024-04-12 09:41:00
毕生试图重建蒙古帝国,帖木儿帝国最强大的统治者,帖木儿可汗
...了基础。三、从西征到病故1399年的时候,帖木儿决定给奥斯曼找点麻烦,最初他和奥斯曼苏丹巴耶塞特一世—克里斯托法诺·德尔·阿尔蒂西莫之间只是信件往来互相谩骂,这场14世纪末的
2025-01-06 17:23:00
帖木儿与大明:亚洲两大帝国的对决
...台汗国、攻灭德里苏丹、打的马穆鲁克全军覆没,活捉了奥斯曼苏丹,劫掠白帐汗国,打的周边国家闻风丧胆,很多欧洲君主都主动联络帖木儿,帖木儿帝国甚至被认为是14-15世纪军事力量最
2023-11-28 15:47:00
阿拉伯帝国时期的奴隶们靠什么登顶帝王?
...后胜利而告终。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在遇到帖木儿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前,马穆鲁克王朝几乎成为了整个伊斯兰世界的领导者。1517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与马穆鲁克王朝末代苏丹突曼贝伊的军队
2022-12-22 19:56:00
该国立国六百余年,被割走五百万领土还险被灭国
...,世界上有两个超级大帝国,一个是中国的明清,一个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这两个帝国晚期的时候,被戏称为“东亚病夫”和“西亚病夫”。中国在明朝时期,军事科技等相对欧洲国家还是强大
2023-04-17 16:43:00
...的支持下实施的。路透社援引苏丹代理司法部长穆阿维·奥斯曼(Muawia Osman)的话表示,针对苏丹部分民众的种族灭绝行为是由被认为来自达尔富尔的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实施的,“
2025-04-10 22: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今天19时,“河北五超”揭幕战正式开始,在文化市集上,赵子龙震撼登场,为“河北五超”加油。
2025-08-10 19:39:00
湖湘与皖江对话,共商长江大文旅
大皖新闻讯 8月9日下午,一场题为《嘉道湖湘近世派崛起与江南地区》的学术座谈会,在湖南金鹰影视城举办。此次活动,湖湘与皖江对话
2025-08-10 11:52:00
杭州日报讯 8月7日,“雅谊铁笔·楚天舒——中流印社社员作品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幕。展览由西泠印社、湖北省文联指导,中流印社主办
2025-08-10 07:09:00
杭州日报讯 八十年岁月长河奔涌,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凝重历史坐标下,“风韵钱塘——钱塘四友书画展”于8月8日在钱塘书画研究社展厅启幕
2025-08-10 07:09:00
8月9日,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作为指导单位,浙江美术馆主办的“百年定庵——纪念沈定庵诞辰100周年书法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4
2025-08-09 08:08:00
“鹏举,我赵玖来晚了!”一段时间以来,不断有网文《绍宋》的粉丝来到杭州祭拜岳飞墓,告慰这位蒙冤而死的名将。说到杭州人对历史的遗憾
2025-08-09 08:09:00
这部被称为“历史文天花板”的小说,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在岳王庙,作者榴弹怕水接受了都市快报采访。问:从《覆汉》到《绍宋》再到正在连载的《黜龙》
2025-08-09 08:09:00
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8月9日9:30,长春市图书馆“城市热读”公益讲座
2025-08-09 10:02:00
图集|2025“泉城行”训练营学子们漫游“天下第一泉”
8月8日傍晚,“泉城行”训练营的学子们漫游趵突泉,在“天下第一泉”的波光亭影间,邂逅济南最灵动的美。
2025-08-09 11:14:00
请查收福建博物院文物版消气操,看着看着你就笑啦,跟“老祖宗”一起与烦恼拜拜吧~
2025-08-09 11:15:00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丨倾听那年热血忠言 扫码阅读手机版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 梁启超:家国铸魂 家风传世在天津,很容易就可以去先贤家里“串个门”。漫步在河北区民族路上,两栋白色小楼外观虽不惊艳
2025-08-10 01:26:00
抗战中的太原:舍身护村的阎有来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阎有来烈士的家乡娄烦县范家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娄烦县汾河水库上游的石峡沟中,有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石峡温泉”
2025-08-08 08:10: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⑤|家家都是堡垒户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侯艳宁插画:赵燕杰 张培培 宋瑶
2025-08-08 08:27:00
“续元金方”的兴起地 · 心意行药号
心意行药号始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清代医药大师李长灵创立。一百多年来,历经四代传承,以药酒技艺著称于世,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
2025-08-08 10:18:00
山河铭记|桐城发现新四军伏击战关键电报,实证歼灭意大利人史实
大皖新闻讯 近日,桐城市委史志室发现一则新四军在桐城歼灭意大利人的电报,该电报对发生在桐城的范家岗伏击战有详细地描述
2025-08-08 15: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