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东西问丨杨佴旻:怎样把中国水墨画推向世界?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1-13 22:39:00 来源:缘之心

中新社上海11月13日电 题:怎样把中国水墨画推向世界?

——专访艺术家杨佴旻

中新社记者 陈静

东西问丨杨佴旻:怎样把中国水墨画推向世界?

当代中国画艺术家杨佴旻致力于融通东西方绘画“语言”,探索水墨画的革新,开辟当代水墨画艺术新境界,在色彩融合水墨画方面卓有建树。其绘画实践也为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化背景下尝试了新的路径。近日,杨佴旻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阐述其在探索水墨画跨文化复兴之路上的感悟。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水墨画被视为中国的传统绘画。从历史角度看,为何会形成“由水和墨调配成不同深浅墨色”的风格?

杨佴旻:在文人画成为主流之前,中国画是有色彩的,“丹青”曾特指色彩。唐代之前,中国画非单色。到宋朝,画家绘画与文人画并存,院体绘画是典型的画家绘画,或者说专业绘画。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代表了当时专业绘画水准。

以士大夫为主的文人画家崇尚禅悦之风与道家无为理念,认为唐时延传而来的艳丽色彩俗不可耐。士大夫文人一般不曾受过专业的绘画训练,但他们有很好的毛笔用墨书写能力,也因为他们有一定政治地位,其兴趣导向得到推广。于是他们笔下似与不似的绘画逐渐成为主流。

此后,在“水墨为上”的观念引导下,画家们逐步放弃了色彩,形成以稀释后不同浓淡墨色和线条来表现画面的风格。文人士大夫自娱自乐的画作成为中国绘画的“传统”,原本正统的院体画却成为格调不高、匠气的代名词。

纵观中国绘画史,水墨画盛于宋元,明清有续,延宕至今。文人画家执着于黑白之间,对色彩望而却步。

文人绘画盛行是否意味着中国画彻底放弃了色彩?其实没有。清代时,恽南田、任伯年、吴昌硕等画家致力于复兴色彩运用;到20世纪,林风眠、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吴冠中等均在墨和色的运用方面作出了不懈探索;在当代,田黎明、卢禹舜等新一代画家大胆进行新的艺术尝试。

色彩是任何绘画的基础,并非西洋绘画所独有,也属于东方。还原中国画的色彩,而非仅用墨色浓淡表现色彩变化应是当代画家的一个使命。

东西问丨杨佴旻:怎样把中国水墨画推向世界?

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咖啡店》。(杨佴旻供图)

中新社记者:您为何要进行水墨画的革新?其中有什么难题?

杨佴旻:长久以来,文人画特别注重中国画的写意性、轻视刻画的特质,让人产生错觉:中国画、水墨画就是画个大概。禁锢于黑白世界,中国画越来越难以和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产生共鸣。

在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画一直处于观望状态,并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压力下,呈现出“身份焦虑”:社会的变迁,传统文人士大夫群体的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以文化馆、画院、大学、职业艺术家为主的创作机构和人群。那么千年来文人画代替专业画的情形也应与时俱进。

事实上,徐悲鸿、林风眠、吴冠中、刘海粟等艺术大师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绘画的现代化转型。但是,和科技、文化、其它艺术形式相比较,中国画的转型显然是滞后的。最直接的原因在于不少绘画界人士心中有个根深蒂固的观点:宣纸不近色。意思是,在宣纸上画不了颜色或画不好色彩。这已成为“百年难题”。这样的观点禁锢了人们在宣纸上创作的想象力,掣肘对创新的探索。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让水墨画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产生更大的影响。

多年以来,绘画界并没有深入发掘中国画、宣纸应有的刻画性。近几十年来,我一直尝试在宣纸上更好地呈现色彩。结论是:宣纸一样能画出美妙的色彩。水墨画何以新生?关键还是运用色彩观念的转变。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把古老的中国绘画由“方言”转换为“世界语”。

东西问丨杨佴旻:怎样把中国水墨画推向世界?

杨佴旻作品《太行的早晨》。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在绘画领域,中西方应如何彼此借鉴?

杨佴旻:无论在科技领域,还是在文化艺术领域,东西方如今无不需要彼此借鉴,相互融合,进而发展。

在艺术世界中,不同文化和地域的元素应该相互交融,构建出前所未有的、全球化的视觉与思想新形式、新空间,才能成就令人瞩目的艺术范例。进入21世纪,画家不应再拘泥于东方和西方“二元对立”的话题,应有一切为艺术所用,一切为创作的丰富性和有效性所用的观念。

需要注意的是,祖先、前辈所创造的形式只能说明过去;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只囿于过去的形式,而更应着眼于当下和未来的发展。中国理应创造更多新鲜、有活力的,能为世界所读懂,属于全世界的文化艺术成果。

我认为,水墨画艺术的“现代性”应是融合中国的古典绘画传统、西方的现代绘画“语言”及个体当下处境三个方面。在创作中,我希望立足现代语境,超越国界和文化,超越自我,尽可能汲取各种思想资源,实现最佳组合。

东西问丨杨佴旻:怎样把中国水墨画推向世界?

杨佴旻作品《May Fourth Ⅵ》。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绘画界为何会提出“回归传统”?您如何看待“回归传统”这个话题?

杨佴旻:所谓的“回归传统”要看从什么视角去看。实际上人不可能回到过去,人类只可以创造未来。

过去,我们的祖先已然创造了优秀的文化艺术。对于水墨画而言,作为中国艺术家,我们更应该将中国画元素传播到世界更广阔的范围,去丰富艺术的世界,同时也要让现代的艺术理念和技法反哺水墨画的发展,才能实现文化的多方位交流和融合。当代中国画家创作的优秀作品不仅应展示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价值,还应通过跨文化的视角,探索和表达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共同关心的主题。

中国画由墨相向着色彩转向,确实是近百年来中国画家实践中要解决的“难题”。林风眠正是在浓墨与重彩的交融中求得了和谐。他所开创的这一条路还在发展和成熟中,探索仍在继续。目前,在中国画坛,色彩风格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创作方向,相信亦会成为未来中国画的主流。

东西问丨杨佴旻:怎样把中国水墨画推向世界?

杨佴旻作品《有花的街上》。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您的中国画作品《远方》被梵蒂冈博物馆收藏,从艺术角度而言,您认为这有怎样的意义?

杨佴旻:梵蒂冈博物馆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之一,我的作品《远方》被梵蒂冈博物馆收藏,说明他们对中国画是肯定的、珍视的。

东西问丨杨佴旻:怎样把中国水墨画推向世界?

被梵蒂冈博物馆收藏的《远方》。(杨佴旻供图)

单色中国画发展到了空前高度,出现了无数杰出作品。色彩应成为未来中国绘画影响世界的必由之路。我认为,水墨画的新旧不在于题材,而在于技法,在于画家自身的灵魂。技法不是单纯的绘画技巧,不是简单的笔触、肌理和色块,而是驾驭画面的缰绳。没有新的技法,就没有新的方向。(完)

受访者简介:

东西问丨杨佴旻:怎样把中国水墨画推向世界?

杨佴旻致力探索中国水墨画跨文化复兴之路。(杨佴旻供图)

杨佴旻,艺术家、诗人、荣誉爵士,文学博士。曾在世界多地举办个展,中国画作品被梵蒂冈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巴黎市当代艺术库收藏,著有画册、学术专著、诗集等。【编辑:付子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4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现代水墨画之父成忠臣画作每平尺拍145万,行家讲国宝级
现代水墨画之父成忠臣画作每平尺拍145万,行家讲国宝级作者丛中笑《日本财经周刊》总编辑成忠臣现代水墨画《紫气》在全球一体化的当今世界,艺术无国界,中国画从传统走向现代化已是大的趋
2024-05-09 18:56:00
东西问·中外对话|齐白石的“水墨江湖”,如何让外国人一见钟情?
...人民的心走得更近?吴洪亮:目前,中韩艺术家之间关于水墨画已经形成了每年交流的习惯。未来,我们会做更多的工作。在韩国的博物馆有齐白石画作的收藏,我们在进行齐白石画作国际传播的过
2023-07-03 20:21:00
东西问·中外对话|外国人爱上中国水墨画,这只“虾”有点神奇
... 提到齐白石先生笔下的虾,许多人都不陌生。作为中国水墨画的代表,《墨虾》图用寥寥数笔就让活泼灵动的虾的形象仿佛跃然纸上,令人过目不忘。在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的今天,中国国画也
2023-07-26 22:24:00
亿万粒子让“水墨”流到银幕
本文转自:长沙晚报动画电影《深海》向中国水墨画取经,开创“粒子水墨”技术亿万粒子让“水墨”流到银幕《深海》海报 均为资料图片《深海》剧照 长沙晚报1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能
2023-01-12 05:05:00
胡兵闪耀巴黎时装周,东西方文化交融展现中国时尚魅力
...,在黑色风衣的映衬下更显得格外醒目,一幅生动的中国水墨画跃然于T台之上,他身姿挺拔,与这件风衣完美融为一体。恭王府服饰秀不仅展现了劳伦斯·许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也通过胡
2024-09-30 10:41:00
东西问|邵亦杨:当代艺术如何呈现“和而不同”共识?
...。肇始于20世纪初的美国抽象表现主义,明显吸收了中国水墨画的艺术语言。但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艺术都是被动输出,没有主动与世界艺术交流,因此即便不少抽象表现主义作品呈现出中
2024-06-25 10:28:00
著名画家董廷新温哥华水墨画作品展座谈会在济南举行
...主办,山东鲁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承办的“董廷新温哥华水墨画作品展座谈会”在济南举行。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山东省中华文化研究会会长王云鹏,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原一级巡视员
2025-06-23 08:36:00
世界首部三维水墨国漫春节面世
...充满波折。因为三维CG动画具有写实具象的特点,而中国水墨画的精髓在于留白写意,二者之间存在天然技术矛盾。为将其最佳结合,团队开启了极具创造力的摸索试验:例如,为模拟水墨的色彩
2023-01-04 08:22:00
东西问丨传世宋画《秋芦飞鹜图》首次从海外回乡展览有何意义?
...展人。策划了《人间天堂:中国江南珍宝展》《中国现代水墨画》《中国绘画珍品:长江之旅》等展览。编著出版《完美之笔:1300—1900年的中国绘画》《中国现代水墨画:一个世纪的新
2025-05-07 21:0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华商网讯 10月27日,广东罗定市农业农村局发布情况通报:10月26日,罗定市有关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反映位于素龙街道的罗定市粤光肉联食品有限公司存在非法处置死猪的嫌疑
2025-10-28 07:2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余梦迪“接单咯!”清晨6时的南京,天刚蒙蒙亮,李云峰已擦净车身、检查完车况,手指在手机上轻点
2025-10-28 07:5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孙秉印“小沙,拿两个肉包。”“验证成功,立减3元……”10月27日10时30分刚过,位于江宁区汤山街道汤泉东路的和善园包子店已经忙碌起来
2025-10-28 07:50:00
中亚出版中心在南京成立中外架起互译桥,金陵书香飘中亚南报网讯(记者王峰)10月27日,由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政府
2025-10-28 07:51:00
陪老人游景区赏秋景
近日,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帮荣号”武装巡逻车组联合江苏宏达客运实业有限公司党支部及爱心车队,举办重阳敬老爱心公益活动
2025-10-28 07:51:00
755元一克高价回收的“千足金”项链,转身就让金店老板亏了数万元,问题出在哪?近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警方破获一起专门针对金店的“铼金”诈骗案
2025-10-28 07:59:00
历经工伤认定、劳动仲裁等程序,安女士终于在法律上赢得了与用人单位的纠纷,获赔25万余元。然而,这张沉甸甸的胜诉裁决书,如今却面临“执行无门”的尴尬
2025-10-28 07:59:00
他是考古勘探服务公司法定代表人、非遗传承人,不仅对汉石像有着深入研究,还频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他的另一面,则是盗墓团伙中的首要人物
2025-10-28 07:59:00
淄博市淄川区柳泉幼儿园:萌娃采摘 尽享秋日喜悦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张天洋)金秋十月,硕果飘香。为培养幼儿动手能力,2025年10月24日,淄博市淄川区柳泉幼儿园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秋日采摘活动
2025-10-27 14:16:00
山东:2025年养老金计发基数为7831元
鲁网10月27日讯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关于公布2025年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基数的通知》(鲁人社字〔2025〕100号)
2025-10-27 14:19:00
淄博市高青县常家中心小学开展家风家教宣讲活动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翟梦甜)10月24日,淄博市高青县“明珠五老”大讲堂家风家教宣讲团走进淄博市高青县常家中心小学
2025-10-27 14:23:00
近日,武汉社区民警胡志红因创建“回家的钥匙”互助群、免费发放防走失定位设备引发广泛关注。一把巴掌大小的电子钥匙,不仅让54位迷失老人平安回家
2025-10-27 14:29:00
热赛风云当燃热爱,2025亚洲大学生3x3篮球争霸赛静安开赛
10月24日,2025亚洲大学生3x3争霸赛在上海大宁公园罗马广场正式拉开战幕。作为亚洲大学生3x3篮球巡回赛及女子系列赛的上海首站
2025-10-27 14:4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近日,汉大墓盗掘系列案告破,追缴文物4000多件。背后大佬涉及多名“考古学家”:白天与考古队一起参与保护性发掘研究
2025-10-27 14:41:00
海口警方通报男子殴打交警:排除酒驾毒驾,已被刑拘
中国网10月27日讯 据“海南交警”微博消息,海口警方10月27日发布警情通报,10月25日18时30分许,海口市海府立交桥下发生一起小车撞到绿化带的单方道路交通事故
2025-10-27 14: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