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聊城:用工业思维做强现代农业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24 17:2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聊城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张洁 吴兆旭) 5月21日,在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实验室,来自山东农业大学的学生正在进行草莓组培实验,培养脱毒草莓苗,真正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

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利用多功能日光温室,种植140亩张妃、粉玉等国内外优质草莓品种,凭借世界先进的玻璃温室三层立体种植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产量是普通玻璃温室的5倍多,年产量达70万公斤。眼下,有了山东农业大学专业技术研发团队的技术加持,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在这里成为现实。“大部分草莓苗带有病毒,容易生病,进而造成植株大面积死亡,对生产不利。我们通过种苗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获得脱毒苗,实现工厂化育苗,提高种苗质量和果实品质,加快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博士后陈秋菊告诉记者。

我市围绕“一链一院”建设,将工业发展的创新思维、管理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移植到现代农业,积极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的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实现工农融合、生态循环,全力打造集科研、科教、示范、推广、旅游等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作为我市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链主企业,信发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山东农业大学联合成立聊城市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研究院,建设现代设施农业产业研究院实验室、日光温室等,积极探索适应发展的管理运行模式,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强市建设。“我们充分发挥设施农业的产业优势、借力山农大的科研创新优势,提升现代农业的竞争力,推动聊城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该产业园所在的茌平区乐平铺镇小刘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兵说。

“一链一院”协同创新。我市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抓农业,建立“平台共建、技术共研、资源共享”的政产学研合作机制,大力推进生态农业、智慧农业、设施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流通体系、经营体系,全面提升农业全产业链价值,推动链条延伸,依托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聚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4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城市茌平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业化、智能化、循环化
...张秀荣像往常一样,步行3分钟,前往“家门口”的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上班。在这里,她一个月可以轻松拿到3300元左右的工资。作为曾经在外风吹日晒的“打零工”者,2022年9月张秀
2023-03-07 23:15:00
...初秋时节,走进位于茌平区乐平铺镇小刘新村的信发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扑面而来的是这样一幅生机勃勃的场景。这个1000多亩的产业园引进、消化、运用了以色列、荷兰、日本等多个国家的
2023-08-10 10:14:00
...县获评全国小麦制种大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省现代农业强县,产业振兴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好。与莘县相邻的阳谷县是山东省畜牧强县,全县畜牧业产值3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
2023-06-30 10:59:00
本文转自:聊城日报李长萍在参加农业界别小组讨论时强调汇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推动农业更兴旺农村更美丽农民更幸福本报讯 (记者 赵宏磊) 12月28日下午,市委书记李长萍在
2022-12-29 10:43:00
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聊城全力打造沿黄齐鲁粮仓
...组织+小农户+农服组织”成熟模式,有效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全市农民合作社达到16000余家,家庭农场5000余家;创建国家级示范社37家,省级示范社303家。
2023-11-18 11:36:00
要有“跳出农业抓农业”的思维
...大数据等工业元素不断渗透、融合、替代传统要素资源的现代农业,“吃农饭”不再是种几亩地、养几头猪那么简单,而是要在产业的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只有树立“跳出农业抓农业”的思维,善
2024-04-08 02:17:00
用工业化思维做精现代农业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用工业化思维做精现代农业沈 程■记者观察沈 程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记者在走访南宁火龙果种植基地的时候,惊讶于当地数千亩连片种植的火
2023-11-10 07:24:00
建制村物流服务全覆盖,聊城打造平原特色乡村振兴新路径
...市建设,探索打造具有平原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壮大现代农业打响聊城蔬菜品牌聊城市将守牢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底线,建成“吨半粮”产能区60万亩、智慧农田50万亩;连片推进蔬菜设施
2024-01-13 14:28:00
如何以工业化思维改造提升传统农业
...波)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供给,扎实推进助农增收。农业稳,天下安;农业兴,基础牢。过去一年,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24.
2024-01-25 09:0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