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阳泉日报
夜市“烟火气” 走胃更走心
——从评梅广场夜市看平定县“烟火气”集聚区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7月8日,星期六,平定县评梅广场夜市迎来客流高峰,众多消费者来这里消费“打卡”。“烟火气”在食客的推杯换盏间进一步升腾。
消费是社会大生产的起点,也是终点,是连接生产、流通、分配的关键环节,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直接体现。璀璨的灯火点燃黑夜,几尺见方的摊位涌动着消费生机。一盘盘麻辣鲜香的烤串、一屉屉热气腾腾的包子、一杯杯沁人心脾的冷饮、一份份香气四溢的烤鱼饭……百米长的评梅广场夜市,各种香味扑鼻而来,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人们在这里大快朵颐、痛快畅饮。
手里端着鸡汁豆腐串,嘴里喝着“网红”饮料,结束了一周的工作,家住平定县岭秀华庭小区的刘杰来到评梅广场夜市,感受人间“烟火气”。34岁的刘杰说,他小时候放暑假时常同母亲逛夜市。每个星期,母亲总会给他买一样玩具,四驱车、悠悠球、变形金刚……在刘杰印象中,夜市不仅是童年的记忆,更是快乐的源泉。
有买就有卖。每天下午,经营轰炸大鱿鱼特色小吃生意的朱海洋早早来到摊位前,收拾卫生、准备食材。他说,夜经济作为都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乘着平定县启动“烟火气”集聚区建设的东风,他正“掘金”夜市。
人间“烟火气”,当数夜市浓。然而,要想打造一个可持续的“烟火气”集聚区,不能只有夜市,也不能只有美食,还需要丰富经营业态、完善配套服务、培育消费习惯……夜市或许只是一个起点,一个切入点。
政府是“烟火气”集聚区的管理者和治理者,也是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决策者。如何发挥“中枢调配”的作用,创造更好更优的消费环境,让老百姓敢消费、愿消费?平定县没有简单粗暴地与“大排档”看齐,而是有效利用现有的商业体系,做好城市的“规划师”和“设计师”。平定县布局了“砂淘街”、冠山书院小镇、阳春楼十字街等点位,形成“1街2区3圈5便民点”的“烟火气”集聚区,最终达到点亮一个点位、带动一个商圈、升腾整座县城“烟火气”的目的,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持续提升。
商户是“烟火气”集聚区的“主引擎”。区别于日间消费形态,平定县不满足于简单的“灯光夜市”,而是围绕业态丰富、特色鲜明目标,打造包含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多元形式的夜间消费市场,让人们夜间生活有了全新的“打开方式”。在评梅广场夜市,除了各种美食,还有售卖运动鞋、衣服、儿童玩具的摊位,以及电音表演、儿童游乐设施等。据粗略统计,评梅广场夜市每天的人流量可达3万人次。
“烟火气”集聚区的红火需要市场发力,也离不开有效管理和周到服务。在评梅广场夜市走一圈,地面无明显垃圾、秩序井然、消防通道畅通……这样的场景,全然不同于人们对传统夜市“脏乱差”的印象。考虑到夜市对环境的影响和安全问题,平定县规定入市商贩需自备垃圾袋,自觉做好摊位周边的保洁工作。同时,平定县组建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开市时轮流在街上巡逻,维护经营秩序,规范停车、疏导交通。
此外,平定县城管、环卫、市场监管、交通等部门,共同发力为“烟火气”集聚区护航。平定县城管执法队队长李永强介绍,他们采取“疏堵结合、宽严相济、严之有度、宽之有序”的办法,合理划定经营区域,规范商户经营行为。此外,平定中环洁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根据夜市规模、营业时间、客流量等实际情况,制定相应作业方案,增派保洁力量,开展精细化保洁;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将印有食品安全法相关知识的宣传单分发给商户,提高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识;平定县东方世纪公交客运有限公司延长部分公交车运营时间,做好公交线路夜间保障工作,方便市民出行。
“白天上班够累了,晚上去夜市,我首选家门口的。”市民张永刚说。目前,平定县“烟火气”集聚区分布在多个区域,多点开花让市民出门就能逛夜市。然而,对于习惯了“听着新闻联播做饭,看着天气预报吃饭”的部分人而言,如何让市民愿意走出家门去消费,还需要引导和培育市民的消费习惯,进而拉动城市消费。
平定县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平定县将进一步完善规划、做好服务,拉动消费新引擎,提升城市“烟火气”,持续打造有影响、有特色、有温度、有品质、接地气的消费环境,让“烟火气”持续抚慰人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5 08: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