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果然财经|百年桃林的甜蜜新传,看蒙阴新老农人如何“桃香接力”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7-30 21:13: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佳琪 魏银科

桃子,一种长在中国的世界水果,曾被达尔文证实中国是桃子的故乡。在中国人心中,桃子自古就有着长寿、爱情的象征。《山海经》里写夸父追日,死后丢弃的手杖化为桃林;《西游记》中的神仙和妖怪,更是对桃子有着一种近乎崇拜的情结,王母娘娘的蟠桃吃一口就能“永生”,堪比唐僧肉。

而山东种植桃子的历史可追溯至夏商时期,后羿曾用桃木杖击杀家臣,说明夏朝初年东夷地区(今济宁地区)已有桃树;战国时期在齐鲁地区已广泛种植;从明代开始种植的“肥城桃”至今仍享誉全国。在今天的临沂蒙阴,在一代又一代“新老农人”的接力下,改变着桃子在中国市场的占有格局。

百年桃香路:蒙阴大孙官庄的甜蜜变迁

七月盛夏的田间地头,正是桃子下树成熟的季节,在成熟桃子的存储仓库,妇女们正忙着分拣、包装运往全国各地。记者跟随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高都镇大孙官庄村党支部书记孙国庆走在山上的桃林:“蒙阴县种桃历史有二百多年,全县71万亩果园,年产值超20亿斤,就连我们村里种桃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村里老一辈的种植户见证了蒙阴桃子发展的历史变迁。”孙国庆说。

果然财经|百年桃林的甜蜜新传,看蒙阴新老农人如何“桃香接力”

(左:大孙官庄村党支部书记孙国庆,右:大孙官庄村老村支书孙孝团)

老村支书孙孝团和孙云成老人都种了五十多年的桃子,他们向记者回忆道:“20世纪60年代,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村里在县林业局任职的孙秉文推荐村里结合土地特点种植经济树,大孙官庄村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始了桃树种植产业的发展。我们这辈人都是这样过了大半生,靠着种桃解决了温饱问题、逐渐富裕,这满山的桃树养育了几代村里人。当时山下面栽莱阳梨树,中间种花椒、枣树,上面种松柏,在村北和村南种植了桃树。当时一毛钱能买十斤桃,有很多人买。”

据孙云成回忆,20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后,时任村支书孙秉武号召种桃,村民孙志礼率先响应,从肥城引进“秋风蜜”蜜桃,带动全村品种换代。说起这几十年来种桃的变化,孙孝团感慨万千:“村里的桃树栽在山上、岭上,老一辈人都靠自制的土炸药给土地松土。桃树怕旱,过去就一担担步行挑水上山灌溉,后来有了抽水机,直到前些年水利设施大提升,有大水泵将水抽到山顶或者岭顶的蓄水池,水管通到各家地里,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能坐在家里一边喝茶、一边浇山上的桃林。”

起初品种少、成熟期只有七天,过去交通不便,靠驴车、自行车赶集叫卖。后来品种增多、道路交通发达,桃子也开始走出了山东,最远买到了海南、新疆。近年来电商兴起,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全国大部分地区第二天就能实现送达。多方面配套的完善,让大孙官庄村里的桃产业发展越来越好,桃子也越来越甜。

新老农人的接力赛

让蒙阴蜜桃卖得更好、走得更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致富路,大孙官庄如今的接力棒也交接到了90后新农人的手里。

孙国庆是一个“桃迷”,他除了大孙官庄村支书这个身份,还有一个身份是宣传蒙阴蜜桃的“网红达人”。除了村里的日常工作,孙国庆一有闲暇时间,就会拍短视频段子、帮助村民搞直播卖桃,“我就是想让更多人知道、品尝到蒙阴蜜桃,把好水果推广到全国,带动乡亲们的收入涨上去。今年3月份蒙阴桃花盛开的时候,当时我们的短视频全网播放量最高时达到了1000多万。”

果然财经|百年桃林的甜蜜新传,看蒙阴新老农人如何“桃香接力”

(大孙官庄村民在桃林照看桃树,记者摄)

孙国庆也是伴随这片桃林长大的一代人,说起桃子他也有很深的乡土情:“在我小时候,桃子就卖几毛钱一斤,现在乡亲们种的桃子轻轻松松就能卖到五六块,甚至十几块一斤,这背后是我们对于优质品种不断升级的‘执念’,也是得益于电商渠道对整个产业的带动。全县通过电商渠道帮助村民销售桃子的年轻人不断涌现,电商渠道差不多能给村民增收20%~30%左右。”

在拓宽渠道、增收致富的背后,老村支书孙孝团也有着隐隐的担忧:“种桃子是很辛苦的,现在村里种桃还是以50岁以上的“老农人”为主,80、90后一代的新农人从事种植工作的少,基本围绕在桃的运输、销售方面。”

孙国庆说:“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计算过。估计再过15年,在桃树的种植上,会出现一个“新老农人”断代的情况,所以我们现在也在提前布局转型,村里到时会把农户分散的土地集中流转到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统一经营、承包,用高产高效的新技术去管理桃林,去解决这个问题。”

谈到大孙官庄村未来的发展,这位90后的村支书充满了信心:“靠山吃山,新一代农人也有新的方式,我们既要学习老一辈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把这座大山赠予我们的宝贵财富进行充分发挥,也要结合现在的电商平台将蒙阴的蜜桃卖到更远的地方,我为我们蒙阴蜜桃代言,加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30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养兔老农 正高职称
...养孩子一样对待兔子。 文/片/视频记者王鑫通讯员公茂栋蒙阴作为中国长毛兔之乡,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长毛兔。今年57岁的公为迎作为养了40余年长毛兔的“老江湖”,是当地家喻户晓的“
2023-01-14 05:04:00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南通开发区:迎老送新传递报国“接力棒”“战友们,我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请祖国放心,强国有我……”新兵们响亮而坚定的回答声在会场久久回荡。9月15日,南通
2023-09-18 00:29:00
鲁网7月18日讯在山东的产业版图中,蒙阴蜜桃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闪耀着独特光芒。它不只是一种水果,更是一条完整且极具活力的产业链,见证着山东品牌的崛起与辉煌。蒙阴,这片位于北纬35
2025-07-18 17:43:00
“金”风万里,蜜桃飘香
...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能将一颗桃子孕育成人间至味,蒙阴这方水土便注定不凡。如今,你要来写蒙阴,就不能只写蒙阴,要写北纬35°的桃花源,写红色革命的沂蒙精神,写金融活水浇灌下的
2024-08-01 18:50:00
因为一句承诺,临沂蒙阴父子接力守护无名烈士墓53载
...不满30(岁),都是20(岁)出头的小伙子。”在临沂市蒙阴县棋盘石烈士陵园内,公茂文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墓碑,他讲到烈士的事迹时激动地嘴角止不住颤抖。10年前,公茂文从父亲公方进
2024-04-05 14:42:00
栽下桃千树 摘得万两金
...转自:黄石日报黄国华努力经营生态农场,重点打造百亩桃林,带动当地村民就业——栽下桃千树摘得万两金游客在桃林里采摘桃子初夏,正是新港园区金海管理区大洪村蜜桃成熟的时节。21日一
2024-05-22 07:59:00
...,登上崮上草原,鸟语花香,景色宜人。地处沂蒙山腹地蒙阴县岱崮镇的山东岱崮地貌旅游区内,人气不减。“在旅游区,可以参观体验岱崮地貌地质博物馆、崮上草原、梯田花海等景点,其中,最
2023-08-10 19:06:00
连云港东海县桃林镇一轿车坠入河中,两人被困车中
近日,在连云港市东海县桃林镇,一辆轿车坠入河中,两人被困车中,包括一位81岁的老人。危急时刻,民警毫不犹豫,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救人,在热心群众的帮助下,完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
2024-01-30 20:39:00
两代新乡贤接力共富桃
...中风,身体素质大不如从前,但他不愿放弃阳坑村的这片桃林。于是,他叫回在杭州做生意的儿子黄云霄。黄云霄放弃城市白领身份,到山里当上了果农。“为了保证水蜜桃的良好品质,我们采用套
2023-08-08 02:3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有楼盘假期首日到访超300组,紫金山下、南部新城新盘日均到访超百组“吸睛”假期,“好房子”点燃南京楼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浩何钢国庆假期
2025-10-08 08:05:00
人机对弈五子棋 孩童“发掘”古生物双节期间,南京科普场馆人潮涌动,科创科普双向赋能,体验形式升级□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9月是新修订的科普法施行后首个全国科普月
2025-10-08 08:05:00
青春华章 | 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
怀旧展复刻人文记忆,“画中人”重现市井繁华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邓露洁“一条长江路
2025-10-08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宁工萱)电梯故障排查效率提升3倍,AI工具两天内玩转多场景应用——日前,南京工匠学院电梯基础与实务
2025-10-08 08:06:00
“城管蓝”值守巡查管好“街面的事”,“环卫橙”清运垃圾确保街巷整治中秋月满科巷时,“蓝”“橙”守护烟火气□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10月6日清晨6时多
2025-10-08 08:06:00
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发布通知,对2025年散煤“清零”工作作出部署。其中明确,今年要实现散煤“清零”,并持续开展清洁供暖“回头看”
2025-10-08 08:09:00
近日,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新建二跑道顺利通过行业验收,标志着三期改扩建工程关键环节已全面达到行业标准,为年内投运奠定重要基础
2025-10-08 08:09:00
2025黄河流域九省联动中秋赏月活动,10月7日晚在晋祠园林中心晋文公艺术博物馆举办,中秋团圆之际,沿黄九省区再度携手共赴一场跨越山河的文化盛宴
2025-10-08 08:09:00
央媒看太原10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以《博物馆“潮玩”创新 让文物融入现代生活》为题,报道了晋祠博物馆在展示文物
2025-10-08 08:10:00
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
10月5日,无人机航拍京礼高速赤城服务区西南侧山头上的烽火台。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服务区管理部门以“一区一特色、一区一主题”为核心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累计建成30对集公共服务美食购物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10月5日
2025-10-08 07:44:00
多姿多彩 畅享假日
10月3日,游客在承德避暑山庄游玩。9月25日至10月6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举办“山庄升明月·金秋共此时”主题活动
2025-10-08 07:44:00
记者走基层丨河北博物院:文物“活”起来 趣味体验多
10月6日,游客在河北博物院参观“方寸春秋——中国古代玺印展”。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这里太奇妙了!灯光一亮,古代玺印上的文字就投射在墙上
2025-10-08 07:46:00
记者走基层丨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考古研学课 模拟挖“宝贝”
10月3日,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研学讲师向孩子们介绍文物考古工具。 河北日报记者 陈 正摄研学课堂能有多大
2025-10-08 07:47:00
夜游秦皇小巷
10月6日晚,游客在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游玩。国庆节假期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人流如织游客逛集市、观演出、品美食畅享假日欢乐时光秦皇岛市海港区持续激活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在满足群众假日休闲需求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10月6日晚
2025-10-08 07:48:00
走进村史馆 探乡村文脉①丨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
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走进定州孟家庄村史馆开栏的话乡村深处,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村史馆散落其间,不仅讲述着一个个村庄的时光变迁
2025-10-08 07: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