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安徽郎溪:赶早春 备春耕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02-19 12:0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

60万盘育秧土已经就位,全自动播种流水线业已下单,28亩育秧大棚也已完成覆膜……

走进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建平镇供销农事服务中心,目之所及,一幅春耕备耕的忙碌景象正次第展开。

虽然刚过雨水节气,但俗话说人勤春来早,百事农为先。赶早春、抢农时、备春耕,悦耳的田野“进行曲”已然开始奏响。

“万事俱备,就等气温回暖,播种育秧。”空旷的大棚里,建平镇供销农事服务中心负责生产的周建佑,正忙着检查喷灌设备,为接下来新一季的水稻育秧做好准备。

其实,自打正月初八开工至今,周建佑就一直没落闲,用他的话说,“春时短,农事不可缓,节骨眼上,就是趁着天气晴好,抓紧备耕。”

安徽郎溪:赶早春 备春耕

周建佑在大棚里检查喷灌设备。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摄

“目前我们服务中心的育秧大棚已经就位,喷灌设备也已安装到位。”建平镇供销农事服务中心总监陈钦松补充道,为了保障“米袋子”,今年计划育秧28亩,能管上3万多亩大田耕种,其中再生稻600亩,单季稻2.5万亩。

春耕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关键环节,对于确保粮食丰产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陈钦松深谙,水稻要高产,育秧是关键。

“为了提升育秧效率,确保育秧质量,今年特地购置了全自动的播种流水线,五天后厂家即可上门安装。”陈钦松说,和传统滚动式无序播种流水线相比,即将上马的全自动流水线每小时可完成2000盘秧苗的播种,不仅效率翻了一番,关键还能省种子、减人工。

安徽郎溪:赶早春 备春耕

为覆好膜的大棚系上防风绳。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摄

这些年,在育秧的基础上,陈钦松没少总结经验,秧苗产量也是逐年提高。去年光是再生稻,两茬收上来就达到了1700斤/亩,让服务中心的秧苗还没下田,就早早被订购一空。

“预计3月10日左右开始播种育秧,经过暗化催芽,个把月之后,秧苗就可长到15公分左右,紧接着清明前后就可以下田。”陈钦松告诉记者,秧好一半谷,等到秧苗栽下去,那就是希望的田野。

多年的种植经历,让陈钦松“精耕细作”育秧的每一道工序,“别看小小的秧苗,从播种开始就马虎不得,秧盘重量要均衡,覆土太多,不利于秧苗萌发,覆土过少,秧苗根部就容易外露,不利于后续生长。”

话里话外,都是陈钦松的切身体会,也是经验之谈。

雨水过后,很快就要到了惊蛰。陈钦松说,再过上几天,气温一旦回暖,就要开始对育秧田进行开沟排水,这阵子,打的就是备好春耕“第一仗”。

夕阳西下,站在田埂边,陈钦松比谁都清楚,农时不等人,有良田良种,有良法良机,阡陌之间,皆是春的乐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19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安徽广德:大棚育秧助春耕
...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人勤春来早,春耕正当时。在广德市邱村镇白云村,安徽益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育秧大棚,已是一片春意,一盘盘嫩绿的水稻秧苗,长势喜人。春
2024-03-21 15:33:00
安徽广德:老农人 新农事
...,干起活来比谁都好使。眼下,春回日暖,田耕正忙。在春耕生产中,老张的各式农机纷纷“上岗”,这其中,自然离不开他背后的“勤学苦练”。老张坦言,“虽然自己底子薄、经验浅,但学会‘
2025-03-28 10:35:00
宣城郎溪:机械化插秧赋能再生稻生产 跑出增产“加速度”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近日,走进位于郎溪县梅渚镇的阳力农作物家庭种植农场,育秧大棚内,满目葱茏的再生稻秧苗长得齐齐整整、绿意盎然。工人们正操作着运秧平板车,将承载希望的“绿色
2025-04-21 11:10:00
宣城郎溪:再生稻机插 宽窄行里藏丰收
...浓的皖南大地上,数万亩再生稻迎来插秧黄金期,在宣城郎溪梅渚镇阳力农场的育秧大棚里,工人们正忙着将绿油油的秧苗装车,这些“绿色方阵”即将奔赴新发、社渚、凌笪等乡镇的田间地头。再
2025-04-24 16:28:00
安徽庐江:“工厂化”育秧助春耕 省时省力又省心
...化水稻育秧基地正在加班加点生产优质稻订单秧苗,助力春耕生产,夯实粮食丰收基础。庐江台创园南圩村的工厂化水稻育秧基地的生产线。3月26日,走进这家育秧基地生产区,只见工人们熟练
2025-03-27 15:11:00
农机“唱主角” 插秧“科技范”
...安徽日报■ 本报记者 罗 鑫 本报通讯员 余克俭近日,在郎溪县飞鲤镇横闸村,来自当地锦农农业服务部的3台高速插秧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哒哒、哒哒……”伴随着插秧机有节奏的声响
2024-06-10 01:35:00
安徽巢湖:田间地头奏响“春耕曲”
...安徽频道整修育秧大棚。马丰成供图随着气温逐渐回暖,春耕备耕工作进入关键时期。连日来,巢湖各地的家庭农场里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为确保今年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多家家庭农场正紧锣密
2025-02-21 11:12:00
宣城郎溪:“机器”秧农上阵 育苗更省力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近日,在宣城市郎溪县建平供销农事服务中心,一条全自动育秧流水线正高效运转,挖机将棕褐色的基质土倾倒入2米高的漏斗,传送带随即载着秧盘向前流动。在智能化控
2025-03-17 16:43:00
...安徽日报清沟沥水、增施肥料、检修设备……走进宣城市郎溪县涛城镇杨宗成家庭农场,只见工作人员正在田间地头、大棚苗床、设备车间忙碌着。为确保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开展,连日来,宣城市郎
2023-02-22 01:4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真相了!酵母、小苏打和泡打粉竟有这么多不同......看懂别再用错了!
酵母、小苏打、泡打粉都有产气、使面团蓬松的功能,那么,它们产气的原理有什么不同,我们该怎么选择呢?酵母酵母粉是将酵母菌进行制粒
2025-11-28 16:13:00
兴浦社区开展“饺香暖冬”主题活动
江南时报讯 近日,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兴浦社区“温情兴浦,饺香暖冬”主题活动在暖意融融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拉开帷幕。此次活动旨在以民俗为纽带
2025-11-28 11:07:00
在钟楼街,吃遍百年老字号
在太原的城市记忆中,钟楼街是一部活着的史书,而街上那些历久弥新的老字号,便是书页间最诱人的烟火气。它们不仅是美食的传承者
2025-11-28 09:32:00
科学认识高血压 精准管理护健康
高血压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长期威胁着人类健康,其本质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若未得到规范管理
2025-11-28 06:49:00
备孕男性避坑指南:远离伤精“隐形杀手”
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备孕一年以上未果的夫妇,女方检查结果正常,最终发现问题源于男性精子质量。值得注意的是,精子从生成到成熟约需70~74天
2025-11-28 06:49:00
切口发红怎么办?护理小技巧帮你应对
切口发红是手术后常见的护理问题之一,尤其是在手术后恢复初期。切口部位的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可能会令患者感到不适,同时也可能是感染的早期信号
2025-11-28 06:49:00
“刀片嗓”别硬扛!可能是流感来袭,科学用药是关键
当喉咙出现那种吞咽如同吞咽刀片般的剧痛时,这其实是您的身体正在与流感病毒进行一场激烈“阵地战”的明确信号。这片“战场”——咽部黏膜
2025-11-27 11:40:00
康王®酮康唑洗剂入围“2024-2025年度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
2025年11月18日,由家庭医生在线主办的“2024-2025家庭常备药、家庭常备营养食品/保健品、家庭常备医疗器械及消毒用品上榜品牌”活动颁奖典礼圆满落幕
2025-11-27 11:41:00
响应国家“体重管理年”!康汇医院入选减重教学单位,减重更科学
近年来,肥胖带来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国家也启动了“体重管理年”相关行动,鼓励大家通过科学方式管理体重,推动医学减重走向规范化
2025-11-27 11:41:00
连续三年入选家庭常备药榜单,连花清咳片凭何成为止咳优选?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监测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南北方省份均处于流感高发季节,多地门诊咳嗽、咳痰患者显著增加。在咳嗽咳痰患者增多的背景下
2025-11-27 11:43:00
助听器如何选择?从痛点到选型,5 大主流品牌深度解析
当 65 岁以上老人中每三位就有一位存在听力障碍,当中国听损人群规模已超 7000 万,助听器却始终未能走进更多家庭 ——我国助听器佩戴率不足 5%
2025-11-27 11:43:00
莒南县第三小学举行美食分享会
鲁网11月27日讯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感受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劳动乐趣,11月24日,莒南县第三小学举行了美食分享会
2025-11-27 14:44:00
崇礼彩椒咖啡出圈
河北日报讯(周大伟、郭晓通)近日,随着崇礼区各大滑雪场陆续开板迎客,一种融合了当地特色的彩椒咖啡正悄然出圈。彩椒咖啡是将新鲜彩椒挖空成杯
2025-11-27 17:38:00
云岩区离退休干部和老干部工作者热学热议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
11月20日,中共贵州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在贵阳胜利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25-11-27 17:47:00
铜仁市委老干部局:“三点”发力激发 “银龄”新动能
铜仁市委老干部局坚持精准理念,创新工作方法,紧扣“三个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引导广大老干部发挥优势、贡献智慧,为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注入“银龄”力量
2025-11-27 22: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