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蒙藏学校旧址文化体验项目上新
足不出京尽享闽宁风情
日前,蒙藏学校旧址2024年第二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项目布展完成。至7月7日,观众足不出京,便可尽享千里之外福建和宁夏的地域风情。图为现场的民族舞蹈表演。 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本报讯(记者 牛伟坤)日前,蒙藏学校旧址2024年第二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项目布展完成。一直到7月7日,观众可以前来参观,尽享福建和宁夏的地域风情。
洁白如玉的德化瓷、斑斓华丽的簪花围、独具一格的畲族装……走进福建展区,宛若进入了一片色彩的海洋,最引人瞩目的当属簪花围。一位讲解员介绍,蟳埔村是泉州东海的一个小渔村,拥有近800年的村史。这里有福建三大渔女之一的“蟳埔女”——女孩11岁前不剪发,家人在成人礼时会将她的头发盘起,系上红绳梳成发髻固定于脑后,然后佩戴上鲜花、绢花等。2008年,蟳埔女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展区,艺术家们还结合玻璃工艺对簪花围进行了新的演绎,生动的展示,吸引很多观众驻足欣赏。
非遗漆艺在纸上“漂”出色彩丰富的画作。“这里凝结了福州漆艺和千年汉纸两项非遗。”讲解员说,艺术家先在水面上将漆合理稀释,直接作画;再将“水中画”湿拓转印到宣纸上。“创作过程中,水流的速度、外界的气流等都会影响最终的画面呈现,所以每一份作品都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刻的。”
在宁夏展区,讲解员们讲述着一段段民族交流过程中发生的动人故事。展区入口附近,一幅北魏漆棺画格外醒目。“北魏漆棺画出土自宁夏固原西郊一座北魏墓葬。其故事内容丰富,画面完整。单幅画面构成了连续性孝子故事图,这是后世连环画的雏形。”讲解员特意说,画的是汉族传统故事,里面的人物都着鲜卑装束,这就是当时民族间交流交融的生动见证。
蒙藏学校旧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项目采用轮展机制,此次是轮换的第5期。观众无须预约,可直接进馆体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1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