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零下2度的上海街头,流浪人员有去处吗?记者跟随救助站巡查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17 16:43:00 来源:上观新闻

气温骤降,夜幕低垂,冷飕飕里的寒风直往袖口里窜,上海街头行人冷落。零下2度的天气,街面流浪人员都去哪里了,他们有地方住宿吗?

12月16日20时至17日凌晨,记者跟随杨浦救助站、虹口救助站工作人员一起进行街面巡查。

老人妥善安置,物品保留在ATM间

“我们实施24小时不间断街面巡查,杨浦9个重点区域都细细排摸了一遍。”杨浦救助站站长居加定说。

零下2度的上海街头,流浪人员有去处吗?记者跟随救助站巡查

杨浦救助站里的救助房间

杨浦区救助站位于周家嘴路,B楼是临时救助区域,记者来在B楼一层,房间里开着暖烘烘的空调,五张木板床上铺着整齐的蓝条纹被褥,几位男性流浪者裹着被子已经入睡。二楼房间是女区,里面住着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老太是外地来沪人员,没有固定居所,平日在街头拾荒乞讨,晚上露宿在国权路一带,救助站也曾多次劝导她入站,前一天晚上工作站救助人员终于把她接到了站里。

20时40分许,四部巡查车从救助站驶出。这一晚的巡查路线是:小世界商区——控江路紫荆广场周边——大连路——鞍山商区——国定路美食街——五角场商区——大学路——国顺东路。

当车子开到紫荆广场附近时,工作人员下车开始步巡,走到控江路上的工商银行营业厅。门外朝马路一侧有一间ATM机房,24小时开放。救助人员告诉记者,平日这里晚上会有一位59岁男子在此打铺,“老人此前不愿入站接受救助,他的户籍在普陀,昨天普陀区相关街道服务办已经接他安置好了”。

零下2度的上海街头,流浪人员有去处吗?记者跟随救助站巡查

老人的物品被放在窗台一角。

记者注意到,这间自助服务厅过道狭长,有2米多宽,足够容得下一个人在这里搭铺。老人虽然离去,但他的个人物品被整整齐齐放置在窗台一角,依稀可以看到里面有衣物、被子等物品。

21时许,温度显示为零下2度,街面上的行人已经很少,都戴着帽子裹着围巾,穿着厚厚的羽绒衣。巡查人员来到一处红色公用电话厅,这里正对着星巴克,右边的电话亭里堆着一个蛇皮袋,里面是被褥等物品,电话架子堆放着空空的可乐瓶和塑料饭盒,左边的电话亭里散落着几个空矿泉水瓶、喝过的牛奶盒子、三张叠放的简易凳,地上抛了一堆小核桃壳儿。“这里住着一个中年男子,平日不愿回家,也不愿去救助站,我们联系街道安排他的相关住宿,这几天他不会住在电话亭里。”

零下2度的上海街头,流浪人员有去处吗?记者跟随救助站巡查

电话亭有男子留下的衣物和空瓶。

老人带狗睡在高架下的帐篷里

22时许,街头已是冰箱式体感。记者来到虹口救助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刚刚有个人主动寻求救助,他身无分文,天太冷了,晚上回不到青浦临时住的地方。我们就安排他住在救助站,他家在河南,如果他需要返回老家,我们明天可以帮他联系。”

22时30分,虹桥救助站开始出街巡查。车行驶到在汶水路、逸仙路高架一带时停了下来。记者跟随救助人员穿过马路,来到高架桥下中间一处配电站,配电站后有一处高高密密的绿化带,拨开树枝,从一条隐秘的小路穿进去,瞬间传来了狗吠。

零下2度的上海街头,流浪人员有去处吗?记者跟随救助站巡查

高架下配电站的后面有一顶帐篷。

再往前走,一顶深蓝色帐篷赫然出现,帐篷旁边放在一只狗笼和拉杆箱,地上的盘子里洒落着吃剩的狗粮。一位60多岁的老人抱着一条狗从帐篷里探出了脑袋,只见他头戴咖色皮帽,穿黑色皮衣,寄一条厚围巾。

“天气很冷,您年纪大了,住在这里很危险,要不要去救助站住一下?”虹口区社会救助福利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谢祥荣问道。老人摇摇头。原来老人最初家在虹口,后来和哥哥一起动迁到浦东,哥哥去世后,他无房可住,打官司也没打赢,又迁到杨浦。

“我有地方住,就在马路对面,我可以回去,但是我要把我的狗狗先安排好。”老人答应收拾好就离开。工作人员把一张联系卡递给老人,“如果有需要,就给我们站里打电话。”

零下2度的上海街头,流浪人员有去处吗?记者跟随救助站巡查

老人临时搭了帐篷睡在高架下。

“救助政策是自愿救助,我们已经把情况报给相关部门,核实好老人身份后,由老人户口所在地处理,街道会对老人进行安置。”谢祥荣说。

夜里1时许,救助人员再次来到此地,发现老人已经收拾好东西离开。

不遗漏一个任何死角

巡查车能够直接找到露宿老人的所在地,得益于虹口区救助站的一项创新。

零下2度的上海街头,流浪人员有去处吗?记者跟随救助站巡查

虹口救助站的大屏似一个电子眼。

虹口救助站一楼大厅的墙面上有一块大屏,实时动态显示着街面的最新动向。“原来的盲区,光靠救助机构几个人巡查,力量是不够的。如今我们在国客中心、医院、学校等重点区域168处安装了电子探头。几个月试运行下来,大大提高了出巡精度。”谢祥荣说,除了“电子眼”,还有环卫人员帮我们留意着,大大弥补了电子眼看不到的地方。

12月15日晚,虹口救助站在中山北二路一带发现40多岁的朱某露宿在高架桥一处角落,朱某来自江苏宿迁,头发已经很长,他不愿意去救助站,救助站给他送去了军大衣和食品。

夜里11点许,救助人员在唐山路、舟山路一家自助银行门口发现一个穿着薄衣服的年轻男子。交谈后发现,男子失恋了,想静一静吹吹风,劝了一个小时后,他离开回家。

“经过我们劝说后,有流浪人员不愿去救助站,我们就派人每两个小时去看看他,给他送去防寒衣物和食品。”杨浦区民政局副局长罗云恒说,寒潮到来前,杨浦区进行全动员,和公安、城管等部门进行联合行动,实施24小时全天候巡查,居民也积极参与,如果在地铁口、高架桥下发现有流浪人员,居民会把照片发给救助站,救助人员直接开车过去巡查。比如有两个外卖小哥,为了省钱平日在新江湾城露宿,街道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他们临时安排了地方居住。

零下2度的上海街头,流浪人员有去处吗?记者跟随救助站巡查

杨浦救助站联合公安、城管进行街面步巡。

上海市救助站副站长康清萍说,12月以来上海市救助管理机构已经召开两次工作部署会议,进行全市层面动员部署,主动联系公安、城管,加大街面巡查力度,增加巡查频次,同时整合资源,包括动员志愿者等力量扩大街面巡查面,确保街面流浪乞讨人员或临时遇困人员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救助。

数据显示,自12月15日7时至12月16日19时,全市救助管理机构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共同开展街面巡查,共计派出工作人员8284人次、对桥梁涵洞、地下通道、草丛隔离带、广场公园等流浪乞讨、临时遇困人员易露宿的1800余个巡查点开展巡查564次。全市救助管理机构自12月15日7时至12月16日19时共计救助70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8 00: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深夜的上海,老人带狗蜗居在高架下?这群人出手了
...人员还好吗?近日,跟随救助站工作人员记者开展了街面巡查妥善安置流浪人员物品仍在原处杨浦区的救助站位于周家嘴路,B楼是临时救助区。晚上20时许,救助区域里暖烘烘的,一楼男区里的
2023-12-21 09:57:00
上海闵行增辟困难群众临时避寒场所,满足基本食宿、洗热水澡等需求
...区轨交车站、桥梁涵洞等流浪乞讨人员集中活动区域开展巡查。春节将至,虹桥火车站返乡旅客增多。最近,为应对严寒天气,闵行区救助管理站临时启用申昆路申兰路P20停车场,作为寒潮期间
2022-12-23 14:36:00
除冰撒盐、救助流浪人员……上海警方多措并举应对寒潮天气
...到场清理。” 16日凌晨4时许,宝山公安交警支队在视频巡查中发现路面结冰情况并通知沿线警力提前上岗的警力。 为保障道路通行安全,交警支队会同路政、环卫等部门对墓区周边道路安
2023-12-16 16:26:00
潍坊开展2024年首次流浪乞讨人员巡查,9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
...保障服务中心联合志愿者们开展2024年首次流浪乞讨人员巡查救助活动,走上街头、巷尾巡查救助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为寒冬里的他们送去温暖,9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活动。17日晚,
2024-01-18 18:30:00
...,新河街道震新社区网格员协助开展了冬季流浪乞讨人员巡查工作。巡查中,网格员着重检查了辖区背街小巷、桥墩下等重点区域,排查是否有流浪人员寄宿,并根据巡查情况建立台账,以便以后开
2023-12-04 03:04:00
【天眼问政·追踪】即日起,贵阳贵安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街面巡查百日攻坚专项行动
...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贵阳贵安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街面巡查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为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巩固提升贵阳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
2023-09-02 00:53:00
应对恶劣天气,潍坊市启动流浪乞讨人员集中巡查救助活动
...障服务中心联合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启动恶劣天气下集中巡查救助活动,合力为寒冬里的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保驾护航。2月1日白天,潍坊市基本民生保障服务中心配合公安、城管等部门组成
2024-02-03 20:50:00
...自广西的流浪乞讨人员。2022年10月,宁阳县救助管理站在巡查时发现一名女子在街头流浪。该女子神志不清,只能说出自己是广西人,具体的家庭地址及相关信息均无法清晰表达。根据当时
2023-02-28 07:59:00
...助站吧。”2月12日,天涯区民政局开展流浪乞讨人员街面巡查救助工作,做好做实做细助推三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当天晚上,天涯区民政局联合辖区社区、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天涯分局等部
2023-02-14 04:1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
“十四五”期间池州进出口规模翻番 首次进入全省前9位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池州市“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池州市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5-11-11 11:39:00
一次从垃圾车上的跌落,让56岁的父亲至今躺在ICU中。而比巨额医疗费和严重伤势更让家属感到无助的,是事故背后那个无人承担的责任“真空”地带
2025-11-11 08:22:00
“天然气公司为了支撑从我家房顶穿过的黄色燃气管道,偷偷在我家屋顶上建了两个长方体的水泥墩。”陕西铜川的任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称
2025-11-11 08:22:00
11月3日,陕西汉中胡家营镇群星村村民舒吉波(45岁)与69岁的父亲舒代坤联手,成功营救一名因车辆落水而昏迷的群众。据救人者舒吉波回忆
2025-11-11 08:23:00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举家迁移,入住新小区后却发现今冬要跟孩子一起受冻了。”丹桂苑小区业主赵先生说,他希望热力公司能考虑一下已入住业主今冬的生活
2025-11-11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