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一朝犯错,困扰终身” 的违法记录,将彻底封存!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6-29 07:53:00 来源:杭州网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全文2万余字,共6章144条,本周五,在历经两年三次审议后,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

对比2005年制定的现行法律,新修订的法律,在条款数量、内容覆盖、处罚程序等方面,都有显著突破,堪称一次“系统性大修”。特别地,针对未成年人等方面做了比较大的调整。

自2005年制定颁布,现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仅在2012年进行过个别条文修改。而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新型社会问题不断出现,20年时间,显现出来的法律空白也越来越多。现行法律出现的一些滞后,也给基层办案民警,带来了困扰。

“一朝犯错,困扰终身” 的违法记录,将彻底封存!

襄阳市公安局襄州区分局法制大队副大队长 吴永霞:民警在工作中遇到的违法犯罪常常是日新月异的,如果法律的内容不能与时俱进,那就解决不了基层执法中的新点、难点、痛点。

“一朝犯错,困扰终身” 的违法记录,将彻底封存!

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 北京大学人权法与人道法研究中心主任 赵宏:20年的时间里面,其实刑法已经修改过很多很多次了,刑法已经把很多行为,纳入打击范围之内。针对情节没有那么重的行为,需要《治安管理处罚法》去弥补这样的打击漏洞。因此,新修订的法律,首先针对的就是治安管理领域的新问题,增列了多项处罚行为。具体看,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由原来的54条,增加到64条,包括近年来社会热议的无人机“黑飞”、高空抛物、学生欺凌、抢夺方向盘、违规养犬、犬只伤人、非法买卖公民信息等,都纳入了法律规制范围,同时与刑法相关条款衔接,形成“梯度治理”体系。

被人打了,能不能还手?还手了会不会被界定为“互殴”?

在刑法领域,“正当防卫”条款已经非常明确,而在治安管理领域,却很难被认定。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直接回应了现实中长期存在的“各打五十大板”式的执法困局。

“一朝犯错,困扰终身” 的违法记录,将彻底封存!

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 北京大学人权法与人道法研究中心主任 赵宏: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这次治安管理处罚法修改时,引入正当防卫的情形可以豁免治安管理处罚的责任,是一个非常大的法治进步。

两年三次审议 “12万条意见”民主立法具象化了

两年时间,三次审议,本次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修订,也是公众与立法者之间良性互动的过程。2023年,一审稿公开征求意见,有近10万人参与建言,收到12万条留言;到了2024年二审稿,仍收到8000多条意见。当法律文本字斟句酌地回应民意,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法律条文的完善,更是立法过程的诠释。

“一朝犯错,困扰终身” 的违法记录,将彻底封存!

对任何国家来说,涉及未成年人的违法处罚制度,都是立法过程中难点中的难点。本次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修订,无论是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还是人大常委会两年三次审议,讨论、争论的一大焦点,也是未成年人违法处罚这一段落。

“一朝犯错,困扰终身” 的违法记录,将彻底封存!

比如,现行法律规定,14—16周岁及16—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未成年人,不执行行政拘留,修订后的法律,就做出了重大的改变,以回应社会对未成年人违法“低龄化”的担忧,避免“年龄豁免”被滥用,强调教育与惩戒并重。此外,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未成年人违法的矫治教育,还有学生欺凌处罚,也进行了进一步规范。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低龄化 如何重划惩戒红线?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 黄海华:实践中,有的未成年人故意利用未成年人身份,多次违反治安管理,屡教不改或者违法情节严重,社会反应强烈。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的这番表述,道出的是这样的现实: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法》关于拘留年龄的规定,已经成为部分未成年人违法的挡箭牌。14至16周岁以及16至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未成年人,不执行行政拘留。这样的规定,让一些未成年人不断地以身试法,重复错误的行为。

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 北京大学人权法与人道法研究中心主任 赵宏:过多保护,如果没有相应惩戒措施的话,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放纵了孩子随便去违法、随便去犯罪,给社会带来很大的不安定性。

“一朝犯错,困扰终身” 的违法记录,将彻底封存!

能否降低执行拘留的年龄下限,重划未成年人的惩戒红线,是《治安管理处罚法》本次修订中的热议话题,不过,讨论的过程,显然也会充满争议。

在草案一审稿中,首先做出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一年内两次以上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被拘留;二审稿则是更进一步,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和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人,违法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也可以被拘留。最终,这两项条款,都被写进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中。

值得注意的是,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在降低拘留年龄的同时,也更注意保障未成年人权益,进一步完善了涉未成年人办案程序,尤其增加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告知未成年人和其监护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

“一朝犯错,困扰终身” 的违法记录,将彻底封存!

赵宏:如果把拘留的门槛下调,那相应的程序就要保证。比如说,这个未成年人如果是被拘留的,那一律未成年人拘留都是可以要求听证的,就确保拘留决定是经过了非常严密的程序做出来的。

对于未成年人违法行为,既不能“一关了之”,也不能“一放了之”,而应该采取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还规定,对于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的未成年人,公安机关依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采取相应矫治教育等措施。

“一朝犯错,困扰终身” 的违法记录,将彻底封存!

此外,面对校园欺凌现象,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还赋予学校更重的责任,学校明知发生严重的学生欺凌或者明知发生其他侵害未成年学生的犯罪,不按规定报告或者处置的,责令改正,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建议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分。

赵宏: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这几乎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通过一个社会治理系统,去关心未成年人成长。

“一朝犯错,困扰终身” 的违法记录,将彻底封存!

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治安违法记录封存制度,每年数百万违法者“一朝犯错,困扰终身”的境遇能否因此改变?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全国公安机关查处的治安案件数,达788万多起,近五年来,这个数据每年也都在800万起左右。而与这个数字相关的,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他们会因为受到行政拘留、罚款等处罚,而留下治安违法记录。在现实中,这样的记录,可能会影响到个人升学、求职甚至评优晋级等各个方面,可以说“一朝犯错,困扰终身”。因此,在这次《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中,“违反治安管理的记录应当予以封存,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或者公开”的规定,就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同样是回应公众关切,法律的修订,可以说既是对公民个人隐私权、人格权的一种保护,也是对执法部门管理的规范。而此次《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执法程序的优化和公民权利的保障,也是重点。

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这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规定的四种治安管理处罚类型。而无论是哪一种处罚,都会在公安系统留下违法记录。近五年的数据显示,由公安机关查处的治安案件数,每年都在800万起左右,尽管不等同于犯罪记录,但违法记录,也会影响每一个被处罚者的日常生活。

“一朝犯错,困扰终身” 的违法记录,将彻底封存!

“一朝犯错,困扰终身” 的违法记录,将彻底封存!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余凌云:有不少的这个人在求职找工作过程中,单位要求他去开这个没有违法犯罪记录。如果要有这记录的话,他就不录取不雇用。这样的话,对这一批人生活都会造成很大的问题。对他的宪法上头的择业自由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害。

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 北京大学人权法与人道法研究中心主任 赵宏:这个违法记录它永远在那,导致它不断去影响你,它会产生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法律之外的一个评价性的效果,它会限制当事人的资格能力,限制它的行为自由,会给当事人带来持久的制度上的和精神上的侮辱和伤害。

“一朝犯错,困扰终身” 的违法记录,将彻底封存!

因此,在此次修订过程中,明确治安违法记录封存制度的呼声很高。而在草案一审和二审稿中,先是规定对于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的记录予以封存,到了三审稿,则进一步删除了年龄限制,最终,新修订的法律规定:违反治安管理的记录应当予以封存,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或者公开,有关国家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

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 北京大学人权法与人道法研究中心主任 赵宏:违法记录整体性的封存,这个其实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法治进步,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重生了一个希望。

如何更好的保障公民权利,如何进一步的严格规范执法?

这正是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一大重点内容。例如完善检查、扣押审批手续,适当扩大听证范围,将人民警察依照本法出示的“执法证件”明确为“人民警察证”等等。对于一审稿中引发讨论的人民警察“一人执法”的情形,法律最终的修订稿,明确规定应当全程同步录音录像,且必须保证录音录像资料的完整性。

“一朝犯错,困扰终身” 的违法记录,将彻底封存!

有关公民生物信息采集的规定,同样在修订中备受关注。从尊重公民权利的角度出发,法律的相关规定,由最初一审稿中,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就可以提取或采集,最终的修订稿,调整为对于被侵害人的提取或采集,应征得其本人或监护人的同意。

“一朝犯错,困扰终身” 的违法记录,将彻底封存!

本周,最高检检察侦查厅正式挂牌成立,其职责包括:办理法律规定可以由最高检立案侦查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犯罪行为。这意味着,公安机关的执法规范性将进一步受到监督。而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的执法权限,也划定了更清晰的边界,未来这些新边界,既需要在执法中落实到位,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规范和完善。

“一朝犯错,困扰终身” 的违法记录,将彻底封存!

从2005年颁布,到2025年对法律做出大修,《治安管理处罚法》变化的背后,不仅反映了国家在法治建设上的进步,更是对社会发展和治理思路新的思考和转变。法律的字斟句酌,无论对执法机构还是对每一个公民,也都是一个新的学习和适应的过程。

变化每天都在发生,新修订的法律,也势必很快就会面临新的挑战和争论。一方面,不断完善法律,让执法者有法可依,让违法行为付出应有代价;另一方面,严格执法程序,保障公民权利,我们也需要继续寻找秩序与公民权利之间,更好的平衡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9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 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日前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初次审议。作为一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民人身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法律,治安管理处罚
2023-08-31 07:44:00
文 |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赵宏《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下称《修订草案》)之所以引发持续热议,主要在于这部法律与普通公众之间的密切关联。因为它处理的是尚未构成犯罪,但行为
2024-07-05 13:45:00
...三,法律未规定公安机关作出治安拘留必须经集体讨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适用本法的规定,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依此,10日以上治安
2024-01-11 06:05:00
...造传播谣言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信阳市商城县公安局对杨某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案例二网民刘某对网上文章进行拼接,在网络社交平台编造发布涉信阳
2024-02-21 16:37:00
...机关提出给予甲行政处罚的检察意见?有观点认为,应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第1项之规定,建议行政机关以“扰乱企业秩序”给予甲处罚。也有观点认为,应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9条第
2024-06-12 10:23:00
本文转自:检察日报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二次审议进一步完善有关处罚程序规定本报北京6月25日电(记者白鸥)6月25日,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二审稿提请十四届
2024-06-26 08:05:00
...航未报备这一违法行为。公安机关根据《海南省沿海边防治安管理条例》第四十条第四款之规定,对陈某作出罚款500元的处罚。案件五唐某英无证驾驶机动船舶案2023年11月1日,公安机
2024-01-31 20:32:00
西宁警方查处6起非法运输烟花事件
...物质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目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条之规定,违法行为人董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拘留。案件二:12月26日,治安大队民警在南山东路开展
2023-12-31 11:00:00
...间”。这又让人想起不久前另一起因在网络造谣而引发的治安管理处罚案。也是在本月,山东聊城一男子因在网络平台发布虚假视频,鼓吹“聊城市人民医院成功复活秦始皇”,也被阳谷警方予以治
2025-02-20 15:1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旗开得胜!U17女足世界杯中国队首战5∶0大胜挪威队
北京时间10月18日晚,2025年国际足联17岁以下女足世界杯小组赛C组首轮较量在中国队和挪威队之间展开。陈睿琳直接任意球破门首开记录
2025-10-19 06:15:00
“入住时每户都交了10800元,开发商说是用来通天然气和统一安装壁挂锅炉采暖。如今不仅壁挂锅炉没见到,连天然气管道都还没影
2025-10-18 08:11:00
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河北斐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小宏:聚集高端人才,打造创新“强引擎”
河北斐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小宏聚集高端人才,打造创新“强引擎”10月13日,梁小宏(左二)在实验室与同事们探讨产品研发计划
2025-10-18 08:33:00
10月17日,河北正定。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现场,机器人堪称最强打工人,热舞后倒头就睡,原来它们也知道累,这躺平姿势真标准。
2025-10-18 08:35:00
什么样的中国文化符号,能既跨越山海影响全球,又穿透千年适配现代,更在科技浪潮中成为人类共同的智慧资源?答案藏在福建建阳考亭书院的黛瓦粉墙间
2025-10-18 08:48:00
【亮点】注入强劲政策动能●我市从基础设施、产业布局、数据流通、应用创新、发展环境等五大方面推出16条务实举措●单项最高奖补额度高达3000万元●提供“资金+政策+场景”三重保障
2025-10-18 08:59:00
作家评论家齐聚厦门 共话两岸文学发展
张晓风展示牛骨。(主办方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昨日,第十三届海峡两岸文学笔会暨文学名家厦门采风活动举办
2025-10-18 08:59:00
枣庄市女企业家商会慰问枣庄高新公安民辅警
鲁网10月17日讯10月17日,一份满载温情的“甜蜜馈赠”送达枣庄高新区公安分局张范派出所民辅警手中。枣庄市女企业家商会委托滕州市柴胡店镇刘村工作人员
2025-10-18 09:02:00
青春华章丨国际食品展区闪耀全国糖酒会:汇五洲佳品,拉满“国际范”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甜甜“这是一场舌尖上的‘环球博览会’!”10月16日—18日,第113届全国糖酒会在河西集团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2025-10-18 09:22:00
南报网讯(记者何洁)近日,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创作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正在热播,这部剧以吴石、朱枫等烈士为原型,呈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谍战史诗
2025-10-18 09:22:00
蚌埠市区一地将短时停气
大皖新闻讯 记者10月18日从蚌埠新奥燃气发布的停气通知获悉,因管道碰接,当地计划2025年10月20日14时10分-16时30分期间停气。停气范围:学翰府邸6号楼及周边商户大皖
2025-10-18 10:01:00
公共资源交易数智化应用交流活动召开河北招投标数智化两项重要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10月17日,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公共资源交易数智化应用交流活动在石家庄(正定)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2025-10-18 10:03:00
滨州中医医院开展肿瘤患者腰椎病理性骨折伴脊髓损伤微创术式治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近日,滨州市中医医院(滨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椎间盘突出治疗中心成功为一例霍奇金淋巴瘤腰椎转移瘤病理性骨折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治疗
2025-10-18 10:56:00
东营颐养院里的“隐形守护神”,是这些养老“黑科技”
在东营的颐养院里,一场静悄悄的“科技革命”正在改变传统的养老模式。这些看似寻常的房间内,科技以最温柔的方式融入老人们的日常生活
2025-10-18 10:59:00
东南网10月18日(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陈欢欢)5000米级潜航机器人、AI赋能“空天地海”监测网……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上
2025-10-18 1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