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石家庄日报
我市持续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在80个大城市中排名晋级第一档
本报讯(记者 王 宠)记者从市城管局了解到,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3年第三季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中,我市位列全国80个大城市第14名,从第二档城市进入第一档。
自2017年被列为全国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以来,我市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注重实效、先试点后铺开”的原则,建立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治理体系,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的投放参与率、准确率及规范化作业能力。同时,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宣传,动员全民积极参与,推动市民习惯养成和文明素质提高。
“可回收物丢蓝色,有害垃圾丢红色,厨余垃圾是绿色……”家住长安区云棠家园小区的刘阿姨一边念叨着,一边将垃圾分门别类投进垃圾分类箱。如今,小区里干净整洁,一改之前垃圾桶摆放零散、脏乱差的情况,垃圾分类理念也正悄然改变着市民的生活习惯。
数据显示,我市垃圾源头减量初显成效,电商邮件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95%,使用可循环快递包装的邮件快件达到427万件,回收复用质量完好的瓦楞纸箱400万个,2023年同比2022年一次用品使用量减少25%。
在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的基础上,我市同步开展“撤桶并点”工作,将4万余个集中投放点合并为1万余个,全市高标准建设“星级”投放点400余个,设置“互联网+智能”分类箱1200余组,120个小区实现“定时定点”投放。在新建小区实行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
为进一步提升运处能力,全市配备1072辆分类运输车,建设转运站155座,分拣中心19座,大型厨余垃圾处理设施2座,有害垃圾贮存点22座,焚烧发电和水泥窑协同处置设施13座,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达12320吨。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83个街道(乡镇)、740个社区、5089个居民小区、2900余家公共机构,共约542万人参与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6.31%,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3 09: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