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孙君文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昨日闭幕。在链博会“南京日”专场活动中,有5个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作为江苏省省会、长三角特大城市、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南京是辐射长三角、联动东中西的重要枢纽门户。今年以来,南京在深化“枢纽文章”上持续发力,从新开沿江码头补上南京水上立体交通网的关键拼图,到直达巴黎的航线架起连通欧洲核心枢纽的空中桥梁,再到以链博会为纽带拓展“朋友圈”“宁”聚新动能,南京通过“枢纽流量”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雄心愈发清晰。
数据是最有力的注脚:今年上半年,禄口国际机场出入境旅客突破133万人次,同比增长6.87%;每个周末,有超1380趟列车、逾30万人次进出南京南站;南京港外贸内支线常年保持长江流域密度第一,水上动脉通达全球……如今,南京高端要素“引力场”、城市能级“助推器”的枢纽功效日益显著。
然而,南京的追求并不止于“流量”。年初印发的《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发展专项规划(2024—2035年)》,核心目标直指“流量”向“增量”的跃升。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城市,南京拥有陆港、海港、空港、生产服务、商贸服务五类国家物流枢纽,资源禀赋优越。同时,南京也深知,能否构建起高效畅通的要素流通“通道”,决定着未来发展的高度与速度。
何以撬动能级跃迁?关键在于转化。那些奔涌而来的“流量”,不仅是看得见的旅客与货物,更蕴含着信息、资金、技术等无形资源,孕育着创意碰撞、机遇交融的无限可能。近年来,南京致力于提升变“流”为“留”、化“流”为“增”的能力,把地理通达转化为经济链接,将交通节点升级为价值创造中枢。无论是新开航线的精准布局、“双机场”格局的前瞻谋划,还是南京北站、北沿江高铁等重大工程的加速推进,底层逻辑始终不变:变“枢纽流量”为“发展增量”,让各类要素在这座城市高效集聚、创新重组,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步伐。
从“天下文枢”的昔日辉煌到“国际枢纽”的时代定位,于南京而言,这既是基于自身禀赋的深度考量,也是勇挑大梁的必然要求。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南京以枢纽为笔、流量为墨,定能书写城市发展的崭新篇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21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