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承德日报
最美的风景 一直在路上
□ 王松涛
笔者时常在家中墙壁上的中国地图前驻足:特别是在周末端着茶杯的午饭后,这个时间,淡淡茶香经过味蕾,诱发我在地图上寻找它们的出生地;或是在又一个“新生”开始的晨间,这个时候望向祖国版图蔚蓝的海疆,就像穿越曾到访过的海域,那里的日出与海浪、日落与沙滩都给过我无限的美好;但站在地图前最多的时候是午夜。
很多年了,无论工作多忙,生活多么喧闹,睡前阅读像陈年佳酿愈发芬芳。午夜时分,书上的墨香会被扉页暂时封存,而书中提到的地理位置,则会在脑海中回荡,因为大脑皮层的活跃,有时会让我无心入眠,索性翻身起床,在那张浓缩着华夏大地的图纸上,找寻那些书上提到的地理位置。
在鲁迅文学院学习时,师友们把文学中提到的地理名称唤作文学地理。
关于文学地理,笔者非常着迷,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我曾对《水浒传》中的人物鲁智深、武松还有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等深感有趣,特意记下了他们的籍贯和发生故事情节的地点,随后找寻机会去实地寻古问今。因为萧红的《呼兰河传》我去过那个紧邻冰城哈尔滨的呼兰县,在那个地广人稀的县城,我见到了萧红家的祖宅,确实如她写到的那样,那是大户人家的宅院,在宅院里可以寻见书中人物的影子。
因为读了迟子建所著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鄂温克族和那些称为“森林之舟”的驯鹿,成了我心中的向往,心心念念了三年,我终于在一个萧瑟的秋天,来到了那片神奇的土地。
后来,笔者又因为读到冯骥才的《挑山工》只身一人跑去了泰山,却没有见到过挑山工的身影,细想下来,因为这个时代挑山工的工作已经被缆车或者滑梯所取代,社会已经进步了。
看着地图上自己曾留下的足迹,回忆些往事或片段,拾起那些人生路途上的尘埃或宝藏,就像是对自己人生轨迹的回眸。
从北国兴安岭到南海之滨海南岛,或从鲜卑祖地到十六朝古都,再从神州北极到彩云之南……屈指算来,心头一惊!中国版图上的30余个省份,作为爱旅行的我已经到访过20多个,所到大小城市已经破百。三山五岳登过,五湖四海望过,恍然发现最美的风景并不在那些人群熙攘的景区之内,而是在追寻美的过程里,在充满期待的探索中,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3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