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2025年的河南郑州,市井烟火气中竟滋生出荒诞的黑色潜规则——夜市摊位的“入场券”,竟成了每月必缴的一条芙蓉王香烟。当摊贩们被迫用香烟换取经营“通行证”,这场现代版“保护费”闹剧,撕开的不仅是个体贪腐的遮羞布,更暴露出城市基层治理的深层病灶。
5月10日,媒体将这出黑色交易公之于众。镜头前,摊贩无奈倾诉:“不交烟就别想安稳摆摊,一个多月已有20多户被迫上交。”而且,交了烟以后,的确摆摊没人来管。
令人咋舌的是,收烟者竟是同为摊贩的“同行”。据摊贩介绍,这些香烟最终流向了城管部门。按市场均价240至260元计算,每月四五千元的灰色收入,编织成一张利益网络。
事件曝光后,郑州经开区联合调查组于24小时内发布通报:经初步核实,经开区明湖办事处涉事人员袁某某,涉嫌授意个别夜市商贩,向其他夜市商贩收取香烟,现已对袁某某停职调查,并依法依纪从严从快处理;对其他涉事人员,下一步将根据深入调查情况,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经开区连夜公布处理结果这速度值得点赞,但背后的问题却令人深思:一条芙蓉王香烟,成了郑州夜市摊贩的“护身符”,也成了刺破基层治理脓疮的利刃。当摊主们被迫在“生计”与“尊严”之间二选一,当权力寻租披上“江湖规矩”的外衣,这场荒诞剧早已超越了个体索贿的范畴,暴露出城市治理中更深层的信任危机,更撕开了城市治理中“最后一公里”的监管盲区。权力变现的链条若不斩断,不仅损害市场公平,更可能催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下一个索要的或许不是香烟,而是更昂贵、更隐晦的利益输送,最终导致整个行业生态恶化。
郑州曾以“烩面之城”的烟火气闻名,不能因为一条香烟蒙尘。建议郑州可以学学珠海市夏湾夜市的管理经验:他们分类分级监管,针对87户食品摊贩的不同经营特点,划定相应风险等级,实施“红黄蓝”三色分级分类管理,落实高风险摊贩每日检查全覆盖,既保障安全又留住了烟火气。福建省柘荣县,给摊贩免费办健康证,联合监管、柔性执法,把流动摊点变成了“正规军”,让“烟火气”更有“文明味”。
一座城市的温度,藏在街头巷尾的烟火气里;而一座城市的公信力,则藏在摊主们能否挺直腰板做生意的底气里。破除“香烟经济学”,需要的不仅是雷霆手段,更是对“治理为了谁”的深刻回答。
毕竟,夜市经济的生命力,在于规则的刚性、服务的温度与监管的智慧。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刘丹 覃淋
文/周雅萌
主播/汪林静
视频/贺琰竹
编辑 李娟
二审 李劼
三审 覃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1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