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
龙安区首届贡杏丰收暨民俗文化节:
“贡”聚龙安 “杏”好有你
贡杏种植人员展示自家产品
贡杏丰收节开幕式上的舞狮表演
□本报记者 梁亚杰 文/图
这是贡杏行业的大聚会,更是特色农产品展销的好平台。6月1日,龙安区首届贡杏丰收暨民俗文化节(以下简称贡杏丰收节)在龙安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开幕,该区贡杏产品在走向行业联合、齐力擦亮品牌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开幕式上,民俗文化演出团队进行了即兴表演,军乐队、腰鼓、秧歌等节目催热了现场氛围。马投涧镇中心小学舞狮社团参加了当天的演出,12名学生组成的舞狮队吸引了全场观众的目光。带队负责人朱冬霞说:“我们学校有舞狮社团,孩子们在贡杏丰收节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赢得了大家的掌声,也为贡杏丰收节添了彩。”
把贡杏品牌打出去,这是马投涧杏农共同的心声。在马投涧镇,人们种杏的历史悠久,最初以北大岷村为主,后逐渐延伸扩展至数个村,形成了规模化、较集中的种植区域。相传,明朝成化年间,大岷杏被选为皇家贡品,“马投涧贡杏”的美誉开始传播。2013年,“马投涧贡杏”入选安阳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龙安区形成了以马投涧镇为主的规模种植区,全区贡杏种植面积有1000余亩,年产量100万公斤,产值近千万元,“马投涧贡杏”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贡杏丰收节开幕式现场设置了贡杏展销区、贡杏文化区、非遗文化展区和特色农产品展区等四大展区,其中,贡杏展位20个,非遗文化展位和其他农业特产展区各10个。观众欣赏完精彩的民俗表演,沿路步行可现场购杏,也可通过展板了解种植起源、传说故事和诗词创作等贡杏主题文化,还可以通过查看各贡杏采摘园负责人联系方式,进行集中采购、体验采摘乐趣。贡杏丰收节将持续15天,龙安区农业农村局共邀请马投涧镇19个贡杏采摘园联合参与该活动。
李辉是马投涧镇北大岷村种杏较早的农户之一,从2011年起便开始从事贡杏种植及销售。目前,他经营的贡杏种植面积约3亩。他说:“我家的贡杏个儿大汁多甜度高,平时销售主要靠亲戚朋友圈带动,目前还没有和超市门店合作。参加贡杏丰收节,希望可以多卖出一些贡杏,提高销量。”
李天顺也是一位贡杏种植户,他认为,虽然马投涧镇贡杏名声在外,但在种植及销售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大家各干各的,过于分散。”李天顺说,“举办贡杏丰收节是杏农联合起来提高市场占有率的表现,这对我们杏农有很大好处。”
首届贡杏丰收节虽以推广贡杏为主题,但又为其他特色农产品展示做了充分考量。在特色农产品展示区,安阳市亿天米业有限公司的富硒小米,马家乡贾家村以桑葚果实为原料制作的桑葚饮料、桑葚酒,善应镇黑玉村的手工红薯粉条等产品也大放光彩,引得观众驻足了解、采购。秦氏木雕、马投涧剪纸、相西李氏古建彩画技艺等非遗文化更增加了贡杏文化节的文化含量,增进了人们对龙安区非遗文化的了解。
龙安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金河介绍,龙安区委、区政府始终不遗余力地关心、支持该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年初,龙安区出台了《2024年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方案》,成立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4个产业发展课题组和4个服务保障组,聚焦贡杏等特色农产品,开展种、加、销全产业链研究,并在“人才、良种、市场、保险”4个方面提供保障。陈金河说:“‘马投涧贡杏’种植历史悠久,它口感佳、营养价值高。举办贡杏丰收节,就是要把贡杏的品牌打出去,引导杏农阔步走向市场、实现行业联合、提高产品价值。在这方面,我们农业部门将鼎力支持,使‘马投涧贡杏’持续做大做强,也希望大家对包括‘马投涧贡杏’在内的龙安特色农产品给予关注、支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3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