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梁武帝元帝父子藏书著书的情结(上)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9 00:4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今晚报

●藏书家故事

梁武帝元帝父子藏书著书的情结(上)

“父子藏书冠南朝,十余万卷宜夸耀。著述丰赡文史佛,败亡焚书堪可笑。”此诗概括了梁武帝父子藏书著书毁书及其皇权盛衰的过程。

梁武帝(464—549)名萧衍,字叔达,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梁书》《南史》有其本纪。他博通诸学,最初以文才出道,与当时著名学者沈约、任昉、王融、谢脁、范云等八人,常游宴于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府上,一起编书属文、创作诗歌、探讨学术,形成著名的文士集团“竟陵八友”。梁武帝不同于其他文人,他不仅有文韬,还有武略,审时度势,胆识过人。他本是南齐皇亲,目睹齐帝昏庸,于是取而代之,自做皇帝,建立梁朝。

梁武帝崇文重教,雅爱书籍,勤于著述和编书,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军事、天文、骑射、书法、音律、棋艺等皆有成就。据《隋书·经籍志》记述,“梁初,秘书监任昉,躬加部集,又于文德殿内列藏众书,华林园中总集释典,大凡二万三千一百六卷”,可知他在文德殿、华林园处藏书有二万多卷,此外,于秘阁还有藏书数万卷。《梁书》说他自著经书有二百多卷、佛经数百卷、文集一百二十卷、《金策》三十卷;主编“五礼”一千余卷、《通史》六百卷、《华林遍略》七百卷,皆“躬制赞序”“称制断疑”。写本时代,这都属于卷帙浩繁的巨著。《通史》一书内容肇始三皇,止于南齐。《梁书·萧子显传》载,“梁武帝尝谓子显曰:‘我造《通史》,此书若成,众史可废。’”在梁朝开国初期,梁武帝诏学者兼藏书家刘杳编了一部类书《寿光书苑》二百卷,安成王萧秀也令人编了一部类书《类苑》,质量超过了《寿光书苑》。他见到后,有些嫉妒,于是组织学者再编类书《华林遍略》“以高之”(《南史·刘峻传》)。《华林遍略》从内容到卷帙,确实超过《类苑》,名声很大,书商运至江北,权贵及藏书家竞相购买。他对藏书也很注重保护,早在梁初,他于文德殿建学士省,组织一群高才硕学“校定坟史”,后来又多次于秘阁校雠群书、编制目录。他还喜好赋诗,常于宴饮时即兴创作,延请众学士步韵唱和,嘉奖优者。

据今人张敏编著的《南兰陵萧氏著作综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8月)统计,萧衍著书62部。逯钦立纂辑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著录,萧衍的诗歌今存106首,唐朝史官魏征说他“学为博物,允文允武,多艺多才……大修文教,魏、晋已来,未有若斯之盛”。遗憾的是,梁武帝晚年佞佛,又误纳侯景而遭其叛乱,导致八十多岁时忧愤而亡,其藏书亦因侯景叛乱,毁去大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9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梁武帝到梁元帝:南梁皇室的兴衰与变迁
...公元548年,统治了中国南方将近半个世纪的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被活活饿死于富丽堂皇的寝宫之中。善良的梁武帝质朴仁慈,满腹才气,克勤克俭,给南梁带来了亮眼的经济繁荣。在政治
2024-03-11 14:41:00
梁元帝萧绎当上皇帝后为何烧掉140000卷图书
...位并不比“三曹”低。四萧就是南北朝时梁朝的开国皇帝梁武帝父子四人,即萧衍、萧统、萧纲和咱们的主人公萧绎。先说父亲梁武帝萧衍。既然是开国皇帝,他当然不是寻常之辈。著名学者钱穆对
2023-08-08 21:35:00
...炬呢?说到底,他的冲动行为还是与他的性格缺陷有关。梁武帝是天使和魔鬼的结合体。他饱读圣书,崇尚道德,但却亲自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和兄长,毫无伦理可言。他知书达理,明辨是非,但却异
2024-06-03 12:09:00
聊聊南北朝时期的武将——王僧辩
...王氏父子到了南梁之后受到了朝廷的热烈欢迎,王神念被梁武帝萧衍委任职务,王僧辩也成为了梁武帝的儿子湘东王萧绎的常侍。可以说,王僧辩由北魏至南梁的将近三十年时间里,他的政治生涯是
2023-05-18 06:06:00
...风雅。萧绎,也就是这次焚书的主人公,是梁朝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的第七子,与父兄一样爱写诗论文,尽管他们热衷的宫体诗格调低下,为后人所不齿,但在当时却风行文坛。萧绎为人“多猜忌,
2023-09-01 17:02:00
...苏武进)人。南北朝时期梁代皇帝(552年―554年在位)。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梁简文帝萧纲之弟。记载里说他善画佛画、鹿鹤、景物写生,技巧全面,尤其善于画域外人的形貌。传世的《职
2023-10-21 17:15:00
江陵焚书被称为是南北朝文化的劫难,比秦始皇焚书还严重
...皇帝江陵的这些书籍是梁元帝精心收藏的。梁元帝萧绎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子,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萧绎自幼勤奋好学,五岁时可以背诵《曲礼上》,六岁时就能作诗。萧绎酷爱读书,“一日二十卷
2022-12-29 13:55:00
梁武帝萧衍去世后,他的八个儿子都是什么结局呢
梁武帝萧衍是南朝梁开国皇帝(502年4月30日-549年6月12日在位),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南齐丹阳尹萧顺之之子。萧衍执掌南梁近半个世纪,是南朝诸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2024-06-12 08:58:00
南朝梁元帝萧绎,喜闻怪异乱神,最后断送国家
萧绎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子,出生前,武帝梦见一独眼和尚手捧香炉,要求托生皇宫,而萧绎恰好因眼疾不治,瞎了一只眼。于是,崇信佛教的武帝对这个和尚转世的儿子备加宠爱,6岁便封王,18岁
2023-01-31 14: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
为何说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这个展览带你追溯“殷商之源”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从1936年河南省古迹研究会李景聃一行为寻找商文化的起源来到商丘考古调查以来
2025-10-28 13:01:00
东南网10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当日,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播出4集纪录片《追光》
2025-10-28 10:18:00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