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带到了“生产线”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5-16 09:2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

山东科大成立技术转移研究院,组建“技术经纪人”等专业队伍——

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带到了“生产线”

日前,与山东科技大学开展的一次技术“联姻”,让陕西长武亭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尝到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甜头”——困扰企业多年的“巷道底板高效硬化成型”技术难题因为与山东科大能源学院教师王俊达成合作,将其在该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而得以解决。

如今,山东科大有很多像王俊这样的教师,他们手中的专利、技术从“实验室”被带到了“生产线”。“学校在政策保障、体制机制、应用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成立技术转移研究院,创新成果‘中介’模式,构建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促进成果端与需求端‘联姻’。”山东科大校长曾庆田说。

强保障,明确政策激励导向

山东科大材料学院教授孙金全在金属表面微合金化技术方面有很多创新成果,一直渴望将成果投入市场。在面对“高校教师创办企业会不会被人说‘不务正业’”“转化场地、资金哪里来”等问题时,他一度望而却步。

学校技术转移研究院的“政策红利”让孙金全重拾信心。2022年5月,技术转移研究院协助他参加创新创业类大赛、联系金融投资,解决了困扰他的一系列难题。当年9月,孙金全注册成立科峰新材料(青岛)有限公司,签订近100万元的创业投资协议。

“不敢转”“重拥有、轻转化”……这些都是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突出难点和痛点。“破题的唯一方法是改革。”技术转移研究院院长陈绍杰介绍,近年来,学校在体制机制改革上进行了许多探索:出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办法》等制度,打通绩效奖励、岗位晋升、考核聘任通道;强化应用导向,建立科研成果、技术服务与企业对接机制,组建技术转移研究院和10多个地市技术转移中心……

“我就是‘新机制’的受益者之一!”计算机学院教师崔建明说。前不久,在学校专业技术岗位评聘时,崔建明以60%以上专利转化的丰硕成果,通过成果转化“直聘制”渠道,晋升为教授职称。

建队伍,推动成果与需求“双向奔赴”

在技术转移研究院一次进企业推介成果时,工作人员获悉宁夏重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遇到生产技术难题,立即与自动化学院教授程学珍团队进行对接,第一时间向企业推介相关科技成果。没多久,程学珍的3项专利便在该企业实现应用。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仅有教师还不够,还要有牵线搭桥的‘红娘’。”陈绍杰说。为此,该校搭建“学校—学院—转化人”三级技术经纪人体系,组建“技术经纪人”“转化专员”“科技特派员”等成果转化工作队伍,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

随着最后一组材料性能测试完成,雷德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新产品——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攻破技术壁垒。新产品的落地,该校郯城技术转移中心转化专员徐晓磊功不可没。

之前,徐晓磊了解到材料学院教授王忠卫有一项新成果,立即匹配到有“需求”的雷德新材料有限公司。经过徐晓磊的“牵线”,双方实现成果与需求的“双向奔赴”。

此外,为了盘活“沉睡”的专利,技术转移研究院每年都会对全校专利、技术进行星级评价,筛选一批高星级、高价值专利,通过“转化红娘”带到省市专利平台和企业现场推介。

搭平台,拓宽成果转化渠道

“以前,我们的技术成果仅仅是攥在手里,现在既可以定向推介给企业,也可以根据企业的技术需求让研发更接地气。”在学校成果对接洽谈会上当场与企业签约后,该校机电学院副教授冯龙说。

“近年来,我们每年都组织20多场校地、校企技术成果对接洽谈活动,一众成果集中‘登台亮相’,台下坐满了企业和投资者,成果转化变得更高效。”技术转移研究院副院长孙开师介绍。

为了当好教师和政府、企业之间的“红娘”,近年来,该校创新“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与地方政府、科研单位以及上百家名企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共建一批成果研发和转化平台,举行形式多样的技术推广活动。

“学校坚持‘抓创新、促转化’,努力与国家重大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不断地出台政策、创新机制、搭建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走深走实。”山东科大党委书记罗公利说,近3年,学校有300多名教师提交了创新创业申请,有近400项科技成果实现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转化合同额超过1.5亿元,纸上的科技成果“活”了起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6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会客厅科技成果如何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人民网记者 王震 李兆民 魏青成 李彤【观点摘要】●希望大家不要满足于在实验室里写文
2025-03-08 17:31:00
河北沧县:助推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技部门的协助下,企业16项发明专利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近年来,当地科技部门对药用包装产业实施创新应用场景三年行动,围绕加强创新研发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发创新创业
2024-01-19 17:36:00
力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本文转自:沈阳晚报沈阳举办技术供需对接会力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沈阳市科技条件平台和沈阳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联合主办技术供需对接会,辽宁
2024-04-30 02:17:00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 科技成果转化有了“孵化地”
...移转化中心(江苏)”亮相从“实验室”到“生产线” 科技成果转化有了“孵化地”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展台。南报网讯(记者孙秉印)12月26日,2024
2024-12-27 08:14:00
...织的主体、成果转化的主体,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王诚表示,从企业和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有3个着力点:一是利用先进技术改造现有生产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提档
2024-03-09 07:04:00
...医化专家团走进台州湾经开区高校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本报讯(记者葛星星)7月26日至27日,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专家团走进台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
2023-07-29 01:57:00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创新成果实现迈向产业化“最后一越”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中试是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关键环节。实际上,很多创新科技成果的中试还面临着场地、资金等各种困难。位于辽宁盘锦的精细化工中试基地,中
2024-03-14 21:30:00
孕育“最大增量”· 紧跟“市场命题”· 跨省“揭榜挂帅” ——加快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跃上”生产线的乌鲁木齐实践
...在科技领域,从0到1,代表着研发突破。从1到100,代表着科技成果转化进入市场。科技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一直是公认的难题。一方面,科研机构和团队的很多科研成果,由于缺乏第一时
2024-03-22 12:21:00
全国人大代表贾少谦:激发企业实验室创新活力跑出新质生产力“加速度”
...对企业实验室建立差异化评价机制,通过制度创新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要重视‘从0到1’的原始创新,更要重视‘从1到100’的产业
2025-03-05 10:09: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主流商用办公笔记本怎么选? 锐龙7 8745H高性价比产品推荐
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工作效率的提升已经成为企业在激烈市场环境中获取竞争优势的根本。作为打破时空壁垒的生产力加速器,商用办公笔记本已从传统的生产力工具跃升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
2025-10-14 16:16:00
“周末去哪儿耍呢?”“找个厂子耍。”据媒体报道,如今,工厂游似乎成了很多年轻人的休假选择。小红书上也出现了很多假期如何工厂游的攻略
2025-10-14 12:00:00
今心与人格频率学:以东方智慧开启全民人格成长新时代
人格频率学苑创始人今心,以十余年九型人格研究为基础,敏锐发现传统人格分类模型的局限——无法精准界定群体特质,且难以解释同型号个体的差异化生命状态
2025-10-14 08:57:00
中新经纬10月13日电 题:2025诺贝尔经济学奖选择背后的时代深意作者 程实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10月13日,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揭晓
2025-10-14 09:01:00
从国家专利到首个“酶解宠粮”标准,纯福建立行业新门槛
近年来,国内宠物食品行业正逐步告别低质低价竞争,转向以科研实力和产品力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转变标志着养宠观念的升级
2025-10-14 09:27:00
珍爱网:让信息安全成为爱情最坚实的底色
“我填写的信息会不会被泄露?”“万一遇到骗子怎么办?”随着网络交友和线上社交的普及,用户在享受便捷的同时,对信息安全的担忧也日益增加
2025-10-14 09:27:00
田轩:2025诺贝尔经济学奖,告诉了中国什么?中新经纬10月13日电 题:2025诺贝尔经济学奖,告诉了中国什么?作者 田轩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2025-10-14 09:37:00
苹果宣布向清华大学提供新一笔捐赠
10月14日,苹果官网发布公告宣布向清华大学启动一项新的捐赠计划,进一步深化公司对推动中国环境教育发展与培养下一代气候行动领袖的长期承诺
2025-10-14 10:56:00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定盘星”,科技创新是安全的“护航舰”,职工健康是发展的“压舱石”。在生产线粉尘防治这一安全生产难题面前
2025-10-14 07:06:00
南京北站率先应用“智能模板无人工厂”算法是“图纸”,数据为“建材”南报网讯(记者何钢通讯员宁建轩)“机器人工友”精准协作
2025-10-14 07:33:00
乘“数”而上,构筑竞争新优势——河北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二)3组数据,见证河北数字产业发展的澎湃动能——综合算力指数连续2年排名全国第一
2025-10-14 08:0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近日,厦门市商务局、厦门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厦门市促进直播电商产业园(基地)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以下简称《扶持办法》)
2025-10-13 08:47:00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安徽往前赶 | “风神之眼” 开启智慧送风时代 美博助推安庆宜秀“智造” 出海
大皖新闻讯 “人在哪,风就到哪!”10月10日,“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 安徽往前赶” 集中采访团走进安庆市宜秀区美博集团安庆智能化制造基地
2025-10-13 09:51:00
近日,在中国人民银行雄安新区分行指导下,中国银行河北雄安分行推动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食堂正式启用
2025-10-13 10:13:00
广州:“以税赋能”提振消费 黄金假期“好旺好彩”
羊城焕彩,共贺金秋。今年国庆假期与中秋佳节“快乐叠加”,又恰逢十五运会举办的冲刺阶段,广州旅游、餐饮、零售等消费场景迎来多轮热潮
2025-10-13 1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