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足不出京尽享闽宁风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1 03:5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蒙藏学校旧址文化体验项目上新

足不出京尽享闽宁风情

足不出京尽享闽宁风情

日前,蒙藏学校旧址2024年第二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项目布展完成。至7月7日,观众足不出京,便可尽享千里之外福建和宁夏的地域风情。图为现场的民族舞蹈表演。 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本报讯(记者 牛伟坤)日前,蒙藏学校旧址2024年第二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项目布展完成。一直到7月7日,观众可以前来参观,尽享福建和宁夏的地域风情。

洁白如玉的德化瓷、斑斓华丽的簪花围、独具一格的畲族装……走进福建展区,宛若进入了一片色彩的海洋,最引人瞩目的当属簪花围。一位讲解员介绍,蟳埔村是泉州东海的一个小渔村,拥有近800年的村史。这里有福建三大渔女之一的“蟳埔女”——女孩11岁前不剪发,家人在成人礼时会将她的头发盘起,系上红绳梳成发髻固定于脑后,然后佩戴上鲜花、绢花等。2008年,蟳埔女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展区,艺术家们还结合玻璃工艺对簪花围进行了新的演绎,生动的展示,吸引很多观众驻足欣赏。

非遗漆艺在纸上“漂”出色彩丰富的画作。“这里凝结了福州漆艺和千年汉纸两项非遗。”讲解员说,艺术家先在水面上将漆合理稀释,直接作画;再将“水中画”湿拓转印到宣纸上。“创作过程中,水流的速度、外界的气流等都会影响最终的画面呈现,所以每一份作品都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刻的。”

在宁夏展区,讲解员们讲述着一段段民族交流过程中发生的动人故事。展区入口附近,一幅北魏漆棺画格外醒目。“北魏漆棺画出土自宁夏固原西郊一座北魏墓葬。其故事内容丰富,画面完整。单幅画面构成了连续性孝子故事图,这是后世连环画的雏形。”讲解员特意说,画的是汉族传统故事,里面的人物都着鲜卑装束,这就是当时民族间交流交融的生动见证。

蒙藏学校旧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项目采用轮展机制,此次是轮换的第5期。观众无须预约,可直接进馆体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1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化体验项目已轮换了4期:山东的鲁班文化、甘肃的河西风情、广西的天琴艺术……不断上新的沉浸式体验和互动式演出,赢得观众一致好评。为观众进行云导览、带领观众寻找“民族团结之花”、
2024-04-02 04:20:00
...织5所高校学生实地观摩培训老师的讲解,接受全国五好讲解员的培训,并邀请多领域专家对第一批学员进行语言技巧、基本礼仪、站位手势、历史知识等方面培训。目前首批60余名学员已完成培
2023-07-17 00:27:00
...青年大学生党员骨干一同走进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蒙藏学校旧址)参观,上了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课”。7月1日上午,在体验馆内,10所首都高校百名青年大学生党员骨干聆听党的革命历史
2023-07-02 09:32:00
“大美中华蜀豫里”体验项目蒙藏学校旧址免费参观
...活动纪念馆了解到,“大美中华蜀豫里”体验项目正在蒙藏学校旧址展出。该展览设河南省、四川省两个体验区,展示甲骨文、豫剧、木版年画、唐三彩、三星堆、九寨沟、川茶等两省优秀文化符号
2024-01-31 00:44:00
...行”公益活动,他们参观了故宫、鸟巢、天安门,还有蒙藏学校旧址等地。6月1日,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党组书记、主任潘岳来到位于北京蒙藏学校旧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同40
2023-06-12 02:37:00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西城文物听老建筑讲新故事蒙藏学校旧址在繁华的北京西单商业区,有一处6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蒙藏学校旧址。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开展民族工作的主要
2023-05-16 00:00:00
...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家亲格局。”北京西单蒙藏学校旧址里,来自福建、宁夏的民族文化展示体验项目正精彩呈现,参观者徜徉在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画卷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
2024-06-22 16:38:00
...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副馆长黄春锋说,北大红楼、蒙藏学校旧址、北大二院旧址(原北大数学系楼)、中法大学旧址等7家场馆相继实行免预约开放政策,赢得观众的一致好评。蒙藏学校旧址的
2024-01-18 05:24:00
手编竹简回望千年大秦 梦幻稻田再现天下粮仓
昨日,蒙藏学校旧址东院中华优秀文化体验区迎来2024年第四期体验项目,在三个月的展示期内,陕西、湖南将带来多个体验项目。在这里,市民不出京就能遇见“兵马俑”,动手学编“秦简”,品
2024-10-23 07: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