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三国时期,刘璋是怎么当上益州牧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5 06:20:00 来源:戏说三国

刘璋和刘备及刘表一样,都是汉室宗亲,不同的是刘璋及刘表是汉景帝之子西汉鲁恭王刘馀的后裔,而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算起来五百年前,刘璋、刘备、刘表都是一家人。

一、刘璋是怎么当上益州牧的?

汉灵帝末年,刘璋的父亲刘焉自请为益州牧,刘焉带着儿子刘瑁进入益州,之后便成功控制了益州,刘璋是刘焉最小的儿子,当时他和两个哥哥一起留在京城,因为参与了马腾与李傕之间的斗争,刘璋的两个哥哥被李傕所杀,刘璋在庞羲的保护下来到了益州。

三国时期,刘璋是怎么当上益州牧的?

刘焉

公元194年,刘焉去世,刘璋在赵韪等人的拥立下,成为益州牧,到公元214年刘备攻占成都,算起来刘璋统治了益州20年时间。刘璋在统治益州期间,平定了甘宁、沈弥、娄发等人的叛乱,还有以赵韪为首的益州本土豪强势力的反叛也被刘璋组织东州军平定。

刘璋统治益州的这20年时间,是整个中原最乱的时期,董卓被杀后,李傕、郭汜等人相继控制汉帝刘协,由于频繁发生的战争,以及凉州地区不断有羌人及军阀的叛乱,导致长安周边的三辅地区不断有流民南下,经过秦岭和汉中,到达益州躲避战乱,刘璋在执政期间,接收了大量的流民,此外还有中原和荆州的流民,刘璋把这些人组织起来,称为东州兵,这些人就成为刘焉和刘璋父子的执政基础。

三国时期,刘璋是怎么当上益州牧的?

刘璋

因此,算起来刘焉、刘璋父子也是外来势力在益州建立的政权,刘焉、刘璋父子是江夏郡竞陵人,今湖北天门人,刘焉初入益州时,先依靠本土势力打击叛乱的黄巾军,然后再利用东州兵打击益州本土势力,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利用流民为主的东州兵执政,有利于刘焉的政权稳定,刘璋基本上继承了这一政治理念。像法正、孟达这些人都是从长安附近的三辅来到益州的,也就是东州兵的一部分。

二、刘璋是怎么败给刘备的?

赤壁之战期间,曹操收降了荆州,眼看着曹操就有可能打败刘备与孙权,统一江南,所以刘璋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派出张松出使曹操,目的就是结交曹操,看能不能给自己找条后路,但是曹操不待见张松,张松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张松回到益州后,劝刘璋结交刘备。

张松这个人很有趣,他是益州成都人,标准的本地人,还是刘璋手下的益州别驾从事,这可是刘璋手下最高级别的官员了,但他把刘璋政权的命运放在个人喜好之上,因为曹操不待见张松,所以张松就结交刘备,故意来对抗曹操,包括迎接刘备入川也是张松的主意。

三国时期,刘璋是怎么当上益州牧的?

三国局势图

刘璋最终接受了张松的建议,一是因为外来威胁,曹操当时准备攻打汉中张鲁,张鲁一旦被曹操打败,接下来就是益州了,二是刘璋的内部也存在不稳定因素,庞羲、李异等将领居功自傲,而且益州本土豪强一直对刘璋不服,内外交困之下,刘璋只能迎立刘备入川。

刘璋迎立刘备入川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刘备把汉中张鲁打败,然后借助汉中,依靠险要的地势阻挡曹操进入汉中,这样就能巩固政权了,但是刘备到达益州后,并没有攻打张鲁,而是停留在葭萌关,笼络人心,然后刘备又耍了一个花样,说是孙权和荆州受到曹操攻击,准备率军回荆州支援。

刘备这一出本来就是计谋,没骗到刘璋,反而把张松急倒了,张松急忙给刘备写信不要走,因为在此之前,张松已经把刘璋出卖了,连益州地形图与兵力部署图全部手绘提供给了刘备了,张松已经把宝全部押在刘备这边了,刘备现在要走,张松不是傻了吗?于是赶紧给刘备写信,结果这信被张松的哥哥张肃发现,张肃大义灭亲,告发到刘璋那去了,于是刘璋杀了张松,与刘备反目成仇。

三国时期,刘璋是怎么当上益州牧的?

张松与法正

这事看上去就像是刘备的计谋,以张松的死换取了刘备攻打益州的名正言顺,刘备率军从葭萌关一路南下,攻打益州,所经之处,攻无不克,涪城之战,吴懿投靠刘备,绵竹之战,李严、费观投靠刘备,再加上之前投靠刘备的张松、法正、孟达,刘璋手下纷纷背叛他投靠刘备,最终刘备兵临成都,刘璋在简雍的劝说下,以及马超率军到来下,投降了刘备,刘备从进入益州到夺取成都,用了差不多3年时间。

三、刘璋为什么会众叛亲离?

导致不断有人背叛刘璋并投靠刘备的原因就是两个字:暗弱。

这也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形容刘璋的为人,所谓的暗弱,意思就是:不明事理、懦弱无能。刘璋的最高政治诉求与刘表其实是一样的,就是:割据一方。但是在当时的形势之下,刘璋割据一方显然是不现实的,刘璋连一个张鲁都无法搞定,他如何能割据一方呢?

三国时期,刘璋是怎么当上益州牧的?

刘璋暗弱

进入益州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从荆州向西沿着长江水陆并进,另一个是从汉中沿着秦岭南下,赤壁之战,孙权和刘备在荆州挡住了曹操,所以曹操后来把发展方向放到了关中,曹操继续发展的话,肯定会收降张鲁,平定汉中,从汉中攻打刘璋的,刘璋是无法抵抗曹操的,他是守不住自己的益州,张松、法正、孟达、吴懿、费观等人都背叛了刘璋投靠刘备,就是认为刘璋的暗弱是守不住益州的。

所以刘璋的政治诉求实际是无法实现的,既然无法割据一方,就得另寻解决益州的办法,刘璋看不出来,但张松、法正等人看得很清楚,张松是益州别驾,官职、地位很高了,为什么要不继续依附刘璋呢?

因为张松看出刘璋将来会守不住自己的益州,与其陪着刘璋一起玩完,不如重新找个主公投靠,平庸的人是看不到未来的,只有那些有才能的人才能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张松和法正都是有才能的人,张松与刘备见过面后,认为刘备这个人是雄主,有能力夺取益州,才会投靠刘备,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这是张松背叛的原因。

三国时期,刘璋是怎么当上益州牧的?

张松

法正背叛刘璋的原因与张松类似,但有一点不同,法正是不受刘璋重用的,法正在刘璋手下只担任过县令和校尉的官职,这样的低级职务显然不是法正的期待,以法正的能力来看,他当益州的二把手都没有问题,法正经常感叹自己情才不遇,有能力没处使,因为刘璋不是一个英明的主公,而是一个暗弱的主公,所以法正背叛刘璋有两个原因:一是为将来做打算,二是情才不遇,另寻高就。

孟达背叛刘璋的原因与法正是一样的,孟达手下有四千余家部曲,这可是超级豪强,四千余家部曲少说也有一万多人,这个势力在益州都是数一数二了,整个益州就算100万人口,孟达的部曲就占了百分之一,还得不到刘璋重用,你说孟达不背叛才怪。

三国时期,刘璋是怎么当上益州牧的?

法正

吴懿和费观可是刘璋的亲戚,吴懿的妹妹吴氏是刘璋哥哥刘瑁的妻子,也是后来刘备的皇后,费观是刘璋的女婿,连亲戚都背叛刘璋,也见刘璋当时的形势和结局,很多人都不看好了,只不过吴懿和费观是在战争中投靠刘备的,原因就是战争的形势显示刘璋大势已出,他们得为自己将来考虑,投靠新的主公。

李严背叛刘璋、投靠刘备的原因与吴懿和费观相同,刘备当时都打到绵竹了,逼近成都,再打下去,刘璋没有任何悬念能守住成都,晚降不如早降,所以李严也投降刘备了。

三国时期,刘璋是怎么当上益州牧的?

刘备

刘璋在对待百姓与袁绍和刘虞是一样的,袁绍是爱民如子,百姓敬重,刘虞打仗甚至不忍心烧毁了百姓的房子,导致被公孙瓒打败,刘璋也是不忍心百姓受到苦难,拒绝了益州从事郑度建议坚壁清野拖垮刘备的建议,所以刘璋这个人在对待百姓方面是很仁慈的,但这个仁慈解救不了他暗弱的性格。

刘璋失败最大原因就是:暗弱,他无法准确地为自己寻求一个政治前途,这就是不明事理,同时也无法准确地控制并约束手下,比如张鲁不听刘璋号令就是证明,更是错误地迎立刘备入川而引狼入室,这就是刘璋的懦弱无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5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们的命运抉择
...将军,假节。221年,刘备称帝后,封马超为骠骑将军,凉州牧,斄乡侯。刘备给了马超很高的官职、地位,但由于不信任马超,不肯给马超实权。马超在刘备帐下,一直过得谨小慎微,郁郁不得
2023-10-10 07:41:00
...下。当然,因为没有得到重用,孟达和法正一起背叛了益州牧刘璋。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听闻曹操欲遣司隶校尉钟繇征讨张鲁,因此惧怕曹操得汉中后兼并益州。张松遂劝刘璋迎接刘备入
2024-06-18 06:01:00
...结局?一、王累《华阳国志》中记载:王累,新都人也。州牧璋从别驾张松计,遣法正迎先主,主簿黄权谏,不纳。累为从事,以谏不入,乃自刎州门,以明不可。王累(?——211年),广汉人
2023-07-04 22:35:00
...生地上来看,费诗是益州本地人士。所以,在刘璋担任益州牧的时候,费诗为其效力。对于益州牧刘璋来说,让费诗担任绵竹县的县令,这在汉末三国时期,无疑是一个比较小的官职了。公元212
2024-06-04 11:07:00
刘备坐拥益州,为何对仅有两郡的张鲁无可奈何
...国时期,出现了多次鸠占鹊巢的情况。比如袁绍原本是冀州牧韩馥的手下,却逼迫韩馥让出了冀州牧的宝座。再比如刘备原本拥有徐州之地,却被吕布反客为主。当然,对于刘备来说,也曾上演了一
2023-04-23 10:01:00
盘点三国时期,背叛曹魏的6大名将,你知道都有谁吗?
...君臣待见,导致他羞愧悲愤而终。二、孟达孟达,曾是益州牧刘璋的部将,他和张松、法正等人觉得刘璋暗弱,瞧不上刘璋,最终背叛刘璋,帮助刘备夺取了益州。汉中之战时,孟达又跟随刘封夺取
2024-08-20 14:30:00
法正和李严为何叛刘璋投靠刘备?
...历史上掀起浪花,但刘璋毕竟一方诸侯,军阀,刘璋是益州牧刘焉的幼子,在父亲刘焉死后继任益州牧。典型的官二代。现在比较可以确定的是,在关羽失荆州以后,刘璋投奔东吴在秭归病逝。长子
2023-06-27 05:40:00
孟达帮助刘备入川夺取益州,为何却投降曹魏?
...越秦岭、大巴山,来到了蜀地谋生。他们投靠了当时的益州牧刘璋,不过并没有受到重用。法正很有才能,“久之为新都令,后召署军议校尉”。由于不受重用,法正、孟达这些人感到壮志难酬,就
2022-12-24 12:56:00
法正之乱:三国时期蜀郡的政治风波
...越信任,甚至超过好了诸葛亮。《三国志》载刘备自领益州牧后,封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也就是说刘备不仅把作为政治中心的蜀郡交给法正治理,而且是首席核心
2023-11-19 21: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纸上烽烟|打响青岛武装抗日第一枪的红色作家周浩然
编者按:八十年后,抗战的炮声犹有余响。回望那段生灵荼毒、国运飘摇的岁月,英雄的先辈们奋起抗暴,以血肉之躯抵御虎狼之师,守住了民族的尊严和生机
2025-08-27 06:43:00
抗战中的太原:血火王兴坪 忠魂护家园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王兴坪惨案遗址(资料图片) 1938年2月,齐世铭的东山抗日游击队被整编成714团独立营,在王兴坪村建立了根据地
2025-08-27 07:04:00
铁骨铮铮响 血尽志未消——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三)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安葬着这样一位烈士,贺龙元帅赞誉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2025-08-27 07:55:00
1951年上映的影片《新儿女英雄传》讲述了抗日战争初期,冀中白洋淀地区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水上猎户组成的传奇游击队——雁翎队的故事
2025-08-26 09:23:00
中国空战史上对撞敌机第一人陈怀民,不要为我悲伤、不要为我难过,为了国家百姓,死的有价值!1938年,22岁飞行员陈怀民,不顾安危撞向日军飞机,壮烈牺牲,没想到女友竟纵身一跃,跳入
2025-08-26 10:42:00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发动卢沟桥事变。佟麟阁: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佟麟阁女儿:父亲不会变老,我想再抱抱他,父亲牺牲时那年我只有15岁……
2025-08-26 10:42:00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真正的君子,就算没人监督,也能守住本心,不会因为环境隐蔽就放纵自己。然而现实中
2025-08-26 15:04:00
读方志 行贵州 | 岩脚镇:繁华商埠和川盐集散的古驿道
在贵州西部,群山脚下、廻龙溪畔坐落着一座百年古镇——岩脚古镇。岩脚旧称羊场,位于六枝特区北部,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2025-08-26 15:32:00
铭记抗日战争历史,传承烽火岁月精神 ——“信”火相传大学生退役士兵实践团红色寻访之旅
202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用血肉之躯铸就的胜利丰碑
2025-08-26 16:56:00
泉畔寻踪,诗里访城—— 山师附小2024级8班雏鹰小队访泉研学记
鲁网8月26日讯近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2024 级 8 班雏鹰小队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访泉之旅。此次活动从充满古韵的百花洲出发
2025-08-26 16:56:00
大皖新闻讯 泛黄的纸张,铅印的文字,穿越八十余载时空,静静诉说着昔日的战火纷飞——这便是珍藏在安徽省档案馆的《抗敌报》
2025-08-26 21:08:00
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的夹烟墙画,有人投诉认为不妥,理由是会误导青少年,并建议把鲁迅抽烟换成握拳动作。投诉是好心,但有些过度操心了
2025-08-27 01:56:00
巧设诈降计 杀敌显神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齐世铭故居。(资料图片) 如今,在杏花岭区东山腹地有个风景优美的村庄叫窑庄村。抗日战争时期,东山地区抗日游击队队长齐世铭的故居就在这里
2025-08-26 07:49:00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二)“我自从‘九一八’东北事变、‘一二八’上海抗战之后,悲愤交集……仓卒离家
2025-08-26 08:00:00
山河历劫难 燕赵赤子心——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一)编者按 在抗日战争中,燕赵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
2025-08-25 08: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