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你知道衣冠禽兽的最初意思吗?明朝的人都想当“衣冠禽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30 21:55:00 来源:戏说三国

当你朋友满怀激情的说:“将来我要成为栋梁之才,一定作一名衣冠禽兽!”你可能会满头问号,心想“这个人有什么毛病?”但其实“衣冠禽兽”在明朝的确是人人所追求的,一切都要从官服“补服”(俗称官长服)说起。

你知道衣冠禽兽的最初意思吗?明朝的人都想当“衣冠禽兽”

▲一品文官常服图及乌纱帽。(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明代文武官员服饰主要有朝服、祭服、公服、常服、赐服等。麒麟袍为官吏的朝服。其服装特点是大襟、斜领、袖子宽松,前襟的腰际横有一下打满裥。所绣纹样,除胸前、后背两组之外,还分布在肩袖的上端及腰下(一横条)。另在左右肋下,各缝一条本色制成的宽边,称为“䙓”。这种服装所采用的质料和纹样,按规定,都有一定制度。

你知道衣冠禽兽的最初意思吗?明朝的人都想当“衣冠禽兽”

明代官常服盘领袍,胸前和后背缀有一方补子,区别品秩。明朝官员的服饰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将官服绘兽。

文官:

一品绯袍,绣仙鹤;二品绯袍,绣锦鸡;

三品绯袍,绣孔雀;四品绯袍,绣云雁;

五品青袍,绣白鹇;六品青袍,绣鹭鸶;

七品青袍,绣溪敕;八品绿袍,绣黄鹂;

九品绿袍,绣鹌鹑。

你知道衣冠禽兽的最初意思吗?明朝的人都想当“衣冠禽兽”

▲明朝文官官常服。(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武官:

一品二品绯袍,绘狮子;

三品绯袍,绘老虎;

四品绯袍,绘豹子;

五品青袍,绘熊;

六品七品青袍,绘彪;

八品绿袍,绘犀牛;

九品绿袍,绘海马;

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绯袍即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明代官服绣麒麟,似不限四、五品,职位特殊的锦衣卫指挥侍卫等也能服用。除了典型的圆领袍外,还有曳撒、贴里等形制,如锦衣卫的飞鱼服。

你知道衣冠禽兽的最初意思吗?明朝的人都想当“衣冠禽兽”

▲明朝武官官常服。(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明朝服装上的纹样,多寓有吉祥之意,常见织金及刺绣图案。比较常见的团云和蝙蝠中间,嵌一团型“寿”字,意为“五蝠捧寿”。这种形式的图案在明末清初特别流行,不仅在服装上使用,在其他的器皿及建筑装饰上也大量反映。用实相花纹作便服的装饰,也是当时男子服饰的一个特点。

你知道衣冠禽兽的最初意思吗?明朝的人都想当“衣冠禽兽”

另一种,为实相花是一种抽象的装饰图案,通常以莲花、忍冬或牡丹花为基本形象,经变形、夸张,并穿插一些枝叶和花苞,组成一种既工整端庄,又活泼奔放的装饰图案。这种服饰纹样在当时深受欢迎。宝相花还一度成为帝王后妃的专用图案,与蟒龙图案一样,禁止民间使用。但禁律在明中期就没有再严格执行,民间僭越成风。

你知道衣冠禽兽的最初意思吗?明朝的人都想当“衣冠禽兽”

也正是由于明朝文官官服绣禽;武将官服绘兽,因此,明朝早期人们称文武官员为“衣冠禽兽”,是令人羡慕的赞美词。直到明朝中晚期,那些“衣冠禽兽”,文官爱钱,武将怕死,官场逐渐腐败,还欺压百姓,无恶不作,“衣冠禽兽”这才演变成贬义词。

你知道衣冠禽兽的最初意思吗?明朝的人都想当“衣冠禽兽”

“衣冠禽兽”作为贬义之称,最早见于明末陈汝元所著的《金莲记》一书。到了清代以后,“衣冠禽兽”才被广泛当作贬义,指外表衣帽整齐,行为却如禽兽的人,比喻其道德败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31 06: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衣冠禽兽”在古代形容的是有身份的人,后来为什么变成了贬义词
衣冠禽兽,汉语词汇中的意思是穿戴着衣帽的禽兽。指品德极坏,行为像禽兽一样卑劣的人。“衣冠禽兽”本来是褒义词,来源于明朝官员的官服。明朝文官官服绣飞禽,武官官服绘走兽。级别不同,对
2023-01-12 09:29:00
被误解的历史:在明朝,人人做梦都想成为“衣冠禽兽”
...极致。用他们那时候的话来说就是:长大后,我想成为“衣冠禽兽”。“衣冠禽兽”一词,搁现在妥妥是一个贬义词,搁古代怎么就成了百万平民梦寐以求的穿搭了呢?其实“衣冠禽兽”这个词最初
2023-04-13 06:42:00
清朝武官官服的补子,“豹”高于“虎”是为什么?
...极为精致讲究,对官员来说具有极高的意义价值。2、“衣冠禽兽”的由来我们现代人一说到“衣冠禽兽”,便会不由自主想起那些徒有其表但是做事如图禽兽一般道德品行却极为败坏的人,是一个
2023-01-18 22:17:00
这几个历史冷知识非常有意思,你知道的不超过三个
...以,阿房宫根本未修完,项羽又哪来的钱烧?第六条:“衣冠禽兽”是赞语?现在“衣冠禽兽”一词是明显的贬义词,但它刚出现时却是褒义词,表示这个人地位很高,令人艳羡。衣冠禽兽一词,源
2024-01-31 22:11:00
明朝官服为何与宋朝官服相似?明朝官服的发展史
...名曰;公服。该服饰出现的原因是明太祖朱元璋提出"复衣冠如唐宋制",仿唐代幞头制成乌纱帽(官员常服用),在幞头发展史上分出一条复古的"支线",并传播到邻国朝鲜。乌纱帽的两脚(翅
2023-01-13 23:13:00
笏板从春秋沿用到明朝,为何在清朝被彻底废除?
...剃发令,据《清史稿》记载:“凡投诚官吏军民皆薙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也就是说,所有清军治理下的百姓与官僚都要剃发,衣服与冠帽遵循满族人的制度。这条剃发令一度受到汉人的强烈反
2023-07-08 15:24:00
明朝官服:华美衣裳下的等级制度
...为褶窄袖及辫线腰褶,妇女衣窄袖短衣,下服裙裳,无复中国衣冠之旧甚者。”,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便推行了官服制度,意在恢复汉制,并遵循儒家思想中的“礼”来治理天下。中国素有“天人
2023-09-16 19:54:00
蟒服、飞鱼服、斗牛服有什么区别?不是所有锦衣卫都能穿飞鱼服
...斗牛服却不在其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下诏要恢复汉唐衣冠,初步确立了明朝整个衣冠体系,禁止民间穿胡服。五爪金龙服被规定是皇族专用的纹饰,明朝的亲王、郡王和世子都可以使用五爪金龙
2022-12-22 22:16:00
秦汉时期的服饰为什么以黑色为主?
...吐,官越大所配图案越有寓意,越威猛或者好看。这就是衣冠禽兽了。
2023-01-05 17: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以及他的关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
2025-04-02 13:44:00
遇见《韵之队诗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心灵似乎也变得愈发浮躁。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穿越喧嚣
2025-04-02 15:28: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大河网讯 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扛着扫帚,沿着97级台阶走到墓园……“老朋友们,今天我又来看你们了。”在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花山寨烈士陵园内
2025-04-02 15: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吴祚麓芜湖,是一座古老的商埠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依皖南山系、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
2025-04-02 15:36: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
“孔融让梨”世人皆知,可有多少人知道他哥后来为他而死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历史上出过很多有高尚美德的名人,也有很多关于美德的故事。比如说“曾参教子”
2025-04-02 00:05:00
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却为何极度受宠?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铁打的万贵妃,流水的皇后”,说的就是明朝皇帝朱见深对万贵妃的专宠。自古老夫少妻的组合很常见,但老妻少夫却相对“另类”。这不
2025-04-02 00:09:00
迁西县塔子山村:八十余载坚持守护无名烈士墓
图为村民为烈士扫墓。王喜增摄3月27日清晨,燕山深处的迁西县上营镇塔子山村,薄雾轻笼。清明节即将到来,塔子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宗宾和几名村民带着铁锨和笤帚
2025-04-02 06:46:00
大皖新闻讯 为纪念赵朴初先生逝世25周年,传承和弘扬赵朴初先生爱国主义与无私奉献精神,安庆市赵朴初故居陈列馆近日同时举办三组主题展
2025-04-01 22:06:00
清明节吉林省各博物馆用35个展览带观众“邂逅历史”
清明节小长假已经进入倒计时,吉林省内各博物馆将推出35个展览,邀您共赴春日之约。此外,有多家博物馆延时闭馆,让观众可以在博物馆中尽情度假
2025-04-01 23:03:00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