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村村有好戏 | 王成允:小鸭蛋大产业,黄河滩区的致富带头人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16 18:41: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记者 丁安顺 康岩

水泊梁山出好汉,也出松花咸鸭蛋。位于梁山县小路口乡的梁山县水泊食品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水泊食品)是远近闻名的松花蛋、咸鸭蛋加工厂,这里的咸鸭蛋蛋白细嫩柔软,蛋黄红黄松沙,油露滴滴,风味别致;松花蛋更是松花朵朵,若隐若现,茶色蛋白,橙色蛋黄,犹如琥珀含珠,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村村有好戏 | 王成允:小鸭蛋大产业,黄河滩区的致富带头人

“来来来,家人们,这是我们生产的双黄咸鸭蛋,这已经流油了……”10月10日,记者在水泊食品展厅看到了总经理王成允正在直播平台,为粉丝们讲解自家生产的咸鸭蛋。“在网上直播带货已经有两年时间了,从2021年的1万多粉丝,已经涨到了20多万粉丝。”王成允说,现在每天都会开播一两个小时,可以销售五六百枚。

王成允秉承梁山好汉的“忠义”精神,坚守“做企业必先做人”的从业理念,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从不赚昧心钱。同时,公司生产的“忠义”品牌松花蛋、咸鸭蛋所需的原料,全部来自东平湖自然放养的麻鸭蛋,由熟练技术工人眼看、手敲、严格挑选后,在秉承传统配方腌制的基础上,采用烘干、吹风、检测等现代科学工艺制作而成。该工艺对产品的色、香、味做了改进,食用更安全、更健康、更放心。

为了使企业快速发展,先后引进50台蛋制品加工设备,拥有腌制、筛选、灭菌、包装等一流的先进生产流水线。王成允说,“之前3万多斤鸭蛋的包装需要130多名工人,如今只需要9名工人就可以完成,大大增加了生产效率。2022年,公司销售收入达到2.3亿元。”

村村有好戏 | 王成允:小鸭蛋大产业,黄河滩区的致富带头人

“一人富裕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富。”王成允说,公司采取“公司+村庄+贫困户”的模式,带动周边贫困户发展养殖和种植,与黄河滩区15个村、887户群众,签订种植购销杂粮的协议书,每名群众增收1300多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6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邹平市码头镇:以文兴镇 走好“文旅融合”新路径
...文化内涵。以文赋能,打造“金码手造”文创品牌。利用黄河滩区丰富的蒲草资源,发展草柳编技术,探索形成了“党委+基地+带头人+妇女”的生产经营模式,成立“金码手造”巾帼创业共富工
2023-12-09 22:29:00
牡丹区李村镇:发展黄河滩区特色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
...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指示要求,以打造黄河滩区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为目标,立足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积极探索滩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突出
2024-12-28 13:42:00
菏泽东明:“沿着黄河去普法” 法治春风进万家
...织保障是有力开展普法工作的前提。2022年3月,东明县在黄河滩区菜园集镇1号村台鲲鹏新村举行了“争当排头兵 法治率先行--‘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暨“沿着黄河去普法”活动启
2023-09-13 15:59:00
沿着黄河遇见海|从满目黄沙到绿树成荫 这个黄河边的小村子如何焕发新生?
...,是滨州黄河生态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变滩区拆违为生态景点的典范。景区位于滨州市滨城区市西街道办事处小街村村台旧址,原先存在着以部分小手工业作坊为代表的违章建筑群,
2023-10-12 09:54:00
...水窝子,过上好日子。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实施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总体目标,袁坊乡历时5年,圆满完成第一批米厂、李祥庄两个
2024-05-18 02:00:00
提案追踪丨黄河流域河南段生态修复之“变”:奏响黄河滩区的“敕勒歌”
...地植树造林,生态环境效益仍然不高。自2019年《河南省黄河滩区优质草业带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实施以来,兰考、中牟等地进行了草业带的示范推广,主要是苜蓿、青贮玉米
2024-09-14 15:19:00
...卷,这里便是鄄城县旧城镇六合新村。六合新村是鄄城县黄河滩区4个迁建村台中面积最大、搬迁人数最多的代表性新村,因涉及武西庄、西周楼、三合村、毛洼、王庄和苏庄6个村,故名六合新村
2023-11-07 15:58:00
鲁豫两省交界处,黄河滩区拍到大鸨
...,黄河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和修复,越来越多的候鸟选择在黄河滩区越冬。这些候鸟当中,就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摄影李鲁源闪电新闻记者随郓城县艺术摄影学会主席李鲁源,一同前往鲁豫交界
2023-11-25 15:13:00
从逃离滩区到回归社区:一对父女的“回家”之路
...70岁的社区居民常公圣怎么也没有想到,生活那样艰苦的黄河滩区还有迁建的这一天,自己也过上了“梦中的日子”。跟随父亲回到家乡的常兴俊也没有料到,以前想要“逃离”之地,兜兜转转,
2023-10-20 12:0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