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一场无土栽培的“技术战”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17 07: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

一场无土栽培的“技术战”

林琼(左)在指导种植户开展基质栽培。

一场无土栽培的“技术战”

这是一包长着番茄的基质条,基质条下设有基质重量传感器。

眼下,福州长乐区鹤上镇基质栽培蔬菜大棚里的西红柿再迎丰收,大棚里,秧苗翠绿茁壮,红的、绿的西红柿像灯笼点缀其间。“病害少、用药少,安全、优质,成本还低。”种植大户李明锥喜笑颜开,一口气列出了多个使用基质栽培西红柿的优点。

基质栽培是无土栽培的一种,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使用人工基质栽培植物的技术,曾因成本过高让不少种植户望而却步。省农科院土肥所副研究员林琼及其团队集成创新采用廉价、可再生的谷壳、木屑等农林废弃物替代昂贵的椰糠,还利用物联网技术推广无土栽培,远程操控种菜,降低了技术应用门槛。

截至目前,该技术已在福州、宁德、龙岩、漳州及广东惠州等地推广,设施总面积达600亩以上,累计种植面积超3000亩,主要生产番茄、黄瓜、西瓜、辣椒等,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有力助手。

从进口椰糠到本土谷壳

在林琼的指导帮助下,种植户李明锥早在2017年就成为我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土培转向无土栽培。

“该技术发端于欧美,而后在以色列、荷兰、日本等国家广泛生产应用。”据林琼介绍,技术优势明显,但在国内的发展和应用相对落后,根本原因在于成本过高,太“烧钱”。

“烧”在哪里?除了固定的投入,如建造温室、专用栽培基质、水肥一体化系统等,负担最重的是昂贵的基质原料,每两年需换一次。“原来2000元一吨的椰糠,自2020年初疫情暴发后,涨了1倍!”林琼说。

这些椰糠多源于东南亚国家,当销售商的报价从电话那头传来时,林琼恰好在长乐区的一家大米加工厂,看着满地的谷壳,他突然灵机一动:“谷壳木质素含量20%左右,属于难分解有机物料,能否用谷壳替代椰糠,制成经济高效型基质?”

一吨谷壳仅400元,是椰糠价格的十分之一。

动了这个念头,林琼和团队就泡在实验室中,从已有的文献寻找一丝可行性,最终尝试将三分之一的椰糠用谷壳替代,无土栽培小黄瓜苗。“我们花了半个月,论证两个问题,一是检测此类经济高效型基质,在通透性、保水性等方面的数据是否达标;二是谷壳是否会因残留小米粒等造成基质腐烂发霉。”

与已有文献描述的方法不同的是,林琼不使用发酵后或炭化后的谷壳,“发酵,意味着多了一道精细工序,成本就跟着水涨船高”。

此举并非毫无科学依据。“我们将三分之一的椰糠用谷壳替代,并非全量替换,即便谷壳在使用过程产生缓慢的自然发酵,也能通过每日多次的营养液灌溉将发酵中间产物排出基质。”

结果令林琼惊喜:“可行!试验中,所有的顾虑被一一消除。”

2020年5月,李明锥将250亩智能温室大棚的基质全部替换成经济高效型基质。长乐区青禾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也拿出150亩的温室大棚,交替种植西红柿和黄瓜。

2021年初,林琼将技术无偿分享给厦门市江平生物基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摸索出以木屑、谷壳为主要原料生产商品基质,完全替代了椰糠基质,摆脱椰糠“高昂价格”的掣肘。

“无土栽培的成本,每亩可控制在7000元以内,与常规土壤栽培的成本持平。”林琼说,常规土壤栽培的作物还需考虑施肥量,如“吃肥”大的小辣椒,一亩仅施肥成本都要超过7000元,更遑论其他。

在不久前举办的“经济高效型番茄基质栽培技术”现场验收会上,林琼算了下账:经济高效型基质栽培番茄的青枯病、枯萎病两种病害发生率0.07%,显著低于常规土壤栽培的16.01%;番茄平均亩产7060公斤,比常规土壤栽培增产420公斤,增加6.3%;番茄精品果率为79.2%,显著高于常规土壤栽培的72.7%;每亩种植效益比常规土壤栽培增加4317元,纯收入增加3776元。

物联网远程操控种菜

技术含量高,曾是无土栽培的一把双刃剑。

作物营养供应完全来自营养液。“需要根据植物需求与不同的生长周期,精准确定营养液配比、浓度、pH值,以及滴灌的频率、用量。”李明锥说。

智能温控大棚采用物联网技术的出现,让种菜变得简单。

李明锥在广东惠州市有一家果蔬专业合作社。大棚内,设有湿度传感器、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等,一包长着4株番茄的基质条被安放在指定的木板上。

“整个系统实时采集温室内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信息,温室内的光合有效辐射信息,以及基质和作物的重量信息,进而得到作物蒸散量,即重量的减少量。”林琼说。

传感器将数据传输至后台程序,林琼可通过手机App随时了解温室环境、基质含水率及番茄蒸腾速率等实时信息,还可根据获得的信息通过手机App对远在广东的基质栽培番茄进行营养液配方和灌溉程序的调整,保障蔬菜瓜果的健康成长——

随着番茄从三叶小苗长至第一朵花开放,林琼从App获悉作物每天的营养液吸收量明显上升了,将原本一天四次的灌溉改为一天五次;

番茄转色不均匀时,经验老到的林琼当即判断前期氮肥过量导致缺钾,添加硝酸钾,及时为番茄补充营养;

……

李明锥的儿子小李大学毕业后,就接管了这家果蔬专业合作社,“我完全是门外汉。得益于物联网技术,远在福州的农业专家就能帮忙打理,大棚农业迈向了自动化转型道路”。

另外一家远在西藏山南市的农业公司,在林琼的指导下,也将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到种植领域,通过物联网管理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了多种果蔬的种植生产示范和栽培技术研发。

值得一提的是,林琼与团队通过为普通国产施肥机加装计量泵,将其改造成可用于大面积无土栽培的自动化精准水肥供应系统,为合作社节约设备投资50万元以上。

无土栽培“技术战”仍在继续。这段时间,林琼正忙着和团队开发一款“基于黄瓜蒸散量和机器学习的基质栽培智能灌溉系统”。“期望在基质栽培营养液灌溉这方面实现智能化,减少人工干预。”林琼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7 08: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科技小院如何带动大农业
...后,是1500多亩由科技小院团队实施的双季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田,绿油油的禾苗长到了一尺来高。“2个月后,这里的优质稻预计亩产将超过550公斤,比传统水稻每亩增产约40公斤。
2023-05-10 10:17:00
提升瓜苗“气色” 瓜农尝到甜头
...采收的西瓜品相非常好,每个棚收入增加了近千元。这项技术门槛低,操作也简单,真正为我们瓜农带来实惠。”近日,吴忠市利通区高闸镇朱渠村试验地的农户段新平说,自从使用了营养土,困扰
2023-01-31 06:55:00
防虫网、地膜……胡陈洋芋有了“新房”
...摘草莓一样轻轻一摘就能将洋芋收入囊中。这项洋芋栽培技术是胡陈乡今年下半年引进试验的马铃薯基质覆盖多次收获栽培技术,并试种成功。马铃薯基质覆盖多次收获栽培技术栽培的洋芋(央广网
2023-12-16 16:39:00
“量身定制”种出好果
...人李旭说,除了选用好种子,他们还采用科学的基质栽培技术。基质栽培,顾名思义是利用基质进行种植。此前,中心在蔬菜领域的基质栽培取得一定成果,这是第一次应用在水果品类上。记者在现
2023-12-21 08:04:00
“太空种菜”有什么不一样
...到植物的正常生长。因此,微重力条件下的水分养分供给技术是空间植物栽培的关键。 如何实现太空“种菜”为解决微重力条件下的水分养分供给问题,科技工作者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从
2023-06-11 02:15:00
互助首次引进 马铃薯“雾培法”技术
...泉 雷有镜 摄影报道)近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马铃薯微型薯(原原种)“雾培法”生产技术,并获得成功,这是青海省内首次引进应用的一项农业育种新技术。对进一
2023-10-27 00:03:00
“太空菜园”迎丰收,“天宫”种菜如何实现?
...才能与周围环境进行正常物质交换。因此,水分养分供给技术是太空植物栽培的关键。而第二个难点是舱内没有太阳光线照射,喜欢光照的植物不易生长。不过实验柜里有人工光源,可以为植物提供
2023-12-08 10:50:00
空中致富果 “莓”红映春节
...化,江西聚鑫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引进了草莓无土栽培新技术,采用此技术种植出的草莓也被形象地称为“空中草莓”。东坡空中草莓园以先进智能温室技术及空中草莓栽培技术为依托,集智能化控
2024-01-31 09:44:00
无土栽培已不存在技术瓶颈 为何传统土壤栽培仍是农业生产主角?
普通市民与无土栽培技术的距离,没有想象中遥远。我国无土栽培技术经过半个世纪发展,已能够伴随着植物盆栽、阳台蔬菜,陆续进入城市生活,在居所里占得一席之地。而在农业生产的前沿,无土栽
2023-12-19 09:3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胃癌预防,从了解胃镜筛查开始
日常生活中,“胃不舒服”是常有的事。吃点东西就肚子胀气、胃里反酸灼烧、动不动就腹部痛,大家往往习惯买点药对付一下,但需要警惕的是
2025-11-13 06:45:00
全面解析慢性胃炎的防治与护理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就像食品加工厂,日夜不停地处理人体摄入的各类食物。但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以及饮食结构发生改变,慢性胃炎成了高发的消化系统疾病
2025-11-13 06:45:00
癫痫患者的记忆力为何会越来越差
癫痫是以脑内异常放电引起的周期性惊厥为特点的一类神经疾病,这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中,记忆减退是癫痫病人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损害
2025-11-13 06:45:00
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如何正确服药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又称甲减症,是一种甲状腺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就目前甲减症的治疗方法与大家进行分享
2025-11-13 06:45:00
脑梗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
脑梗,也称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因为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或者脑软化,导致大脑供血不畅,造成局部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等情况
2025-11-13 06:46:00
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石辉兵:直肠癌如何进行科学防控,应注意什么
直肠癌病因复杂,由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及遗传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多数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癌变过程涉及多阶段染色体改变与基因参与
2025-11-12 14:06:00
脚后跟开裂、皮肤粗糙皲裂,不只是缺水!东城中医医院杜兵主任提醒:防治遵照这三步
近日,气温持续走低,天气寒冷干燥,皮肤不知不觉间变得粗糙皲裂,尤其是脚后跟,不仅干燥起皮,有些地方甚至还开裂了!通常认知是觉得缺水了
2025-11-12 14:08:00
专访上海都市医院“保宫”专家杨冰:帮女性患者保全子宫,是我的毕生追求!
在妇科肿瘤领域,如何在高质高效解除病痛的同时,完整地保留女性的器官功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一直是医学专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2025-11-12 14:09: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杜若桑:经期大便干结难排,多是“津亏肠燥”
杜若桑,针灸推拿学博士。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房繁恭主任,房繁恭卵巢早衰&盆底病工作室成员。擅长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卵巢早衰
2025-11-12 14:38:00
全科医生的专业选择:新西兰籍医生在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成功接受CAR-T治疗
近日,上海嘉会国际肿瘤中心再传佳音:一位罹患多发性骨髓瘤的国际患者,在接受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CAR-T治疗后康复良好,已于10月底出院
2025-11-12 15:57:00
深圳永福医院:便秘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在当今的快节奏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便秘问题的困扰。根据研究,大约有15%的人口受到便秘影响,而这个比例在老年人和长期久坐的人群中更高
2025-11-12 15:58:00
传承古方,科技赋能:益肾安神口服液获准再注册,守护国人健康睡眠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信息显示,由通药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经典中成药“益肾安神口服液”已正式获得吉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再注册批准通知书(通知书编号
2025-11-12 15:59:00
一位肺癌患者写给未来的独白信
“未来,愿你去更多的城市,看更多的风景,岁岁无虞,平平安安!”75岁的王叔在一封写给未来的信里,对自己留下了这段寄语。书房外
2025-11-12 16:01:00
宿松“舌尖名片”出炉, 十六道菜品被授予“滋味宿松宴”特色菜称号
大皖新闻讯 为挖掘本土美食底蕴、打造地域特色品牌,11月11日,“宿松滋味·有滋有味”——滋味宿松宴评选活动圆满举行。来自全县各地的三十余名厨师同台竞技
2025-11-12 17:09:00
【义诊预告】泰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二科糖尿病日义诊邀您参与
鲁网11月12日讯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为“糖尿病与幸福感”,旨在全面提升糖尿病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为增强公众对糖尿病的防控意识
2025-11-12 1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