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姑姑去世了,年仅66岁。
赵冬跪在姑姑的灵堂上,泣不成声,悔恨自己三年前不应该借走姑姑用来养老的20万元钱。
如果姑姑有钱,她的健康问题就能及时得到治疗,不至于因为贫困而耽误了病情,最终走向了生命的尽头。
最终,是自己害了她。
赵冬的姑姑丁克了一辈子,从未要过孩子。
然而,与其他丁克群体不同,赵冬姑姑丁克的原因并非出于选择。
通常情况下,人们选择丁克的原因可能是为了专心拼事业,或者觉得育儿太过繁重,影响自由,或者干脆就是不想被孩子牵绊。
然而,赵冬的姑姑丁克,却是被迫的。
姑姑从小就患有哮喘,但由于家境贫困,大人们以为只是感冒,让她多喝水,保持营养,希望能在几天内痊愈。
直到病情恶化,姑姑几乎窒息,爷爷奶奶大为震惊,匆忙用独轮车把她送到乡里的卫生院。
这次重病后,姑姑便患上了慢性哮喘,时轻时重,需要时刻携带雾化器和口服药来控制病情。
姑姑长大后,爷爷在国企工作,有权利为一个子女安排工作。
尽管爷爷奶奶内心矛盾重重,但最终还是决定让姑姑进了国企工作。
因为女儿患有哮喘,外出找工作有些困难,而儿子却身体健康,身材高大,很容易找到适合的工作。
姑姑的健康状况不佳,所以在国企找到了一份操作工的工作,她的职责是在专门的操作室里坐着,操作设备上的按钮开关。
这份工作轻松又稳定,姑姑非常认真地从事。
姑父和姑姑在同一个车间工作。
姑姑性格文静、温柔,对工作也非常认真负责,吸引了姑父的注意。
但姑姑拒绝了姑父的追求,她告诉姑父,她不打算结婚,因为医生告诉过她,她需要终身依赖药物治疗,不可能怀孕生子。
她不仅考虑到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和可能的致畸,还担心怀孕期间的健康风险可能威胁到她的生命。
考虑到这些因素,姑姑坚定地拒绝了。
姑父听说姑姑不能怀孕一生,也开始犹豫了,他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思考这个问题。
他知道如果告诉父母自己想娶的女孩因为身体问题永远无法生育,他们肯定会大为震惊并且坚决反对。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父母希望他早日娶妻生子,继承香火,这是他们的期盼和重托。
一个星期后,姑父终于做出了决定。他告诉姑姑,他不想为了生育而去选择另一位女性,他宁愿守护在姑姑身边,共度余生,享受他们两人的简单幸福生活。
婚后,姑姑一直没有怀孕,也不敢轻易尝试。姑父心知肚明,但却守护着她的选择。他告诉家人,不育的原因不在姑姑身上,而是他自己精子活跃率低下,无法生育。
有人建议他们领养一个孩子,但姑父坚决拒绝了。他认为,领养孩子需要充分的责任和照顾,他们的生活已经因姑姑的哮喘受到了限制,再领养一个孩子会使情况更加复杂,对孩子和姑姑都不负责。
岁月如流水般匆匆而过,有些人悄然离去,有些人则携手相伴,共同度过余生。姑父和姑姑选择了相互陪伴,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姑姑和姑父之间虽然没有孩子,但他们的眼中却只有彼此。
每当姑姑生病住院时,姑父总是在身边陪伴,细心照料,给予关怀和温暖。
如果姑父稍微感觉不适,姑姑就会立刻煮一杯红糖姜枣茶,递给他暖身驱寒。
每到寒暑假,赵冬最喜欢去姑姑家玩。
相比之下,自己的父母忙于经营小生意,经常因为琐事而争吵不休。
有时是为了做饭洗碗的分工问题而吵架,有时是早起送孩子上学的责任责备而争执,甚至连货物价格的问题也能引发争执。
每次看到父母因为些微不合而吵得面红耳赤,赵冬都感到无比厌烦。
他最喜欢去姑姑家,因为姑姑和姑父虽然没有孩子,却从未吵过架。
他们彼此尊重,彼此信任,就像是两位好朋友一样。
他们之间充满了爱意,就像是热恋中的情侣,时刻牵挂和关心着对方。
侄子来了,姑姑总是陪他看动画片,倾听他讲述学校里的趣事。
姑父则会买一些他喜欢的零食和美味的菜肴来款待他。
在姑姑家,赵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爱和尊重。
他忍不住问姑姑:“我可以常来吗?能多住几天吗?”
姑姑含笑看着姑父,姑父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当然可以,我们家的客房随时欢迎你。”
赵冬感激地看着姑姑和姑父,心中充满了感激和依恋。
他常常幻想,如果姑姑和姑父是他的父母该有多好啊!
然而,就在姑姑63岁那年,赵冬所在的公司宣告破产,他和妻子都失去了工作。
失业的危机临头,更让他们担心的是他们还欠着房贷和车贷。
赵冬的父母也已经不再经商,老两口靠着每月勉强维持的3000多元养老金勉强度日。
而他们还有两个正在上小学的孩子。
面对生存的压力,赵冬四处求职,但中年人要如何与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竞争呢?
为了维持生计,他甚至不嫌弃从事一些劳动密集的工作,比如在工地搬砖,或者兼职送外卖。
赵冬的妻子看中了小区外一家转让的门面,想要租下来开一家小吃店。
她的岳母曾经经营过小吃店,生意兴隆,但后来因家庭原因不得不停止经营,所以她对开店的技术指导也颇有经验。
一切准备就绪,唯一缺少的就是资金。
然而,正是这资金,却是赵冬夫妇最为短缺的。
赵冬想了想自己的亲朋好友,最终发现,唯一可能借给他们钱的,就只有姑姑了。
为了开店,赵冬勉强凑了些钱,来到姑姑家。
姑姑已经63岁了,身体状况并不如以前,哮喘发作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
姑父告诉赵冬,姑姑现在晚上睡眠也很不好,常常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赵冬的侄子也在,姑姑对他很高兴,滔滔不绝地和赵冬攀谈起来。当姑姑得知赵冬夫妇失业并且还没有找到工作时,她感到非常担忧。
她说:“孩子,要不你们先从我这里借两三万块钱,先度过难关再说。”
赵冬点点头,鼓起勇气,开口请求:“姑姑,我想向您借20万元钱,以便我们能够租下小区外那家门面开一家小吃店,不知您是否能够帮助我们?”听到要借20万元,姑姑陷入了沉默。
姑父听了,语气凝重地说:“冬子,这些年你姑姑一旦生病就得住院治疗,我们也没攒下多少钱,现在手头上也只有23万多,如果借给你20万,我们老两口要是有点什么意外,手里就一分钱也没有了。”
赵冬心里明白,姑姑和姑父的钱是他们的生命救命钱,他沉默了下来,意识到自己的请求确实有些自私。
但他真的很想要开家店。
姑姑沉思片刻后,还是告诉姑父将钱借给了赵冬,她说:“孩子有困难,我们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赵冬离开时,姑父把他送到门口,他的脸上不再是以往的温和和慈祥,而是一片凝重,他严肃地对赵冬说:“这笔钱我是真的不愿意借出去,这是你姑姑的命钱,但是她决定要帮你,我也不忍心违背她。但我希望你能尽快解决困境,把钱还给我们。”
赵冬点点头,他觉得一年后应该能还清这笔钱。
然而,现实往往不尽人意。
赵冬的小吃店开业了,生意也不错,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然而,疫情的连续爆发让他措手不及,生意陷入了困境。
他别无选择,只得卖掉了自己的车子,换取一些钱来度过这个危机。
网上有人说过:“只有经历了生活的苦难,才能尝到它留给你的甜美。”
疫情过后,赵冬的小吃店艰难地维持了下来,并且开始盈利。
然而,孩子需要上学,房贷还得继续,家庭生活需要维持,他挣得的钱只能勉强应付这一切。
姑姑借给他的20万元,已经拖欠了三年。
每次去看望姑姑,姑父总是催促他早日还钱,告诉他他们已经没有储蓄了,只能依靠每月的养老金维持生活。
姑父还说,由于手头紧张,姑姑身体出现问题时不像以前那样及时就医,而是硬撑着,有几次差点丧命。
赵冬听了心情沉重,他希望自己能多挣些钱,早日还清20万元债务。
然而,在他还钱之前,姑姑就突然去世了。
姑姑去世时,姑父没有通知赵冬,是他父亲打电话告诉他的。父亲说姑姑感冒拖延时间,最终导致心脏衰竭,送到医院时已经太晚了。
父亲责问他:“姑姑身体不好,你为什么还要向她借钱?没有她的钱,你就活不下去吗?姑父叮嘱你早点还钱,为什么三年了你还没有还?如果你早点还钱,姑姑就不会因为拖延就医而提前离开我们。”
赵冬匆匆赶到殡仪馆,姑父见到他,冷冷地说道:“你的愿望实现了,你姑姑走了。”
这番话让灵堂里的亲朋好友们都投来鄙夷的目光,仿佛他就是那个导致姑姑离世的罪魁祸首。
赵冬哑口无言,只能跪在姑姑的灵柩前痛苦地哭泣,他声音哽咽地说道:“姑姑,都是我的错,您身体不好,我不应该向您借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9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