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发现笙竽等古乐器残件 一文了解武王墩墓考古新进展→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16 09:16:00 来源:央视新闻

按照武王墩大墓出土文物的保护工作计划,日前,考古队员对笙、竽等乐器残件展开进一步清理。

据了解,笙为簧管乐器,由“簧片”“笙管”“斗子”三部分组成。武王墩大墓出土的笙残件,外表黝黑,专家表示,这与漆的颜料以炭黑为主密切相关。

发现笙竽等古乐器残件 一文了解武王墩墓考古新进展→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文物保护负责人 张治国:目前保留的是笙管、竽管,还有这个斗,但是都是分离的。将来能否完全修复起来,要看保留下来的这些构件的完整性,后面我们还会做更深入的研究工作。

发现笙竽等古乐器残件 一文了解武王墩墓考古新进展→

据了解,笙斗原本用匏,也就是俗称的瓢葫芦制作,因此,在先秦的“八音”中,笙被归到“匏”中。笙的发音遵循和声原则,声音饱满且悦耳动听。而竽,是一种音域较广的低簧管乐器。

发现笙竽等古乐器残件 一文了解武王墩墓考古新进展→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考古一组组长 张闻捷:竽从唐代以后,基本上就失传了,看不到了。所以关于竽的形制,现在还是一个历史谜案。根据文献的记载,竽是笙而大者,它比笙要大,而且簧管数量要更多。一般来说,笙大概是十个以下的簧管,竽可能数量会更多。

在春秋至秦汉时期,竽是各种乐器的首领,所谓“竽先则钟瑟皆随,竽唱则诸乐皆和”。《史记》记载,临淄人没有不会吹竽的,也从侧面说明了竽在当时的受欢迎程度。

发现笙竽等古乐器残件 一文了解武王墩墓考古新进展→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考古一组组长 张闻捷:根据礼书的记载,周代的音乐演奏,是分四个不同的步骤。首先是清唱,有一个人到大厅先去清唱,没有乐器演奏;下面就是笙歌,演奏笙和竽;再下面就是琴瑟和钟磬这些音乐;最后是大合奏。所以最先响起来的乐器,应该是笙或者竽,它是有四重的演奏顺序的。但现实中是否就是这样来演奏的,我们只能从考古资料中了解,目前还是没有办法去完整地复原出来。

楚考烈王系何人?从阳文君铭文铜构件说起

在武王墩墓发掘前后召开的多次论证研讨会上,专家学者曾初步判断,武王墩大墓的墓主人,可能是楚国考烈王。在风起云涌的战国时代,考烈王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2015年,武王墩大墓发生盗掘,到2018年,公安机关追回重要文物77件。其中两件为方盒形的青铜器,因刻有“阳文君”三个字,被专家学者称为“阳文君铭文铜构件”。铭文,通常指青铜器表面铸刻的文字,始于商代,盛行于两周,历经秦汉逐渐走向衰微,是记录早期中华文明的重要物证。在考古中,铭文也被视作可靠的历史记载,是揭示墓主人信息和历史事件的关键证据。

发现笙竽等古乐器残件 一文了解武王墩墓考古新进展→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考古一组组长 张闻捷:阳文君相对来说和这个墓主人的关系可能更为紧密,在《史记》里面其实是有阳文君的记载的,他是顷襄王的弟弟。顷襄王病重的时候,春申君对考烈王说,你要赶紧回去,如果你不回去的话,很有可能就是阳文君的儿子继位。所以这个对我们讨论整个墓葬还是很有启发的。是不是《史记》中记载的这个阳文君,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材料佐证。
发现笙竽等古乐器残件 一文了解武王墩墓考古新进展→

中国历代史书中,“二十四史”被赋予“正史”地位,起首就是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史记·春申君列传》记载:“黄歇受约归楚,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这句说所的赴秦国做质子的太子完,就是熊完。而《史记·楚世家》中又记载:“顷襄王卒,太子熊元代立,是为考烈王”。《史记》中前后出现的熊完、熊元指代同一个人,这也成为考烈王究竟叫熊完还是叫熊元的疑案源头之一。

发现笙竽等古乐器残件 一文了解武王墩墓考古新进展→

湖北省社科院楚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尹弘兵:文献中一定会有很多异写的字,一个字本身就有好几种写法,熊完或者熊元其实都可以。肯定有很多人问,楚王或者考烈王,姓熊还是姓芈。

发现笙竽等古乐器残件 一文了解武王墩墓考古新进展→

在楚国成立之前,楚部族的首领或者叫楚君,他就已经开始以熊为号了,到了战国时期,可能就演变成为一种氏称。

按周制,一般的情形,是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姓氏是二分的。而按照秦制姓氏合一,一般来说姓代表大的血缘主体,所以由此确立了一个原则,叫做异姓婚。女子称姓,就是为了便于确定通婚对象一定是跟自己异姓的。可是到了战国时期,姓氏就开始合一了,有一部提到宣太后很有名的电视剧里面,她的弟弟就叫芈戎,这是周秦之变的一部分重要内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6 12: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山东大学全程参与!武王墩“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阶段成果重磅发布
...东大学参与的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安徽淮南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议在安徽省淮南市召开,首次发布淮南武王墩一号墓重大发掘成果。武王墩墓地位于安徽省淮南市三和镇
2024-04-17 15:54:00
最高等级楚墓!安徽淮南武王墩墓揭开神秘面纱
...上午,国家文物局在淮南市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武王墩”重要进展工作会议,首次发布武王墩一号墓阶段性重磅发掘成果,武王墩墓被证实为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
2024-04-16 16:31:00
经过考古发掘,目前可以确认武王墩一号墓是楚王一级的最高等级大墓。结合史书记载,以及其他楚墓研究成果,现在考古专家推测,武王墩的墓主可能是楚国考烈王。史书记载,战国末期,公元前24
2024-04-16 18:34:00
88.9厘米!武王墩出土大鼎口径超越“楚大鼎”
...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圆鼎。而此前,“武王墩”墓东Ⅰ室南端放置的大鼎粗测口径超过88厘米,5月18日,央视“穿过历史找到你”直播了这口铜鼎顺利出土进入实验室的过程
2024-05-19 16:39:00
...1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聚焦武王墩墓考古新发现。国家文物局表示,武王墩墓系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王级墓葬。厦门大学昨日发布消息说
2024-04-19 05:29:00
森罗股份搭建低氧考古实验室,以科技助力武王墩墓发掘
...文物局在安徽淮南发布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武王墩墓考古新发现。武王墩墓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为研究战国晚期楚国高等级陵
2024-04-19 16:34:00
楚风觅踪 ∣ 迄今规模最大的楚国王级墓葬!安徽淮南武王墩墓考古发掘公布阶段性成果
...,安徽迎来高光时刻。经过近四年的考古发掘,安徽淮南武王墩墓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成果——武王墩墓是目前已发掘楚墓中最大的一座;一号墓椁室盖板上有墨书文字,是典型的楚系文字;一号墓
2024-04-16 18:34:00
墓主人是谁、发掘有何意义...... 八问“武王墩”
武王墩墓一直备受关注,自4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安徽淮南发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以来,这座目前考古发掘的楚国最高等级墓葬得到多方聚焦。那么,武王墩墓发掘进度如何?墓主人究竟是谁
2024-04-18 13:00:00
探秘最大楚国王级墓葬 直面“千古之谜”
大皖新闻讯 4月16日,武王墩墓考古新发现受到各方关注。这座楚国最高等级丧葬礼制大墓到底是什么样子?当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走进大墓,知名专家详解“千古之谜”,墓中各种重器珍宝一一
2024-04-16 18:0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