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女鞋进化史:足弓鞋对女性伤害这么大,为何宋朝人都喜欢裹小脚?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23 17:4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实际上以现代人观点来看,鞋虽然没有脱离工具的使用范畴,但是也逐渐靠着人审美的角度去出发,出现了各型各款。男性一般是以关注运动鞋品牌为主,而女性则钟情于高跟鞋。说起鞋的发展历程,其实很多人都不清楚,如果单从进化论的角度上来看,动物们一开始是不穿鞋的(当然连衣服也不穿),但是随着后来的进化,人的脚反而还越来越脆弱,所以为了保护我们脚上稚嫩的皮肤,人类才不得已穿上了鞋。

女鞋进化史:足弓鞋对女性伤害这么大,为何宋朝人都喜欢裹小脚?

从早期发展来看,男女性在鞋上的区别并不大,不过随着母系氏族进入父系氏族以后,鞋的区别也开始慢慢产生。西瓜视频创作人【青史说】在视频【一分钟看完:中国女鞋“进化史”,也是女人们的血泪史!】中就提到了女性鞋子的发展历史,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上西瓜视频搜索观看。

早期鞋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是世界上最早穿鞋的国家之一,最早时候的鞋,其实就是用柔软的兽皮缝制的,然后直接裹在脚上,当然这样的鞋其实和袜子区别不开,而且这一时期的鞋也不区分男女,有的穿就已经很不错了。

女鞋进化史:足弓鞋对女性伤害这么大,为何宋朝人都喜欢裹小脚?

当时无论是中国,还是在世界上,鞋都是不区分左右脚的,两只鞋都一样。两只鞋不一样的叫鸳鸯鞋,一般只有社会地位比较低的群体才会穿这样的鞋。所以在古人审美观点里面,两只鞋一样,才是正常思维。

当然依据材料的不同,古代的鞋也分为很多种,有草鞋,木屐,比较高级的是兽皮缝制的鞋,一般在冬天穿着,便于保暖。直到唐代以后,人们脚上的鞋才真正看起来像那么一回事儿了,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鞋的制作也越来越精良。

女性鞋的发展

一提到女子的鞋,实际上我们都会想到裹小脚,但要说起来,裹小脚是宋代以后才逐渐成为流行的,此前女性社会地位虽然低,但是还没上升到这一地步。有关裹小脚的说法,起源也有多种多样,有的说法起源于大禹治水时期,也有说起源于隋唐时期,还有说法在五代时期,但真正大规模流行起来,还要从宋代时期说起。

女鞋进化史:足弓鞋对女性伤害这么大,为何宋朝人都喜欢裹小脚?

作为宋代男人的一种恶趣味,裹小脚成为了一种习俗,摧残了无数的女性,也间接衍生出来一种鞋,叫做足弓鞋(女性裹脚以后所穿的鞋)。这种鞋虽然看起来小巧玲珑,但背后则是无数女性的血泪,到了北宋末年以后,足弓鞋甚至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金国、蒙元这些少数民族原本也是不缠足的,但在进入中原以后,似乎也沾染上这样的陋习,族中的女性也开始陆续缠足,统治者竟然还持鼓励的态度。一直到清朝以后,官方才正式下达文件,禁止缠足的陋习。可即便官府明令禁止,在民间百姓当中,遵守的人也没有多少。

现代女鞋的发展

当然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如今女性的地位可以说是大大提高了,而且也不用忍受缠足的陋习,鞋的选择也多种多样。如今在大多数女性的心目中,高跟鞋成为了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女鞋进化史:足弓鞋对女性伤害这么大,为何宋朝人都喜欢裹小脚?

高跟鞋的起源也由来已久,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高跟鞋始终是作为女性美的一种代表,在穿着以后可以增进女性诱惑力。但如果是经常穿着的话,也会增加脚部疾病的风险,甚至严重还会造成伤残,所以这里也提醒诸多美丽的女性,穿着高跟鞋是一件好事,但是也不要过度穿着哦。想要了解更多女鞋的发展历程,大家可以去观看西瓜视频创作人【青史说】的作品【一分钟看完:中国女鞋“进化史”,也是女人们的血泪史!】。视频中为我们详细讲述了女鞋发展史上的变化,特别是由裹足这样一种陋习所诞生的足弓鞋。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西瓜视频搜索关键词【中国女鞋进化史】进行观看哦!

女鞋进化史:足弓鞋对女性伤害这么大,为何宋朝人都喜欢裹小脚?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3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人体的奇迹:曾经拥有的“阴茎骨”是进化还是退化?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经历了无数次的变迁和调整。有一项曾经存在的特殊性器官却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和好奇。这项特殊的器官被称为“阴茎骨”,它在古代人类身上
2023-12-27 14:17:00
从小鲜肉到熟男范:王阳的不败颜值进化史
王阳,一位演艺圈的佼佼者,从青涩的二十五岁踏入光鲜的荧屏,直至四十六岁仍旧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一样,与时间赛跑却赢得这么漂亮。叔圈中,他的名字似乎与“天菜”二字刻
2024-04-10 12:16:00
唐嫣时尚进化论:从甜美少女到优雅女神的华丽转身
...的甜美风穿搭,到现在轻松驾驭高定礼服,也被称为时尚进化史上的“美商教科书”。近年来,唐嫣在电视剧《繁花》中饰演的汪小姐而再次出圈,她的大波浪发型也成为了新的时尚风向标,展现了
2025-03-17 15:16:00
自然界大多雄性都比雌性漂亮,为什么人类女性比男性更漂亮?
...关系与自然界中动物的性别角色存在显著差异。在人类的进化史中,男性和女性都扮演着各自独特的角色。 传统上,男性被视为家庭的支柱,负责提供物质资源和社会保护;而女性则主要承担养
2024-08-22 10:52:00
人类在进化道路上为何失去“丁丁骨”,有“丁丁骨”不是更好吗?
...人类在繁衍后代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当我们回望自己的进化史,不禁会问:为何我们会失去阴茎骨?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进化逻辑? 阴茎骨,这一哺乳动物特有的骨骼结构,承担着维持阴茎勃
2024-09-20 10:05:00
揭秘人类曾拥有的神秘“阴茎骨”,是进化还是退化?
...类演化过程中由于食物环境的改变而逐渐消失的。在人类进化史上,进食方式的改变对我们的生理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主要以采集植物和捕杀动物为生。当时的食物极为
2024-01-10 10:33:00
做大牌平替的“县城女鞋”,被直播间年轻人捧成销冠了
原标题 | 直播间年轻人把县城女鞋捧成销冠作者 | 王靖编辑 | 张琳“一双miumiu的骑士靴卖2万,百丽同款只要不到1000元
2024-11-28 17:43:00
从“悦己”到自我实现:成都“她经济”走热
...济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在成都汇都时尚产业园,女鞋创业者Sisiy从事女鞋创业已近7年。作为一家从事中高端女鞋订制的企业,该公司如今每年出口女鞋数万双,其客户分布在美国、
2024-05-14 10:50:00
活久见!年过40秦岚也玩起了裤里丝,这也太有韵味了吧!
...,已经成了不少都市精英的穿搭灵感。 说到秦岚的时尚进化史,真的是越来越会穿了。还记得在《延禧攻略》里的"白月光"造型吗?一身素衣,温婉端庄。而现在的她早已突破这个标签,大胆
2025-03-06 21:0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
大众网记者 张勇 刘涛 崔智琪 定陶报道定陶,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定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民政部首批命名的“千年古县”
2025-08-07 16:59:00
山河铭记|新四军武器匮乏 传奇女子变卖家私购3000支枪千里驰援
大皖新闻讯 新四军建立之初,一万多人的部队有枪的还不到一半人。这时,一名女子做出惊人举动,解决了新四军燃眉之急,这名女子就是叶挺将军夫人李秀文
2025-08-07 17:11:00
这张“脸”有戏|“薇约”屯堡·系列微短剧之二
六百年前,明朝数十万大军奉旨“调北征南”,从江淮流域跋涉至黔中腹地。他们以石筑城、以武戍边,将江南风物与军事智慧镌刻于贵州的喀斯特山峦之间
2025-08-07 18:22:00
龙云,原名龙治贞,1903年生,贵州省锦屏县人。1926年7月,龙云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第三十师,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5-08-07 20:59:00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电影《731》宣布定档9月18日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2025-08-07 21:5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做个粮仓也是爱你的形状
在集安博物馆里,藏着一件超萌的文物,它的名字叫做“陶仓”,通高92厘米、底径24厘米,爱心“眼睛”千百年来凝视着时空,浑身上下都透着古早味的浪漫
2025-08-07 19:19:00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
赵培宪:从战俘营到正义审判的血泪控诉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赵培宪同志(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位于太原市小东门附近的“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旧址,静静地隐匿在城市的喧嚣当中
2025-08-06 13:00:00
在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的祈福墙上,学子们留下心中所愿。“逢考必过”、“圆梦西工大”、“学业所成”......你们许下的心愿都实现了吗?#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相关热词搜索:心愿
2025-08-06 13:25:00
池州学者喊话《长安的荔枝》原著作者及出版社: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创作地非泾县应为秋浦县(今贵池)
大皖新闻讯 随着暑期档电影《长安的荔枝》热映,其原著小说也引来一些阅读爱好者青睐。近日,池州市贵池区文联主席张华在研读原著时发现
2025-08-06 1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