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讲得了相声,看得懂水浒
义乌首位外籍医生:
我的一半是
“中国制造”
阿马尔在医院食堂打饭。吴馥梅 摄
阿马尔在台上说相声。
受访者供图
阿马尔在陪两个儿子下棋。
受访者供图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二楼门诊室外,一位身穿黑色碎花衫的女士低头扫了眼手里的挂号单,瞧见里面一个外国面孔的医生,又抬头看了下门牌。最后,她终于确定自己没走错房间,抬脚踏进了屋里。
“您好,请坐。”医生用流利的汉语问道:“您的名字是什么?哪里不舒服?”……问诊过程很顺畅。准备离开时,她问出了内心的困惑:“你是中国人吗?长得好像外国人。”
“我是也门人,更是新义乌人。”阿马尔是义乌首位外籍医生,自1997年来到中国,他在这里学习、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他总说,自己的一半是“中国制造”。
老外医生的一天
院里院外,阿马尔每天的24个小时忙碌且规律。
他一般七点起床,穿上笔挺的衬衫和锃亮的皮鞋,从公寓步行几分钟前往医院食堂。水煮蛋和豆腐脑是他每日早餐的必选项,有时候会加个红薯或玉米,豆腐脑里则会洒满葱花,再加一些醋、酱油和辣椒。
早上八点,阿马尔将准时开启一天的工作。戴着灰色头巾的伊拉克少女、来义乌商城采购的伊拉克商人、在义乌外语学校任教的南非妇女……在国际门诊,来问诊的大多是国外人士,偶尔也会有专门来找他看病的中国人。不间断的问诊中,阿马尔无缝衔接着中文、英文和阿拉伯文。
午饭依然是在医院食堂解决的。遇到认识的同事,他会专门拐道过去热情地打招呼。在与他相识近八年的同事陈星眼中,阿马尔是一个性格谦和、待人礼貌的绅士。“有个细节,每次他见到我都会轻微点头弯腰和我打招呼,对待病人也很耐心。”
下班回家的阿马尔会先辅导14岁和11岁的儿子完成作业,然后陪5岁半的小女儿去楼下溜达。阿马尔的三个孩子都出生在中国,早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妻子也会熟练地做清蒸鲈鱼、干煸四季豆等中国菜。“大盘鸡做得比饭店还好吃,做法是从抖音上学的。”
门诊工作之外,阿马尔还是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的老师,与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们携手,将中国医疗技术带向远方,触达更广的人群。
绿皮火车上的第一堂中文课
时光倒回1997年9月,18岁的阿马尔第一次来到中国。从也门乘坐十几个小时飞机抵达北京后,他坐上了前往山东的绿皮火车。
手拿搪瓷杯在车厢穿梭的人、硬卧过道里狭窄的小桌板、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第一次搭火车的阿马尔,对沿途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因为那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个东方大国。”
沿途,因为兴奋,阿马尔拿着一支蓝色圆珠笔,在棕色小本子上记个不停。过道旁的小桌子边,坐着一对退休的教师夫妇,头发有些白了,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那对夫妇用一种好奇又有礼貌的眼神看着他,后来忍不住用英文问他来自哪里,在记什么东西。是巧合也是缘分,阿马尔前去的山东大学,正是这对夫妇毕业的学校,“当时我一句中文都不会,他们教了我很多词语。”
你好、谢谢、早上好、晚上好、对不起……每学一句常用中文,阿马尔就翻一遍手里红色的英汉小词典,试图锁定对应的词,然后在棕色笔记本上用阿拉伯语来标记汉字的发音。
绿皮火车上萍水相逢的这八个小时,成为了阿马尔的第一堂中文课。而这两位素不相识的退休教师夫妇,则是他对中国人的初印象。
如同绿皮火车外转瞬即逝的风景,钟表上的时间也在飞速流逝着。二十多年过去了,能讲一口流利中文的他,早已不需再借助那本小小的红色英汉词典。尽管如此,绿皮火车上的这一场景却始终印刻在他心里。直至今日,他仍在为当时未留下联系方式而遗憾:“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再见面。”
相声逗哏的“林冲梦”
在山东大学学了一年汉语之后,阿马尔去了天津医科大学。其间,朋友偶然的一次邀请,打开了他相声世界的大门。
第一次在茶馆听相声时,他迷茫地捧着手里的茶杯,完全搞不懂大家的笑点在哪里,只觉得好奇,为什么是“听”相声而不是“看”相声?后来,去的次数多了,他越听越明白,也渐渐喜欢上了这种“中国式幽默”。
后来,他来到浙江大学读博,在杭州上城区的一个小剧场里,有了第一次登台说相声的经历。身穿藏青色大褂,站在铺着红色桌围子的小桌前,阿马尔当起了逗哏。虽然排练了很多次,但面对台下几十位观众,他还是紧张得一直冒汗。当扔出的“包袱”响了,台下观众哈哈大笑时,阿马尔又觉得无比满足,“我觉得相声的魅力就在于现场的互动。”
来自阿拉伯半岛西南端的阿马尔,熟读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喜欢统一六国的秦始皇,了解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爱看《康熙王朝》、《铁齿铜牙纪晓岚》、《三国演义》等古装电视剧。
其中,他最喜欢的还是《水浒传》中的“豹子头”林冲。误入白虎堂、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每个情节他都了然于胸。《水浒传》里侠肝义胆的兄弟义气深深打动了他,而在梁山之外,阿马尔也有自己的“林冲梦”。
“我透过林冲好像看见了自己,他满足了我的一切想象。”他感慨,希望在现实世界中,自己也能活成林冲的样子,坚持原则,豪爽仗义,不随波逐流。
所有的青春和梦想都挥洒在这片土地上,作为“一半的中国制造”,阿马尔早已习惯这里的点点滴滴。他说,选择定居中国,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因为这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都是他所期望的。“我想把父母也接到中国来,这是我目前最大的愿望。”阿马尔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3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