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2023年8月24日《贵州日报》
1969年从辽宁大连南迁遵义以来,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遵医附院)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大力弘扬“三线精神”,开拓奋进“二次创业”,经过几代人接续奋斗和不懈追求,现已成为省级龙头医院之一。
遵医附院是贵州省首家国家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也是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单位,现有职工4374人,中共党员1819名(含离退休党员174名),开放床位2800张。2022年门诊诊疗214.79万人次,出院14.01万人次,手术9.99万台次。业务量在全省公立医院位居前列,业务覆盖全省多个市州和省外多地。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印发以来,在贵州省医院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的关心指导下,遵医附院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第一政治任务,坚持“四轮驱动”助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推动各项事业取得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
遵医附院在贵州省年度综合考核中连续两年获“第一等次”。
思想政治建设迈上新台阶
遵医附院坚持学思践悟、知行合一,铸就高质量发展之魂,驱动思想政治建设迈上新台阶。
加强政治建设,推动重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遵医附院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全面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闭环管理制度,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加强党的建设、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等重点领域始终坚定政治立场,确保上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以实际行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加强理论武装,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遵医附院深入实施“三学三比”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即:学党章党规、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先进典型,比业务、比服务、比成效。通过党委会、理论中心组、专题培训班等形式,落实基层党支部年度学习计划和“三会一课”,坚持常抓不懈,确保学深悟透。
加强阵地建设,推动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地生根。遵医附院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发出好声音。不断完善意识形态领域重大情况分析研判、定期通报、专题研究和工作报告制度。坚持每年召开2次“联席会”“专题会”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和形势,定期对内设机构自建新媒体进行清理排查,妥善处置网络舆情。
遵医附院赴正安县班竹镇开展送医送药下乡义诊活动。
全面从严治党展现新气象
遵医附院坚持纵深推进、严抓严管,筑牢高质量发展之堤,驱动全面从严治党展现新气象。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履职尽责持续加压。遵医附院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每年组织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逐级签订责任书。党委会议至少每半年专题研究一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制定并落实年度重点任务及领导责任清单,确保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持续优化。遵医附院于2019年制定《章程》,2020年根据国家要求进行了修订,并将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有关要求融入其中,确保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全流程各环节。并且动态修订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不断完善党委书记查岗查房、书记院长定期沟通等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支持院长依法依规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行业作风持续向好。遵医附院扎实推进“清廉医院”建设,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反腐倡廉及警示教育活动,持续健全干部责任追究、政治生态研判、医药代表备案接待管理等制度。深入基层排查廉政风险点,针对性梳理防控措施。不断加大执纪问责力度,深入开展打击欺诈骗保、规范使用医保基金专项行动。
落实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医德医风持续好转。遵医附院党委定期听取行风及投诉工作汇报,主要领导分析研判,及时部署整改。通过强化宣传教育培训,健全考核评价体系,严格落实奖惩措施,全面实行医德“一票否决制”,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整体改善,患者满意度逐年提高。
遵医附院赴乡村振兴联系点正安县流渡镇中华村,实地调研当地产业建设和发展情况。
组织人才建设取得新成效
遵医附院坚持人才先行、深耕支部,夯实高质量发展之基,驱动干部人才队伍和组织建设取得新成效。
内培外引,着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遵医附院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关于优化整合贵州省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的指导意见》,设立人才发展基金,修订完善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建立健全优秀青年人才培养体系。2019年至今,新增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核心专家等省级及以上人才35人,以“银龄人才”方式全职引进核医学科专家潘东风教授,引进博士121人,63人入选遵义医科大学“12345”未来人才计划。选派45人参加黔医人才计划学习,37人出国研修,314人到上海等地参加医院管理及党务集中培训。
强化监管,着力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遵医附院坚持“应建尽建”,将支部建在部门(科室)上,下设3个党总支部、82个基层党支部。通过健全党支部参与科室建设发展重大问题决策制度,要求班子成员、党务部门划片包干、对口联系基层党支部等措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通过验收,获评7个省级、校级示范支部。
上下联动,着力构建“双培养”机制。遵医附院党委始终坚持政治标准,通过强化政策导向、榜样引领和协同联动,“引荐并举”不断加大在医疗专家、学科带头人等“高知”群体和优秀青年医务人员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通过在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等多领域“选”,在国家卫健委和医联体单位挂职等多渠道“育”,持续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选育结合”倾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2019年至今发展党员221名,其中科级及以上干部28名,“高知”群体91名。临床医技科室党支部书记由业务骨干担任的比例达100%,139名党员提任科级及以上干部,23名党员到县级医院挂职锻炼。
务求实效,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建新功。遵医附院按照“基层所需、遵医所能”原则,2019年以来,医院先后向正安县选派8名驻村干部,2人获得省委表彰;投入387万元支持当地产业发展,免费开办3期乡村医生培训班。选派24名骨干到乡村振兴“组团式”帮扶医院工作,3人担任院长。302人到5个万名医师对口支援医院驻点工作。
重点工作实现新突破
遵医附院坚持党建引领、改革赋能,把稳高质量发展之舵,驱动各项重要工作实现新突破。
健全综合评价考核体系。遵医附院对标《贵州省年度综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修订完善部门、科室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全面实行党建与业务双百分考核,进一步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让广大党员尤其领导干部既抓核心又抓中心、既管党建又管业务,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完善干部任期目标考核体系。为进一步激发中坚力量的干事创业激情,结合医院中长期规划,遵医附院个性化制定临床医技科室主任三年任期目标,并将落实情况作为干部续聘、绩效分配、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以此为契机探索建立能上能下的干部评价考核机制。
优化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体系。遵医附院坚持以“提效率、调结构、促发展”为目标,重点向临床一线、疑难重症和高精尖技术倾斜,深入开展新一轮薪酬绩效分配改革,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稳步推进基于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全面铺开物资供应链管理服务(SPD)项目,持续健全学科分类遴选管理体系。主要运营指标较2018年实现“五升三降”。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四级手术占比、微创手术占比、人员经费支出占比以及医务性收入占比分别增长5.28、9.24、2.8、2.94和4.2个百分点。平均住院日、住院患者次均费用、资产负债率分别降低1.45天、1540元、4.88个百分点。病例组合指数CMI值达1.28,医院总体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持续向好向上发展。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是省内最早开展大器官移植技术的医院,目前具备肾脏移植、肝脏移植及心脏移植资质,是贵州省唯一一家具备心脏移植资质的医院,也是省内拥有大器官移植资质最多的医院。
2018年以来,遵医附院通过加强医院党的建设,广泛凝聚奋进力量,医院党委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表彰,1人获评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4个科室、16名个人获全省抗击新冠疫情先进集体和个人嘉奖。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长期保持A+等次,省委年度综合考核连续两年获“第一”等次。临床医学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新增3个全国住培重点专业基地、4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和12个省级重点学科。13个学科进入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排行榜全国100强,连续六年在全省上榜最多、排名最高。获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12项,国家自科基金120项。开展心肾肝移植476例,心脏移植资质系全省唯一。建成临床医学公共实验中心及全省规模最大的临床样本资源库。
下一步,遵医附院将全面执行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聚焦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全面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遵医附院第一、二、三住院楼和门诊综合大楼。
文/ 唐自力
图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提供
编辑 杨鸣丹 汪盈平
二审 杨国军
三审 黄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4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