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西宁晚报
本报讯(通讯员 贵组宣)“芒种芒种有收有种”。芒种时节,贵德县河阴镇大史家村大片的蒜苗丰收了,在村蒜苗种植基地,绿油油的蒜田里,30余名农人正加紧抢收蒜苗,不远处的长把梨、软梨长势喜人,收获指日可待。“今年,我流转了村里600亩土地,尝试开拓了蒜苗种植基地,其余的种了油菜和蚕豆,我们大史家地处黄河南岸,气候温润、水质良好、土壤无污染,你看,种出的蒜苗叶茎饱满、秆白叶绿,品质很好,预计今年每亩蒜苗地收益1.2万元。”蒜苗基地负责人孟晓东说道,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大史家村今年开拓的蒜苗种植基地,让不少附近村民以及隔壁德吉家园的易地搬迁户实现了家门口务工。蒜苗的种植、管理、采收需要大量人工,部分村民不仅把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增加收入,还能就近到蒜苗基地务工增加收入。
孟红莲是大史家村村民,家里人口多开支大,她平日里既要照顾老人和孩子,还要干家务活,不能外出务工。“我平时家里要操心的事儿多,不能长时间外出务工,刚好家门口有招工的,收拾完家务就出来挖蒜苗,一天也能挣个一百多元,这对于我们农村妇女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孟红莲抖甩着蒜苗上的土,高兴地说道。
眼下,正是第一波蒜苗收获的季节,在大史家村蒜苗种植基地,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田间的农人脸上乐开了花。“河阴镇已形成了以大史家村为中心的蒜苗种植基地,今年效果好的话,下一步我们将辐射带动南片的邓家村、童家村等附近村庄种植蒜苗,让‘蒜苗经济’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河阴镇人民政府副镇长杨忠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2 06: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