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荐博 通讯员 崔丽丽
8月30日19时,北大医疗淄博医院(淄博经开区医院)急诊医学科大厅,一场惊魂5分钟的生命抢救在上演。
“医生,快救救我的孩子!”一位年轻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划破医院急诊室的宁静,只见一个10月龄的婴儿蜷缩在母亲怀中,面色紫黑、四肢瘫软,喉咙里发出微弱的嗬嗬声——一颗葡萄卡住了婴儿稚嫩的气管。
彼时,位于急诊第一现场的值班医师张延森、主管护师苏文晨闪立即行动,对婴儿实施小儿海姆立克法精准施救。
“1次按压,2次冲击,3次发力!”万分危急之下,尽管汗珠不停滑落,急诊医生也全然不顾——抢救孩子要紧!
同时,医院多学科极速联动,儿科医师火速奔赴现场,即刻投身抢救;呼吸内科医师随时待命,麻醉手术部已将可视化插管镜准备就绪,做好万全准备,全体医护人员形成闭环协作链,目标只有一个:与死神抢人!
19时05分,随着最后一次胸部冲击,婴儿突然迸发嘹亮啼哭,其鼻腔涌出混着葡萄碎屑的黏液,青紫皮肤像被重新上色般透出红晕。
“孩子没事了!”在场医护不约而同松了口气,婴儿母亲心中的大石头也终于落地。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抢救过后,三大科室开启严谨细致的“验收关”:儿科医师监测体征,婴儿胸脯起伏均匀有力,心率、血氧饱和度全部达标;呼吸内科医师评估功能,婴儿自主呼吸平稳,无喘息、发绀等异常表现;麻醉医师“最后把关”,喉镜下确认无残留异物,婴儿呼吸通道畅通无阻。
在婴儿母亲反复确认护理细节、确保完全掌握后,医护人员才放心让其抱着宝宝离院。
对此,急诊医学科主任寇金柱发出健康提醒:“气道异物”占儿童意外伤害首位,日常需做到三点,食物切成小颗粒、进食时不逗笑,危急时刻先自救;盲目拍背可能会导致异物可能越陷越深,徒手抠喉的划伤食道风险极高,等待120则可能错过最佳抢救窗口,如遇异物卡喉等紧急情况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救治,切勿错过最佳救治时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3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