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中国黑杨之父”王明庥院士逝世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1-20 08:20:00 来源:南京日报

毕生献给林业

“中国黑杨之父”王明庥院士逝世

南报网讯(记者李花)昨天,记者从南京林业大学获悉,将自己的智慧和毕生精力奉献给中国林业教育和杨树事业的世界著名林木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和世界杨树遗传改良和育种领域的开拓者与奠基人王明庥院士于11月18日10时10分逝世,享年91岁。

“要想富,种杨树。”在苏北农村,流传这样的顺口溜,把农民领上致富路的正是有着“中国黑杨之父”之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教授王明庥。

生于1932年的王明庥,从小就对林木有着浓厚的兴趣。1954年7月从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毕业后,到南京林学院参加工作。1984年1月至1993年1月任南京林业大学校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上世纪60年代,王明庥来到江苏大丰、东台务农,当地“冬天风起、飞沙遮天,春天雨后、碱花连片”的恶劣环境,让他萌生了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念头。然而,在中国林业史上,杨树成片林只能在北方栽种。怎样才能在苏北这片土地上大面积栽种杨树?在林业界前辈的指导下,王明庥运用当时国内才起步的森林遗传学和林木改良法,开始了对杨树良种的选育研究。

1972年,原林业部从意大利带回美洲黑杨几个无性系种,分给了南京、北京、武汉3处科研部门培育。当时中国对美洲黑杨的研究还是一个空白,王明庥凭借着对黑杨派树种遗传资源的深入研究和深厚的学术造诣,广泛查阅大量国内外科技文献,预测到美洲黑杨南方遗传资源对中国江淮平原的重大潜在价值。他立即利用学校雄厚的学术研究力量,组成精干的队伍,经过两年多的精心培育、繁殖、测定、筛选,选育出适合中国黄淮海平原自然条件的4个南方型杨树品种。这些杨树生长快、抗病性强、材质好、经济价值高,一般10年左右成材,主干超过30米,胸径达40—50厘米,创造了中国杨树人工林生长的最高纪录。1979年,这4个填补我国植物学空白的新品种通过原林业部鉴定,然后在黄淮海平原大面积推广。

育种难,试种推广更难。为了加大推广力度,王明庥将树苗送到农民家里,请农民种树、教农民种树。春来秋往,王明庥走遍了苏北的十多个县。试验到哪儿,哪儿就是他的营地。后来,一排排高耸挺拔、枝繁叶茂的杨树,不仅锁住了风沙、美化了环境,还为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带来了无尽的财富。

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的几十年教学工作中,王明庥辛勤耕耘、治学严谨、诲人不倦。他的教学,除了注重基础知识传授,更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他带学生做实验,经常带学生到试验基地去实习、调查。他上课时虽然从不点名,但不会有缺课的学生,相反有时会有慕名前来旁听的学生。

王明庥

1950年7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4年7月

从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毕业,到南京林学院参加工作。

1962年

毕业于莫斯科森林工程学院,获副博士学位。

1984年1月至1993年1月

任南京林业大学校长。

1994年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0 12: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黑杨之父”王明庥院士逝世
...京林业大学教授、原校长、我国著名林学家、林业教育家王明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1月18日10时1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1岁。王明庥(资料图 图片来源:南京林业大学
2023-11-20 14:01:00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林学家王明庥逝世 享年91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林学家、林业教育家王明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1月18日在南京逝世,享年91岁。南京林业大学官网发布讣告,内容如下:
2023-11-19 15:45:00
著名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全职加盟北大,曾任台“中研院”史语所所长
2月10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官方微信公众号刊文《王明珂 | 谁的历史:自传、传记与口述历史的社会记忆本质》提到,著名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已出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客座讲席教授(全职
2023-02-13 13:13:00
98年洪灾抱树女孩,如今成一名警察,见昔日救自己的武警热泪相拥
...朝着声音望去,只见一艘冲锋舟正朝她驶来,舟上的人是王明华——当年参与救援的武警战士。王明华和战友们接到紧急任务后已经连夜进行救援,工作了数十个小时,却没有一个人叫累。王明华看
2025-05-23 16:58:00
向着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前沿进发(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本报记者 武少民王明时(左)和柳鹏飞在探讨仪器性能。 本报记者 武少民摄人物小传王明时,1935年生,黑龙江人,天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传感工程研究所原所长,博士生导师。王明
2024-04-03 13:41:00
高官死后,家族成“中国最牛豪门”,背后这位母亲有多厉害?
...大型发电机,第一台大型汽轮机,第一台500马力电动机;王明贞(王季同五女),物理学家,清华百年来第一位女教授;王守璨(王季同七女),物理文献翻译家,其夫 陆学善,中国晶体物
2025-02-07 15:53:00
清华女教授,拼死也要回到中国
...世家呱呱坠地的女婴,有了一个日后誉满天下的名字——王明贞。出人意料的是,出身于这样的学霸家庭,王明贞的求学之路却并不顺遂。王明贞出生后不久,生母就去世了,父亲续娶的继母不怎么
2023-04-28 22:47:00
王明秀的公益之路:成立公益组织帮扶千人,中国好人带出潍坊好人
记者李旭旭1973年出生的王明秀现在是潍坊市美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理事长,17年前,她还是潍坊市荣复军人医院的一名护士。十几年的护士生涯之后,王明秀从铁饭碗辞职,加入了创业的浪潮
2024-03-08 12:24:00
王明立:从铁水匠人到智能先锋 从\\\
王明立(左)与“学习搭档”蔡跃进调试教学用的焊接机器人。王明立(左)和同事正在分析工程机器人的三维结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何无痕 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在智能制造加速重
2025-04-20 08:5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沧州海关在全省率先实行远程视频核查核查时间压缩50%以上河北日报讯(记者戴绍志)日前,石家庄海关在所属沧州海关进行试点
2025-10-07 08:29:00
为营造浓厚中秋节日氛围,山东省招远阜山镇在中秋节期间组织开展了中秋故事阅读活动。活动以“品读中秋故事,传承文化根脉”为主题
2025-10-07 08:35:00
记者走基层丨新河县南马庄村:田间菌飘香 村民日子甜
10月6日中午,新河县南马庄村村民孙良合一家在吃团圆饭。河北日报记者 贾东亮摄10月6日,中秋佳节。记者走进邢台市新河县西流乡南马庄村
2025-10-07 08:36:00
达古冰川4860咖啡屋盛装归来 助力阿坝州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文旅+生态”“文旅+文化”深度融合,9月29日,达古冰川4860咖啡屋焕新启幕。同时,主题为 “最孤独的咖啡屋
2025-10-07 08:36:00
城墙根下、石板路上、古树旁……老门东流动舞台带来独特“消费引力”别开“声”面 街区客似云来□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田诗雨通讯员郁培媛国庆中秋假期
2025-10-07 08:41:00
月圆阅江楼
10月6日,中秋月圆夜,南京阅江楼与圆月相映成趣。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
2025-10-07 08:41:00
长江引航中心今年前8月引航船舶4万余艘次,其中引航南京港船舶4298艘次引航出海“新航道” 通江达海向全球□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吴春霞近日
2025-10-07 08:41:00
中秋佳节,市民游客纷纷出门赏明月、品民俗、看焰火此月同辉 家国共圆□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孙敬清夏思宇刘全民今年中秋节恰逢国庆假期
2025-10-07 08:42:00
“先看金陵图,再逛南京城”打开游玩南京新方式一键“入”古画,穿越千年游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10月5日晚
2025-10-07 08:42:00
江南东延线已穿过城门,江北主线桥顺利贯通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工程持续推进□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钢吴春霞“我们已成功下穿仪凤门
2025-10-07 08:42: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道军通讯员李青“中秋快乐!”10月6日,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齐修社区活动中心内,欢声笑语不断
2025-10-07 08:42:00
爱心不放假 助老度佳节
志愿者假期组织精彩演出、送上温暖关怀爱心不放假 助老度佳节10月6日,志愿者在悦华延龄护理院为老人表演节目。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道军“我和我的祖国
2025-10-07 08:42:00
三羊里社区举办“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科普培训活动
为深化青少年环保教育,推动垃圾分类理念在社区落地生根,10月5日,大兴区亦庄镇三羊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社区青少年志愿者团队
2025-10-07 09:05:00
平安月饼庆中秋
10月6日,保定公安交警在西大街向游客赠送印有交通安全提示语的平安月饼。10月6日保定市公安交警在西大街为游客送上印有交通安全提示语的平安月饼倡导平安出行共庆中秋佳节10月6日
2025-10-07 09:22:00
播州区:红色文旅掀起假日热潮 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多彩贵州网讯 “今天来到这里参观,我深刻体会到,我们当下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好好珍惜,并铭记这段历史。”10月4日
2025-10-07 1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