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7月25日14时许,贵州省凯里铁路货场内汽笛长鸣,一列搭载着30个集装箱的光伏玻璃专列缓缓驶出铁路专用线,将一路向东开往华东地区东灶港,通过铁海联运直达印度,铁路里程约1800公里,用时约5至7天。标志着贵州省首趟光伏玻璃定制专列正式首发,为贵州省新能源产业绿色物流升级按下“加速键”。
此次专列首发,恰逢全球光伏产业高速增长期。光伏玻璃作为核心组件,运输需求较大。然而,长期以来,光伏玻璃依赖公路运输,不仅因颠簸导致损耗率较高,其碳排放强度、单吨运输成本也较高,物流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这趟专列正是国家‘公转铁’政策导向与光伏产业运输需求之间的精准对接。”该批光伏玻璃制造厂商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经理王炎华介绍,“此次运输由铁路方根据我们的需求进行了定制服务,通过铁路运输可以减少货物运输的时间和成本,同时降低了货物损耗,促进绿色交通发展和产业升级。”
该趟专列搭载的光伏玻璃专用集装箱由国铁成都局贵阳铁路物流中心申请特制,每箱能装载16件玻璃,每件玻璃有专门打造的货架与固定绳加固,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从生产基地到西北某光伏电站集群,这条点对点直达线路比传统公路运输缩短5至7天,单趟可运送960吨光伏玻璃,满足13700千瓦光伏电站的组件需求。”国铁成都局贵阳铁路物流中心发送项目部高级营销经理蒋崇剑说道。
作为光伏行业“公转铁”的标杆实践,凯里光伏玻璃专列的首发,正让绿色物流成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据测算,该专列常态化运行后,每年可减少公路货运量约6万吨,专列将联动黔东南光伏玻璃生产基地与西北、华东光伏电站集群,形成“生产—运输—安装”闭环,推动新能源产业降本增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力维
编辑 姚梅
二审 王淑宜
三审 岳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26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