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对“李鬼”新闻就该“人人喊打”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13 23:06:00 来源:杭州网

4月12日,备受关注的“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事件”迎来了大结局。经公安机关查证,该事件系策划、编造的。如此大反转,让众多网友惊掉下巴。事实上,此前就有自称秦朗老师、秦朗舅舅的网友出现在评论区,所谓的“秦朗舅舅”还利用直播吸引大量网友观看,但也被发现是摆拍。

毫不夸张地说,这种网络假新闻看似可能只是“图个乐”而已,但实际上“毫无底线”,不仅触犯到法律,也在舆论场上留下一地鸡毛。那么,网络新闻造假有哪些表现形式?危害几何?又该如何治理?

对“李鬼”新闻就该“人人喊打”

一段时间以来,网络上煽动情绪的火爆假新闻此起彼伏。特别是一些自媒体博主,为了博取眼球、获取流量,疯狂给自己“加戏”,有的作品传播甚广,但随后纷纷“露出马脚”,反转频率令人不忍直视。

细数网络新闻造假的形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无中生有的“离大谱”。去年7月,很多郑州人的朋友圈中都出现了一张“寻狗启事”图片,“功勋犬”“1000万”等字眼挑动着网友的神经,话题“郑州狗主悬赏1000万人民币寻狗”一度冲上热搜,阅读量高达2亿多人次,但最终被证实只不过是一场闹剧。

自编自演的“小节目”。此前,一段“游客手机掉西湖被要1500元打捞费”的视频,登上了不少社交平台的热搜榜。但实际上,所谓的“手机掉落西湖,打捞人员要求支付高额打捞费”视频只是一则自编自导自演的商业推广。

悲情营销的“催泪弹”。卖惨触动的是人们内心深处朴素的同情心、同理心,往往能引起舆论关注。有人为博流量,炮制“做梦都想不到,孩子想要化肥”“山区9岁孩子卖石榴”等短视频,谎称某地水果“大量滞销”、农民“亏得血本无归”,从而达到卖货目的。

真假参半的“大杂烩”。正如网友所说,一些假新闻“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有的可能图片是真的,但时间是假的,冷饭热炒;有的把过去发生的事情写成现在发生的,把那个地方发生的事情写成这个地方发生的,移花接木;或者使用一些看起来纪实的拍摄手法,比如街采、监控等,营造出以假乱真的现场感,使受众陷入判断误区。

科技狠活的“全自动”。有的自媒体用ChatGPT等工具修改已知的新闻要素,试图用AI欺骗大众。网上曾流传出一则所谓“杭州市政府3月1日取消机动车依尾号限行”的“新闻”,但最后被证实只是一小区业主随手用ChatGPT生成的假新闻,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技术条件的进步,每个人都有机会创造内容和发布内容,从而在网络上获得关注,然而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也给虚假新闻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对“李鬼”新闻就该“人人喊打”

假新闻图源:网络截图

在一些自媒体和机构看来,在网络上进行新闻造假可能只是一件小事,没什么大不了,可事实上,网络新闻造假的危害是很严重的,有时候带来的后果甚至难以设想。特别是当我们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媒介社会,虚假新闻呈现出裂变式的传播,动辄阅读人次数千万,在短时间造成恶劣影响。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比如,误导了公众的认知。虚假新闻没有实际价值,却占据了公众的注意力,浪费了大家的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对公众的认知造成误导,让他们感到焦虑和不安。有的假新闻甚至隔段时间就卷土重来,比如一则名为“女子骑车等红绿灯,迎面走来男子突然将其撞倒”的短视频就多次在网络平台上出现,利用了网友朴素的同理心,反复煽动着网友的情绪。有个心理学名词叫“锚定效应”,意思是说人们最早接触的信息会对自己的判断造成极大影响,即使有信息在后面出现,也很难让人做出改变和调整。这意味着,即使网络新闻最终被证实是虚构的,但是它已经产生的负面影响很难完全消除。

比如,破坏了社会的秩序。像今年3月份,某地有网友在短视频平台发文称,“辽宁第三医院4名男女感染kx5病毒死亡”,而这完全是谣言。像这样的信息,人为制造出紧张的社会氛围,引起人们的担忧和恐慌,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女子输液被陌生男子拔针扎进水桶”“阜阳敏姐被家暴”“1888万天价彩礼”“史上最凶班主任”等网络虚假新闻,涉及到性别、家庭、医疗、教育等群众密切关注的话题,很容易引发网友之间的撕裂和对立,甚至可能引发线下的冲突,让部分网友对党和政府的工作产生误解。

再如,冲击了媒体的公信力。有人说,越是虚假新闻,看上去越像新闻。网络上人造的虚假新闻,或胡编乱造,或危言耸听,影响了人们正常的信息交流,严重违反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严重破坏了网络新闻生态。即使部分虚假新闻是由网红个人或者机构杜撰的,但是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反转,会让不少网友对网络新闻生态产生不信任感,使媒体从业者和新闻媒体的声誉都遭受损失。久而久之,当人们对网络虚假新闻感到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之时,新闻媒体也会失去它应有的权威和公信力。

在“后真相时代”,网络假新闻的危害是不容小觑的,以上种种,都构成对舆论生态的侵蚀、对社会道义的破坏。

面对网络新闻造假花样不断翻新的“魔高一尺”,到底有没有治理的新法子可以“道高一丈”?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可以探索。

以更有力的手段揪出“李鬼”。网络虚假新闻存在已久,随着网络技术和应用的快速迭代更新,又出现了很多新形式和新问题,加大了治理难度。与此同时,一些平台奉行流量至上的逻辑,借着算法推荐的名义,任由假新闻、“标题党”、争议性话题泛滥。有研究就指出,基于经济和商业上的理由,社交媒体和平台缺乏足够激励规制自身平台上的假新闻。

平台也需认识到,放任虚假新闻传播所带来的流量不可能长久。有必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监管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置网络虚假新闻,在维护内容生态上担起社会责任。比如对疑似的虚假新闻、AI生成的造假信息等迅速加以识别并切断其传播链、利益链,对网络新闻造假者及其账号的处理也应更加彻底、坚决,防止其改头换面、旧戏重演。有关部门当加强对平台的督促,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对制造虚假新闻的个人或机构依法进行严厉打击,以儆效尤。除了删除虚假新闻、关停违规账号等常规操作外,最重要的是把“刀子”落下去,比如可以对加大对虚假新闻“始作俑者”的处罚;比如可以将制作、传播虚假新闻的网络主体列入黑名单,从制度上作出威慑。

以更快捷的方式“跑赢”谣言。有人这样打比方:网络谣言和虚假新闻就像杂草,除了需要及时清除,更要让田地里长满健康的庄稼,才能把杂草的生存空间挤压到最小。杂草生长越快,除草和种健康庄稼的速度就要更快。

近年来,部分网络平台已经建立了辟谣机制,及时澄清发现的网络新闻造假事件,相关部门也协同联动,快速发布调查和处置结果,回应社会关切。是否还可以对算法推荐、日常监测、线索收集等技术和机制进行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从而更加迅速、精准地推送辟谣信息,并建立快捷方式发动网民提供线索,让更多流量“流”向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以更锐利的眼神辨别真假。从此次“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事件”可以看出,当前不少虚假网络新闻的产生,背后的原因是畸形的“流量观”。为了获得更多流量并变现,很多网红、自媒体等在缺乏素材时选择自编自导自演,甚至“铤而走险”炮制假新闻,以迎合当前一些人对搞笑猎奇信息的需求。对网友来说,面对网上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信息,需要尽量保持客观理性,可以多方面了解情况。当事实与情绪交织在一起,唯有擦亮眼睛,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方能在泥沙俱下的信息洪流中保持清醒。

对新闻媒体而言,提升专业素养是防止虚假新闻的重要一招。在报道网络动态时需要注意核实,多进行一些交叉采访,反复求证,而不要听信单方面信源,不能为了追求流量而放弃了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有时候一些短视频博主明明是为了拍段子而虚构剧情,但是一些媒体看到后直接采用,把段子当新闻传了出去,这样就成了网络虚假新闻的“帮手”。

当平台能够及时监管并发现虚假新闻、网友能够识别假新闻、个人和机构都不敢制造虚假新闻的时候,我们的网络空间会更加风清气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4 05: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单位账号,来转移其公信力,以牟取不法利益。问题是,李鬼就是李鬼,马甲再逼真,仿冒再处心积虑,也变不成李逵。也要看到,一些仿冒,以假乱真的新闻账号,特别能迷惑那些辨识能力不强的
2023-05-16 17:26:00
...施电信诈骗的目标。诱导消费者进行积分兑换的运营商“李鬼”,踩踏了法律底线和诚信底线,涉嫌虚假夸大宣传、价格欺诈、销售假劣商品、仿冒混淆销售。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
2023-01-13 15:39:00
网上虚假信息多,记者也犯了难
...,还不包括楼层等加价收费在内。要是这样,你就遇到“李鬼”了。日前,老叶较真报道了市民徐先生的搬家遭遇(本报6月22日第七版)。老叶较真在采访调查中了解到,涉事的那家公司名叫“
2023-07-13 04:05:00
蜂蜜制品当药卖?药监部门教你避开“李鬼”坑
...电(潘沁文 周其)“牛黄丸”还是“牛磺丸”?买药遇到“李鬼”怎么办?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浙江药监部门为消费者支招——要到正规药店购买药品,网购时一定要查看商家资质。3月
2024-03-14 22:01:00
...金”、“博时养老”、“中信建设”等多个金融机构类“李鬼”。对于仿冒App、假借公司或员工名义实施诈骗等行为,多家金融机构日前均进行了澄清与警示。业内人士表示,投资者应当提高警
2024-01-24 07:07:00
本文转自:湖州日报记者 驿桥本报讯 浦发银行湖州长兴支行日前成功拦截一起利用伪造App网络诈骗案件,避免了客户经济损失。当天下午,客户黎女士到该行办理业务,神色焦虑,要求该行
2023-09-22 07:09:00
搜索引擎广告乱象调查:山寨网站排名前列,广告标识不明显
...——上面广告太多啦,其中还夹杂着大量‘山寨网站’‘李鬼网站’。”北京市民钱筱(化名)感慨道。原来,钱筱想要下载知名游戏客户端Steam,于是在某搜索引擎上检索“Steam”,
2024-01-12 07:45:00
...顺应了时代潮流,减少了信息鸿沟,降低了行业门槛,让人人都可以变成新闻发布者和传播者。高度的自主性令创作者不受制于编辑审查和限制,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借助互联网传播渠道,相关
2023-08-18 12:17:00
李鬼告李逵?假央企竟起诉真央企!
8月29日晚间,中广通能源云南有限公司官方公众号发表一篇文章《谁是中广通造谣事件的幕后黑手?》,称遭受两次造谣诽谤网络暴力事件,已经起诉两家媒体,同时还起诉国家电投,认为后者对其
2023-08-31 09:3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