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估值超 80 亿独角兽爆雷!靠“吹牛”骗取 10 亿融资,2000 万月活中 95% 是“机器人”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6-27 20:00:00 来源:CSDN

整理 | 郑丽媛

出品 | CSDN(ID:CSDNnews)

“一家初创型企业,想要获得 10 亿融资,需要具备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曾放话对标 Facebook 的即时通讯应用 IRL(IN REAL LIFE)来“现身说法”了: 简单,会吹就行。

据外媒 The Information 报道,近来一位 IRL 发言人表示:根据董事会的调查结果显示,IRL 对外宣称的 2000 万月活用户中,其中有 95% 都是“机器人”。

估值超 80 亿独角兽爆雷!靠“吹牛”骗取 10 亿融资,2000 万月活中 95% 是“机器人”

IRL 是什么?

自 2019 年推出的 IRL,其全名为 IN REAL LIFE,最初的定位是帮助用户发现有趣的线下活动,但后来在疫情的影响下,其定位逐渐转变为推荐线上活动,例如在 YouTube、TikTok 等平台中搜寻较受欢迎的线上活动,包括直播、电竞赛事等。

到了 2020 年 11 月,IRL 看到了人们对群组聊天和消息对话的巨大需求,又推出了群组功能,而这一定位,正好吸引了许多不常使用 Facebook 的年轻用户。

“我们正在为不使用 Facebook 的这一代人建立 Facebook 群组和活动。”IRL 前 CEO 兼联合创始人 Abraham Shafi 曾表示,群组是社交网络的一个关键领域,而“ 恰好没有其他产品真正专注于下一代的这一领域”。

于是,后来 IRL 的定位更偏向于一个群组消息社交网络,并且与国外其他群组消息社交平台(Facebook Messenger、WhatsApp、Telegram 等)不同,IRL 更致力于希望用户能通过发现新的群组、社区和活动来扩展其兴趣和激情,即为用户提供交友和有意义的体验。

根据 IRL 官方介绍,其社交发现网络能让用户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社区:“人们可以在 IRL 探索页面上寻找许多组织和兴趣。 无论一个人的个人网络如何,都可以在 IRL 的生态系统中交到朋友。”

软银领投,IRL 募集超 2 亿融资,誓做“西方微信”

凭借这样的特性,IRL 表示在刚成立两年后的 2021 年,用户总数已达到 2000 万人,其中月活用户多达 1200 万——在 15 个月内,IRL 用户总数增长了 400%。此外,IRL 每天能协调 200 万次活动,该数据仅次于 Facebook,用户使用 IRL 应用的时间超过 3 亿个小时,累计信息发送量也超过了 10 亿条。

每一条数据,似乎都在彰显着 IRL 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因此在 2021 年 6 月 15 日, IRL 宣布完成了总额 1.7 亿美元 (约 12 亿人民币 ) 的 C 轮融资。

该轮融资 由软银旗下的“愿景二号基金(Vision Fund 2)”领投,而除了软银之外,后续 Dragoneer、Goodwater Capital 和 Founders Fund 也都参与了本轮融资,使融资总额超过了 2 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此轮融资后,IRL 的 估值直接达到了 11.7 亿美元(约 84 亿人民币),成功跻身独角兽企业行列。

当时,IRL 前 CEO Abraham Shafi 还表示:“我们正在建立一个信息社交网络, 想要实现的大愿景是将 IRL 打造成西方的微信——一个消息传递的超级社交网络。”

95% 的用户是“机器人”,IRL 即将倒闭

两年 2000 万用户、估值 11.7 亿美元、跻身独角兽企业……随便拎出一条 Tag,对于任何一家初创企业而言都预示着极好的发展形势,于是 IRL 也“趁热”在 2021 年进行了扩张,巅峰期大约有 100 名员工。

然而仅一年过去,去年 IRL 就解雇了大约 25 名员工。当时,Abraham Shafi 在邮件中鼓励员工要“适应”和“自律”,并例举了 WhatsApp 在只有 55 人的团队下发展到了 4.5 亿用户:“我知道不是每个人都会想走我们正在走的路,但对于那些想挑战自己极限、发现自己能力的人来说,我司的这种文化就是为你准备的。”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裁员潮下, 部分员工开始怀疑 Abraham Shafi 坚称“IRL 月活用户已达 2000 万”的说法,还有一位员工因在公司内部研究此事而被解雇。此后,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对 IRL 展开了调查,即 IRL 在向投资者描述其业务表现的方式是否违反了证券法。

结果到了今年 4 月,IRL 董事会暂停了 Abraham Shafi 的 CEO 职务,而这似乎也暗示了 IRL 的用户数据似乎确实有问题——果然,IRL 董事会在调查后得出结论: 什么月活用户 2000 万,里面 95% 的都是“机器人”!

一位 IRL 发言人表示,接下来公司即将关闭,并会向股东返还剩余资本:“ 基于这些发现,大多数股东都认为公司无法持续下去。”

网友:“为什么软银总是被骗?”

眼看着 IRL 从曾经的巅峰到如今倒闭的结局,不少同为初创企业的业内人士对此感到唏嘘。

▶ 专注于儿童保育市场的 Winnie 首席执行官 Sara Mauskopf 直言:“ 要在没有欺诈的情况下创立一个真正的企业,这意味着 几乎不可能在几年内就达到‘独角兽’地位。”

▶ Outlier.ai 前首席执行官 Sean Byrnes 也调侃道:“之前有很多次,我都被问到为什么我的公司没有像 X 那样快速增长,结果发现:原来 X 一直都是个骗子。”

同时,IRL 通过造假数据骗取巨额融资的行为,也令不少网友心疼起了“大冤种”软银(注: 软银 2021 年财报显示,公司该财年投资损失约 1800 亿人民币) :

▶ “ 为什么软银总是被骗?”

▶ “软银是什么风投中的傻白甜吗?好像他们投资的一切都建立在‘相信我兄弟’数字上的握手交易。”

参考链接:

https://fortune.com/2023/06/25/irl-shutting-down-startup-admits-95-percent-of-messaging-app-users-were-fake/

https://techcrunch.com/2023/06/26/irl-shut-down-fake-users/

▶李彦宏:文心大模型 3.5 版本推理速度提升 17 倍;ChatGPT 访问量增速大降;Linux 6.4 发布|极客头条

▶ 上云一年烧掉320万美元,Ruby on Rails 之父:“下云”成功,五年能省700万美元!

▶ 苹果的 Vision Pro 会重蹈谷歌眼镜的覆辙吗?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7 21: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孙正义大举反攻:痛失AI风口,科技行业“造王者”能重回巅峰?
...市场调研公司PitchBook的最新数据,细数全球26只生成式AI独角兽——即估值逾10亿美元的初创公司——软银只投资了其中一家
2023-07-05 17:36:00
软银、鸿海等向日本机器人初创企业投资超200亿日元
【CNMO新闻】随着科技发展,机器人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机器人产业也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热点领域。7月7日,CNMO了解到
2023-07-07 20:00:00
软银愿景基金、先进制造基金加持,节卡股份冲刺科创板IPO
2023年5月9日,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节卡股份”)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本次拟募资7.5亿元。图片来源:上交所官网公司主营业务为协作机器人整机产品的研发、生产、销
2023-05-10 12:00:00
人工智能+机器人,优必选的机器人市场地位如何?
...优必选将成为我国“人形机器人第一股”。机器人领域的独角兽市场很多人未必听说过优必选这家企业,但优必选在国内机器人市场可谓叱咤风云,成就斐然。优必选是机器人市场的一家独角兽企业
2023-02-02 20:49:00
扛不住了!暴跌99%!明星公司轰然倒下
扛不住了,继Wework之后,在2023尾声又一家共享独角兽企业宣告倒下!12月21日,昔日明星创业公司,美国共享电动滑板车独角兽公司Bird在佛罗里达州正式申请破产保护
2023-12-26 10:47:00
中国企业讲述中国故事︱在小仓库中诞生,快仓让移动机器人走向世界
...千台级”纪录。2021年末,快仓入选胡润发布的《2021全球独角兽榜》,成为上榜的中国5家机器人独角兽企业中的一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立足铁力路388号,杨威和同事们在宝山
2022-12-24 16:35:00
WeWork倒下 共享办公没有神话
...里巴巴”,如今一切化为泡影。WeWork曾是全球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之一,2019年的上市闹剧和软银救火还历历在目。但挣扎了四年之后,WeWork最终还是走到了破产这一步。经历了
2023-11-07 22:57:00
来,认识下大模型时代欧美最夯的18只AI独角兽
...漫于中国。欧美亦然。那些我们还叫不上名字的AI原生代独角兽们,都在争夺一张门票,梦想成为此后十数年里下一代“FAANG”的候选。高端的梦想,只需要最朴素的介绍方式。本文之中,
2023-07-21 15:35:00
本市独角兽企业达114家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本市独角兽企业达114家比去年同期增12家 企业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电子商务、软件服务等领域本报讯(记者 雷嘉)根据12月份最新梳理情况,截至目前本
2023-12-25 00:47: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