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沈阳晚报
短短8分钟 台前幕后 有笑 有泪 有热爱
龙年春晚“沈阳时刻”很燃很暖很动情
“当你抬头看天上雪花,它一定会带你回家……”2月9日除夕,2024央视总台龙年春晚在全球观众的期待中热闹开启,北京主会场与辽宁沈阳分会场、湖南长沙分会场、陕西西安分会场以及新疆喀什分会场一同为观众奉献了吉祥喜庆、多元多彩的文化“年夜饭”。壮美的冰雪风光、火热的风土人情和充满创意的表演,辽宁沈阳分会场《冬日暖阳》的精彩呈现展现了东北多元魅力,打动了全球观众。
“1+N”展现沈阳全新面貌
沈阳分会场科技与烟火气兼备
央视龙年春晚沈阳分会场设在位于沈阳市铁西区的中国工业博物馆,这也是央视春晚首次走进“大车间”。伴随着钢琴演奏的东北民歌,工业齿轮化身“中国鼓”、机器人成为舞美担当、无人机呈现巨型雪花……中街、沈阳站、彩电塔、老北市、盛京大剧院、棋盘山等沈阳地标一一出现,百姓欢歌热舞,喜庆祥和的场面都让《冬日暖阳》这个节目既有烟火气又富有科技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
沈阳分会场总导演吕媛表示,导演组在沈阳考察了很多地方,最终将分会场设在中国工业博物馆,“沈阳作为共和国工业奠基地,我们以大车间作为主舞台,希望让大家看到现代工业、现代沈阳的新时代气息。”执行导演杨松特感慨自己作为沈阳人这次回到家乡,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沈阳分会场的主题是冬日暖阳,我们采用1+N的形式,通过工博与中街、老北市、棋盘山、浑南等外景地的联动,丰富了表演元素,扩展了表演空间,不仅向观众展现沈阳全新的面貌,更体现春晚是人民的舞台。”
杨松特表示,沈阳分会场邀请了郎朗、秦岚、董宝石、张天爱等一大批东北籍的明星嘉宾,他们对于家乡真挚而深厚的情感,也向外界展现出辽宁沈阳乃至东北人民的热情和激情。另外,浑河上空的无人机表演、新松机器人融入舞美设计等高科技工业元素的运用,也让整个表演大气十足,“希望通过春晚,让观众看到沈阳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蓬勃向上的精气神。”
明星阵容强大
他们纷纷化身沈阳“推荐官”
今年春晚沈阳分会场的表演把《春满家园》《小拜年》《送情郎》等独具东北特色的音乐进行全新编创,与摇滚、说唱、民乐、芭蕾融合,让东北曲艺与当代风尚创意碰撞,呈现出独特的国际范儿。此外,沈阳分会场的明星嘉宾阵容强大,唢呐演奏家孙名川与张淇在彩电塔顶激情碰撞;郎朗、董宝石、吉克隽逸、张天爱精彩配合,以及秦岚、林晓峰、潘斌龙、许君聪、惠若琪、郭艾伦、庞奕欣、武大靖、张百乔、赖美云、王心妤的喜庆互动,为观众带来了欢乐与感动。
作为沈阳人,多次参加央视春晚录制的郎朗和秦岚直言回到家乡录制春晚太亲切了。镜头中秦岚转起东北手绢被赞“美翻了”,她表示参加沈阳分会场的录制意义非凡,“我在棋盘山录制的春晚,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现在的棋盘山更加漂亮和热闹,我特别希望好好推广沈阳,因为这里有特别棒的风土人情。沈阳的故宫、北陵、东陵,都是值得参观的好地方,希望全国人民能看到我的家乡,都来沈阳看看。”
郎朗则笑言自己第一次用钢琴弹“东北秧歌”,在沈阳分会场表演就像回家过年一样激动,“最推介的沈阳特色是沈阳人,每次我回沈阳,和老乡们聊天都特别开心。”
身为吉林人,董宝石表示这次来沈阳分会场就像回家一样,东北三省各有各的特色。董宝石推介沈阳的西塔美食街,“这里的美食太丰富了,多种多样的美食等着你来,也希望沈阳发展越来越好!”
张淇与唢呐演奏家孙名川在彩电塔顶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张淇表示站在塔顶俯瞰沈阳,让自己热血沸腾,“希望通过表演让大家看到沈阳的全貌,看到一个蓄势待发的沈阳。”说到这次表演,张淇表示塔顶的风很大、天气也冷,但沈阳人的热情让他心里暖暖的,“演出后,我和太太在沈阳吃吃逛逛,。未来也会带着长辈一起来沈阳,而且一定要冬天来,感受历史文化和冰雪的魅力。”
中西文化艺术碰撞反差
对游子的深情呼唤令人泪目
唢呐与钢琴、东北秧歌与芭蕾……中西文化艺术的碰撞反差,通过创意十足的新颖编排,展示沈阳厚重的历史、悠久的文化,以及沈阳的人情味、烟火气、沈阳韵、时尚风、国际范。
“咱们都回家乡啊,铆足干劲儿闯一闯啊,人气兴旺的大东北,振兴重任敢担当……”董宝石的演唱让荧屏前的东北人热血沸腾,不少网友感慨,“看得在外漂泊的辽宁游子眼泪流下来了,这可能不是最好的节目,但是却是最打动游子的节目。”
沈阳分会场总导演吕媛透露,虽然整个节目时间只有八分钟,但饱含的情感是很深厚的,“我们说东北振兴看辽宁,辽宁振兴看沈阳。过年了,多少奋斗在外的沈阳人、东北人要踏上回家的路程。一个地方的振兴,终究是人的振兴,人的团聚。聚集人气的地方,它的振兴一定是有希望的。我们最想表达的是呼唤游子回家,回到家乡,感受家乡。”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张宁 主任摄影记者 常晟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8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