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当微软无法靠OpenAI猛拉云业务,Google Cloud“趁虚而入”了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11-09 13:36:00 来源:硅星人

当微软无法靠OpenAI猛拉云业务,Google Cloud“趁虚而入”了

微软和Google在同一天发布的最新财报,AI都作为云增长的重点,但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路径。

美东时间10月30日,微软发布2025财年Q1财报,财报数据显示,智能云业务分部收入为241亿美元,略高于市场预期的240.4亿美元,相较于去年统计口径调整后的收入数据,同比增长20%,主要受Azure和其他云服务的推动。

相较于ChatGPT走红后的那几个季度动辄30%的增长,和在电话会里刻意强调的不停翻番的Azure OpenAI用户数,此次微软没能再继续靠着OpenAI给它的云业务带来“爆发式增长”。甚至,微软电话会里,对下一季度Azure的收入增速给出了最近的首次放缓指引,盘后微软股价直接转跌。

相比之下,Google Cloud反而表现更为强劲,Alphabet母公司财报显示,Google Cloud 2024Q3营收为 113.53 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 84.11 亿美元相比大幅增长,同比增长35%。

从ChatGPT爆发开始,所有人都在期待,有OpenAI能力作为外挂的Azure能一骑绝尘,但事实却是从2023年开始,Google Cloud进入高速增长期,世界排名一举超过阿里云,成为世界第三朵云。

当然,从公有云市场来看,Google Cloud和Azure无论是营收体量或者发展阶段来看,都相差甚远,从营收水平上,微软云业务的整体营收在250-300亿美元左右,成为了微软集团贡献第一的业务。但Google Cloud在上季度刚刚突破100亿美元的营收大关,仅占集团收入的13%。

当微软无法靠OpenAI猛拉云业务,Google Cloud“趁虚而入”了

但在AI变成所有人期待的云计算的下一个增长来源时,不再能靠OpenAI猛拉云业务的微软,正在遇到强调提供更开放AI服务的Google Cloud更严肃的挑战。

1

微软Azure:摆脱对OpenAI的依赖

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微软都是一家极其具有耐心的公司。在毫无回报的前提下不断押注OpenAI,大规模投资、铺设智算中心,靠传统业务支撑多年,在云这个领域更是如此。

纵观全世界云厂商的发展路线,技术会突然进步,产品会加速迭代,但云的建设永远“急不得”,要一步一步地走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近几年的财务数据都表现平平,但市场依旧对微软云有所期待。我们整理了过去5个季度的智能云业务收入和增速,不受财年Q3、Q4季度统一付款与回收合同的影响,整体的收入的总量和增速都十分平缓。

当微软无法靠OpenAI猛拉云业务,Google Cloud“趁虚而入”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2025财季,微软更改了云分部的数据统计口径,将“Office产品及云服务”拆分出了云的部分和本地产品的部分,调整前企业移动+安全(EMS)归属于Azure,现归属于Microsoft 365 商业产品及云服务,也就是说,将传统和安全业务从Azure中拆分了出去,留下本身与AI更加相关的业务。

从时间线上看,本次财报是一个重要转折点,财报中显示,Azure和其他云服务营业收入增长了33%,包括来自人工智能服务贡献的12%增长。这是Azure首次AI服务贡献超过两位数增长,回顾过往数据,FY2024Q4,AI推动Azure收入增长8%,FY24Q3,AI推动Azure收入增长7%,呈逐渐攀升状态。

也就是说,Azure增速虽然放缓,但AI的贡献在不断提升。这源于过去两年,全面转向AI的客户战略开始逐渐奏效。

2024财年年报中,披露了Azure的客户数据,目前,AzureAI 客户超过 60000 个,同比增长 60%;超过 77,000 个客户已采用 GitHubCopilot,同比增长 180%。

一边,微软加紧了与SAP、Oracle、Dell等IT老牌企业的合作,通过合作伙伴深入传统2B业务;另一边加大投资AI基础设施,芯片提供商 NVIDIA、AMD 等核心企业密切合作,整合软件、电源、模型和芯片方面资源,为客户提供云中 AI 计算的强大能力。

这样的客户战略导致了微软云整体的毛利率不断下降,虽然财报中并未披露具体下降的百分点,但与合作伙伴合作便意味着利润分成,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在加大成本的同时,整体客单价呈现了严重的下调趋势;另一方面对AI算力层面的大规模投资也增加了成本侧的压力。

在资本支出方面,微软集团FY2024Q4资本开支 190亿美元,同比增长 78%,主要用于 Al和云相关投入,FY2025Q1持续增加包括融资租赁获得资产在内,第一财季总资本支出约为200亿美元,同比增长78.6%;其中,与不动产和设备相关的现金支出达到149.2亿美元,同比增长50.7%,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45.8亿美元。微软预计,下一财季公司资本支出将环比增长,突破200亿美元。

当然,Azure作为世界第二的云,此前云方面全面布局得到了持续利用,尤其是在底层基础设施层面,在全球范围内布局包括计算、网络、存储、移动和Web应用程序服务,Azure在全球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拥有超过80个可用区域。财报数据也显示,美区业务营业收入历年与其他国家业务呈持平状态。

当微软无法靠OpenAI猛拉云业务,Google Cloud“趁虚而入”了

在财报后电话会中,微软董事长兼CEO Satya Nadella对于上述挑战,也给出了明确的回应:“通过帮助客户应用我们的AI平台和工具,推动了公司新的增长和运营杠杆,帮助我们拓展机会并赢得新的客户。”

至于这些新的客户里有多少来自于微软对OpenAI的“特权”,此次不再被当作重点提及。

在早前因ChatGPT走红,而使得大模型刺激了新一波云计算需求的时候,微软提供的Azure OpenAI因可以让用户更快速更早的使用到当时最先进的OpenAI系列模型,而给微软的云业务带来爆发式增长。在当时的电话会里,你会听到微软的高管主动报告着Azure OpenAI的用户变化,一个季度从几千用户增到几万。但这种独享随着OpenAI在整个模型竞赛中领先优势放缓,以及微软和OpenAI逐渐增加的嫌隙而慢慢变成了微软想要摆脱的“依赖”。

而这次财报后,靠OpenAI猛拉微软云业务的阶段看起来也过去了。

1

Google Cloud:靠更加开放而获得营收利润双增

相比之下,Google Cloud的财务表现,与微软的情况几乎完全相反。

回顾过去5个季度Google Cloud的财务表现,在2024Q3连续突破了百亿美元营收大关,并在本季保持住了营收绝对值,同比增速超过预期5%,达到了35%,实现Google Cloud营业利润率达到 17%。

当微软无法靠OpenAI猛拉云业务,Google Cloud“趁虚而入”了

2023年,Google Cloud刚刚迈过盈利大关,年报数据显示谷歌云的运营利润为1.716亿美元,而2022年的运营亏损为1.922亿美元。云厂商从前期投入到规模化降本后盈利,业务模式开始产生正向运营利润是第一大关,从世界范围内看,阿里云也是在2023年开始实现首次盈利后开始持续。

也就是说,抛开AI带来的利好,Google Cloud本身也到达了高速增长的阶段。

财报数据显示,谷歌云的收入主要来自两个部分:Google Cloud Platform(GCP)和Google Workspace。GCP提供了基础设施、平台服务和其他企业服务,也是Google对外提供AI能力的统一出口,对标Azure,GCP对外提供从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到大数据、机器学习、物联网等全方位的云服务,而Google Workspace提供了云基础的通信和协作工具。

高速增长从何而来?财报数据显示,来自于两大板块。一是政府、大企业市场;二是通过PaaS、SaaS产品使用AI能力。

而且,与微软的“OpenAI依赖”不同的是,在世界前三朵云中,Google Cloud是唯一一个同时提供自己的AI模型和第三方AI模型的主要云提供商。甚至在Google Cloud内部,第三方的适配和服务有时被当作比适配Gemini系列模型更重要的任务来推进。

当前它提供的AI产品包括生成性AI聊天机器人Gemini、机器学习Ops工具Vertex AI,以及嵌入Google Workspace以帮助用户简化任务的Duet AI。Gemini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其特点是更高的推理技能和成本效益;Vertex AI提供一套全面的 tools、模型和资源来构建生成性AI应用程序;Duet AI则将AI嵌入到Workspace和GCP等产品中,帮助客户和开发者简化内容创建、代码生成、笔记等任务,以及配套设施、组件、中间件,开发工具等等,一站式进行完成AI部署。

相较于Azure通过与iOpenAI合作提供GPT系列模型,在模型能力上,谷歌通过开源战略和生态部署得到了快速补齐,做到了既提供专有模型也对外提供第三方模型,来获得AI初创公司成为新客户。

尽管财报中并未披露AI客户的贡献,但谷歌CEO Sundar Pichai透露了关键数据:“AI技术的引入绝对会为云业务带来拐点。当前,AI解决方案已经成为Google Cloud的绝对支柱,超过70%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都适用Google Cloud 服务。”

在营收利润双增长的同时,Google Cloud也在积极进行算力布局。财报显示,Alphabet集团Q3 资本开支为 131 亿美元,同比增长 62%, 其中约 60%技术基础设施投资用于服务器包括 TPU 和 GPU,约 40%用于数据中 心和网络设备,公司在 Q3 宣布了超 70 亿美元的数据中心投资,预计 2024Q4 资本开支水平与 Q3 大体一致,2025 年资本开支将会持续增长。

微软Azure和谷歌云在云计算和AI领域展现出不同的战略重点,从云与AI的角度来说,微软更擅长云的部分,而谷歌更擅长AI,微软更注重于长期的技术投资和市场开拓,而谷歌云则在实现快速增长和盈利的同时,也在积极布局AI技术。

但不管是Google短期的增长策略还是微软长期的战略布局,在本季后,都将进入新周期。

当微软无法靠OpenAI猛拉云业务,Google Cloud“趁虚而入”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9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深夜,黄金猛拉
...,为11月25日以来首次,日内涨超1%,连续3日上涨。黄金猛拉今日晚间,现货黄金向上触及2690美元/盎司,为11月25日以来首次
2024-12-11 06:43:00
微软Q4净利润增长33%,但投资人不买单,市值蒸发800多亿|焦点分析
作者|武静静编辑|苏建勋当地时间1月30日美股盘后,微软发布了2024财年第二季度(即2023自然年第四季度)财报。财报数据显示
2024-02-03 04:36:00
AI刺激微软营收超预期增长:上财季云业务增29%,预计下季度保持高增速
在AI(人工智能)的助力下,云业务进一步推动了微软(Nasdaq:MSFT)上财季营收增长。当地时间10月24日,微软公布截至9月30日的2024财年第一财季业绩
2023-10-25 12:06:00
市值登顶全球!微软上财季营收创历史新高,AI需求驱动云业务增收
...云计算和AI(人工智能)热情不减,推动全球市值最高的微软在2023年最后三个月取得创纪录的季度营收。当地时间1月30日
2024-01-31 10:28:00
微软尝到大模型甜头:市值破3万亿美元,云业务增速高于谷歌,为AI持续裁员
...均过去一年,在大模型领域持续竞赛的两大科技巨头——微软和谷歌,交出最新季度财报。此前市值再次超越苹果的微软,在2024财年第二财季(即去年第四季度)营收620亿美元,同比增长
2024-02-01 04:00:00
谷歌云增速继续放缓至22%,不及微软云的29%,三季度裁员4400人控成本
...狐科技作者 | 梁昌均在历经增长放缓甚至下降的低迷后,微软、谷歌两大科技巨头在今日先后发布了最新季度财报,均表现出超市场预期的复苏趋势。微软发布的截至9月底的2024财年第一
2023-10-25 21:02:00
微软xbox业务部门实现61%的收入增长
根据公司发布的第二财季营收数据,微软的Xbox业务部门实现了61%的收入增长,将游戏部门的营收推高至71.1亿美元,超过了Windows部门的52
2024-01-31 20:21:00
微软开启全球新一轮裁员:涉9000个岗位,游戏业务受冲击
科技巨头微软展开年内新一轮全球大裁员,游戏部门受到冲击。当地时间7月2日,微软宣布将削减其全球员工总数的不到4%,影响约9000名员工,此次裁员涵盖多个团队、地区及员工层级。微软
2025-07-03 13:54:00
同日发财报:微软AI“先手棋”得到回报,谷歌云业绩低于预期
·微软在云业务推动下业绩表现超预期,股价在盘后交易中飙升逾4%,市值增加约1000亿美元。谷歌的强劲业绩却因云服务增长放缓而黯然失色,其收入同比增长11%,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了
2023-10-25 17:4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在数字经济浪潮奔涌、国企改革持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绵阳安鼎元作为四川安州发展集团旗下专业的国有资产管理平台,勇立潮头,以深刻的变革意识和前瞻的战略视野
2025-11-27 10:0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政策一出台,咨询电话就没停过!”厦门厦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湖滨东营业部负责人谢晓燕放下手中的咨询电话
2025-11-27 08:12:00
“脑”力全开!江西抢滩脑机接口新蓝海
当好莱坞经典电影《盗梦空间》描绘的人类通过脑机接口潜入他人意识的场景,从科幻照进现实,一场关乎未来产业格局的竞赛已悄然启幕
2025-11-27 07:13:00
专利技术遭盗用,创新成果被侵犯,专利权人该如何维权?11月24日,市知识产权纠纷调委会通过一起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的调解案例释法
2025-11-26 08:11:00
感恩节“心”守护:灵动生活集团全链条心理服务破局,让3000万用户听见温暖的回响
当感恩节的暖意在街头巷尾流转,“守护”与“感恩”成为叩击人心的关键词。在心理健康已从“小众需求”转变为“全民刚需”的今天
2025-11-26 08:35:00
省发展改革委近日批复了山西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服务产业云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地址位于中北大学校内。作为山西聚焦“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关键信息化基建项目
2025-11-26 08:41:00
为推动智能建造落地应用,搭建行业交流平台,近日,“晋塔”智能装备观摩活动在太原市多个施工项目同步启动。“晋塔”智能施工升降机
2025-11-26 08:42:00
经济热力站|绿色转型为基 金融创新为翼 科技赋能为核——助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11月19日,“京彩不设限・经济热力站”月度主题走访活动再度启程,记者跟随采访团先后走进北京绿色交易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分行及北京银行顺义科技研发中心
2025-11-26 10:06:00
赞皇县:AI赋能“一网通办” 业务办理效率提升70%
河北新闻网讯(次柳静)近日,石家庄市赞皇县数据和政务服务局依托DeepSeek大模型与智能算法,创新打造AI“智能填报”平台
2025-11-26 10:07:00
河北师范大学金融学院举行“产品经理人才共创培养体系”主题培训
河北新闻网讯 近日,河北师范大学金融学院邀请北京来学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到校,开展了主题为“产品经理人才共创培养体系”主题培训
2025-11-26 10:09:00
南京生物医药:研发“拔节孕穗”,产业新星闪耀
第91届全国药交会在宁落幕南京生物医药:研发“拔节孕穗”,产业新星闪耀□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连续3天,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人流如织
2025-11-26 10:26:00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 南京地区7人入选 在宁院士总数达102人
南报网讯(记者何洁张安琪)11月21日,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
2025-11-26 10:27:00
隐风文化:锚定四大理念,以精品力穿越短剧周期
由北京隐风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奇幻爱情短剧《岁岁怀安》延续预约150万的热度,上线后迅速跃居红果站内热播榜高位,这也是今年团队继《咬清梨》《怎敌她动人》之后
2025-11-26 11:06:00
视源股份荣获2024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5年11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发布《2024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通报》(粤府〔2025〕50号)。视源股份牵头完成的“高自然度智能交互显示终端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
2025-11-26 11:06:00
视源股份成为英特尔首批尊享级合作伙伴 合作再升级
近日,英特尔合作伙伴联盟完成战略升级,联盟最高等级“钛金级”正式更迭为“尊享级”。视源股份凭借其在计算机领域的深厚积累
2025-11-26 11: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