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1000万人围观,网瘾奶奶去世了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5-05-27 20:28: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阿珍是一个「非典型老太」。

她沉迷网络游戏,常常抽着烟,喝着奶茶,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小时,旁边还竖着一个手机支架,循环播放短视频。

孙女小柒劝她,阿珍头不回,手不停,叛逆回答:“你管得着吗?”

小柒觉得有趣,将阿珍拍下来,发到社交平台,获得了上千万的浏览,阿珍的日常,成为了无数网友心中理想晚年的具象化呈现。

有人感叹“这不就是我的人生追求吗”,还有人憧憬“等我老了也要这样过” 。

迟来的「叛逆」成为了向往的晚年,也构成了阿珍与小柒故事里,一个精彩的注脚。

然而,一切却在2024年的夏天,随着阿珍的离世戛然而止。

这个夏天过后,阿珍的电脑再也没有亮起。推开卧室的门,小柒也永远无法见到,阿珍吃着冰棍,翘着脚,用遥控器打开风扇的场景。

某种程度上,阿珍与小柒间的陪伴,贯穿起了三代女性的人生,在这些不同时代的故事里,有着女性间的互相托起,也有着血缘带来的坚定支持。

没有终点,也不会消散。

网瘾奶奶不好管

晚上七点,太阳刚刚落山,发烫的电脑主机已经吸满灰尘。

戴着老花镜的阿珍端起奶茶杯喝了一口,脸上的皱纹和老年斑随着笑容先皱在一起,后又舒展——“真好,今天又过了20关。”

喝奶茶的阿珍

阿珍和别的老太太不一样,不喜欢跳广场舞,玩游戏才是她的最爱。

她的网瘾史要从十年前一个叫“QQ农场”的游戏说起。

最初,是阿珍的女儿教会了她在QQ农场里种菜、偷菜。当第一棵生菜被收入囊中,阿珍的眼神突然亮起来。学会之后,她便常常去别人家蹭电脑玩,见着电脑就挪不动步。

那时孙女小柒还在上大学,好不容易盼到她放假带电脑回家,每天天刚蒙蒙亮时,阿珍就蹑手蹑脚地溜进小柒的卧室,视察自己的“庄园”。

眼瞅着开学的日子近了,阿珍很是失落:“哎,以后就没电脑玩了。”就这样,她有了自己的专属台式电脑。

边喝汽水边玩游戏的阿珍很开心

起初小柒怕阿珍沉溺其中,就给电脑设置了密码,阿珍每天早上都等着她给自己打开。

小柒有起床气,起不来。阿珍就在卧室进进出出,弄出窸窸窣窣的声响,实在没辙了,就坐在小柒的床尾生气:“我以后不玩电脑了,你让我玩我都不玩!”

话虽这么说,但当小柒妥协取消密码后,除了操持必要的家务,阿珍每天在屏幕前一坐就是一整天。

游戏精力值有限,一个账号不够玩。阿珍就从儿子、女儿、孙女、外孙女那“搜刮”了7个QQ号,每个都打到了1000多关。

小柒的QQ空间一度被游戏分享刷屏。同学发来消息:

“你号被盗了?” “盗号的是我奶奶,每天早上七点准时偷菜。”

阿珍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

后来,QQ农场的服务器关闭。但阿珍的热情并未因此消减,她开始转战其他游戏,比如开心消消乐。

在游戏里,阿珍给自己起了各式各样的ID名:“红日”“母仪天下”……甚至还给自己和老伴希久起了CP名——“时髦老头”“时髦老太”。

没上过多少学,不认得字母的阿珍,把所有账号和密码都在纸上“画”了下来。

每次登录时都要戴着老花镜,对着键盘一个个核对字母形状——“Q是0的右下角挂了一个点,W是两座倒着的小山,V是一座……”

阿珍的游戏ID之一“时髦老头”

对待阿珍的“网瘾”,小柒的态度有些复杂。

一方面,她觉得阿珍能够接触些新事物,是件好事。

所以当小柒发现,APP上不管是开屏广告还是片头广告,阿珍都一定要跳过去时,小柒立即给她开了各种平台的会员。

每当小柒提出充值,阿珍总要摆出节俭的架势:“花那冤枉钱干啥?” 但如果小柒忘记续会员,阿珍就会敲着显示器边框不停嘟囔:

“你看这个广告,烦不烦。”

早上七点半阿珍已经坐在电脑前玩游戏

另一方面,阿珍的网瘾很大,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小时,屁股都不抬,经常忘记开灯。

早些年,阿珍做过青光眼和白内障手术,小柒担心黑灯瞎火,会伤害她的眼睛,叮嘱她开灯,阿珍却头也不回地甩来一句:

“我的草原我的马,我想咋耍就咋耍。”

当小柒把阿珍的“叛逆”日常发布在社交媒体平台,有关“网瘾奶奶”的日常生活记录迅速走红,评论区反响热烈,网友们纷纷调侃:

小柒把阿珍的日常发到网上后网友的评论

隔三差五,阿珍的口中便会蹦出几个小柒从未听过的新词:

她说自己“醉生梦死”,因为自己白天喝酒晚上能梦见去世的人;说小柒的老叔很“无语”,因为他总是坐在那不说话。

这些日常碎片,在时光里慢慢堆积成温暖的画卷。那时的小柒只感叹奶奶时髦又可爱,却未曾想,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对话,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成为难以割舍的记忆。

阿珍玩游戏不开灯,叛逆回应小柒的劝告

后来,爷爷奶奶相继离世后,小柒反复想起某个午后:

奶奶阿珍左手握着奶茶杯,右手拖动鼠标,喝奶茶的同时,眼睛还不忘盯着电脑屏幕里开心消消乐的游戏关卡看,“unbelievable!”的游戏音效在房间里此起彼伏。

三米开外的布艺沙发上,爷爷希久外放着他最喜欢的快手情感主播视频,“家人们点点红心”的话音刚落,希久就伸出手指戳了戳屏幕。

阿珍注意到,扭头就跟孙女小柒吐槽:“听的什么破玩意儿,也就能骗着你傻爷!”

阿珍拿着家人的照片笑得很开心

当时只道是寻常,那些关于爷爷奶奶的日常,在他们离开后化作小柒记忆里的碎片,在某个触景生情的瞬间,拼凑成一句未曾说出口的想念。

小柒也终于明白:“自由只有站在牵绊的背面才成立,没有了牵绊,自由就充满了失重感。”

桃花,只开一季

1940年,阿珍出生在东北农村,一个靠豆腐磨坊为生的穷苦家庭里。

每天天不亮,爷爷就推着豆腐车满村吆喝。他脸皮薄,总被赊账。可阿珍天不怕地不怕,跟在爷爷后面做收钱小掌柜,谁的面子都不给。

阿珍打小身体弱,母亲也因此不喜欢她。有回她犯了胃病躺在炕头,隐约听见母亲坐在炕沿上自言自语:“就这样还活着干嘛,趁早走了得了。”

母亲打了退堂鼓,但阿珍的奶奶却护住了年幼的阿珍,奶奶对阿珍的母亲说:“不能说那话,你别管了,阿珍就放我这。”

自此,阿珍就和奶奶生活在一起。

小柒带阿珍拍的生日写真

阿珍不记得奶奶的名字,只知道叫王门王氏,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算命师。

奶奶格外娇惯她,农活家务一概不让碰,总说:“姑娘家以后嫁人了得干一辈子,在自己家还干什么。”

村里同龄的女孩,六七岁就开始跟着母亲纳鞋底、拾柴禾,未曾打理过的头发乱蓬蓬的堆在一起,衣服补丁摞补丁;而阿珍的头发永远被奶奶梳得整整齐齐,每天扎成两个俏皮的羊角辫,走起路来一颠一颠。

阿珍就这样无忧无虑的长大,在村里“横行霸道”,是十里八乡嘴里“豆腐坊的要账小魔头”“神婆家的刁丫头”。

十几岁时,阿珍去生产队劳动,头天被派去除草。娇生惯养的阿珍没干过农活,分不清杂草,把刚插好的秧苗全拔了。大队长数落几句,她扭头就不干了,从此生产队再没找过她。

毕竟,神婆家的刁丫头,没人敢惹。

阿珍背着手跟小柒逛超市

18 岁那年,阿珍的父亲觉得她该嫁人了。但是村里没人敢提亲,毕竟她身体不好又 “刁名远扬”。经人介绍,父亲盯上了从山东来的穷小伙希久——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就图个本地户口。

村里张扬跋扈的病秧子阿珍,似乎可以下嫁给这一无所有的外乡人。

就这样,阿珍和希久的婚期定下了。婚礼没有任何仪式,定在大年三十那天,只因为可以和过年一起张罗。

当天,阿珍的父亲赶牛车把她送到希久借住的婚房。这也成为了老两口日后吵架的重要素材:“我压根不想嫁给你!”“我也不想娶,是你爹硬把你送来的!”

后来回忆起这段婚姻,阿珍说:“从小我没受过委屈,吃过最大的苦,就是嫁给了小柒的爷爷。”

小柒带阿珍补拍的婚纱照

婚后,希久招工去了铁路,常年跟着火车跑,很少着家,阿珍就跟婆婆一起生活。

新婚燕尔阶段,距离产生美,小夫妻俩就这样浅尝了一把先婚后爱。

每次希久休假回家,都会帮着阿珍干活,闲下来还会陪她压马路聊天。新婚那年的桃花开得格外的艳,当时的阿珍扎着长长的麻花辫,在希久的印象里,那是阿珍最美的季节。

然而,季节总会更迭。

阿珍希久年轻时

希久不在家的日子长了,婆媳矛盾不断。阿珍不会干活,婆婆便会每次在儿子回家时抱怨。孝顺的希久不敢怠慢,只能端起一家之主的架子:回家后不再做家务,也不再陪阿珍逛街聊天,而是渐渐疏远。

有一回,婆婆跟希久告状时恰巧被阿珍听见。阿珍受不了这夹板儿气,扭头就收拾行李回娘家找奶奶。当希久托人劝阿珍回去时才发现,她已经剪掉了自己珍视的麻花辫。

这些过往成为嵌入阿珍心里的钉子,后来,她常常把“你爷不爱我”挂在嘴边。

阿珍的人生里,新婚那年的桃花,只开了一季。

小柒带阿珍补拍的婚纱照

是孙女,是奶奶

结婚第六年,阿珍终于怀上大女儿。

成为母亲的喜悦没有持续太久,坐月子时,老家传来噩耗——奶奶不行了。

奶奶的离开让阿珍的整个月子,都浸在泪水里。

生与死的命题同时出现,有的命题有解,比如生,有的问题却无解,比如失去与死亡。

从此,阿珍不再是谁的孙女了,她的人生角色开始不断递进:女儿、妻子、母亲。直到,她也成为了别人的的奶奶。

奶奶去世后,阿珍又生了三个儿子。当大孙女小柒呱呱坠地,阿珍迎来了新的角色。

阿珍和幼年小柒

小柒小学五年级时,她那对年轻气盛的父母离婚了,她成为了一笔没人想要的“婚后财产”,被判给了爷爷奶奶。后来,父母分别再婚,小柒彻底成为了阿珍和希久的孩子。

故事掉入了某种固定叙事。

多年前,被母亲嫌弃的阿珍,被奶奶接住,如今,成为奶奶的她,又接住了小柒。阿珍开始学着奶奶的样子,抚养小柒。

在小柒的印象里,阿珍没有凶过自己一句,也从来不让别人说自己。

阿珍和孙女们一起过年

千禧年流行挑染,小柒偷偷染了几缕金发,怕被爷爷奶奶发现训斥,每天在家里躲躲闪闪的藏起头发。结果阿珍看见撇撇嘴:“要染黄色你就全染了,只染那几缕不好看。”

考研结束的那年春节,小柒为了还愿只能吃素。饭桌上大人们劝她吃肉,说她吃素没用。阿珍却说:“我孙女想吃啥吃啥,谁也别管。”

寒暑假回家,不论火车晚上几点到站,阿珍都会等着小柒,一盘热腾腾的韭菜鸡蛋馅饺子,总会在进家门的第一刻端过来,早早睡下的希久也会从房间里出来。

小柒说,那一刻老两口脸上的喜悦,是她一辈子的底气。“一家三口”于小柒而言,早已变为了她和爷爷奶奶。

孙女们一起亲阿珍,阿珍不好意思

而每次离开家,老两口站在小区门口久久地凝视,则成为她一辈子的软肋。

工作后,小柒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总想把假期时间花在旅行上,甚至找各种理由不回家过年。

家里人打电话劝她多回家看看,跟她说“爷爷奶奶真的老了”,小柒因为这句话大哭。每每想到失去他们,恐惧就在小柒的心里蔓延,她总觉得,那一天还远。

小柒带阿珍一起出差

2021年的端午前,小柒与爷爷奶奶约定好回家的日子。

老两口也开始掰着指头数日子。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由于工作调整,小柒归期推迟。

阿珍打来视频:“你爷问你都到日子了,咋还没回来?”小柒无奈回应,自己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回家。

视频那头,希久坐在阿珍身后,默不作声地盯着屏幕,浑浊的眼睛里盛着未说出口的思念。

当晚,希久突然倒下,再没醒来。

希久生病时阿珍陪床

希久葬礼结束后,小柒买了下午的票离开。

以前每次离开家时,希久和阿珍总会一起送她上车,在小区门口看着,直到车子开远。

那次她离开时,阿珍帮着小柒把行李提上车——和往常一样,塞了很多吃的,鼓鼓囊囊的。

上车后,小柒按下车窗让她赶紧回去,阿珍嘴上应和着,脚却一步一步往车开走的方向挪。

车开出去很远后,小柒回头看,发现阿珍依旧站在小区门口。

曾经并排而立的身影从双数变成单数,后视镜里的目光也不再重叠。小柒吸了吸鼻子,回过身,有了答案。

那一刻,她决定回家,留在奶奶身边。

拖油瓶,怕麻烦

希久在世时,阿珍想去旅行,却因为希久只会煮泡面,阿珍总担心他独自生活,无法解决三餐,旅行计划被一再搁置。

希久离世后,小柒动了带奶奶旅行的念头。一来想让阿珍散散心,二来她心疼阿珍为这个家操劳半生,希望她出去看看。

小柒和阿珍的第一次旅行是去云南。

小柒和阿珍在云南过春节

出发前小柒刚刚结束青岛的工作,阿珍要先来找她再一起去云南。

这是阿珍第一次独自坐飞机。下飞机时,空姐让她最后一个下,阿珍急得直跺脚。

一见到小柒,委屈便止不住了:“她还让我最后一个下,我都等不及了。前面的人走老远,我根本追不上他。”

第一次独自坐飞机的阿珍

落地西双版纳后,阿珍对一切都感到兴奋,路边的花,远处的树,她走一路拍一路。后来只要有亲戚串门,阿珍就会掏出手机炫耀。

阿珍不仅喜欢拍风景,还喜欢给小柒拍照片。

当一个白发老太太指导孙女摆pose,路过的人们总会忍不住停下来围观。所以有时阿珍给小柒拍照,小柒会不好意思。

但当小柒的镜头对准阿珍,她却从来不回避旁人的目光,哪怕景区步道上挤满驻足的游客,她也会在取景框锁定的瞬间,摆出一个自认为很时髦的姿势,然后大喊一声——“耶!”

小柒和阿珍在厦门园林植物园

对于要强的阿珍而言,旅行远非游山玩水这般轻松。表面的雀跃下,心理的褶皱早已层层叠叠。

出发去西双版纳前,阿珍对旅行的态度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头一周还兴奋得很:“灶王爷绑腿上,人走家搬”;下一周就开始犹豫,念叨着 “这得花多少钱”。几番拉扯,小柒订票后她才终于说了实话:“我在外面犯病的话,你得害怕。”

在福建时,阿珍总频繁往厕所跑。后来她怕麻烦小柒,干脆白天不喝水,两天后脚踝肿得发亮。小柒发现后追问,她才低头小声说:“喝了水总上厕所,太麻烦你了。”

出门在外,小柒总是紧紧牵着阿珍的手,遇到台阶,便轻声数着 “一阶、两阶”,护着她一步步往下。

阿珍也紧紧攥着小柒的手,因为太过用力,手指会微微泛白,她比小柒更害怕自己摔倒。

老人总是比孩子更加担心自己老去,因为“老去”就意味着“麻烦”。

但小柒却从未觉得阿珍“麻烦”,每次拉着她的手,走在路上时,她记忆里,幼时攥着奶奶温暖的手掌走过大街小巷的画面,正与此刻重叠——那个时候,阿珍也是这样牵着她的手,一步一步慢慢走。

小时候,阿珍牵着小柒的手

长大后,小柒牵着阿珍的手

如今,她想牵着奶奶的手走得更远些。

此后两年间,她带着阿珍走过大理的风花雪月,穿过成都的市井烟火,踏过厦门的环岛细沙,掠过杭州的西湖烟柳……这些地方无一例外,都很温暖。

旅行的间隙,小柒与阿珍一同住在老家。

同住一个屋檐下,祖孙俩各占一间卧室,成了无话不谈的闺中密友。阿珍常说自己是小柒的老保姆,小柒是自己的小护工。

在共处的三年时光里,阳台的花瓶几乎从未空过——小柒隔三岔五便会买几枝向日葵回家送给阿珍,那是她最喜欢的花。

平日里,小柒还老跟阿珍撒娇说“奶奶我好爱你”。

阿珍虽然嘴上嫌弃,一直说 “我不爱你”,但是眼角漾起的细纹却伴随笑容层层堆叠,幸福在阿珍的眼眶中盛满。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夕阳西下,祖孙俩的影子被逐渐拉长。

剩下的时间,却在慢慢变短。

小柒买向日葵给阿珍

葬礼上,是“外人”

和阿珍在一起生活的第三年,由于工作需要, 小柒要去外地一段时间,但她放心不下独自在家的阿珍,所以每天都从可视监控里和她聊天。

有一次小柒和阿珍视频。小柒问阿珍:“我不在你寂寞不?”阿珍却说:“你不在家我可太清静了,没人气我了。”通话结束后,小柒再看监控,发现阿珍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偷偷地抹眼泪。

后来小柒只要有空,就会通过监控查看阿珍的状态。只有看到阿珍和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玩游戏,小柒才放心。

孙女们一起来看望阿珍

有一天,小柒如往常一样打开监控,却发现:

阿珍没有玩游戏,而是在床上一直躺着。小柒觉得不对劲,于是赶紧叫家人陪她去医院。初步检查后,医生说只是老年人常见的问题,小柒这才放下心来。

阿珍喜欢暖和的地方,小柒决定等阿珍身体好点后,带她去海南生活一段时间。

小柒想自己先去海南找到舒适的房子之后,再带阿珍来。然而,房子还没找到,姑姑的电话,却先一步打来。

阿珍的病情没有那么简单。

那天,挂了电话后的小柒,开着车在海边转了一圈又一圈,她的脑海里冒出许多念头。

以往出差时她每天都会跟阿珍打视频,但那几天她不敢视频,不敢语音,只能发文字告诉她,自己过几天就回来。

回到老家后,小柒开始寸步不离地守在阿珍身边。

关于病情,小柒决定,瞒着阿珍。她主动承担起洗衣、打扫等全部家务,唯独将做饭的任务留给奶奶——她既不敢让自己的变化太明显,又想尽可能地减轻奶奶的负担。

阿珍的身体常年与疼痛为伴,她早已习惯依赖止痛药维系日常。那些频繁服用的药片模糊了她对身体的真实感知,阿珍误以为,这次的不适将如同往常无数次挺过来的病痛一样,在药物的安抚下归于平静。

小柒觉得阿珍在午休的场景很温暖

过去,阿珍与小柒也曾聊起过与死亡有关的话题。

阿珍有个习惯,每天晚饭后必须要喝二两半白酒,喝完酒后就是她和孙女谈心的时间。有些话或许只有借着酒劲儿,才能说出来。

阿珍在喝醉后曾说过,希望自己的死亡方式是没有痛苦的,如果得了癌症,希望能够快点离开。她还开玩笑说:“如果到时候我得了什么不治之症,你直接给我下药送走就行。”

但实际上,以小柒对阿珍的了解,阿珍其实就是个“纸老虎”,风一吹,就会散。如果她知道自己的病情,会挺不过来。

病床上阿珍紧紧握着小柒的手

纵使小柒每天都在祈求时间慢一点,但得到与失去,都不由人。

随着生命进入倒计时,许多临终老人都会出现一种典型症状叫“谵妄”,人会越来越不清醒。

阿珍也未能幸免。她常常把别人认成小柒,然后“小柒,小柒”地反复呼唤。

有一回亲戚来探病,阿珍从床上坐起来,当时她迷迷糊糊,认不清坐在对面的是谁。亲戚问候了阿珍两句,见阿珍没回应,就把话头对准了一旁坐着的小柒:“你都这么大了,你得结个婚成个家啊”。

这时阿珍突然变得很清醒,转头对亲戚说:

“结什么婚,成什么家,自己想怎么过怎么过,想结结不想结不结。”

小柒的眼泪在此刻断了线。即使是在不清醒的状态下,阿珍还是那个一如既往护着自己的奶奶。

过去每天晚上阿珍都会给小柒热牛奶

2024年夏天,一个如往常的下午,沉睡的阿珍长叹了一口气,离开了小柒。

阿珍离世后,作为亲属的小柒,需要在一张表格上填下亡者的名字,她一笔一画地写下阿珍的名字,写得很慢,写得很深。

在阿珍的葬礼上,有一个固定环节:亲戚要向阿珍行送别礼,家人回礼。

按照当地习俗,因为是孙辈女孩,小柒不能站在“家人”队列,只能排在亲戚送别队伍的最后一个祭拜。小柒和同队列的亲戚叩头行礼后,她的爸爸、叔叔,堂弟,则作为家人向她回礼。

小柒不理解,为什么他们能够以“家人”的身份出现,而她作为阿珍最亲近的人,却只能站在“亲戚”的队列。

灵堂大门上用毛笔写的“陈府”二字,黑得发亮。小柒很疑惑,属于阿珍的姓氏到底是什么,是来自她父亲的王姓,还是来自她丈夫的陈姓?

阿珍和小柒的姓氏,只有短暂的交集。那个曾经不属于阿珍的姓氏,是将来不属于小柒的姓氏。

阿珍的奶奶、阿珍、小柒,间隔五代人,被动的归纳在某些姓氏之下,然而,能冲破血脉规则束缚的从来是爱。

小柒在沙滩上写下阿珍的名字

小柒很喜欢一本名为《我想做一个能在你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的书,曾经她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在葬礼上,成为那个描述阿珍的人。

然而现实却是,她甚至无法以阿珍“家人”的身份,出席她的葬礼。

于是,她在心里描述着阿珍的一生,千千万万遍。

小柒带阿珍拍的写真照片

葬礼结束第二天,小柒带着行李和阿珍的护照,离开了那个叫家乡的小城。

阿珍生病前,小柒与阿珍约定,有朝一日要带她出国看看。办护照时,阿珍笑得很灿烂,感叹有大孙女在,自己享老福了。

两人的约定终究未能实现,离开的人未竟的幸福,最后都会变成留下的人的遗憾。

阿珍离开了,但她好像又时刻环绕在小柒身边。

后来,小柒在路上看到牵着小女孩的老奶奶,会想起阿珍;咖啡馆里的白发老太太会令她驻足;甚至一幅画的名字是《奶奶的花园》,也能让她看了又看。

小柒看到牵着小女孩的老奶奶,想起阿珍

清明节,小柒托父亲带了一束向日葵,放在阿珍的墓碑前。

一阵微风袭来,向日葵的花瓣舞起又落下。

对小柒而言,虽然与阿珍分别,但在某个平行世界,或许阿珍已经与自己的奶奶团聚,做回了曾经那个自由又快乐的“小魔头”。

而也或许,穿过时间的桥,终有一天,她们都会重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8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全红婵回乡被围观!奶奶给孙女挨个介绍,爷爷站一边默默观察情况
...时间回家。全红婵的老家在广东湛江的农村,她的爷爷、奶奶和父母以及兄弟、姐妹都生活在村子里面。虽然全红婵成了村子里面的大名人,但由于平时在国家队进行训练和比赛,全红婵并没有太多
2022-12-25 10:02:00
孙女带爷爷奶奶旅游:绝不说门票太贵
近日一段孙女带爷爷奶奶去北京旅游出发前先宣誓的视频引发无数网友共鸣↓↓↓视频来源@冲浪达人阿怡在视频中,爷爷奶奶在孙女的带领下,面对广大网友庄严宣誓:“绝不说门票太贵,你玩吧我站
2023-07-23 13:28:00
孙女带爷爷奶奶旅游,出发前要先宣誓?!三个“绝不”看哭网友
来源:北晚在线 近日,一段孙女带爷爷奶奶去北京旅游,出发前先宣誓的视频,引发无数网友共鸣。视频中,爷爷奶奶在孙女的带领下面对广大网友庄严宣誓:绝不说“门票太贵了,你玩儿吧,我站在
2023-07-21 12:02:00
不过生日过重阳
...阳节后,女儿就一再表态,以后重阳节不过生日,给爷爷奶奶过节。今年,她决定在重阳节这一天,陪伴爷爷奶奶去登山,并一同赏菊。重阳节的早晨,女儿为爷爷奶奶的保温杯里装好水,还细心地
2023-10-18 08:28:00
儿子重病扩撒,儿媳和孙女残疾,奶奶卖烤土豆求希望
...又患有血管瘤没有劳动能力,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了爷爷奶奶身上。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如今又遭受重创,萍萍的爸爸的血管瘤已经扩散转移到心脏上,如不及时治疗恐怕时日无多。可家
2023-12-19 16:21:00
爷爷与奶奶拿农具打架,得知原因孙女大笑:打闹一辈子
...,就是跟一对上了年纪的老人有关。老人是女子的爷爷和奶奶,爷爷今年已经83岁高龄了,奶奶也有79岁了,两人都到了耄耋之年,在我们看来,如此高龄的老人还能彼此相伴,是一种荣幸,是
2024-06-23 11:00:00
儿子离婚孙女判给妈 爷爷奶奶有探视权吗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儿子离婚孙女判给妈 爷爷奶奶有探视权吗半岛问法热线聚焦未成年人保护,两位法官在线普法 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尹彦鑫蒋凯一直以来,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都牵动着全社会
2023-11-08 00:13:00
黄一鸣晒王思聪聊天记录,要奶粉钱被拒,爷爷奶奶不知有孙女 ​​​
...有,说自己暂时没有钱。 另外黄一鸣还透露孩子的爷爷奶奶还不知情,不知道已经有了一个宝贝孙女。从整个聊天的记录来看,黄一鸣和王思聪聊天的时间是在2023年的10月底,当时黄一
2024-06-28 11:56:00
近日,重庆,冉女士买了几束玫瑰花带回家给奶奶,奶奶特别开心,把花全部种在院子里的菜地里,希望它们能够生根发芽,开出新的花。冉女士表示,种花后奶奶一天要去看花好几次,就怕它枯萎。“
2023-06-05 17:40: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上犹县人民法院开学季集中发放案款36万余元
江西手机报赣州讯(黄慧敏)9月3日晚,上犹县人民法院为15名务工人员集中发放案款,同时结合开学季时间节点,开展了家庭教育指导课
2025-09-05 16:44: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中的真情守护
护士是陪着患者走夜路的人,虽然不能改变夜的黑,但她们的陪伴可以增加患者走过夜路的勇气。病房中的焦虑六十一岁的李大爷,既往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
2025-09-05 17:05:00
读城记|破闷之道
文|周恒祥夜半被孩子饲养的宠物小仓鼠发出的怪叫声惊醒,想想自己的闹心事,再也睡不着,望着漆黑的屋顶,突然觉得憋闷得慌。便打开手机
2025-09-05 22:11:00
上善若心:我人生价值——真善美的道德准则
“上善若水”,老子之言,流传千古,世人皆知水之柔韧、谦下、利物不争,以为至善之喻。然余独思之,水之善,终归外在之行迹;真正之善
2025-09-05 13:39:00
被反诈中心预警,七旬老人又跨区购卡“躲预警”
大皖新闻讯 “多亏了你们,我这养老钱才没被骗走!”9月3日晚,在南陵县公安局城西派出所,一位七旬老人紧握着民警的手,连声道谢
2025-09-04 23:13:00
如何帮孩子远离“开学焦虑” ?池州儿科医师支招
大皖新闻讯 据媒体报道,2025年秋季,各地中小学迎来近10年来最长的学期。在我们身边,总有些孩子甚至家长“每逢开学总焦虑”
2025-09-03 11:58:00
漏斗胸导致胸闷憋气——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小儿外科微创重塑10岁男孩的“挺拔人生”
大众网记者 毛冬琛 通讯员 李梦娇 德州报道每年暑假,许多家长都会选择利用假期时间,解决孩子存在的健康问题。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小儿外科
2025-09-02 12:12:00
新华保险保定中支高阳营销服务部高效理赔获赠锦旗
近日,客户徐女士将绣有“服务热情周到,理赔及时高效”字样的锦旗送到新华保险保定中支高阳营销服务部,以此表达对新华保险高效理赔和周到服务的感谢
2025-09-02 16:57:00
心理科护士妈妈:孩子已开学,这样化解“假期归零焦虑”更有效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通讯员 魏莉 菏泽报道如今,各地中小学已陆续开学,不少家长本以为“开学即解脱”,却发现孩子仍被“假期归零焦虑”困扰
2025-09-02 20:25:00
“什么是情?这就是情啊!” 这些“老三届”们又聚会了
“毛主席的光辉,嘎拉亚西喏喏,照到了雪山上……”8月26日上午,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丹凤门内,歌声伴着舞蹈,100多名西安市三十四中的“老三届”们正在聚首
2025-09-01 21:24:00
学生校内玩闹致伤,责任就该学校负吗?法律说……
在我们的习惯思维里,学生踏入校门,其安全便由学校接管了,因此,学生在学校的一切问题,都应找学校,由学校负责。本着这一理念
2025-09-01 15:19:00
帆书“闪亮的书友”上线:在平凡叙事中解码生命的韧性与微光
诗人泰戈尔曾写下“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而在这个信息纷扰的时代,每一个平凡人用阅读接纳生活、回应世界的姿态,何尝不是一首温柔而坚韧的歌
2025-09-01 19:10: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孩子学习走神、坐不住,3招轻松找回孩子“消失”的专注力!
你家娃是不是干啥都三分钟热度,新玩具的“宠爱”时间顶多几分钟;新绘本刚开始爱得不行,但过了几分钟就拜拜了。孩子还小时,好奇心重
2025-09-01 16:31:00
孤独症儿童交流困难?这6大技巧在家就能轻松锻炼孤独症孩子的语言能力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赖兴兵医术精湛和蔼靠谱
虽然语言迟缓不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但沟通障碍在孤独症儿童中很常见。除了口头语言,肢体语言和非言语也是他们的沟通方式。孤独症孩子的语言发展明显缓慢
2025-09-01 16:34:00
“我不要上学!”——开学第一天,幼儿园上演“拉锯战”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罗秋红编辑 袁航二审 谌贵璇三审 李玲
2025-09-01 16: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