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最美的风景 一直在路上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11-03 09:4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承德日报

最美的风景 一直在路上

□ 王松涛

笔者时常在家中墙壁上的中国地图前驻足:特别是在周末端着茶杯的午饭后,这个时间,淡淡茶香经过味蕾,诱发我在地图上寻找它们的出生地;或是在又一个“新生”开始的晨间,这个时候望向祖国版图蔚蓝的海疆,就像穿越曾到访过的海域,那里的日出与海浪、日落与沙滩都给过我无限的美好;但站在地图前最多的时候是午夜。

很多年了,无论工作多忙,生活多么喧闹,睡前阅读像陈年佳酿愈发芬芳。午夜时分,书上的墨香会被扉页暂时封存,而书中提到的地理位置,则会在脑海中回荡,因为大脑皮层的活跃,有时会让我无心入眠,索性翻身起床,在那张浓缩着华夏大地的图纸上,找寻那些书上提到的地理位置。

在鲁迅文学院学习时,师友们把文学中提到的地理名称唤作文学地理。

关于文学地理,笔者非常着迷,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我曾对《水浒传》中的人物鲁智深、武松还有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等深感有趣,特意记下了他们的籍贯和发生故事情节的地点,随后找寻机会去实地寻古问今。因为萧红的《呼兰河传》我去过那个紧邻冰城哈尔滨的呼兰县,在那个地广人稀的县城,我见到了萧红家的祖宅,确实如她写到的那样,那是大户人家的宅院,在宅院里可以寻见书中人物的影子。

因为读了迟子建所著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鄂温克族和那些称为“森林之舟”的驯鹿,成了我心中的向往,心心念念了三年,我终于在一个萧瑟的秋天,来到了那片神奇的土地。

后来,笔者又因为读到冯骥才的《挑山工》只身一人跑去了泰山,却没有见到过挑山工的身影,细想下来,因为这个时代挑山工的工作已经被缆车或者滑梯所取代,社会已经进步了。

看着地图上自己曾留下的足迹,回忆些往事或片段,拾起那些人生路途上的尘埃或宝藏,就像是对自己人生轨迹的回眸。

从北国兴安岭到南海之滨海南岛,或从鲜卑祖地到十六朝古都,再从神州北极到彩云之南……屈指算来,心头一惊!中国版图上的30余个省份,作为爱旅行的我已经到访过20多个,所到大小城市已经破百。三山五岳登过,五湖四海望过,恍然发现最美的风景并不在那些人群熙攘的景区之内,而是在追寻美的过程里,在充满期待的探索中,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3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每日阅读|读一本好书之《呼兰河传》
...来源于网络本期分享的好书是《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见载于香港《星岛日报》,1940年12月20日,萧红于香港完成《呼兰河传》书稿
2024-05-07 15:26:00
...我迷恋《呼兰河传》,读很多遍也不觉得厌倦。仿佛作家萧红还在那座到处都是蝴蝶自由飞舞的后花园里,没有长大,没有坎坷,没有不甘,永远都是自然的孩子。这是萧红生命中最明亮的光,这光
2023-02-16 03:57:00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萧红只活了31岁。《呼兰河传》完成于1940年,也就是萧红去世的前一年。这时,相较于之前的颠簸流离,她的生活终于趋向稳定,有了喘息和回望的机会。此前,萧红一直被
2023-10-01 02:10:00
梁晓声、敬一丹化身“剧中人”
在文学的星空中,女作家萧红以其独特的才华和深刻的人文关怀,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星辰。近日,第二届萧红文化周在哈尔滨开幕。开幕式之后的一周时间里,精彩纷呈的萧红文化周
2024-06-05 10:39:00
第二届“萧红文化周”开幕 梁晓声、敬一丹化身“剧中人”
在文学的星空中,女作家萧红以其独特的才华和深刻的人文关怀,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星辰。近日,第二届萧红文化周在哈尔滨开幕。今年的开幕式别出心裁地以戏剧的方式予以呈现,
2024-06-05 12:04: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著名作家萧红逝世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2025-01-23 14:34:00
冰舞江河 雪韵萧乡│呼兰区首届主题征文大赛圆满收官 25篇佳作获奖
...艺术气息。这里走出了很多杰出的文化名人,著名女作家萧红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呼兰河畔的风土人情,让呼兰走向了世界;播音艺术家夏青,用他那富有磁性的声音,传递着文字
2025-01-24 19:24:00
...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证和强大智力支持。以纪念萧红诞辰113周年为契机,以第二届“萧红文化周”系列活动为纽带,邀请走出去的家乡人回家“续缘”。分层分类招引 深化校地合作全
2024-10-01 18:08:00
人均艺术家,东北人凭啥用浪漫征服全世界?
...已然先带三分萧瑟。“海辽宁”的排石,独一无二的冰雪风景。 (摄影/于永乐) 当代的东北作家如双雪涛、贾行家等,亦不乏用 “铁幕般的大雪”、“结冰的湖面像镜面”这样凛冽的句子
2024-01-15 21:38: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