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经营贷转房贷,贷款套利被银行起诉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3-03 00:18:00 来源:财经风云

经营贷转房贷,贷款套利被银行起诉

是否要把高利率的房贷转换成低利率的经营贷?当购房者热议并蠢蠢欲动时,那些转贷的“先行者”,已经被银行告上了法庭。

日前,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份判决引发了高度关注。借款人的经营贷,被监管部门查出实际为房贷,借款用途被改变,违规流入楼市,因此银行将借款人告上法庭,要求立即偿还本金、利息和罚息,否则将会拍卖房产还债。

一石激起千层浪。业界都在关注,这个判例能否给“房贷转经营贷”热潮,泼上一盆冷水?

贷款套利被起诉

所谓房贷转经营贷,指的是通过一系列操作手段,将贷款品种从“个人住房贷款”转换为“经营性贷款”。由于经营贷的利率远低于存量房贷利率,部分在房贷利率高位购房的消费者,便倾向通过“转贷”操作,利用利率差来减少利息支出。

3月1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的一则案例引起关注。某银行(贷款人)与肖某(借款人)、某公司(保证人)签订了《个人担保借款合同》。其中,肖某以其房产作为抵押,向银行借款金额180万元,借款期限60个月,合同约定借款用于生产经营周转。

根据合同约定,若借款人未按约定用途使用借款、未提供用途证明、提供虚假用途证明,或未按约定按期足额偿还借款的,贷款人有权限期纠正违约行为、提前收回已发放借款,有权提前行使担保权等。

在这起诉讼中,银行提交的银保监部门查证情况显示:肖某将约定用途为生产经营周转的贷款部分挪用于偿还房贷。

于是,银行向法院起诉,请求肖某偿还借款本金180万及利息、罚息和复利,并对肖某提供的抵押房产享有优先受偿权。

经营贷转房贷,贷款套利被银行起诉

最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要求肖某于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10日内,向银行清偿借款本金180万元及罚息;在肖某不履行债务时,银行对肖某提供的抵押房产折价或拍卖、变卖所得的价款享有优先受偿权,作为保证人的某公司也对肖某的全部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对此,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认为:本案中,提交资金用途的证明材料既是肖某的合同义务,也是肖某在诉讼中的举证责任。由于肖某未能履行合同义务并完成举证责任,结合银保监部门查证的事实,据此认定肖某存在违约行为,支持某银行关于借款合同提前到期的诉讼请求,有利于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股市,对于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具有积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二条规定:贷款人按照约定可以检查、监督借款的使用情况。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向贷款人定期提供有关财务会计报表或者其他资料。该名法官补充道:金融贷款是依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而发放,故金融借款合同,一般都会对借款资金用途作出明确约定,且贷款人有权要求借款人提供资金用途证明。

除此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三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靠经营贷“薅羊毛”

像肖某那样将房贷转为经营贷的绝不是孤例,原因就在于存量房贷与经营贷之间相当可观的利差。

2023年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宣布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政策出台后,多地下调了首套房的贷款利率,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已降至4%以下。截至目前,包括郑州、福州、厦门在内的多个城市,首套房贷利率已下调至3.8%,这个数据与2018年、2019年楼市火热时5.8%、甚至6%的高利率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眼看着贷款利率不断下行、存量贷款和新购房贷款之间的利差日渐扩大,存量房贷的持有者却仍需要承担高额的利息支出。叠加投资收益不理想等因素,他们中的一部分选择了提前还房贷、还有一部分则试图通过“房贷转经营贷”等操作减少利息支出,以此缓冲在利率高位“站岗”产生的影响。

相比之下,经营贷3.25%-3.8%(不同银行政策不同)的利率水平让许多消费者心向往之。一些在房贷利率高位购房的用户,即便知道涉及违规行为,依然选择通过转贷的方式铤而走险。

据知情人士透露,房贷转经营贷的具体流程,要先垫资将贷款房变成一个全款房,将该房抵押给银行重新贷款。这样原有30年的住房按揭贷款年限变为5年或10年的经营贷,后续还款时便可以享受经营贷的低利率。

在此背景下,许多贷款中介开始卖力营销——先帮助用户办理公司营业执照,再利用营业执照和按揭房的房产证明,向另外的银行(非之前用户的贷款银行)申请经营贷款。待新的贷款获批后,再向提供贷款的银行申请还款,解除房产抵押。

如果用户因启动资金不足,中介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垫资服务,“助力”用户全额还款,拿到房产证明。待用户拿到经营贷款后,再偿还中介的垫资款。但整个过程,需要向中介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续费。

除此之外,中介还有专门的“贷后管理”,以规避银行的贷款流向审查。

但机关算尽,最终仍难以掩盖改变贷款用途的事实。广州中级法院的这则判例表明,无论如何巧妙遮掩,用经营贷替换房贷,风险极大。

监管出手

对于经营贷转房贷的行为,监管部门一直明令禁止。

2月9日,针对部分借款人违规使用经营贷、消费贷等情况,央行、银保监会召开部分商业银行座谈会,要求商业银行持续做好贷前贷后管理,加强风险警示;监管部门将加大检查处罚力度,及时查处违规中介并披露典型案例。

而早在2021年,对于经营贷流入房市的事情,监管部门就做出了明确规定。2021年3月26日,银保监会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

《通知》明确规定,禁止经营贷流入房贷。在这之中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强借款人资质核查,对于无实际经营的空壳企业不得发放经营用途贷款,对于企业成立时间不足1年的,及对持有被抵押房产时间低于1年的借款人,要从工商注册、企业经营、纳税情况等各类信息进行交叉验证等等,可以说,该《通知》从多个维度进行防范和惩治经营贷流入房贷的行为。

倘若发现贷款被挪用于房地产领域的,贷款人也会受到相应的处罚,比如要求银行对贷款人立刻收回贷款,压降授信额度,同时追究贷款人相应法律责任等。

今年2月,辽宁银保监局在发布的风险提示中再次提到,借款人须如实提供贷款申请资料,如伪造经营资料获得贷款,则涉嫌骗贷,情节严重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强调,经营贷不得违规用于购房、结清房款、偿还其他渠道垫付的房款,违规使用将会被提前收回贷款。

此外,浙江银保监局在去年12月对经营贷转房贷做出风险提示,直接指出,经营贷换房贷,不是“馅饼”是陷阱。

经营贷转房贷,贷款套利被银行起诉

假如经营贷用于房贷的,除了个人需要受到处罚外,资金中介和银行也不能独善其身。“一旦被监管部门查出来,它们也会面临被处罚的风险,有的罚款甚至高达数百万以上;更严重者,有关责任人甚至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表示。

去年12月20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了《关于警惕不法贷款中介诱导消费者违规转贷的风险提示》,明确指出将房贷置换为经营贷的操作隐藏着违约违法隐患、高额收费陷阱、影响个人征信、资金链断裂、侵害信息安全等风险。

当前,已有不少银行因为经营贷流入房市而受到监管处罚。2月24日,中国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网站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湖北大冶农村商业银行由于“个人消费贷、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等原因被湖北银保监会罚款205万元,对责任人予以警告。

不仅小银行,国有大行也因对经营贷款监管不力而受到千万元罚款。2月17日,银保监会披露的罚单显示,中国银行由于小微企业贷款资金被挪用于房地产领域等7项案由被罚3280万元;民生银行因为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小微企业贷款资金被挪用于房地产领域等14宗违规行为被处罚8970万元。

由此可见,贷款中介所极力推销的“经营贷替换房贷”,看似很诱人,表面上既能为贷款人节省一大笔利息,又能帮银行完成贷款任务,但实际上,无论是贷款人,还是银行,到头来只会两败俱伤,一损俱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5 19:45:4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房贷市场“搅局者”:利率差滋生“转贷”灰产
房贷市场正迎来“搅局者”。“经营贷年利息3.5%,先息后本可贷5年,能还房贷,抓紧上车。”近日有购房者反映,自己接到不少电话,对方表示能提供“房贷转经营贷”的服务。转贷电话频次增
2023-02-25 23:40:00
房贷利率持续下调,房贷置经营贷风险从何处来?
新的房贷利率一路下行,最新的5年期LPR已降至4.3%,而存量房贷利率调降尚无消息,这让不少“高位站岗”的还贷族掀起一波提前还贷。今年以来,多位购房者反映,提前还贷在银行排队时间
2023-02-17 19:35:00
经营贷\
9月25日,各大银行即将启动对存量房贷利率的批量调整。在此之际,主打“房贷置换”的经营贷市场并未偃旗息鼓,有贷款中介抢客甚至更积极了。经营贷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是多年的顽疾,贷款中
2023-09-19 14:32:00
浙江银行机构基于市场化和经营可持续性合理确定房贷利率水平
...报道称,11月8日起,浙江地区主要商业银行新发放的首套房贷利率将不低于3%。记者从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了解到,今年以来,在央行调降政策利率、房贷利率下限取消等政策刺激下,银行纷
2024-11-08 18:16:00
“提前还房贷”切莫落入陷阱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当前,由于提前还房贷的人有所增加,不法中介又盯上了这块“肥肉”,诱导借款人用利率低的经营贷置换利率相对高的存量房贷,宣称可以“转贷降息”。近日,深圳市房地产中介
2023-02-10 05:17:00
房市持续低迷,续贷潮到来之际,置换房贷的经营贷风险会集中暴露吗?|钛媒体金融
...APP了解,不法中介通过低利率经营贷、信用贷置换高利率房贷的方式,减少房贷利息支出,诱骗购房者签订中介服务合同。为了从银行端骗取经营贷,他们还临时成立没有实际经营业务的“空壳
2024-04-19 09:55:00
多城房贷利率破4,贷款置换被激活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近期,多城因房贷利率下调引发一波提前还贷。为降低月供压力、贷款成本,利率高点入市的购房者着手提前还款。与此同时,经营贷又开始以隐秘的方式频繁流入楼市。在东莞从事
2023-02-09 22:54:00
房贷利率再上调,动态调整或常态化
...款市场报价利率)下降25个基点至3.60%之后,部分城市的房贷利率一度降至“2”字头。然而,自11月初开始,房贷利率下调趋势出现了逆转,陆续有地方上调房贷利率下限至3%以上。
2024-12-08 14:44:00
深圳低成本经营贷置换房贷操作增多,监管已约谈部分银行
2月15日,深圳市场传出消息,因近期低成本经营贷置换房贷操作增多,监管已经约谈部分银行,要求加强合规审查。财联社记者从多家银行处求证了解到,确有部分银行上周五(2月10日)接到要
2023-02-19 23:29: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中天科技集团在南通新设晶华科技公司
近日,南通晶华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曹珊珊,注册资本4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光学玻璃制造、光学玻璃销售、功能玻璃和新型光学材料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中天科技
2025-10-28 11:00:00
中交设计等成立数字产业新公司
近日,中交(西安)数字产业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
2025-10-28 11:00:00
证监会:平稳推进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ETF期权
中新经纬10月27日电 据证监会网站27日消息,近日,中国证监会印发《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2025-10-28 09:16:00
47股10月获杠杆资金净买入逾4亿元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0月27日,10月已有1888股获杠杆资金净买入,其中,47股融资净买入额超过4亿元。从二级市场来看,安泰科技、香农芯创、中信重工、楚江新材等股股价1
2025-10-28 09:26:00
汇纳科技新设子公司,含AI软件开发业务
近日,上海金石智汇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区块链技术相关软件和服务;数字文化创意软件开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汇纳科
2025-10-28 09:36:00
兖矿能源等在山东邹城新设风电公司
近日,山能(邹城)风电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兖矿
2025-10-28 09:48:00
刚刚,突破4000点!
刚刚,上证指数盘中突破4000点。早盘,上证指数低开约20个点,随后在港口、海运、机场、航天军工、化工原料等板块的接力拉升下
2025-10-28 10:26:00
8步家庭“投资计划”让安全不缺席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8步家庭“投资计划”吧,帮你把安全稳稳握在手中!
2025-10-28 10:30:00
苏州科达等成立新公司,含AI及机器人业务
近日,北京科达航宇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机器人的研发;航空运营支持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
2025-10-28 10:48:00
以C2M理念打造好房子,贝好家“贝涟C1”上海热势亮相
10月26日,贝好家上海1号作品——贝涟C1(贝涟景园)正式开盘,当日即获得81组家庭认购,展现出市场对“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好房子的期待与认可
2025-10-28 10:50:00
华泰证券、宏微科技等成立新能源股权投资基金,出资额10亿
近日,华泰战新(常州)新能源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10亿元,经营范围包含:股权投资;创业投资(限投资未上市企业)
2025-10-28 09:36:00
引聚金融活水 产业拔节生长
建邺区在科创金融改革与创新实践上迈入新阶段引聚金融活水 产业拔节生长□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卫凌云 通讯员建萱建高宣近日
2025-10-28 07:49:00
河北企业轩竹生物在港交所上市
河北日报讯(记者许君强)10月15日,石家庄高新区企业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轩竹生物”)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2025-10-28 07:52:00
10月27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科技成长仍是主线
10月27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指放量上涨1.18%,逼近4000点,再创10年新高。行业板块方面,小金属、电子化学品
2025-10-28 07:59:00
差“一点”4000点!新易盛、中际旭创,创新高
27日,沪指盘中触碰到3999.07点,再次刷新年内新高,距离4000点整数关口仅差“一点”。今日早盘,三大指数均跳空高开
2025-10-27 1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